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渴的大地有了雨水的滋润,绿草复起,半枯的树木又绽出了新芽儿。
百姓眼望喜雨,松了一口气。
田亩中所种下的麦、桑、豌豆、葵等物,已经枯死大半,剩下的也奄奄一息。
有了雨水,这些作物就可以活下来,再适当补种,秋收之时虽要歉收,然不至于绝粒无存,这样来年就有了指望。
蒲、虞二州得了邓州的资助,二位刺史又照搬陈君宾的做法在境内施行,竟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他们设法引水补种,多造水车及时灌溉,种苗成活率很高。
到了天降喜雨的时候,这二州和周围之州相比,境况要好上一大截子。
二位刺史眼见秋收有望,不禁喜极而泣。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邓州出粮济蒲虞 柴绍引军围朔方(6)
要知道蒲、虞二州原来受灾最重,这下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非为易事。
他们追根溯源,更加感激陈君宾及邓州的恩德。
这二位刺史又不约而同上表,其中先说本州所发生的变化,最后又推许陈君宾和邓州的功劳。
李世民阅罢二州上表,召来房玄龄、杜如晦道:“你们看看蒲、虞二州的上表,若其言甚确,这陈君宾其功大焉。”
房、杜二人分别阅表,房玄龄最先看完,奏道:“邓州去年收成不错,吏部的考功员外郎曾经亲往实地考察,此事吏部留有存照。
另邓州赈济各地灾民,山南道大使也查证确实,陈君宾并不吝啬。
至于其资助蒲、虞二州之事,臣尚未听说过。”
杜如晦微笑道:“陈君宾能有今日的功业,与其到任时得到的一笔横财大有干系。
去岁末有人密报,言说陈君宾在南阳发现隋时粮仓未报朝廷。
臣接报后让刑部派员暗暗查访,果有其事。
只是陈君宾未将陈粮中饱私囊,而将之以为本州及流民的口粮,以此度过荒年。
” 李世民一开始眉头紧皱,渐渐又舒展开来,说道:“陈君宾如此大胆,竟然敢隐瞒不报。
不过他最终将之用于百姓,也有可恕之处。”
房玄龄道:“陛下所言极是,臣观这蒲、虞二州上表,其中言说兴农措施,颇为独到。
像官吏自耕自足,与皇上亲耕籍田精神符合。
官吏如此,则百姓更有耕作的热情。
还有,其变赈为赊,百姓不是一味等待,而是努力耕作,以倍其获,很有新意。”
杜如晦道:“陛下号召农为邦本,并说各地刺史以农事为要。
以臣所观,这陈君宾虽有所失,然瑕不掩瑜,实为一出类拔萃之刺史。
其治农事,颇有政绩,且致富之后不忘天下,慷慨以赈济灾民,帮助他州渡过艰难,真良吏也。”
李世民听得出来,杜如晦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大力表彰陈君宾一番。
他用眼光征求房玄龄的意见,只见房玄龄热切地连连点头。
他拿起蒲、虞二州的上表看了一眼,说道:“陈君宾固然可以大加表彰,这蒲、虞二州的好处也要说上一说。
玄龄、如晦,看到这三位刺史的作为,朕感触良深,觉得去岁以来所行政务已初步见了效果。
他们心想百姓,勤于农事,谨慎恪守官道,不容易啊。
玄龄,此诏由你亲手拟出,然后明发天下,令天下刺史效法。
至于陈君宾瞒报之事,今后不可再提。”
当日,这道诏令明发天下,其中赞扬陈君宾曰: 去岁天下诸多州谷不登,糇粮少,令析民房逐食。
闻刺史与百姓识朕此怀,务相安养,还有盈粮,出布帛赠遗行者。
此知水旱常数,更相拯赡,礼让兴行,海内之人皆为兄弟,变浇薄之风,朕顾何忧?已命有司录刺史以下功最;百姓养户,免今年调物。
此诏经驿传至各州刺史手中,与邓州邻近的诸州刺史纷纷来邓州现场观看。
邓州府衙一时忙碌起来,门前车水马龙,陈君宾每日接来送往,不胜厌烦,然也只能赔着笑脸殷勤接待。
前来观摩的刺史回去后依样画葫芦,将陈君宾的做法在当地施行。
大江南北,到处都轰传着陈君宾的大名。
襄州刺史尉迟敬德看到陈君宾资助虞、蒲二州,不禁大怒,接连二次到邓州找到陈君宾大骂,认为其沽名钓誉。
因为襄州与邓州州境相连,襄州也遭灾不轻,陈君宾坐视不管,反而资助离京城不远的蒲州,明显是想向朝廷邀功,且没把尉迟敬德放在眼里。
陈君宾看到尉迟敬德那蛮横的样子,感到无法说理,哭笑不得。
颉利可汗自从在渭水便桥上与李世民盟约之后,回到突厥牙帐还算老实,从未再兵犯唐境。
邓州出粮济蒲虞 柴绍引军围朔方(7)
他这样做,并非为了遵守盟约,实际上因为自己后院起火,无暇南顾。
###厥当初强盛时候,其统领朔漠诸部落,威震塞外。
