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 >

第62章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第62章

小说: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听着那下人说的,太尉夫人穿戴的金色东珠、外邦传过来的猫眼石什么的。还有摆设用的古董字画。听着那描述,大多不是凡品。
  
  那下人还曾听着卞谋延与别人说起他书房里的一些玩物摆设,皆是西周或隋唐时的东西。甚至还有一些古藉善本。
  
  而卞谋延最为喜欢的,便是秦始皇所用过的,以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的凤钗。 
  
  那个物件,董致书也见过,实在是精巧,而且也确实不是凡物。若是只有这一件倒也罢了,一个官宦之家,总会有一两这种贵重的东西的。
  
  有的是底下的官员孝敬的,有的是官家赏下的。
  
  可是,照那下人的话法,董致书的府上这种东西可不止是一两件啊。
  
  而且,那凤钗既然是秦始皇用过的,那卞谋延该做的,就应该是把这个物件献给官家方才是正理。
  
  秦始皇是皇帝,你一个太尉,忌能戴这种东西。
  
  而且,以卞谋延的奉录来算,他又是从哪里买得那么多贵重的物件呢?
  
  董致书听完回报,心中想着,会不会卞谋延门下有人帮着经营一些产业,这才变成巨富的?
  
  董致书坐不住了,马上便派人去查探一番,却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回事。
  
  那些挂在卞谋延名下的产业,因着卞谋延根本不善经营,所以虽然有一些很是赚钱,但大多也就是不亏本罢了。所以,根本不可能成为巨富,更没可能买得了那么多的好东西的。
  
  董致书这下子才回想起,当时官家要就黄河决溢一事,审问堂下官员的不作为时,卞谋延便是一副不想让皇上彻查此事,反而顾左右而言他,意图转移话题的模样。
  
  果然很有嫌疑。
  
  只是,以卞谋延的老奸巨滑,要得到他贪污的证据又谈何容易。虽然有太尉府上的一个下人的证词,可这又当得了什么呢。那下人可是太尉府的下人,便是到时,让卞谋延找了个名头给害了,也不会有人说些什么。
  
  董致书当即便又让人去一趟,招了雍正过府一叙。
  
  一是问问雍正那边查帐,有没有什么进展。再来便是一起商议,这卞谋延是会不会就是那元凶巨恶?若是,又该如何才能拿到其贪污的证据!
  
  董致书让人去请雍正时,尚是正午刚过。但是一直等到申时,雍正方才在董致书的望眼欲穿下,来到董府。
  
  看着雍正黑沉没的脸,董致书顿觉不妙,小心问道:“你怎么满脸不悦的模样?可是你那边遇到了什么难题?”
  
  雍正点了点头,脸上让人看不出情绪来,连着说话的声音也是淡淡的:“你猜对了!这些时日,我一直在找当年修筑堤坝时的帐本子,可是不知为何,资料库里所有帐本都在,独独就那本帐本消失了。随后,我便听人来报,说是我的前任户部尚书、现在的参知政事陈也申,被发现死在了自家的书房中。”
  
  杀人灭口!董致书的脑中第一时间就浮起了这四个字。
  
  毕竟那陈也申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要在皇上下命彻查贪污弊案时死,说其中没有猫腻,谁会信?
  
  “这么说来,你今日便是去了陈大人家,方才拖到现在才赶来的?”董致书这才知道,雍正竟是因此才担搁了时间。
  
  “正是!那时我已经派人去请陈大人来一趟户部,没想到回来的人却说他死了,我便马上赶往陈大人家中。却没想到董大人竟然派来找我,竟是前后脚就来了。累得董大人在家中苦等,实是我的不是了。”雍正请起罪来。
  
  “贤侄多礼了。”董致书忙把躬身请罪的雍正扶住。雍正便也顺势站直了身子。
  
  “贤倒也太实诚了。你忙了一天,也很是累了,只要派人来说一声,便是明日再来见我也没什么话可说的。更何况贤侄也是为了我的事而东奔西跑的,哪里是你的不是呢。只是没想到那群贪官的手竟然伸的这么长,连朝庭大员都敢妄行杀害!”说到这里,董致书一副意愤填膺的模样。
  
  “不,不是杀害。陈大人的死因是因为中毒!而且是屠牛草的毒!”雍正摇头驳道。
  
  “屠牛草?”
  
  “是的,而且如果陈大人的管家张柄说的是真的的话,那陈大人近半个月没有出过书房半步,而且从来没有人进过书房,所以很是蹊跷。但是,听说陈大人以前曾领过兵,兵中曾经因为供应药材的商人用屠牛草当做金银草供给军中。当时永备营中有五名士兵正是因此而死,可能陈大人就是当时中了这屠牛草之毒,因为屠牛草有十年的潜伏期,所以现在才毒发身亡。不过,一切尚未可知,待我明日将此事禀明官家,让官家找人调查一下他的死因才好。”
  
  “那你此次去陈大人家可有发现什么线索?”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有!我在他的书房中发现了一本奇怪的帐册。”雍正说着,从袖中掏出了那本帐册。
  
  “帐册?”董致书闻言,马上就想到,那陈也申有可能是贪污群党中的一员,那就一定是此案的知情者,那么那本帐册:“莫非那是……”
  
  “不是。”雍正知道董致书在想什么,马上就否认了。“这本帐册并没有记载人一类的东西,所以有可能不是贪污的帐册。”
  
  “有可能?”董致书察觉到雍正语气中的不确定。
  
  “是,因为我怀疑这有可能是一本密码帐册。”
  
