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上帝的指纹 >

第3章

上帝的指纹-第3章

小说: 上帝的指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查开始后,才了解到南极洲的真实面目。
  这项调查只不过证实了布歇1737年出版他的地图时所提出的看法。在他根据已经丢失的古地图资料绘制的地图上,这位法国学者画了一条清晰的水道。它将这块南方的大陆分成东、西两大部分,分别位于现在标记为南极洲贯穿山地的分界线两边。
  要是南极洲不被冰层覆盖,这样一条连接罗斯海、魏德尔海和贝林斯豪森海的水道也许真的存在。正如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调查表明的那样,这块大陆(现代地图上像是一整块)是由庞大的岛屿构成的群岛,岛屿之间壅塞着漂浮在海面上的1英里厚的冰块。
   。 想看书来

来历不明的史前勘探者学家的时代
我们知道,很多正统的地理学家认为,这些现在冰封雪盖的河道流水奔腾当是几百万年以前的事情。依照这种学术观点,在那么远古的年代,人类还没有进化出来,更别说有精确测绘南极大陆的技术了。而今,布歇地图和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调查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有证据表明,千真万确,这片大地冰封之前已被人画成了地图。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摆在了学者们面前。孰对孰错?
  如果我们赞同正统地理学家的观点,认为南极的无冰期结束于几百万年前,那么,达尔文以来无数著名科学家千辛万苦收集起来的人类进化的证据就通通是错的。这种情况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化石资料清楚地表明,几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还没有进化——前额低狭、笨手笨脚的类人猿根本没有能力从事先进的智力劳动,比如绘制地图。
  那么我们能不能就此认为,是一些坐在环绕地球飞行的太空船里的天外来客画出了这些精细的、无冰的南极洲地图呢?要么,再考虑一下哈普古德的地壳位移论,让这块南方的大陆在区区15000年前,呆在一个布歇描绘的那种没有冰雪的温暖的环境里?(14)
  有没有可能,一个公元前13000年就先进得足以绘出南极洲地图的
  人类文明后来消失了?果真如此的话,什么时候消失的?
  皮瑞·雷斯、费纳乌斯、墨卡托和布歇绘制的地图虽然扰乱了我们的思绪,却给我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在冰帽从内陆逐步扩展,直至公元前4000年覆盖全部海岸线的数千年期间,南极洲可能被不断地测绘过。皮瑞·雷斯和墨卡托地图所依据的原始地图肯定是晚期的,那时只有海岸边没有冰雪;费纳乌斯的地图看样子要早得多,是冰帽出现在这块大陆的内陆的时候;布歇地图的原始资料则更早(大约公元前13000年),那时候整个南极大陆郁郁葱葱。
   。 想看书来

