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足。②因此, 1937 年国家的国防工业仍停留在草创阶段,而军队仍继续大
量依赖外国的武器和装备来源。中国的兵工厂的确生产了大量的步枪和机
枪,但几乎所有的重武器以及载重汽车、石油和无线电设备仍然不得不进口。
大约 30 万军队已经接受了德式训练,但其中只有 8 万全部用德国武器装备。
大约 170 万国民党军队的其余部分,以欧洲和日本的标准看,训练很差,装
备窳劣,而且分属于无数实际上各自为政而又互相猜忌的司令部。③
政治上,中国也已开始为预期的与日抗争进行动员,但是进展同样很慢,
令人忧虑。1936 年 12 月西安事变(第 3 章《对南京十年时期国民党统治的
评价》)后,国民党人与共产党人开始谈判第二次统一战线。蒋介石同周恩
来于次年头六个月会谈了五次,然而到 7 月战争爆发时仍未达成协议。①
1937 年春,蒋介石还曾采取不寻常的步骤,邀请全国 400 多位头面人物
到旅游胜地庐山出席谈话会,共商国是。被邀出席会议的不仅有国民党的知
名人士,而且有小党派(如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第三党和学术及职业
团体的杰出非党人士胡适、傅斯年和张伯苓)。谈话会实际上是直到战斗已
经开始的 7 月 16 日才召开的。尽管政府早在战前就试图这样做,以便与不断
高涨的抗日情绪保持一致,但它依然继续监禁如陈独秀等政治犯,并对抗日
民族救亡运动的民众领袖即所谓“七君子”起诉。
不过,战事一开始,战争准备就加快了步伐。与共产党人的统一战线终
于结成。政府的领导结构全部更新。同时,绝非不重要的,是政府、民众和
物资开始向中国西部内地省份大规模迁移。因此,国民党统治的结构和环境
① 刘馥:《现代中国军事史》,第 97 页;威廉?C。柯尔比:《德国与中华民国》, 第 217—223 页;于尔
根?多梅斯:《推迟的革命》,第 580—585 页。
② 关于国家资源委员会,见本书第 3 章,1932 年创办的被责成通盘研究军事、工 业、文化等国防需要的
国防设计委员会为该委员会之先导。见吴相湘:《第二 次中日战争史》,下册,第 292 页。
③ 同上书,上册,第 324—326 页;刘馥:《现代中国军事史》,第 112、153—155 页;多恩:《中日战
争,1937—1941 年》,第 6—10 页;陈诚:《八年抗战经过 概要》,第九表。
① 见本书第 12 章(范斯莱克著);关于蒋同周的会谈,见美国国务院档案 893000/14154,1937 年 7 月 23
日,附件:毕恩来致雷蒙德?莱斯利?比尔信。
都改变了,虽然它的基本特征——一种依恃武力的独裁统治——依然没有变
更。
为了在政治上动员全国,政府试图同时加强蒋介石中央集权的独裁权
力,并扩大其民众支持的基础。早在 1937 年 8 月,蒋被授予新的广泛权力。
难于控制的、曾负责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指导的党的机构——中央政治委员会
被国防最高会议(1939 年 1 月改组为国防最高委员会)所代替。蒋主持这个
名义上的最高政府机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军事委员会也由蒋主持;它不
仅控制军事,而且控制政府的全部行政职能。现在,按照军事委员会新修改
的组织法:“(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肩负全部国防责任,拥有对陆、海、空
军的最高指挥权,并指导全国民众.......。”①蒋介石根据这项授权在委员会内建立
了八个部门,负责指导政策、重工业、轻工业和商业、国际关系、民防以及
作战。行政院和国民政府各部仍然存在,但它们的职责大量被军事委员会接
管。②
然而,在五个月里,战时状态的管理陷于一片混乱。军事委员会的司法
权是如此广泛,其行政权是如此复杂并难于控制,而它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关
系又是如此模糊不清,以致政府工作犹如一团乱麻。结果民事管理的责任,
至少在形式上又还给政府和党的相应机构。而军事委员会再度单纯负责指导
战争的军事方面。尽管作了这种调整,军事委员会在整个战争期间仍然是政
府的实际中心。蒋介石在各个时期还担任了其他高级职务。例如,他是国防
最高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即政府总理),国民参政会议长和国民党
的总裁。但是,他更喜欢通过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办公室③行使他的职权。
因此,在军事委员会内,他设立了参事室(由王世杰指导),它广泛地
关注经济问题、财政问题和政府管理问题。即使在外交政策方面,参事室讲
话往往比外交部更有权威性。还有侍从室,可理解为委员长的私人秘书处。
这个机构配备过像陈果夫和陈布雷这样有影响的要人,它决定谁晋见蒋,什
么情报上报给他,并就所有官职的任命向他提出建议。军事委员会还包含一
个保密检查室和一个军事调查统计局,后者是一个由戴笠将军指挥的非常可
怕的秘密警察组织。结果,军事委员会处于一种非正式政府的地位,在整个
战争期间凌驾于国民政府正式官署之上,事实上拥有无限的权威。①
在国民党内,蒋介石的个人领导权也是得到公认的。他追求党的总理职
