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上帝的指纹 >

第35章

上帝的指纹-第35章

小说: 上帝的指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磨坊与奴隶(2)
荷马史诗《奥德赛》(3000多年前的希腊神话汇编)中出现漩涡不足为奇。因为冰岛神话中的大石磨也出现在了希腊,而且也出现在类似的环境里。那是决战前夕的最后一个夜晚,复仇心切的奥德修斯来到了伊萨卡。在雅典娜女神的魔咒的保护下,没有人认得出他。奥德修斯向宙斯祈祷,请求他在生死决战之前给他鼓励的信号:
  宙斯立即从光芒四射的奥林匹斯山上发出雷鸣……好人奥德修斯心中大喜。附近一栋房子里发出一个女工的诅咒的声音。那是岛主的磨坊,十二个女工辛苦劳作,将大麦小麦磨成食粮好让男人吃了长力气。其他的人都睡了,她们已经完成了分内的工作,只有这一个还在推磨,她是女工里面身体最羸弱的一个。这时她停下手里的磨,说道……“让今天成为(奥德修斯的敌人)在大厅里欢宴的最后的日子!那些让我为他们磨面累得膝盖发软的家伙们,但愿这是他们最后的一餐!”(19)
  桑提拉纳和范戴琴德认为“像石磨一样旋转不已的、时不时干点坏事的天穹”(20)出现在《圣经》中的参孙的传说中不是偶然现象。“双目失明的参孙和奴隶一起在磨坊干活”,(21)一天,那些残酷无情的人解开他的锁链,让他在他们的神庙里“表演”,供他们取乐。参孙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抱住神庙中央的大柱,奋力一摇,整个神庙顿时坍塌,将所有的人都埋葬在里面。(22)像芬妮雅和梅妮雅一样,参孙终于为自己报仇雪恨。
  类似的主题也出现在日本、(23)中美洲、(24)和新西兰的毛利族人的神话中。(25)在芬兰的神话中,这个哈姆雷特、参孙式的人物叫做库勒沃,石磨也有个特别的名字:桑珀。与芬妮雅和梅妮雅的石磨一样,这块石磨最终也被偷走,放进一艘船里,最后破裂成碎片。(26)
  “桑珀”( Sampo )这个词来自梵文 skambha; 意思是“柱子”或者“支撑”。(27)在《阿闼婆吠陀》这部印度北部最古老的颂诗和咒语集中,我们发现了一首完整的赞美它的颂歌:
  地球和大气在其间,天空在其间,火、月亮、太阳、风都各在其位,不得越雷池半步……这个擎天柱撑起天,撑起地,撑起大气,撑起六方,万物生活在擎天柱撑起的天地间。
  惠特尼,这首颂歌(阿闼婆吠陀第10卷第7章)的英译者困惑不已:“Skambha;可以译为柱子,支撑,或者栋梁,但是在这首赞歌里,它却成了一个撑起宇宙的框架。”(28)然而,一旦了解了与宇宙之磨、漩涡、世界树等等相关的复杂的理念,古老的吠陀经中用它做比喻就不值得那么大惊小怪了。与其他寓言一样,这首赞歌标志的也是世界周期的框架——那个旋转不停的天空机器,在2000多年中、它让太阳总是在相同的四个基点上升起,然后慢慢移动这些宇宙坐标,转换到另外四个星座,再进行一个新的2000多年的回合。
  这就是石磨经常粉碎的原因,支柱经常脱离的原因,铆钉爆裂的原因和磨柄晃动的原因。用它们比喻岁差堪称名副其实,因为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间隔里,它的确改变,或者说破坏了整个天球的稳定坐标。
  

开路者(1)
在所有这一切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石磨(作为宇宙进程的比喻)在世界各地不断地一再出现,甚至有些故事的上下文都已经残缺不全。实际上,在桑提拉纳和范戴琴德看来,神话是否完整关系不大。他们认为“神话用语最独特的长处就在于,它能够作为一个载体,无论讲故事和寓言的人的见识水平如何,都能将一些扎扎实的知识传承下去。”(29)这就是说,不管这些神话传来传去离原来的故事情节有多远,只要某些核心比喻在故事在转述中依然生动、能代代相传就行。
