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复活的度母 作者:白玛娜珍 >

第40章

复活的度母 作者:白玛娜珍-第40章

小说: 复活的度母 作者:白玛娜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没出去? ”我脱了鞋上到卡垫上,下午爬山没穿袜子,脚指头快磨破了。
    “好痛! ”我抱着脚叹道。心里突然想到老岩说他偷看我的光脚,说爱上了我的脚——我的脸不由阵阵发烫。
    “村里人说平措带着几个孩子几年前就搬到草原上过游牧生活去了。这次法会他怎么没来? ”妈妈一脸忧郁,头发也乱糟糟的,她给我倒了一杯茶,低声说,“在这里,我们一个亲戚都没有了。”她呆呆地坐下来。
    “不是还有丹竹仁波切吗? ”我小声说。妈妈没看我。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忧伤地叹了一口气。外面的天黑了。我跳下来找蜡烛,当我连着划亮两根火柴,隔壁老岩他们的帐篷里传来了笑声和大声劝酒的声音。
    “你看到觉桑寺里,他送给仁波切的画了吗? ”妈妈突然问。
    “没有,我们根本挤不上去,我要去洗个脸。”我拿起毛巾,我怕妈妈再问下去。
    “快些回来,吃过饭,我们去看仁波切。”妈妈说。她的面容在摇曳的烛光里显得恍恍惚惚,她有心事,管不了我了。我松了一口气。
    雨还是没能落下来。天上有星星了。山野静悄悄的,.人们升起炊烟都在准备晚饭。我来到山下的小溪旁,把我的白毛巾浸到水里。水好凉,毛巾像一条小鱼,在急急的水里漂动着。我擦了擦脸,不知怎的,心里有些沉郁。不远处,有几匹马拖着长长的钉在木桩子上的缰绳,低头静静啃着青草。牧人还没来收马,我走过去,蹲下来看着它们。突然,我的心怦怦跳了几下,我看到老岩端着一个脸盆,右肩上搭着一条毛巾走过来。他低着头,微驼着背,不时咳嗽两声。我忙站起来,绕到马背后,趁他不注意,快步离开了小河。
    简单吃过晚饭,我和妈妈由达瓦领着,悄悄来到牧人的小院里。
    小院里扎着几个帐篷,住着几个尼姑和丹竹仁波切的姐姐,她们都在小声讲话和念经。进门的时候,我朝左边的厨房望了眼,几个僧人系着蓝色的布围裙在忙,有一个在打茶,有一个在揉面,挽起的胳膊很粗,上面粘满了白面,还有一个老尼姑在朝炉子里添柴。见我朝里探头看,她对我吐吐舌笑了笑。
    我也吐吐舌耸耸肩微笑着问她:“丹竹仁波切还没吃饭呀? ”
    “是呀。”她说。母亲在拉我。我对老尼姑匆匆道了声:“您在。”就进了屋。
    屋里点着明亮的汽灯,好些人正在向丹竹仁波切顶礼,气氛很严肃。妈妈排队给丹竹仁波切献过哈达,退到一边的卡垫上坐下来,该我了。我低头走近丹竹仁波切,在他膝旁跪下来,献上我的哈达。这时,我从丹竹仁波切身上嗅到一阵熟悉的暗香,我已多少年没有见过他了啊! 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他把我抱在怀里那温暖的感觉——我的心不由一阵酸楚。这时,老尼姑给丹竹仁波切端来了晚餐。我克制着心中的伤感正欲起身退开,丹竹仁波切突然俯下身,双手捧住我的头,将他的额贴在我的额上,他为我念了一段祈请文。在他念完最后一句的那一瞬,我抬起头仰望他,我和他的目光相遇了! 那是怎样的目光啊! 那么苍老,疲惫,他老多了。他满怀爱怜地望着我,像是有许多话想询问我,显得有些激动,但如今的他身不由己,所以,没几秒钟,他很快调整了自己内心的情绪,脸上恢复了略带几分威严的仁慈的微笑。我却不行。我无法自控,泪流满面。我埋下头,起来退坐到妈妈身旁。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平静下来。我悄悄抬头看,丹竹仁波切在吃面条。是一碗清汤面。他吃得很快,很香,刚吃完,老尼姑忙恭敬地弯腰接过空碗。
