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0节:第九讲 北伐中原,成就帝业(3)
元朝初年,有元世祖忽必烈这样比较有为的君主,有很多忠良的大臣像郝经、刘秉忠这些人辅佐他,足以维持天下。但是就在元朝政治比较好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认为是冠履倒置,为什么呢?中国有一个观念,就是不能够“用夷变夏”,而只能够“用夏变夷”。中原地区经济文化比较先进,所以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一些人认为这是冠履倒置。而后来的元朝统治,逐渐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纲常败坏,废长立幼,以臣弑君,以弟弑兄”,元朝的统治,很没有秩序,皇帝继承人把长子废掉立小的,甚至臣下杀皇帝,弟害父兄。还有“弟收兄妻,子烝父妾”的现象,什么意思?哥哥死了以后,哥哥留下的嫂子,由弟弟娶来继续做妻子;父亲死以后,父亲的小老婆由他的儿子继承来继续做老婆。这种做法在中原人看来是很荒唐的。
中原汉人以礼治国,重视伦理宗法,绝不允许这样做。但少数民族当中还留有很多原始的风俗,“弟收兄妻,子烝父妾”是很正常的事情,是他们民族的一种婚姻形态,汉族人不理解。元朝入主以后,这种现象仍然继续,上下相习,恬不为怪,这样下去的话,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妻关系,长幼关系,各种伦常全都乱了,“渎乱甚矣”。
后来的元朝皇帝更是荒淫无道,大臣不理朝政,宰相控制大权,掌握司法监察的,公报私仇。各个衙门的官员都来毒害百姓,因此造成了众叛亲离,天下兵起。在天下大乱的情况下,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保啊。这种情况谁出来收拾?这种苦难的日子,有头吗?有。“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生圣人”,说这个时候要拯救天下,就应当有圣人出世,圣人出世干什么?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圣人是谁?就是我朱元璋。
朱元璋胜券在握,此时的他,以救世主的姿态向摇摇欲坠的元朝统治者发出了征讨檄文。一个新兴的大明王朝即将建立,朱元璋登基做皇帝,看起来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朱元璋接着说,我本是“淮右布衣”,淮东的一个贫民,因为天下大乱,大家推举我当首领。“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势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控制了应天(今江苏南京)这个地方,现在已经十三年了。我控制的地方已经非常辽阔了,“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这么多的地盘,全都已经在我的控制之下。这个时候我可以说,我统治地区的人民,已经大致安顿下来;我统治的地方,生活已经稳定了,老百姓和军队的供给已经比较充足了;我的兵已经练得不错了,控着弦,拿着箭,现在箭在弦上就要发射了。我们现在还不敢放松,因为天下还有很多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深为忧心。于是决定派兵北逐群虏,把百姓从涂炭当中拯救出来,恢复我们的传统,恢复我们做人的尊严。
朱元璋在提出“驱逐鞑虏”的时候,并没有忘记如果他成为全天下的统治者应该负的责任,他的意思是,我这次要驱逐鞑虏,除去暴乱,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都各得其所,大家一定要深刻体会我这句话。同时你们也不要压迫祸害其他的民族,如蒙古人、色目人。这些人“虽非华夏族类”,虽然他们不是中原的百姓,跟我们是不相同的民族,但是他们“同生天地之间”,如果他们愿意遵守法纪,愿意接受我们的管理,做一个臣民的话,我会对他们和华夏之人“抚养无异”,大家都是平等的,我对各个民族都要同等对待,让他们过上安定的生活。
元朝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建立的统治政权,他们把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其中的汉人、南人在社会最下层。朱元璋说,我来统治中国的话,绝对不要这种等级制度,蒙古人、色目人只要他们遵守法纪,愿意做我的忠实臣民,我就要平等对待他们。朱元璋这种理念,既是他的一种斗争策略,可以争取广大的人心,又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包容胸怀,也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一种广阔的胸怀。朱元璋北伐,推翻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并不要搞民族压迫,所以他说如果你们蒙古人、色目人愿为臣民,遵守礼仪,我对待他们和中夏人民没有差别。
◇欢◇迎访◇问◇。◇
第51节:第九讲 北伐中原,成就帝业(4)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至正年间,元朝的统治已经百孔千疮,民怨沸腾,天下群雄并起,元朝的灭亡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在群雄的竞争中,朱元璋最终胜出,是因为他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因为他有知人之明,能使天下人才为其所用;因为他有卓越的才能,善于组织千军万马攻克战胜。
