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全然接受 >

第13章

全然接受-第13章

小说: 全然接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我感受到内在的解脱——我正在请魔王喝茶呢!
  与其抗拒情感的痛苦,不如在对各种经历说“来吧”的时候,唤醒彻底接纳的精神。正如一本书中所写的:“就与你的沉重同行吧,对它说‘来吧’,对悲伤说‘来吧’,对呢喃的渴望说‘来吧’,对恐惧说‘来吧’。爱,意味着抛弃所有的围篱,打开门,对一切说‘来吧’……只要对当下时刻说‘来吧’,我们就得以置身天堂之中。”我们愿意去感受恐惧或脆弱、贪婪或烦躁的那一瞬间,就是以无条件的友善之心怀抱自己的生命了。
  我向学生介绍“来吧”的练习法时,往往引起大家的反对或迷惑。这不就只是“正面思考”的另一种简易版而已?这不过是在掩饰生命苦痛之真相罢了,不是吗?他们反对的理由是,我们当然不可以对所有的经历都说“来吧”,要是我们想伤害别人呢?要是我们正在经历严重的忧郁呢?
  说“来吧”并不代表允许愤怒的念头出现或者沉溺在我们的感受中,说“来吧”并非将伤害人的冲动付诸行动,说“来吧”也不是容许外力来伤害我们——假使有人恶意对待我们,我们当然要坚决地说“不”,并且明智地划出界线,保护自己不受到侵犯。然而,即使是在那个当下,我们还是可以对内在的恐惧、愤怒或伤害说“来吧”,这个“来吧”的练习,指的是内在的接纳,也就是说,我们乐意容许自己的念头和感觉自然地生起、自然地流逝。
  有时学生会问我:“如果心中充满了自我仇恨的念头,那么,所谓友善地接纳不也只是一种企图,只会掩盖我们真正的感觉而已吗?”这真是个好问题。我们都有跟他人相处的经验,因此很清楚在心怀强烈批判和厌恶时,还是可以表现得好像很友善的样子。这个时候,真正的挑战就是,我们能否友善地注意到自己的不友善?能否看清自己正在经历什么,并对这强大的力量说“来吧”?假使我们做不到,至少还可以表示友善的意愿。
  另一个误解就是,将“来吧”误认为是排除不悦感受的技巧,以便让自己觉得好过一点。说“来吧”并非去操控我们的经历,而是一种帮助我们如实对待生命的辅助之道,虽然说“来吧”也有可能让我们感到愈来愈轻安快乐,就像我在闭关时所体验的一样,但是这却不是必然的结果。例如,倘若我们对哀伤说“来吧”,这感觉也有可能会突然高涨为悲痛欲绝;然而,无论我们的感觉如何发展,通过承认当下的一切,我们就提供了让一切得以呈现的空间。

第四章 无条件的友善之情(6)
不过,我也告诫过学生,对内在经历说“来吧”不一定都是明智的选择。假使我们曾经受过重大创伤,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往昔惊恐的感觉再度汹涌而至。那时如果我们内心不够平稳,或恢复力不够,就无法以无条件的友善之情去面对自己的经历,而这个“来吧”的努力,最终可能会让我们淹没在恐惧之中。这时,最好是想办法减轻恐惧,也许可以向朋友寻求慰藉,做些能消耗体力的运动,或者服用药物。在这段期间,对自己最慈悲的回应则是,对高涨的感觉说“不”,而对能够保持心情稳定的方法说“来吧”。
  我们可以利用许多方式向内心世界传达“来吧”的信息。当我们感到痛苦时,可以轻声说“没关系”,或者是打招呼欢迎:“哈啰!”在心里说,或轻声说出来都可以。或者,也可以利用影像或手势代表“来吧”,我的一个朋友选择想象自己双手合十,向当下的经历鞠躬致敬,每当她觉得焦虑、愤怒或罪恶感缠身时,她也想象自己满怀真诚地向这些感觉鞠躬致敬。我自己有时则会把手轻轻放在胸口,向内在当下的感受发出接纳与关爱的信息。