    “再给仁波切添一碗? ”老尼姑吐舌问道。
    “不了,”仁波切微笑道,又朝坐在他旁边的人问,“您还添一碗吗? ”
    “不,谢谢。”那人说话的声音格外清宏。我才看清他是一位大约三十出头的年轻男子,皮肤有些黑,穿着棕色皮衣,金黄的衬衣,乌黑的头发微微有些鬈曲,像一簇云朵。他微笑着看我。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对他笑了笑,我想他刚才一定看到我流泪了。
    “这位是来自萨颜岭国的普萨王子。”
    丹竹仁波切在向我介绍。“王子?!”我吃了一惊,一面想王子公主该是在童话故事里才有的啊,一面礼貌地双手合十向他致意,重又打量他,发现他长得其实和我们藏人十分相像。高高的鼻子,犀利而明亮的眼睛里盈满善意的笑。像东藏游牧的藏人。而萨颜岭,我在一本书里似曾读到过:成片的白桦林流淌着洁白的乳汁,广阔的草原上百花盛开,还有黑胡子苍狼和白唇鹿以及“雷鸣般的溪流”;幽深的山谷美丽清朗,美丽的独角兽在丛林深处出没,以及白衣女神:“乌黑的头发随风飘散,驼羔般的黑眼睛令人如痴如醉,她在哀婉悲凉的歌声中曼舞——”
    “是西伯利亚吧? 现在不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吗? 我去过。”突然,屋里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回头看,是老岩。
    “我的祖国为了纪念故乡以萨颜岭为国名,很小的国度,只有三万人左右。很少有人知道。”普萨王子答道。他汉语说得不错,但音律不对,像唱歌似的。我不由偷偷笑了笑。
    “地图上有吗? ”老岩一面笑道,一面朝我看。我转过头,想他可能是在我和妈妈以前进来的,心想他还会胡说什么。这时,老尼姑烧好茶进来了。有个声音不冷不热地说道:“给他们倒茶喝吧。”我闻声望去,是丹竹仁波切的姐姐。听说她是丹竹仁波切如今剩下的唯一的亲人了。“文革”期间,丹竹仁波切的父母双亡,唯一的姐姐受牵连一直过着乞讨的生活,直到找到失散多年的弟弟丹竹仁波切,她削发为尼,伺候在丹竹仁波切的左右,帮助丹竹仁波切管理觉桑寺僧尼衣食杂务等后勤工作。她远远地盘坐在门对面的卡垫上,手里不间断地拨着念珠,不时以厌倦的眼神冷冷地看我们一眼。她知道我和我的母亲,我们与丹竹仁波切;与觉桑寺的不解的缘,是她的心病。
    老尼姑挨个给我们倒热茶。
    “好喝,浑身发热了。”老尼姑刚给老岩倒满茶,他马上端起来喝完了,喝的时候嘴里还发出了极不雅的嘘嘘声。
    “我们不喝。”我对提着茶壶过来的老尼姑说。
    “妈妈,我们该告辞了。”我站起来望着丹竹仁波切轻声说,“仁波切该休息了。”
    我和母亲退出来。丹竹仁波切并不挽留,只是忧伤地看看我们母女,点了点头。
    夜空星斗漫天。我深深吸了口气,默默搀着憔悴的母亲朝院外我们的帐篷走去。
    这天晚上,我和妈妈都无法入睡。院子里仁波切屋里的汽灯一直亮着。他在为明天的法会彻夜诵经和准备。可以想象那些僧人和尼姑如何满怀敬仰和幸福陪伴在他的身旁——隔壁老岩的帐篷里已传来鼾声。鼾声越来越大,只听有人起来骂道:“老岩,不要再打鼾了! ”我忍不住笑起来。
                                  4
    第二天凌晨五点左右,我和母亲被从帐篷外面传来的奇怪的声响惊醒了。我们起来看,只见成千上万的人群如黑夜的潮涌,正缓慢而坚定地朝着前方山脚下将召开法会的草坝迁移。无数手电筒的明光宛如夜里数不尽的酥油灯盏——我看到不远处,老岩他吸着鼻子,擦去脸上大颗的泪珠。但我的母亲夜色下面色苍白,眼神迷惘,失魂落魄。天上飘起雨丝。