但在根本上,他的成功,在于他顺应了时代潮流,顺应了民众的意愿。他在北伐檄文中高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陈纲立纪,救济斯民”,“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就表达了民众的要求,突出地说明了朱元璋军队的反民族压迫和反阶级压迫的性质。
贴士
讨元檄文原文: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酖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本根。礼义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报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天厌其德而弃之时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生圣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势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恭天成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群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其体之。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仪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明太祖实录》
徐达领导的北伐战争在顺利进行,根据朱元璋布置的进军路线图,一路经卫辉、彰德、邯郸,几乎是一帆风顺,然后折而东向,抵达临清。传檄东昌、乐安驻军在临清会师。七月十五日,自临清向北数路推进,沿德州、沧州、清州一线北上。七月二十三日,攻克直沽,元丞相也速等望风逃遁,大都惶恐。直沽,也就是现在的天津一带。明朝军队继续北进,打到通州,这个通州是北通州(今属北京)。经过激烈的战斗,通州被攻克,明军(这时候明朝已经建立了)进军大都。元顺帝召集后妃和皇太子安排人员留守,于二十八日夜晚带领臣属,开健德门(今北京德胜门北土城),逃离了大都,出居庸关北上大漠。
与此同时,远在南方的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就是元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一,诏告天下,以金陵为南京,以大梁为北京。而在第二天,八月初二,徐达在通州下令进取大都。明军到大都齐化门(今北京朝阳门)下,城门紧闭,徐达命士兵填土登城而入。徐达登上齐化门城楼宣告夺取了大都。元朝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中书左丞相庆童数人被处死,其余未妄杀一人。明军俘获王子六人,及玉印玉玺,派人查封府库、图籍宝物,封闭故宫殿门,由指挥张焕率千人把守,宫人、嫔妃、公主则由原来的宦官护视。徐达下令严禁士卒侵暴,百姓生活平安如故。一些躲在西山的元朝官员,得到消息,纷纷赶回城中投降。徐达派兵前往古北口等关口侦查巡逻,同时派人赴京师献捷。
元朝在中原近百年的统治,至此宣告灭亡。
朱元璋对北伐的布置确实高屋建瓴,切合实际而又严密有序。几十年的征战磨炼,朱元璋锻炼出杰出的指挥才能,当得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了。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52节:第十讲 咱们的大明国(1)
第十讲 咱们的大明国
朱元璋不仅称了王,还要称帝。这个手握乾纲的人,将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将要怎样治理这个国呢?古往今来,山河轮替,朱元璋会像往古的那些帝王一样走进历史吗?朱元璋不是一个一般的皇帝。他的出身不一般,创业不一般,治国也不一般。这一切都强烈地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且看朱元璋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
一切都是为了登极称帝,可到了这一天却假装三次
“推让”
正当徐达带领北伐军队大踏步地前进的时候,朱元璋感到,他即位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虽然这时还没有夺取大都,元顺帝还没有退位,可是那都是指日可待的事。他要向天下宣告,他就是受天命的天子。占据正统的至尊地位,将会更加迅速地推进他的事业,更加迅速地让他的事业稳定和巩固下来。
在中国古代的君主宗法制社会当中,有一件最虚伪的事,就是皇帝在即位之前的“三推让”之礼。什么叫“三推让”之礼?想当皇帝的人,想了几年几十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可是在即位之前,他们偏偏表现出很不着急的样子,一定要演一出戏,说登上皇位当皇帝,不是我的意愿,而是天命,而是民心,而是为了大局,是大家推举的结果,我是不得已才登上皇位的,推让一次不行,推让两次,推让三次,最后在万民的拥戴下,他勉强接受了大家的拥戴登上宝座。
这三推让是一个姿态,实际上是要借此表现他登基的合法性,要借此机会宣布他的政权、他的皇位是上天授命给他的,是受臣民的推戴的,是合理合法得到的。
小明王死以后,吴元年的七月,他的首席谋臣李善长,第一个出来劝进,劝进书中这样写道:“四方群雄刬消殆尽,远近之人莫不归心,诚见天命所在。愿早正位号,以慰臣民之望。”说现在啊,四方群雄差不多都铲除干净了,远近的人都心向着您,可见天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