  有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种情节虽然偏离,但是最重要的比喻和信息却被保留下来的情况。在切尔洛基族印第安人的神话中,银河(我们自己所在的星群)叫做“狗逃跑的路”。古时候,他们的神话说,“南方的人有个玉米磨房,”这个磨坊里的粮食老是丢失。后来,主人终于发现了这个贼:一条狗。“它嗥叫着朝它北面的家里跑,一面跑,嘴里的玉米粉一面往下掉,在它身后留下了一溜白色的印迹。这就是我们现在看见的银河,也就是切尔洛基人至今称呼的‘狗逃跑的路’。”(30)
  在中美洲,在众多与魁扎尔科尔亚特有关的神话中,有这么一则讲述在毁灭第四太阳纪的洪水之后,他在人类的复兴工作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他和他的狗头人身的随从索罗特尔下到阴间,去取回被淹死的人的骸骨。他们骗过了死神米克兰特朱特里,拿到了骸骨,把它们带到一个叫做塔莫安钦的地方。他们像磨玉米一样,把这些骨头磨成了粉。然后,这两位神祇将血洒在这些骨粉上,当今这个时代的人类就此诞生。(31)
  桑提拉纳和范戴琴德认为,犬出现在上述两个宇宙石磨神话的变体中绝非偶然。他们指出,库勒沃,芬兰的哈姆雷特,也总有“黑狗姆斯蒂”陪伴着他。(32)奥德修斯回到伊萨卡时,最先认出他来的也是他的忠心耿耿的狗。(33)星期日做礼拜的人都会记得参孙的故事里有300只狐狸,(34)而狐狸属于犬科动物。丹麦的阿姆雷斯、哈姆雷特传奇中,“阿姆雷斯继续前行,一头狼穿过丛林中的小路”。(35)最后再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在芬兰的库勒沃的故事的修订版中,这位英雄(非常离奇地)被“遣送到一个叫爱索尼亚的地方,在篱笆下学狗叫,他叫了整整一年”。(36)
  桑提拉纳和范戴琴德深信,所有这些“犬类”的出现都是有目的的。这是又一个古代密码,它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不断地发出信息,可惜我们至今没有破译。他们例举出在一系列“形态学标示物”中的犬类标示,并且认为,它们可能在古代神话中表示与岁差相关的科学信息。(37)这些标示可能具有自身的意义,也可能是提醒有心的读者,一个重要信息在后面的故事中即将出现。有意思的是,有时候,它们的作用可能是“开路人”,是一根管道,使初学者能够从一个神话进入另一个神话追踪科学信息的踪迹。
  这样,即使看不到我们熟悉的石磨或者漩涡,当听到希腊神话中伟大的猎人奥里安有一条狗时,我们就该提起神来,集中注意力了。当奥里安企图强暴贞洁女神阿尔忒弥斯时,她把泥土变为巨蝎,咬死了奥里安和他的狗。奥里安死后升天,成为现在的猎户座;他的狗变成了天狼星,也就是“狗星”。(38)
  古埃及人对于“天狼星”也有类似的说法。(39)他们将猎户座与主神俄赛里斯联系到一起。(40)也是在埃及神话中,这条忠实的天狗的特性得到了最完美、最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种发挥是以“乌普奥特”的形式来体现的——一个豺首人身的神祇,他的名字的意思就是“开路者”。(41)如果我们随着这个开路者来到埃及,将我们的目光转向猎户座,走进震撼人心的俄赛里斯的神话,我们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密如蛛网的、熟悉的象征记号圈里。
  读者们想必还记得俄赛里斯成为一场阴谋的受害者的那则神话吧。那些阴谋家们把他密封在一口箱子里,扔到尼罗河上,任其随波逐流。就这点而言,他是不是有点像乌特纳皮西汀、诺亚和柯克斯柯克斯特利等乘坐方舟(或箱柜)逃过洪水之劫的英雄?