    我们进到帐篷里换上雨衣准备出发。
    赶到开法会的草坝时,方圆十里全已坐满了人。我和妈妈正不知所措,老岩在叫我们。他和他的朋友们占到一小块地方。
    “听说很多老年人昨晚就睡在这里的。”老岩对我和妈妈说,他手里拿了一部夸张的相机,长长的镜头像一个小炮筒。
    “你们就在这里坐,这里刚好可以看到法台。”老岩说。他们一共有七八个人,都是和老岩同来的朋友,有搞摄影的,有搞纪录片导演的,有画画的,还有一个专门探险的人,用老岩的话说就是“用下半身走路的男人”,体格强壮,我们都穿着厚厚的秋衣,他只穿了一件薄衬衣,听老岩说这人昨天已爬完了周围的山,像个铁打的机器人——我对他们笑笑,和母亲盘坐下来。雨丝还在若有若无地飘着。
    “我操! 这雨不停不是白拿相机了吗? ”老岩望着阴霾的天脱口道。天已经蒙蒙亮了,但小雨还在下着。
    “嗨嗨! 注意口腔卫生老岩! ”他笑道。听老岩说他姓秦,秦什么斯,是个什么作曲家,这次来是想回去后搞一点西藏音乐。我白了老岩一眼,对姓秦的人笑了笑。姓秦的看上去有三十八九,但一身时尚的穿着显得更年轻,牛仔裤后面还挂着个粗犷的不锈钢装饰锁链。
    过了一会儿,人群一阵骚动,一辆墨绿色的越野车由远而近,是丹竹仁波切的车开过来了。人们纷纷起身向车子投献哈达,汽车很快变成了白色。这时,丹竹仁波切穿着红色的袈裟从车里下来,迈着轻如游荷的步子,在白色的哈达雨中走上法台。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法会就要开始了,人们静下来。为了完全接受丹竹仁波切即将赐予的殊胜的“颇瓦法”灌顶,人们脱掉鞋子、帽子和身上的可能阻碍接受灌顶的金银饰物,盘坐在雨中,双手虚心合十或以曼扎敬供。空中,投向法台的成千上万的哈达接连不断,像白色的鸟,无声地飞驰着。丹竹仁波切端坐在金色宝幢下,开始和环绕法台而坐的喇嘛们一起诵经。法会在他们恢宏辽远的诵唱声中拉开了帷幕。一些人朝着丹竹仁波切在原地礼敬磕拜。我跟着妈妈也站起来,虔诚地磕拜着。全场鸦雀无声,人们内心满怀的恭敬和感激如汹涌的暗潮,令我热血奔涌。
    雨越下越大,天空却在大雨中出奇的蓝。我们全身都淋湿了,雨水顺着头顶淌下来。远远的法座上,我看到雨被风吹进宝幢,丹竹仁波切盘坐的双膝都湿了。人们低着头,接受着大雨和丹竹仁波切甘露一般无上的密灌。沉静的远山在雨雾中缓慢地呼吸着,仿佛也在聆听丹竹仁波切穿越三千世界的法音。我的身旁,妈妈闭着眼,她的脸上,泪水和雨水一起在流淌,我的心突然有一阵痛如刀绞,我远远仰望丹竹仁波切,难以抑制内心莫名的悲痛,我低声啜泣着,情不自禁地开口祈请道:
    生命犹如落日渐向西,
    死亡犹如暮影渐逼近,
    红尘挟裹中的弱女子,
    心儿犹如此生的地狱,
    在那轮回的定数中,
    前世欠下的业债何时才能偿还清啊!
    此刻我泪如泉涌遥唤您我愿脱离可怖轮回中的
    监牢,
    我愿以我的身、口、意皈依,
    皈依您我的上师,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皈依上师和佛法僧三宝
    我在心里反复吟诵着,泪水顺着我的双颊流下来,我又起身虔心地向着丹竹仁波切顶礼,心在痛楚地颤抖中仿佛生起了极大的出离的渴望——
    “你们怎么都哭了? ”老岩突然从后面凑上来问。我还从他的身上闻到了一股大蒜的恶臭。一股怒火从我心底猛地升起来:“走开! 闭嘴! ”我狠狠瞪了他一眼。
    “你这是怎么了你,对我这么凶! ”老岩生气了。
    “嘘,行了,别人才说你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