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农家幺妹 >

第300章

重生农家幺妹-第300章

小说: 重生农家幺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上了船,原来惠州城南城墙便立于海边一处岩石上,正是一处海港,连城都不必出就可以直接下船出海,大家第一次见如此的港口,倒觉得颇长了些见识,免不了在一处议论。

正说着闲话,那船便要启航,船老大就过来让大家分开坐在各处,又用手比划着大家聚在一起行船不便。

既是在船上,自然要听船老大的,大家依言重新分散开坐在船上各处。宁婉抱着榕儿与槐花儿带着三两个侍女被船老大安置在船舱里,隔着窗看到铁石站在船头与船老大说话,就笑着说:“虽然一路坐船过来,但今天还是第一次坐海船呢,毕竟不一样。”

槐花儿也道:“所谓海纳百川,纵是多大的大河多宽的大江也比不得大海呀!”

松儿就惊叹道:“这船竟是两层,水手们都在底舱划船,真不知那里什么样。还有刚刚在港口见的那几艘大海船可真了不得,怕不要几百人划船才能行起来!”说着就要带着柏儿四处着看,却被船丁拦住,赶了回来。

宁婉就道:“海船不比江船,风浪大着呢,你老老实实在我身边坐下吧。”

松儿只得坐了下来。

槐花儿就笑着劝他,“我们既然到了闽地,自然有机会坐那样的大海船。”说了几句,便扶着头说:“海上风浪太大,我竟觉得有些晕船呢。”

宁婉就说:“我包袱里还有酸梅,不若你含上一粒?”

槐花儿点头说:“我去拿来。”说着开了包袱取了酸梅含上,只是还不好,便起身出了

舱,“我站到船舷边吹风。”

海船上不甚平稳,宁婉见她一摇一晃的,便担心地道:“你小心些,别掉到海水里。”

槐花儿便扶住般舷,“娘,我知道呢!”

鹿岛其实并不远,在惠州城内就能看到。如今船行了一刻多,已经能看到岛屿上一片葱绿,突然间变生肘腋,船老大一个箭步向前跳入了水中,离船时猛喝了一声“动手!”然后就;船上各处的人果真都动了手,他们人多势众,三五个围住一个,抓起人来便要向水里扔。

“我劝你们先别动,”槐花儿方才打开包袱悄悄拿了一把短剑藏在衣袖内,现在猛地掣出来抵在船舷边一位少年的颈前,此时松儿亦跳出船舱,上前帮着姐姐将那少年捆住手脚,又有几个侍女,一转眼间已经将人拖到舱内。宁婉就指着少年,“他出了事,你们回去恐怕不好交待!”

铁石大笑着自船头走了回来,上前帮被制住的家人三拳两脚将惊呆的船丁们打倒,喝道:“若是想鱼死网破,你们便将船沉了,若是不想,就乖乖地送我们到惠州!”

还是在州府前,铁石和宁婉就已经知道船老大不安好心了。他们其实并不是冒冒然地进了惠州城,对闽地的方言也并非完全听不懂,有了这么多经历的他们早觉出船老大对他们手中包袱的窥伺和满满的恶意。

但既然州府的官吏都催着他们上船,就算他们这一次避开了,下一次也躲不过去,不知什么时候就与先前朝廷派到闽地的官员们一样,一不小心就意外身亡。但到了此时,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原本铁石的打算是看住船老大,毕竟一艘船上的水手都要唯他马首是瞻,只要揪住他便能控制住整条船,但上了船他们便发现原来船上还有一个地位超然的少年,方才与船老大一同自州府里走出来的。虽然船老大没有对少年有过特别的举动,但他亦没有像对别人一般呼喝过。

这位少年乍一看与船上的其他人没什么两样,短褂短裤,腰系短刀,赤脚站在船上,但细看他还是有些不同,并没有与那些船丁们一起散在卢家人身边,形成围困之势,而是独自站在船舷旁看着海,而三两个凶悍的船丁似无意般地分布在少年左右。

不必说,卢家任何人靠近少年,一定都会引起船老大的注意,刚刚松儿上前搭话都被人拦住了,唯有槐花儿,她虽然个子已经长了起来,但还是小女孩,看起来又漂亮又娇嫩,做出晕船的样子软手软脚地扶着船舷并没有被注意,谁能想到她身上带着剑呢?而且还能一举将比她高大的少年拿下。

被一个小姑娘拿刀突然逼住了,然后被几个侍女像死狗一般地拖进了舱里,那少年原本晒成麦色的脸涨得通红,一张口竟是纯正的官话,“把船沉了!别让京城里来的人有一个活口回去!”

可是他不怕死,别人却怕他死,船老大早从水里重新登船,浑身*的,像一只落汤鸡一般,模样十分好笑,上前拱手道:“卢大人,你放了他,什么事都好商量。”竟也能将官话说得很明白。

铁石就笑,“我方才已经说了,若是不沉船,就送我们回州府。我们虽初来乍到,但早听人说靖海王为人公正,能护佑沿海一方百姓,如今我们为宵小们谋财害命,想来王爷知道了一定不会轻饶!”京城人一向觉得靖海王只比倭人强一点儿,但闽地人却将他传得有如天神下凡,到底哪一样是真谁又能知道?

少年便猛然向槐花的剑撞了上来,“我才不受你们的羞辱,杀死我吧!”