所统部落较大者共有十五个:薛延陀,回纥,都播,骨利干,多滥葛,同罗,仆骨,拔野古,思结,浑斛薛,奚结,阿跌,契?,白膇,颉利。
诸部落中,以薛延陀和回纥的势力最强。
这些部落臣服于###厥,完全是慑于###厥的军事威胁。
###厥靠武力征服了这些部落,但这些部落之间并没有共同的民族语言和经济利益。
若突厥势力稍弱,这些部落马上就会起来反抗。
颉利可汗主政以来,由于其连年对外用兵,对内滥施刑罚,辖下不堪虐待,反抗者日众。
诸部落见其治下不稳,纷纷蠢蠢欲动。
颉利可汗为了稳住他们,对其首领采取了怀柔政策,将大唐等国所供金帛分出一些给他们。
颉利可汗这样做,又引起了其内部重臣的不满。
要知###厥汗国威震大漠,什么时候对辖下部落说过软话?一些人当面质问颉利可汗,怒其堕了汗国的威风。
郁射设更是一怒之下,带领其部下南迁,声言从此不再接受颉利可汗的节制。
自从武德八年之后,###厥境内又连年大雪,六畜冻死,牧民生计艰难,而颉利可汗不加存恤,反而重敛诸部,愈益加深了彼此的矛盾。
最先举起叛旗的是回纥六部,其酋长菩萨率其部落七万余人,宣称从此不受颉利可汗的约束。
颉利可汗闻讯,不能容忍反叛势头兴起,遂派其兄子欲谷设带领突厥铁骑来###回纥。
面对大军压境,回纥部落在菩萨的带领下,万众一心,集合了五千骑在马鬣山设伏迎击之。
他们以少胜多,大败士气低落的突厥兵。
欲谷设兵败之后向西逃窜,菩萨领军穷追不舍,一路上俘虏了不少突厥兵。
这样一直追到天山,终于将欲谷设率领之军彻底打散,至此,其带来的十万突厥铁骑损失殆尽。
受到回纥独立的影响,薛延陀酋长夷男也跃跃欲试。
他与菩萨不同的地方,在于要先找一个可以托庇的靠山。
其时周边以三方势力最大:###厥、西突厥和大唐。
西突厥距离太远鞭长莫及,他只有选择大唐一途。
夷男遣其弟统特勒入长安见李世民,表达了要投靠大唐的意思。
李世民此时未有任何迟疑,当即答应,并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赐以鼓纛。
李世民另特别赐给夷男宝刀和宝鞭,面谕统特勒道:“归语尔兄!所部中或有大罪,用此刀处斩,小罪用此鞭作笞,幸勿宽纵为要!”夷男得讯大喜,遂在郁督军山下建牙设帐,号令近部,明确表示与颉利可汗决绝。
颉利可汗恼怒非常,既恨李世民挑拨之举,更恼夷男背叛自己。
他权衡利弊,觉得还是先将薛延陀收服最好,大唐那里权且放一放,遂派突利可汗统兵击之。
突利可汗领兵进军郁督军山,那边的薛延陀早已经严阵以待。
夷男一面发铁骑设伏,又派人与回纥、拔野古等部落联络,陈说其中利害,要求他们派兵增援。
菩萨等人深知颉利可汗是诸部落共同的敌人,只有将来犯突厥兵打败,方保境内安定,遂各自派兵增援薛延陀。
诸部落如此众志成城,可怜那突利可汗一路兴兵,其军中士气不高又无地利优势,所战皆北,只好节节败退。
此仗不仅没有达到预先的目的,反而将###厥所辖之地丢失了不少。
眼见抵挡不住,突利可汗放弃进攻转为防御,自己带领从人轻骑返回###厥牙帐。
颉利可汗闻讯,急召突利可汗入帐。
两人刚见面,颉利可汗便开口责骂,并令从人将其鞭挞一番。
如此还不解气,又将突利可汗幽禁十日,方才放出。
邓州出粮济蒲虞 柴绍引军围朔方(8)
由是,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结怨更深。
颉利可汗想起了李世民册封夷男的事儿,又复暴跳如雷。
他当即派人入长安,请李世民到朔州边境会猎。
其名为会猎,实际上是行恫吓之事。
却说兵部尚书李靖,知道李世民目前最重要的事儿是兴农致治,不愿意轻易动武。
他明白此节,所以不轻言武事,惟令边防加强整固,并时刻掌握四方动静。
眼前对边境最有威胁者,以###厥最为紧要。
李靖到任后,令镇守朔州、夏州的李世羙、李大亮等人,想法刺探###厥及梁师都的各种情报,并让其日日报入京师来。
这次颉利可汗派人来京的消息,李靖已经早数日闻知。
他又将各方消息看了一遍,心中默默地想好了对策,以应对李世民的询问。
果然,李世民这日在政事堂阅罢了鸿胪寺的奏章,即差人去叫李靖。
现在来政事堂议事的人员略有变化,走了一个高士廉,其余共八人。
他们是房玄龄、杜如晦、温彦博、王?、魏征、长孙无忌、萧礒、陈叔达。
李靖入门后向李世民施礼,李世民示意让他坐下,说道:“药师兄,颉利约朕到朔州会猎,如何应付?其他人刚才说了不少,你为兵部尚书,谈谈你的看法。”
李靖答道:“臣以为颉利只是虚声恫吓,不足为虑。
他现在焦头烂额,怎么会有精力南顾?”
