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开封的故事 >

第36章

开封的故事-第36章

小说: 开封的故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郦食其死后,家乡人民为了怀念他,就将他的衣冠塚设在今杞县西南高阳村的村旁,朝廷还在墓旁修建了郦生祠祭祀他。他的弟弟郦商屡立战功,封为曲周侯,死后便埋在哥哥身旁。这两座汉墓保存完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李白很仰慕起于草莽之中、穷困失意的郦食其,尚且能以雄辩之才创造如此的业绩,而毛泽东却嘲笑郦食其危身设谋的愚蠢,“狡兔死,走狗烹”,忠心耿耿,竭尽才智,为主子火中取粟,却成了牺牲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

娘 娘 庄
开封北郊有个柳园村,明熹宗朱由校的正宫张皇后就出生在这里,所以人们又把这个村称做娘娘庄。

  明神宗万历年间,村里的首富张国纪的妻子身怀有孕,即将临盆。一天夜里,她忽然梦见柳树下有一个非常丑陋粗鄙的小丫头,两通鼻涕挂在嘴边,拍着小手,伊伊呀呀地唱道:“柳叶儿青,柳叶儿青,谁来选我当正宫;柳叶儿黄,柳叶儿黄,谁来选我当娘娘……”心想,这样的丑八怪将来能嫁出去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入宫封后呢?这时,小姑娘忽然飞快地扑到她怀中,蓦地惊醒,腹中阵疼,当夜便生了一个女儿。

  张国纪夫妻对女儿爱如掌上明珠,起名玉秀,从小就教她读书识字以及做人的道理。女儿长大了,虽不美丽,倒也端庄;虽不聪慧,却明事理。但那个怪梦,却一直困绕着老俩口。

  玉秀十三岁那年,宫中选秀,成了一名普通的宫女。张国纪夫妇无可奈何,只得忍痛割爱。

  宋神宗朱翊钧是个昏君,沉湎酒色,任用奸佞,在位四十八年,就有二十五年不见朝臣,把国家搞得一蹋糊涂。他特别宠爱郑贵妃生的儿子朱常洵,久有易储之心,幸亏有许多正直的大臣反对,太子朱常洛才勉强维持住摇摇欲坠的地位。

  中秋之夜,神宗身体不适,太子前去问安,途经一个偏院,看到一个宫女正焚香对月祈祷,口中还念念有词。一时好奇,近前倾听,原来她是祈求上天保佑大明王朝国泰民安的,心中不禁一动。第二天,他向太监总管查明这个宫女叫张玉秀,祥符人,知书达礼,勤奋好学。当机立断,决定选她给自己的长子朱由校做妻子。

  朱由校与张玉秀成亲不久,神宗驾崩,年已三十三岁的朱常洛即位,是为明光宗。遗憾的是,不到两个月,他就暴病身亡,人们都怀疑是郑贵妃暗中做了手脚,于是年方十五岁的朱由校就当了皇帝,年方十四岁的张玉秀也由普通的宫女一跃成为世人瞩目的皇后。“沙窝里飞出个金凤凰。”消息传到开封,柳园村一片欢腾,张家门庭若市。那时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玉秀成了国母,张国纪身为国丈,岂不要青云直上?可是张皇后坚决不让娘家人从政,只让明熹宗给父亲封了个太康伯的虚衔,仍留在家乡务农。朝野惊讶之余,都对年轻的新皇后刮目相看。

  朱由校不像他的先辈那样声色犬马,荒淫无道,只是对政事不感兴趣,而酷爱木工,几乎达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他打造的家俱精雕细刻,堪称一流。他自幼是由乳母客氏哺育陪伴长大的,与她情同母子。他登基后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爱屋及乌,与客氏对食的太监魏忠贤也受到重用,成为太监总管。这对狗男女狼狈为奸,干了许多坏事。