务已好些年了,在 1924 年党改组后,孙逸仙曾通过这个职务对国民党活动行
使独裁的控制权。然而,孙逝世后,那个头衔永久为他保留着,而国民党至
少自此以后在形式上实行一种委员会体制。蒋介石希冀恢复原领导原则,认
为他应当得到这份尊荣;认为孙逝世后缺少一位独一无二的领袖,已经造成
党的严重分裂和不稳定。在南京十年中,如在广东和广西聚集于胡汉民周围
的党内的强大派别,曾经对蒋的不断增长的权力心怀妒忌。但在 1938 年 3
月于武汉举行的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上,他终于被授予总裁的头衔(在中文
① 《中华志, 1937—1943 年》,第 321 页,重点号是著者加的。
② 刘馥:《现代中国军事史》,第 116—118 页;张其昀:《党史概要》,第 3 册, 第 1152 页;钱端升:
《中国的政府与政治》,第 185—187 页。
③ 军事委员会无委员长办公室,疑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译者。
① 关于政府组织,见刘馥:《现代中国军事史》,第 116—117 页;钱端升:《中 国的政府与政治》,第
185—187 页;《中华志,1937—1943 年》,第 86、322— 323 页。
里,措词是总裁,不是总理..,一种并无不同的差异)。他对党的控制实际上
已经完成。他也洋洋自得,欢欣地说:“余为党国奋斗三十年,至今方得全
党之认识。吾党动摇已十有五载,至今日方得稳定。”②随着 1943 年 8 月林
森主席的去世,蒋也担任了主席的职务。因此,在战争期间,党、政府和军
队的所有最高职务都集于他一身。
甚至当蒋巩固他的独裁时,他也力图扩大他的政治基础。1938 年初在武
汉,民族团结精神以空前未有的热情激荡着,并且绝未再现。国民党临时代
表大会,倡议设立国民参政会和三民主义青年团。国民参政会是准备为民众
参预国民政府事务提供讲台的一个类似议会的机构。起初,它由从各方面遴
选出来的 200 人组成,企图保证非国民党员的贤达参与政事。结果小党派和
共产党得到大约 50 个席位;无党派人士得到 70 席;国民党员拥有的席位不
超过 80 席。新的参议会是这样一个明显具有代表性并有能力的机构,在战争
的头一年间它反映了民族团结的情绪。①
然而,参政会不是一个羽毛丰满的议会,因为它的权力是受到严格限制
的。它可以提出政策,也可以批评,但是不能实施它的决议。它的权力仅仅
是咨询性的。但直到大约 1939 年,参政会充满了合作气氛,它是一个有影响
的政府机构。
三民主义青年团则是一个迥然不同的组织,它企图谋求全国青年的支
持。当时所有非国民党的青年团体概行取缔(通过简便的拒绝它们所需要的
政府登记的手段),而男女青年被鼓励群集于蒋介石领导之下。不过,组建
青年团还有第二个目的,即恢复国民党的生机。蒋介石 1938 年依旧对国民党
深感失望,他觉得国民党腐败无能。他宣称:
多数的党员,大概都是意志消沉,生活松懈,兴趣淡泊,工作懒散。而且也同一般流俗,
一样耽安逸,讲享受,甚而至于争权利,斗私见……于是党员几乎成为一个特殊的阶级……民
众不但对党冷淡,甚至要生反感。②
蒋介石希望青年团能使国民党运动充满新的理想主义。他说:“中国国
民党是国家的动脉,而三民主义青年团是动脉里的新血轮。”③
国民党中国几次战时动员行动中,最富戏剧性的是居民、政府、学校和
工厂从沿海地区向内地迁移。在战前,中国国家生活的政治文化和工业中心,
是华北以及华中和华南沿海和沿江地区的城市——而恰恰是这些地区最容易
受日本人蹂躏。在那些地方以外,是辽阔的内地省份四川、云南、贵州、广
西、湖南、陕西、西康和甘肃。①这些省份的生活自清代以来变化甚微,然而
国民党人却在这里建造他们的战时根据地。
预料到与日本的这场争斗将是一场消耗战,国民政府在卢沟桥事变后立
② 张其昀:《党史概要》,第 3 册,第 1214 页。
① 关于国民参政会,参见徐乃力:《国民参政会与中国战时问题,1937—1943 年》。
② 张其昀:《党史概要》,第 3 册,第 1226—1227 页;关于青年团的政治作用, 见易劳逸:《失败的根
源:国民党中国在战争和革命中,1937—1949 年》,第 89—107 页。
③ 张其昀:《党史概要》,第 4 册,1731 页。
① 因为一般地说,日本仅仅占据了城市、铁路沿线和沿海地区,其他省份,如广东、福建、浙江、江西、
湖北和河南,相当大的地区或多或少仍在国民政府的管辖之下。
即把关键性的工业企业迁往内地。军事工业,如飞机装配厂,特别是南京、
武汉、广东和山西的兵工厂,构成了 1937 年 8 月开始的重要的工业内迁的主
体。私营实业家们也受到催促,把他们的工厂迁离日本人的进军路线。8 月
10 日,上海战事爆发前三天,政府拨款给国家资源委员会,以帮助私人工厂
从该市转移出来。战火迅速赶上这些准备工作。146 家工厂重 15000 吨的设
备,随同 2500 多名工人,甚至是在弹火纷飞下从上海迁移出来的。在战争的
这个早期阶段,大多数内迁工厂的目地是武汉。但是,在许多机器还来不及
拆箱和工厂恢复生产前,武汉自身也危在旦夕了。于是,向内地的迁徙再度
开始。一些工厂横越洞庭湖,船运到广西或湘西;另外一些工厂则经铁路运
往陕西的西安和宝鸡。许多设备放在木船上,拉纤溯长江而上。宜昌以西,
江水穿过狭窄而陡峭的峡谷曲折回旋,这里船只时常由几百个拼命用力而汗
流浃背的纤夫拖曳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