李靖说完,将###厥的最新情报说了一遍。
李世民目视萧礒道:“萧公,听了药师兄所谈的突厥现状,你还劝朕去修古长城以备突厥吗?”
萧礒道:“陛下现在以兴农为要,惟求安静。
古长城横亘于北境,其大势连接,惟有部分残缺。
若修之以备突厥,所费不多,实有益于国内安静。
长城复起以为屏障,则突厥不敢轻易犯边,臣以为有必要。”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药师兄深谋远虑,深知突厥之弊。
朕今日让他来言,其实想为我之佐证。
大家都听到了,突厥现在灾异相连,颉利不惧而修德,反而暴虐益甚,骨肉相攻,其亡在朝夕。
朕正准备扫清沙漠荡平###厥,再劳民远修古长城,岂不成了自己的羁绊?”
萧礒依然不服气,言道:“陛下与颉利在渭水便桥盟约后,曾经说过要偃武修文,如今元气未复,又要劳师远征,岂不矛盾?”
李世民一笑释然,又对温彦博道:“温卿,你在突厥日久,如何看待如今形势呢?”
温彦博答道:“突厥兴衰,从其羊马身上即可看出端倪。
###厥现在民饥畜瘦,此将亡之兆也。
陛下,###厥现在内外交困,若使李尚书统领奇兵击之,再与薛延陀等部落联合,相信定能拿下。”
李世民摇头不许:“现在去攻###厥,不是最佳时机。
朕即位以来,天下一直大旱,百姓的日子过得很是艰辛,又国库存粮又不多,现在动兵征讨,无疑是雪上加霜。
嗯,朕看###厥内部纷争,现在只是开了个头,我们静观其变即可。
萧公,须知征伐一事亦分两极,如隋炀帝征伐高丽,实为好大喜功之举,我所不取;如颉利可汗之流,屡屡侵凌我国,危及国之兴安,那是必须征讨的,只是要选择好时机而已。”
杜如晦奏道:“陛下,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遣人来,言称欲献万钉宝钿金带及马万匹,以迎唐公主成婚。
其使者已在驿中多日等候,如何答复,请陛下示意。”
李世民不直接回答,而是说道:“眼前有兵法大家在此,药师兄,你如何看待西突厥求婚这件事情?”
李靖每每到了李世民面前,皆沉静有度,不敢擅越。
他稍微考虑了一下,缓缓答道:“孙子曰‘远交近攻’,若陛下欲图###厥,似答应西突厥的求婚为好。”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邓州出粮济蒲虞 柴绍引军围朔方(9)
“药师兄既这样说,那就与西突厥和亲吧。
如晦,你告诉来使,让他们克日来京迎娶即可。
至于眼前的事情,温卿,你熟悉###厥习俗,可携带礼物出使一趟。
你见了颉利可汗,就说朕正忙于国内救灾,无暇分身,过两年再会猎吧。
朕想颉利可汗这样做,无非是虚声恫吓,他见了大批宝物,以为朕又服软,定会偃旗息鼓。
“药师兄,你可嘱李世羙、李大亮、张公谨他们加强戒备,勤于练兵。
颉利可汗眼下自顾不暇,又见我国边防整备,他不敢轻易犯边。
还有,那梁师都素来仰仗颉利之势,此次颉利要与朕会猎,听说他又在朔方那里鼓噪不已。
哼,朕不想兴兵扰民,因任这跳梁小丑逍遥了几年。
如今###厥势衰,该是收拾他的时候了。
这里有一道夏州都督刘闵的上表,言说梁师都与其属下互相猜忌,正是进击的时机。”
李靖答道:“梁师都为颉利之鹰犬,朔方百姓早已将其看扁。
就外势而言,我军为防备梁师都侵扰内地,日日修筑城池以为屏障,已经将梁师都压迫得无腾挪之地。
皇上说得好,梁师都内外势衰,其靠山也无暇顾他。
若我朝令一将出征,即可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之。
陛下既然下定决心,李靖愿意领兵出征,定生擒梁师都至陛下面前。”
李世民复向众人说道:“朕欲兴兵###梁师都,众卿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魏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