  魏忠贤十分奸诈,总是在朱由校干木工活最起劲时,禀奏军国大事,朱由校很不耐烦,便要他相机处置,他大权在握,便借机在朝廷中清除异己,*忠良,网罗亲信,把持朝纲。

  奉圣夫人在内苑也很不安分,残害宫女,作威作福。张皇后发现后,对她严加训斥,也经常规劝皇上要提防魏忠贤祸国殃民。客氏和魏忠贤表面上有所收敛,内心却对她恨之入骨。张皇后两次怀孕,都被二人暗中下药,造成流产,身体虚弱,无力去管理后宫。

  七年过去,在魏忠贤把持下,国事日非,内外交困,大明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年盛夏,朱由校忽发急病,张皇后不顾魏忠贤阻拦,抱病守在榻前。朱由校病情越来越重,张皇后见势不妙,趁他清醒时,忙说:“请陛下速召信王入宫,以安社稷。” 

  信王朱由检是明熹宗的弟弟,为人正派,忧国忧民,长期被魏忠贤之流视为眼中钉,处处排挤。他见阉党势力权倾朝野,便韬光养晦,不问朝政。

  这时,朱由校也有所醒悟,强挣着坐起来下诏:“召信王即刻进宫,不得延误。”

  由于奸党严密封锁消息,信王朱由检还不知道即将发生重大变故,一见哥哥病入膏肓,不禁跪倒大哭。张皇后低声劝道:“王爷,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快商国事吧。”

  信王回过神来,忙趋前道:“陛下有什么要交待的,臣弟洗耳恭听。”

  朱由校气喘吁吁地说:“朕无能,现在就将祖宗留下的基业交给你了。”他又拉着张皇后的手,目视着朱由检说:“朕的皇后也托付给你了……”说罢气绝身亡。

  张皇后强忍悲痛,大声宣称:“大家都听到了,先帝遗诏,信王朱由检承继大统,灵前即位。”

  在场的大臣当即向朱由检叩拜称臣。魏忠贤一伙不料有此巨变,一时慌了手脚,不敢轻举妄动,只得默认,再做打算。

  张皇后向朱由检使了个眼色,说:“臣妾今日起退居后宫,凡天下大事,由你做主,请多珍重。”

  朱由检会意,时刻提防着阉党暗害,连太监送的食物都不敢吃。同时做出软弱无能的姿态,处处顺从魏忠贤,麻痹奸党。待他站稳脚跟,突然出手棒杀客氏,放逐魏忠贤,将奸党一网打尽,朝野仿佛都看到了希望,举国欢腾。

  张皇后见朱由检不负众望,一举扭转乾坤,国家中兴有望,心中甚慰,从此洗尽铅华,布衣素裙,深居后宫,吃斋念佛,不问政事。朱由检对这位皇嫂在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镇定自若,力挽狂澜,也十分敬重,优礼有加,关怀备至。

  无奈父兄留给朱由检的是一个烂摊子,北方后金崛起,兵强马壮,屡犯边境,烧杀淫掠,难于应付;国内连年灾荒,饿殍载道,民不聊生,饥民揭竿而起,风起云涌,各地告急的文书雪片般飞来。外有强敌压境,内有百姓造反,朝廷早已焦头烂额,左支右绌。朱由检登基伊始,雄心勃勃,励精图治,也想收拾旧山河,开创新局面。但他刚愎自用,性格多疑,驭下严苛,大臣们朝不保夕,离心离德。他又重蹈覆辙,重用宦官,礼崩乐坏,天下糜烂,有识之士都看到大明王朝气数已尽,非人力所能扭转。明崇祯十七年(公元一*四年)三月十七日,闯王李自成率领义军兵临京师城下,守军不战而降。两天后朱由检吊死煤山,明亡清兴。

  负责占领皇宫的义军由权将军李岩指挥。他是开封杞县人,十分敬佩同乡张皇后的为人,他知道义军进占北京后,军纪败坏,难以约束,生怕张皇后受到伤害,便亲自带人来保护张皇后居住的宫院。

  张皇后正在礼佛诵读经,对外面的*一无所知,抬头见一群装束异样的将士蜂拥而来,十分诧异,忙问:“你们是什么人?”

