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田园时光-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赤脚
赤脚
1
童年的时候,是一个喜欢赤脚的孩子。
整个夏天,都是一个赤膊短裤赤脚的少年。喜欢这种肌肤完全敞露在天地之间的感觉。
阳光猛烈的正午,被父母吩咐出去买西瓜,就这样直接出门了。不戴草帽,也不穿凉鞋。徜徉在太阳之下,*的脚板踩在干硬的泥巴路上,感受上面阳光健康的温度,有一种天生的舒坦的感觉。阳光猛烈,直射地面,有一种明晃晃的刺眼光芒,山野里空无一人,无比安静,赤脚走在泥路上,不知道为什么竟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偶尔踩到细碎尖利的小石子,也如无物之物一般,并无特别的反应,稀疏平常之极。是山野少年特有的普通本领。
又或是下雨的夏日午后,放了学,撑着雨伞光着脚和同伴们一起走在路上,踩着柔软的黄色泥泞回家。一路上玩耍着路上遇到的一切水流。让从山坡边流下来的清凉的溪水洗刷那娇嫩的小脚丫子,或是提着裤脚在一片昏黄的水洼里搅来搅去,把它弄得更为泥泞,或是飞的一脚跑过去,在一个更小的水洼里踩上一脚,恶作剧的把泥水溅到同伴的身上去。脚丫和脚板时而沾满了稀泥,时而又在雨水里洗得白白净净。
又或是寂无人至的青翠山林边的小溪,溪水明亮如镜,可以看到里面五彩斑斓的圆形鹅卵石,和自在穿梭的小鱼儿。把裤脚卷至齐膝高便下水玩耍捉鱼。溪水凉爽之极,层层荡漾在肌肤上,像是亲吻。溪底无半点泥沙,如何走动都不会浑浊,脚板睬着圆圆滑滑的鹅卵石头,十分柔软。清晰可见的小鱼们不时用嘴唇轻啄你的肌肤,也有虾和螃蟹,一用钳夹咬住你便不松口。却并不十分的疼。
又或是秋天的傍晚,夜幕低沉,田野空旷,天地间有一种静默安详。一个人牵着水牛走在长满野草的田埂上。赤脚踩在厚厚浓密的草丛上,感到一种舒服的软绵绵的触感。路边摇摆的狗尾草会轻轻的拂在小腿上。痒痒的。偶尔有荆棘,在脚倮上留下轻轻的划痕,当时并无知觉,很久之后发觉时已几乎愈合。又或是雨雾的清晨,带着斗笠穿着蓑衣去放牛,双脚穿梭在长满露水的草丛中,沾满破碎的草叶和水珠。
整个夏天都打着赤脚,让它们和泥土,植物一起生长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接受它们的亲吻抚摸,也接受日晒雨淋。一直到深秋,还光着脚板。
傍晚的时候空气变得清冷,脚板搁在地面上,或是有露水的草丛中,格外凉爽。这触觉的记忆,一直深刻。
天真的幻想,如果可以,在下雪的冬天,也要打赤脚。但是,没有足够的温度支撑。
是这样喜欢裸露的肌肤接触大自然的触感。脚是最好的媒介。或是晴日里被太阳晒得热烫的泥巴路,或是山边小溪清凉的溪水,或是田埂上毛茸茸的野草丛,或是小巷里长满青苔的凉爽光滑的青石板,或是藕塘里柔软滑腻的稀泥。。。。。。。
喜欢脚板沾满泥土和灰尘,喜欢脚趾裸露在阳光和雨水中。
是这样徜徉天地之间的自然少年。
也会有许多危险。路上隐藏的玻璃碎片。蛇。刺。一种会让脚丫腐烂的泥沙。但从不会惧怕它们,也会不因为这些而改变自己的天性。赤脚已经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心灵对生命的态度,一种对拥抱大自然的本性的尊敬,热爱和放纵。
2
一个城市里桀骜不驯的女子写书,总是写到一个赤脚穿球鞋的女子。这刻意营造的小小情调被无数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城市男女们膜拜和效仿。而我每次见到总是微微一笑。那种肌肤终日生养在泥土,草木和雨水中的舒坦感受她怎能体会得到。