  董致书自雍正手上接过帐册,翻了几页,果然也觉得这本帐册很是古怪。
  
  只见前面几页还算可以,可是从第三页开始却是一塌糊涂。只见上面写着,大米五石七担,八十贯十一吊钱,柴十一担十九斤,九十一贯六十文当三钱。
  
  “果然奇怪,这怎么可能呢,这十一担柴竟然比五石米还要贵。”
  
  “没错。更何况米和柴根本就不是这个价钱。所以,我想这可能隐藏着什么密码。”
  
  “能解开吗?”“我会尽力而为的。”两人皆是满脸沉重的模样。
  
  “对了,不知董大人今日唤我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雍正想起自己的来意,忙问道。
  
  董致书点了点头,把自己这些日子以来所查到的都一一说了出来。
  
  雍正也想起了卞谋延听到贪污弊案时,那颇为明显的不政党的表现,顿时与董致书一样,深觉有异。
  
  “那老狐狸不是省油的灯,要拿到他的罪证,便是经历一番波折,到最后也不一定能尽如人意。”董致书的话让雍正深有同感。
  
  “董大人有没有听过一句话?”雍正沉思半晌,方才缓缓开口。
  
  “什么话?”董致书不明白雍正为什么问起这个来。
  
  “人心不足蛇吞象。”雍正慢吞吞的说道:“卞谋延既然已经贪污过一次,就必然会有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你知不知道他最近还有可能插手哪个油水足的差事?”
  
  那还用说,自然是“军需装备!”
  
  董致书与雍正皆是神色一肃,决定从此处着手,摸一摸那只老狐狸的底。




75

75、第七十二章 。。。 
 
 
  其实,几个月前,康熙要派兵去镇压苗疆时,卞谋延便百般推托。
  
  只说那苗缰过是个小小的地方,实在不用如此浪费人力物力,还不如随他们自己自去吧,反正闹不出什么大事来的。
  
  可是康熙态度强硬,指派了胤礽前去镇压苗疆。
  
  本来这也没什么,朝中凡是争战之事,总会有人主战,自然也会有人主和的。虽然卞谋延的理由牵强了一些,康熙却并没有怀疑什么。
  
  可是,当胤礽带领了一万士兵前去苗疆镇压叛乱时,却深觉有异。
  
  胤礽自在大宋重生之后,便一直是宋朝的一员猛将,更难得的是其智勇双全,自其领兵以来,征战无数,皆是大胜而归。本来一个小小的苗疆叛乱,用这一万的士兵,不出半个月便一定可以镇压完毕的。
  
  可偏偏这么一个小小的苗疆叛乱,却是久战不下。
  
  本以为是苗疆人善战,可是胤礽仔细一查,却发现并非是这么回事。
  
  而久战的原因,竟然是在胤礽随军带来的那批军需装备上。
  
  盔甲、盾牌、刀……竟然都是以次充好的劣质品。
  
  索性胤礽不是莽将,见此情景,深觉此战不能力敌,只能靠智取了。胤礽看准了一个机会,用了计谋,而不费一兵一卒,终于是将苗疆的叛党魁首给降伏了,这才了事。
  
  回了京城之后,胤礽在雍正府中腻歪了一天,终于在那日早朝之后,将此事一五一十的禀报于康熙。
  
  康熙这才明白,为何卞谋延竟然不愿让自己派兵出动镇压苗疆,竟是为了不动用这批军需装备!
  
  其心可诛!
  
  康熙下令,让胤礽暂时不动声色,令其弃以前的军需装备不用,另造一批,但要秘密行事。
  
  随后,又让雍正暗中调查这个卞谋延,只因这个卞谋延正是治办这批军需装备的人。
  
  雍正这一次听董致书说,那卞谋延有可能牵扯到修堤筑坝的贪污案中时,便果断引导董致书想到这批军需装备上。
  
  但没想到,雍正这边的案子还没查出个所以然来,皇宫这边却病死了一个小太监。
  
  皇宫之中哪天里不死上一两个人的,打死的、填井的可谓是不计其数,单是那卷进后宫阴私中被害死的,可是数都数不清。
  
  如今不过是病死一个小太监,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大事。
  
  可坏就坏在,那小太监之所以会病死,是因为时疫。
  
  皇宫之中,一个出不了皇宫半步的小太监,竟然会染上时疫?这下子可是炸了锅了。
  
  皇宫中上至皇帝太后,下至宫女小监皆无不如临大敌的。
  
  康熙得了消息,连忙下令清洗皇宫的每个角落,尤其是那小太监所当差的上清宫,以及其睡觉的地方更是要洒上烈酒,烧了那小太监的一应铺盖并私人物品。
  
  把那小太监的尸体烧了之后,又找了个地方草草埋了。
  
  康熙又让太医院的众位太医们,给宫中的所有人看病开药。
  
  得了时疫的宫人们一律迁出皇宫。康熙在京城郊外划了一个地界,让他们只在那处呆着。以后若是好的,仍回宫当差,若是死了,便在那儿随便找一处埋了。
  
  而没病的,也要吃一些药,防止染上时疫。
  
  把事情一一处置完了,康熙深觉自己仍不能放松。
  
  要知道那染上时疫死去的小太监,向来是在上清宫做那扫洒的工作的,从来没有出过皇宫半步。
  
  那,他到底是怎么染上这时疫的?
  
  康熙神色沉重的做出了判定!
  
  那疫症的源头,十有八九就在这皇宫之中。
  
  胤礽已经被自己指派秘密再监造出好的军需装备来,雍正则去调查那卞谋延了。这个查疫症源砂的事情,只能交到十三或是十四的手上了。
  
  只是,康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