  俄赛里斯的神话中还有一个我们熟悉的经典的岁差象征:世界树和/或支柱(在这个故事中是两者的结合)。这个神话讲述俄赛里斯被关在箱子里,飘到大海上,最后被冲到比布罗斯湾。箱子搁浅 在柽柳树枝间,柽柳树飞快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将这口箱子藏进了它的树干中。(42)那个国家的国王看中了这棵大树,将它砍倒,把藏有俄赛里斯的这段树干锯下来做成支撑他宫殿的支柱。后来俄赛里斯的妻子伊西斯将丈夫的尸体从柱子中取出,带回埃及,设法使他复活。(43)
  俄赛里斯神话中也有一些关键数据。无论出于巧合还是精心设计,这些数字都通向岁差“科学”之门。下一章中我们将看到这一点。
  第三十一章    宇俄赛里斯数字
  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研究埃及学的考古天文学家珍·塞勒斯每年冬天都在缅因州波特兰市度过,夏天就到里普利——缅因州岩石嶙峋的海岸线东南角上一片仍具十九世纪遗风的小镇。“那里的夜空像沙漠里的一样清澈明净,”她说,“而且,即使你向海鸥朗诵金字塔铭文,也没人会大惊小怪……”(1)
  在为数不多的验证过桑提拉纳和范戴琴德在《哈姆雷特的石磨》中提出的观点的严肃的学者中,塞勒斯是其中的一员。塞勒斯将天文学,尤其是岁差的概念运用到对古埃及及其宗教的研究中。她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重视,而且备受好评。(2)用她的话来说,“考古学家大都不懂岁差知识。这影响到他们对古代神话、古代神祇和古代神庙的布局等的理解……对天文学家而言,岁差是个早已确认的事实,研究古代人类历史的人应该掌握这门知识。”(3)
  塞勒斯在她的新书《古埃及神祇之死》中雄辩地表明了她的论点。她认为,俄赛里斯的神话故事中可能刻意地输入了一组关键数据。这些数据对叙事而言可谓“累赘”,但却是一套永存的算式。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算出下列准确得惊人的数据:
  1。地球缓慢的岁差方向摆动造成的春分日出位置在黄道上移动1°所需要的时间( 与星空背景相关)。
  2。太阳走过一个黄道带宫(30°)所需要的时间。
  3。太阳走过两个黄道带宫(60°)所需要的时间。
  4。完成一个“大回转”,(4)即太阳在黄道上走完360°度,完成一个岁差周期或者说“大年”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大回转
塞勒斯在俄赛里斯神话中强调的数据是360,72,30 和12。这些数字大都出现在神话中讲述各种人物的生平细节的章节中。大英博物馆埃及文物部的前主管E·A·沃里斯·巴奇没费多大功夫就将这些数据归纳到了一起:
  大地之神盖布爱上了太阳神瑞的妻子女神努特。瑞发现了他们私通,他诅咒他的妻子,让她在任何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都不能生养孩子。计算与知识之神透特也爱努特。他与月亮玩牌,赢了她整整五天的时间。他将这五天加到当时的一年360 天上。在这五天中的第一天,俄赛里斯出生,而且就在他出生的那一刻,一个声音就宣布造物主已经降生。(5)
  这个神话还告诉我们,当时的一年360天分为“12 个月,每个月30天。”(6)塞勒斯指出,一般说来,俄赛里斯神话在关键处会“说上那么三言两语,让你不由自主地注意到其中的数字,并进行简单心算”。(7)
  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塞勒斯的三个岁差数据:360,12 和30。第四个出现在后面的故事里。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字。我们在第9章中已经看到,那个叫做塞特的邪恶的神纠集了一批共谋,杀害了俄赛里斯。这些阴谋家的数目是72个。
  有了最后这个数据,塞勒斯说,我们就可以启动一套古老的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