但我想我还是能够理解的。文明总是束缚人们的思想和形体,天性自然的人总是要挣脱这羁绊。即使是在最微小的细节上。而这细微之处的小心营造那么轻易的就感动了钢筋水泥里那些渴望自由的灵魂。
只是遗憾她,和他们,永远也不会体会到那孩子赤脚奔跑在田野里的原始快乐。
幻想着看到:在那些富丽堂皇的房间里,那些仪表万方的人们脱下各式或美丽或庄重的鞋子,露出一双颜色惨白的脚来,似乎要流涎一般,同时还伴随着一股白气,然后是一股古怪难闻的气味。可怜的不自由的脚。
然后就笑了。是一个脏兮兮的野孩子的坏笑。
3
如果说赤脚代表了一种自然的天性,一种原始的快乐,那么,真实的,它更代表了艰辛和清贫。
阳光灿烂的夏日,田野山坡上一级一级的梯田全灌满了水,泥黄色的,像一面面黄色的镜子。一些田地里农人正在耕田,长鞭驱赶着老牛,嘴里大声吆喝着,拖动铁犁在水田里割出片片泥水的浪花,四处飞溅,在阳光下,他裸露的古铜色的脊背和褐黄色的泥水交相辉映。另一些青壮的男人跳着担子走在窄窄的田埂上,细碎但极快的步伐,嘴里微微喘着气,担子在肩膀上一上一下轻微的颠簸,发着咿呀咿呀的声音。一些田地里妇女们在插秧。整齐的嫩绿的秧苗一排排的匍匐在水田中,许多个穿红戴绿的妇女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一边高声爽朗的说笑着,一边手脚麻利的插着秧苗。偶尔一个响亮的笑话,惹得全田人都笑了起来。…是阳光下辛劳但纯净健康的劳作的画面。
又看到暮色深沉的傍晚,天光已经暗淡,耕完田的老农人才背着那副古旧的老木犁,牵着健壮的老牛,慢慢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赤脚在傍晚寒冷的空气中接受风霜的洗礼。来到一个池塘边,便走下去,在池水中洗去脚上的泥巴,仍就光着脚走回去。在微弱的傍晚的光亮中,可以看到那双脚黝黑,宽大并且粗糙。有一种坚硬的质感。
赤脚在乡村,并不是一种生活情趣的刻意追求,而是一种自然和生活双重压迫下的自然选择。田地的活计需要它这样,匮乏的物质条件需要它这样。是几千年来无形的生命传统。
清晰记得,小学六年级的运动会,一名拿到多个项目冠军的同学被学校意外的重奖了一双“双星”牌运动鞋。这个在当时极其奢侈的礼物在孩子们中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羡慕。
(完,基器先生谢谢您的阅读) 。 想看书来
老屋电影
画面一:
安静的夏日黄昏。夕光映照着的一座孤单单的老房子。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孤单的坐在房子前的台阶上,背靠着大门,帆布书包挂在胸前的脖子上。他正专心的抱着一本小人书在那里看着。他身后的大门上挂着一把巨大的铁锁,门板上写着几个歪歪斜斜的粉笔字:鲁鲁,妈到店上买肥料去了。晚上回来。孩子在夕光中安静的等待着。看完小人书就翻出书包里的玻璃珠子来一个人玩着。四周的山村很安静。没有一丝声响。草垛,石磙静默无语的立在房子前面的谷场上。鸡在谷场上随意的走动着,啄食着丢弃的谷粒,随意的把粪便丢在地上,然后轻轻的走开。屋檐下,随意的散落着各样的农具:锄头,木犁和扁担。夕阳把那点单薄和柔和的橘黄色光芒静静的铺洒在这一切上面,所有的事物好像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黄色光泽。一切在夕光中显得静谧而安详。偶尔有喜鹊从门前的大树间飞起,一边叫唤着一边翅膀扑啦振动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画面二:
夏日的夜晚,依旧是这红砖黑瓦的老房子。夜已经深沉,房子背后的那座大山只剩一个黑的轮廓,像一个巨大的野兽,雄壮而苍茫。房子前却是一片光明,大门上悬挂的一盏瓦数巨大的灯泡用刺目的黄色光芒把谷场照得明亮如昼。谷场上铺满了厚厚的青黄颜色的稻穗,一辆拖拉机拉着石磙在上面疯狂般的打着转,碾着稻穗。发着巨大的轰鸣的声音,更让一切显得紧张和忙碌。父母和其他一起来帮忙的农民站在屋檐下,或是谷场的周边上望着,他们拿着一种木叉样子的农具,一等拖拉机停下来,便迅速的上去翻动稻穗。我们小孩子也是在一边望着,看稀奇一般,偶尔跑到里屋去看招待众人的晚饭准备好了没有。是这样汗流浃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日光灯泡带来昏黄光芒,在拖拉机发着巨大轰鸣的疯狂转动中,一切呈现出迅捷的光与影的流动。而空气中混杂着新鲜稻穗特有的植物的气味,呛人的灰尘的气息以及人的汗味。这声音,光影以及气味的记忆从此深刻的留存在一个乡间少年的脑海中,挥散不去。
画面三:
秋天的某个星期天的上午,太阳似乎还没有从房子背后的那座大山升起似的,其实是因为山太高大威猛了,整个太阳的光芒被它挡去了一大半,山下的房子笼罩在大山的影子下,显得很阴凉。而四周环绕着的浓密的山林间的露水似乎还没有散尽,更使得房子周围的空气显得清爽凉快。孩子搬出桌椅凳子,在谷场上做着作业。太阳还在山的背后,照不到谷场上来。母亲在大门边洗着衣服,用着搓衣板,在一个老旧的木盆里一前一后的揉搓着。偶尔抬起头来用沾着水滴的手捋一捋头发。他们各自忙活着自己的事,偶尔才说一句话。孩子的遇到不会做的题目的时候,会跑到母亲的木盆边,把作业本举到她面前去问她。谷场的最边上种着棕榈树和芭蕉。它们的旁边是用木架支起的晾衣的竹竿,一排已经洗好的五颜六色的衣服已经晾晒在上面了,湿漉漉的,正滴着水滴。更远的地方,就在孩子那桌子旁边,放着木制的支架,上面放着两个圆圆的篾制的簸箕,里面晾晒着洁白的棉花。一切都很安静,只有那只家狗摇着尾巴在一边悠闲的转来转去的。在更远的四周,环抱着他们的,是乡村苍翠的山山水水。而这小小院落里,有着远离纷争的安宁的俗世生活的气息。
画面四:
依旧是夏日的黄昏。依旧是那夕阳映照着的朝西的老房子。一切拥有着暖暖的黄色色调,似乎用特别的镜头过滤了一般。谷场上铺满了黄灿灿的稻谷,经过几天的烈日的暴晒,它们已经很干燥,拥有着暖烘烘的温度。孩子们赤脚踩进去,让谷粒把它埋没的时候,能清晰的感受到这一点,但是并不烫。还有点舒服。父亲交给两个孩子一件工具,让他们帮忙收谷子。是一件挡板一样的工具,前面牵着一根绳子,需要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这样把谷子聚拢到一堆。就这样,两兄弟上阵了。哥哥拉,弟弟推,一来一回的,两个人配合默契,干得很起劲。在每次拉完一板松手的一刹那,还发出“嗬哟”的快乐的声音。这是工作,也是玩耍。而母亲已经在谷场的边上支起木风车,她戴着草帽,嘴巴上围着一条毛巾以便遮挡灰尘,哗啦啦的摇动着风车的手柄,那些谷粒中的灰尘和叶子之类的东西便纷纷的从风车尾巴上的口子里飞舞着出来的,四处肆虐的飘散着。金灿灿的谷子正源源不断的从风车下面的口子的吐出来,蹦跳着掉进下面的箩筐里。父亲来回的担着扁担,把箩筐挑进屋子里,装进了粮仓。
结束语:
以上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动人的故事,只是这些单纯的画面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于忘却,就记在这里。
(完,基器先生谢谢您的阅读)
火之爱
我一直喜欢柴禾生出的火焰,而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