  一行禅师则将自己的练习称为“微笑瑜伽”,他建议我们,无论是在禅修中或只是在等红绿灯时,每天都尽可能地多多微笑,“嘴角轻轻绽放的微笑花苞,”他在书中如此写道,“不仅滋养了觉性,也奇迹似地令你感到平静……你的微笑将把喜乐带给自己和周围的人们。”现代科学也证实了,微笑的力量的确能够让我们敞开心胸、松弛身心。惯于微笑的肌肉确实能够发送生物化学信息,告知神经系统,大可以放下溃退、争斗或僵住的反应。微笑就是无条件的友善之情,使我们得以无畏地接纳任何经历。
  一行禅师当年曾经造访旧金山禅学中心,发现中心的学员对严格的精神训练都非常投入。拜访行程即将结束时,学员们齐聚一堂,请求禅师为大家的修行指点迷津,他微笑着说道:“你们每天应该晚一点起床……还应该多多微笑。”
  对我们的生命说“来吧”
  “来吧”的练习,并不止于针对当下的经历,我们也可以对整个生命说“来吧”,对我们的友谊、儿女、外貌、个性、工作,以及灵修之道都说“来吧”,不过,由于我们是如此惯于追求完美,当我们退后一步,看看自己“到底做得好不好”时,通常还是会觉得生命不如预期的圆满。这时魔王又现身了,在我们生命中的良善与价值上蒙上一层阴影。
  禅学老师艾德?布朗(EdBrown)是位杰出的厨师,也是旧金山葛林斯餐厅(GreensRestaurant)的创始人,因擅长利用天然食材烹制佳肴而远近驰名。但是早年当他还在塔萨贾拉山禅修中心(Tassajaramountain)担任大厨的时候,也曾面对棘手的难题。艾德一直想要做出自己梦想中的饼干,但是无论尝试哪种食谱,或不断变换材料,他都觉得味道“不对”。后来他发现,原来那难以达到的高标准,是自己多年前设定的——从小到大,他就对贝氏堡饼干(Pillsburybiscuits)情有独钟,他脑海中早已“制作”这种饼干千万次了。
  终于有一天,转变发生了,那便是觉醒:我在跟什么比较而觉得味道“不对”?天啊,我一直想做的,竟然是罐装贝氏堡饼干!然后,精彩的时刻到来了,我真心品尝了自己做的饼干,不跟(之前潜藏的)其他标准比较;饼干有着麦香、薄脆且奶油味十足,“充满了阳光和大地的气息,口感实在”(就像里尔克的十四行诗所说的)①,真是无与伦比、活力十足。这是我印象中最满意的一次。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无条件的友善之情(7)
这些时刻可能会令人感到无比震惊、无比解脱;当你明白了生命原本就很美好时,感谢自己吧!只有在跟制作精致、包装精美的产品比较时,它才会显得有所不足。想要制作饼干——或者生命——却不想要弄脏碗、不想要混乱、不要沮丧、不要愤怒,的确很容易让人感到挫折。接下来就是品尝了,亲自品味当下的经历——有多么错综复杂且堆叠如山,深不可测……
  能够对我们那既不圆满、又杂乱无章的生命说“来吧”,实在蛮大胆的,但也令人如释重负;哪怕只有一刹那的可能性,我们也能立即与喜悦相逢。但是,倘若我们这辈子一直不断努力想做出“贝氏堡饼干”,那么,追求完美的习性就不会轻易放过我们。每当不信任和怀疑悄悄爬上心头,我们一不小心可能又会走回头路,不再无条件地拥抱自己的生命。这是需要善加练习的,每当“哪里出差错”的感觉又把我们拖下水时,我们一定要学习再度振作,再者,正如艾德所指出的,当我们停止用某种完美的标准来跟自己比较时,才能真正品尝、玩味、尊敬并欣赏我们的“今日饼干”,也就是当下的生命。假使能够放下“生命该怎样怎样”的概念,我们就能全心自在地对生命的本来面貌说,“来吧!”