南美洲的未来山脉
同在公元前13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有没有其他地方被勘测过,被画成了精确的地图呢?答案又一次写在了皮瑞·雷斯的地图上。这次它涉及的秘密不仅仅是南极洲:
  ●  绘于1513年的皮瑞·雷斯地图对南美洲做了难以置信的图解,上面不仅有它的东海岸,还有这片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这都是当时没有人知道的。地图上正确地画出了发源于这座未曾开发的山脉中蜿蜒东去的亚马逊河。(15)
  ●  皮瑞·雷斯地图是依据二十多份来源不同的原始古图绘制出来的。(16) 它不是一次而是两次画出亚马逊河。(极可能是这位土耳其海军上将不经意间叠加使用了两份不同的原始地图。) (17)第一次画的亚马逊河流入帕拉河河口,但是那个显而易见的马拉若岛却没有出现在图上。在哈普古德看来,这表明相关的原始地图很可能是15000年之前的。当时的帕拉河河口是亚马逊河主要的或者是唯一的入海口,而马拉若岛当时还是河流北岸的陆地的一部分。(18) 可是第二次画亚马逊河时,马拉若岛却出现了(而且画得极为精细),尽管这座岛屿直到1543年才被发现。(19) 这又一次说明,可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文明,在几千年的岁月中,一直在勘测并且绘制地球不断变化的面貌,而皮瑞·雷斯使用的正是这个文明遗留下来的不同年代的原始图册。
  ●  皮瑞· 雷斯地图上既没有奥里诺科河,也没有它的三角洲。然而,正如哈普古德教授指出的,“两个一直延伸到内陆(约100英里)的入海口却出现在今天的这条河流的位置附近。地图坐标方格上的经线与奥里诺科河一致,纬线也相当准确。有没有这种可能:自这些原始地图画出后,这两个入海口已被泥沙填塞,三角洲却大大扩张了呢?(24)
  ●  虽然福克兰群岛1592年才被发现,它却出现在1513年的地图上,纬度丝毫不差。(25)
  ●  皮瑞·雷斯地图所依据的众多原始古图也许能够说明,它为什么在南美洲东海岸的大西洋中画了一个大岛,而现在这个岛根本就不存在。这座“想像中的”岛屿正好位于赤道北边、大西洋中部的海底山脊上,距巴西东部700英里。如今浩渺的波涛上只露出两个名叫圣彼得和圣保罗的小礁石, (26)这难道是纯粹的巧合?要么,或许相关的原始地图是上个冰河时期绘成的。那时候,海平面比现在低得多,在这个地方,可能真的矗立着一个大岛呢!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托勒密的地图
其他16世纪地图看起来也像是根据最后一个冰河期期间所做的全球勘测绘制的。土耳其人哈奇·艾哈迈德1559年的作品就是其中之一。哈普古德相信,这位制图家肯定接触过“极不寻常的原始地图”。(27)
  艾哈迈德地图中最奇特、最震撼人心的特点是,上面画着一条连接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土地,宽约1000英里。地理学家们称谓的“陆桥”的确曾经存在,就在今天的白令海峡的位置。最后一个冰河期结束时海平面上升,把它淹没在波涛之下了。(28)
  公元前10000年前后,北半球各地的冰川迅速后退,浩浩荡荡的融水使海平面上升。(29)有趣的是,至少有一幅古地图上画着瑞典南部的冰川残迹。当时在这个纬度地区必定是白茫茫的一片冰天雪地。冰川残迹画在克劳迪亚斯·托勒密著名的《北方地图》上。绘于公元2世纪,出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之手的这幅古典珍迹,好几百年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15世纪才又出现。(30)
  托勒密担任馆长的埃及亚历山城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古代图籍手稿。(27)他就是在那里参考古代原始资料画出他的那幅地图的。(28) 他参阅的原始地图可能至少有一幅是绘于公元前10000年左右的。这样我们就好解释为什么他画出了最具那个时代特点的冰川,还有“具有现今形状的湖泊……与冰川非常相似的溪流……从冰川流入湖泊”。(29)
  也许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在此饶舌,说罗马帝国时代,也就是托勒密画他的地图的时候,地球上没有人知道北欧地区曾经存在过什么冰川时期,甚至15世纪托勒密地图被重新发现时也没有人知道这回事。事实上,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托勒密地图所显示的冰川残迹和其他特征,是怎样被我们自己的文明之前的任何已知的文明所勘测、想像或者发明出来的。
  托勒密地图的含意是一目了然的。同样蕴意明显的是耶胡迪·伊宾·本扎拉1847年的另一幅地图——《航海图》 (30)。这张绘有欧洲和北非地区的航海图可能依据的原始图比托勒密的还要早,因为它绘出的冰川位置在瑞典以南很远的地区(实际上大致与英格兰同一纬度)。(31)它所描绘的地中海、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可能是欧洲冰盖消融之前的样子。(32)当然,那时海平面肯定比今天的低了不少。因此,看这些地图真是件趣味盎然的事情。比方说,看见爱琴海里有比现在多得多的岛屿就很会让人惊讶一番。(31)第一眼看去这张地图是有点怪怪的样子,但是,假如自本扎拉采用的原始地图绘成算起,时间已经过去了10000万或者12000年,这种差异就不难解释了:消失的岛屿是被冰川时期末期上升的海水淹没了。
  我们似乎又一次面对一个消失的文明留下的指纹——一个能够准确地画出地球上广阔的地区的地图的文明留下的指纹。
  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技术、要多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担当这样的工作?
  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
  我们看到墨卡托1569年的世界地图精确地描绘了南极洲的海岸,与几千年前没有冰雪覆盖时一模一样。令人感兴趣的是,这同一幅地图上画的另一个地区——南美洲——的海岸线,却大不如他早些时候(1538年)画的另一幅地图。(1)
  原因可能是,这位16世纪的地理学家先前画那幅图时,参照的是他收藏的原始地图,而画后一幅地图时,依靠的却是第一批去南美洲西部探险的西班牙人的观察和测量。既然这些探险家带回欧洲的是最新的信息,墨卡托听信他们也就无可厚非。这样一来,他绘图的精确性就打了折扣,因为1569年还没有能确定纬度的仪器。但他绘制1538年那幅地图时所参考的原始地图却似乎使用过那些仪器。(2)
  

经度之谜(1)
我们现在探讨一下经度问题。所谓经度,就是距离本初子午线以东或者以西的度数。目前国际公认的本初子午线是一条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曲线。它从北极开始,穿过伦敦格林威治村皇家天文台,一直延伸到南极。因此,格林威治的经度为0°,纽约大致为西经74°,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则在东经150°左右。
  解释什么是经度、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上某点的经度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的事情。好在我们在这里关心的不是技术细则,而只是人类如何逐步了解神秘的经度的历史事实。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直到18世纪有了突破性的发明,制图家和航海家们才得以测定经度。他们以前只能靠估计,几百英里的误差是常事,因为当时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准确测定经度。
  从赤道向南或者向北的纬度测定没有那么难,利用相对简单的仪器,测定太阳和星辰的角度就可以算出来。但测定经度需要全然不同的高级得多的仪器,需要一个能将方位测量与时间测量结合到一起的仪器。在已知的人类历史中,一直没有科学家能够发明这种装置。18世纪初期,随着航海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如饥似渴地盼望这种仪器尽快发明制作出来。用一句研究这段历史的权威的话来说:“对经度的追寻胜过对水手的性命珍惜和对船舶、货物安全的重视。精确的测量似乎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发现经度’在媒体的口中成了‘猪飞上天’一样的异想天开的事情。”(3)
  当时最需要的是一种仪器,一种在漫长的航程中,无论风高浪大、船起船伏,无论干燥潮湿、天热天冷,都能正确无误地表示(出发港)时间的仪器。1714年,艾萨克·牛顿告诉英国政府设置的“经度委员会”说,“这样的钟表至今犹未问世”。(4)
  实际上确实是没有。17世纪和18世纪初的计时器非常粗糙,不是快就是慢,每天误差达一刻钟之多。而有效的航海用计时器所能允许的误差是好几年一刻钟。(5)
  直到18世纪20年代,天才的英国钟表匠约翰·哈里森开始设计一系列航海用计时器时,第一部经线仪才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