  李岩上前一步,拱手施礼:“我们是大顺朝的将士,特来参见皇后。”

  张皇后惊问:“陛下安在?”

  “朱由检已经自缢身亡。”

  张皇后登时泪如雨下,激愤得撕碎经书,砸碎佛像,仰天长啸:“天呐,我日夜礼佛诵经,你为何不保佑我大明王朝长治久安啊……”

  李岩劝道:“事已如此,徒伤无益。皇后正值盛年; 来日方长; 请问你今后如何打算?”

  张皇后镇定下来; 平静地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皇帝以身殉国,妾当追随先帝而去。”

  李岩道:“大明危亡,罪不在你。你一个弱女子能做的全做了,人眼是秤,世间自有公论。如果你愿意,我将派人将你护送回家乡,骨肉团聚,颐养天年。”

  张皇后凄然地说:“楚霸王兵败乌江,尚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今国破家亡,妾还有什么面目回开封见乡亲们么。”

  李岩恳切地说:“世人都很敬佩皇后的为人,你不该为残暴无道的大明王朝殉葬。”

  张皇后毅然道:“妾意已决,不必再劝。李将军能让我清清白白、平平安安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是感激不尽了。九泉之下,我会为新的王朝和黎民百姓祈福……”

  李岩无可奈何,挥手和众人离开,关紧殿门,施礼为张皇后送行。

  张皇后从容不迫地换上白衣白裙,悬梁自尽。李岩命人将她的遗体装敛,护送回开封柳园安葬,使这位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昙花一现的大梁女儿终于魂归故土。

针 炙 铜 人
北宋天圣年间,刘太后垂帘听政,指点江山。年方十六岁的宋仁宗赵祯专心读书,学习治国本领。他天资聪颖,心地善良,只是体质较弱,小病不断。一次,他饭后胃不舒服,忙请御医诊治。御医小病大治,开了许多名贵的中药。谁知服用后胃病越来越重,烧心,吐酸水,甚至厌食,人也越来越瘦,服侍他的人很紧张,赶忙禀报刘太后。

  刘太后很重视,在朝堂上提及此事,有个大臣举荐东京名医王惟一为皇上冶病。王家世居东京,祖传行医,王惟一刚过不惑之年,医术精湛,朝野闻名。王惟一奉诏进宫,对赵祯望闻问切之后,便掏出几枚银针,扎进龙体相关穴位,运用捻、提等手法治疗。赵祯只觉局部麻沉,并不感到痛楚。一会儿,他又占点燃艾条熏热穴位,赵祯顿觉胃部好了许多。经过几次冶疗,症状消失,胃口大开,身体反而比过去好了许多。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赵祯为此专门设宴答谢王惟一。席间,赵祯举杯敬酒,说:“此次朕患小小胃病,吃了不少药,花费很多银两也没治好,王大夫妙手回春,只用几根银针,不用分文就治好了朕的病,卿能否说说你的医术吗?。” 

  王惟一有的放矢,侃侃而谈:“针炙术是祖国源远流长的医术,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古代,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时,常被一些尖硬的物体触碰到身体的某些部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身上原有的疼痛减轻或消失了,这种现象引起有心人的兴趣,经过研究,发现人体内气血运行有很多大的干线,称做经;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支,分支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支,称做络;经络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而在经络上布满了穴位,如果刺激不同的穴位,就能治疗不同的疾病。于是人们开始制造工具,有意识的刺入穴位,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积累,便形成了针炙术。中囯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就贯串了经络学说。” 

  赵祯笑道::“小病小痛,针到病除,简单易行,这是个好办法。”

  王惟一正色道:“针炙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陛下未免小看了它。它不是小打小闹,可有可无,它可以医治许多疑难杂症,甚至可以起死回生哩。”

  赵祯不以为忤,恭敬地道:“请以事实证明。”

  王惟一说:“昔日黄河流域有个虢国,太子病故,准备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