  禅修练习
  学会说“来吧”
  静静地坐着,闭上双眼,深呼吸几次。回想一个最近发生的,曾引发你愤怒、恐惧或悲伤等感觉的事情;或许是与伴侣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挚爱的人离开人世、跟孩子争夺发号施令的主控权、患有慢性疾病、后悔伤害了他人等等。愈深入碰触故事的中心,你就愈能够欣然深入心中的感觉和整个身体的感受。这个情境为什么会激起如此强烈的感觉?你心中可能会浮现某个景象、听到某些说过的话,或察觉你对整个情境的概念,想着这对你的未来有何意义。要特别注意一下胃部、胸口和喉咙的感觉。
  为了看清楚抗拒自己的经历时到底会出现什么反应,我们可以先说“不”;当你对自己选定的情境感到痛苦时,心里先对这感觉说“不”。对恐惧的不悦感、愤怒、羞愧、哀伤都说“不”,让这个字真的带着“不”的能量——拒绝、排斥你现在的感受。说“不”的时候,注意一下这种抗拒感在体内形成什么样的感受,你是不是觉得全身紧绷,压力很大?说“不”之后,原先痛苦的感受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的心有什么变化?想象一下,如果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你都得带着“不”的念头和感觉来生活,会是什么情况?
  现在,深呼吸几次,放下一切,你可以让身体慢慢放松,或睁开眼睛,或稍微移动一下姿势。花一点时间再回想一下你刚刚选择的痛苦情境,想着跟这情境有关的影像、言语、想法、感觉。现在,想象你自己就是菩提树下邀请魔王喝茶的佛陀,对你的经历发出“来吧”的信息,用“来吧”去认可你的经历。让种种感觉漂浮、流动,悠游在“来吧”的氛围中。即使“不”有时仍暗涛汹涌——包括从痛苦情境中生起,甚至是练习时生起的恐惧、愤怒——都没有关系。让“来吧”更为广大的氛围全盘接收这些自然的反应;痛苦,来吧!想要痛苦退开的我,来吧!无论有什么感觉或想法,都来吧!注意一下说“来吧”之后的体验;体内是否有柔软开阔或移动的感觉?心中是否有了更多空间?说“来吧”的时候,那些不悦感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得更强烈吗?还是扩散开来?说“来吧”的时候,你的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假使你能将“来吧”的精神带进生命中无可避免的种种难关和忧伤,那么,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中,你又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呢?。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章 无条件的友善之情(8)
现在继续静坐,释放一切思绪,并安住在觉知且放松的觉性中,不要干扰你的心,对任何在觉性中生起的感受、情绪、声音或影像都轻柔地说声“来吧”。
  禅修练习
  直面困境的真相
  在内心指出当下的状态,能加深我们的观照,使我们更加觉醒、更具疗愈力,更有能力面对痛苦的情绪和强烈的觉受。
  以舒适的姿势坐着,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你是否正在与生命中的某些情境或事件缠斗不休?你可以把焦点锁定在人际关系的冲突,或财务或工作的压力上,问自己:“我对这件事有什么感觉?”并以接纳的态度观察自己的身体,要特别注意一下喉咙、胸口和胃部,有紧绷、压迫或发热的情形吗?有没有哪些字眼能够形容你的感受,比如悲伤、心神不宁、颤抖或害怕?不过,我们不必绞尽脑汁,像查字典一样搜寻“正确”的词语,只要注意一下觉性中自然浮现的字眼,然后轻轻在心里复述即可。有时会找不到适当的标签、字眼来形容当下那五味杂陈的感觉,如果是这样,只要点出混杂感受中最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