槐花儿从几岁时起习武,身手灵活着呢,对付一个手脚都被捆着的人还不轻松?将剑一收,一只脚踩了上去,将那少年跃起来的身子重新压到了船板上,也笑道:“想死是没有那么容易的!”又嫌他咶噪,吩咐侍女,“将他嘴堵了,听我爹和船老大商量。”

船老大知道自己这一次彻底栽了,只得服了软,“我送卢大人一家平安到鹿岛,卢大人放了他可好?”

“当然不好,”宁婉抱着榕儿隔着船舱的窗子笑着插言道:“我们家大人说过要回惠州的。”

“你们本就要去鹿岛,我送你们过去岂不正合适?”

“但如今我们不想去鹿岛了,先回惠州。”

一边要去惠州,一边要去鹿岛,两边僵住了,船停在水中,卢家人都退到了船舱里,而船老大带着众人立一船舷之上。那少年几番要动,槐花儿索性将他拉起来捆在舱中一根柱子上,大家轮流拿刀守着,外面纵有多少人亦束手无策。

大家一早起来去州府,然后上船,动了手又僵住了,看着太阳已经过了天空正中,宁婉就笑道:“既然船老大还要想一想,我们便先吃饭吧。”

铁石就让船老大送过一口锅,再让他们打了几网鱼,槐花儿与侍女们便将鱼收拾一番炖上了,一时锅里的水开了,虽然没有什么调料,但味道竟也扑鼻的香。

宁婉便让人先给少年灌了一碗鱼汤,然后才带着女眷们先吃了,又叫铁石道:“无怪海边的人都说炖杂鱼的味道最佳,果然不错,你也带着大家轮流吃吧,我们又无别事,倒是不急的。”

第350章 豪爽

卢家人越是做出这样闲散的意态;船老大越是绷不住了。待卢夫人烧了茶坐在船里细品,又再三叹,“早知闽地的茶好;先前在京城也不是没吃过,但是如今喝了船上的茶,还是觉得不同一般呢!”时他便一跺脚;“罢了;我送你们回惠州!”

船上自有一套法子,令传了下去,便在海里转了一个身,向惠州方向驶去。那少年刚刚又被灌了茶,如今口中的帕子倒没有再塞上;便道:“四叔,我不怕死!”

四叔就苦笑道:“都是四叔的错,一时大意失了手,你先跟着卢大人他们去,我必然想法子救你回来!”

及了上岸,卢铁石便扶了媳妇下船;再将家里人等都接到了一处;然后将那少年推给了船老大,“你们回鹿岛吧。”便带着家人回了客栈。

进了屋子,宁婉方小声道:“那少年竟是靖海王的独子?”

“恐怕是的。”卢铁石也叹道:“谁想竟能如此凑巧,让我们遇到了呢。”

槐花儿和松儿也道:“果真与我们先前打听到靖海王的儿子十分相似,年龄对得上,会说官话也对得上。”

最初卢家人虽然觉出了这位少年身份要比船上其他人尊贵,但却根本没往靖海王的儿子身上想,毕竟靖海王的儿子,总归是堂堂世子,哪里会如此随意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呢?尤其是他们知道靖海王原本好几个儿子,但或是死于倭人之手,或是死于海难,如今只留下一根独苗,只当一定会十分宝贝呢。

不过,当听到少年说的官话十分纯正,而船老大特别紧张他,特别每每提到靖海王时他的情绪就十分激动,他们才意识到原来遇到的是谁。宁婉便担心地说:“我瞧着靖海王世子脾气十分刚硬,又年少爱面子,被我们捉住了恐怕气坏了。”

槐花儿和松儿就说:“若是想要他不生气,我们就去龙宫里见龙王了!”

铁石亦道:“虽然得罪了靖海王世子,但我们也是自保。而且,听说靖海王虽然对朝廷的官员一向不待见,但面子上还是过得去的,从来没公开动过手。”又猜测道:“会不会是靖海王世子瞒着靖海王杀人越货呢?”

大家都觉得有理,毕竟朝廷的官员到了闽地却一向少有能回去的,是以闽地才成了大家最畏惧的地方,皇上之所以将铁石派到此处,其实就是不想再见到他了。宁婉就说:“不管怎么样,我们已经去拜见过靖海王了,而且坐在他儿子的船上遇到了杀人越货。现在我们就留在惠州城里,谁都不能说出什么了吧。”

靖海王若是不要脸面,只凭卢家这十几个人终是挡不住的,但是只要靖海王与闽地传说中那个英勇、公正的人有几分相似,他们也不至于有多危险,尤其是惠州城看起来繁荣而平静,他们住在城里倒是不大担心。

“我想靖海王在闽地的名声如此之好,人品也不会太差,而且他儿子做出了这样的事,他应该会给我们一个交待。”铁石就挥手道:“留下守夜的人,大家都早些休息!”

卢家人在惠州平静地过了五六天,细细地体会惠州城,这里原是古城,但上百年前起就被海盗占了,后来又有了倭人,更是糟蹋得不成样子,然后靖海王突然横空出世,一统千里海域的数支海盗,赶跑了倭人,占了这一带,又重新建起了比过去更大更好的城池,庇护着许许多多的人安居乐业。

只从这些来看,靖海王应该是个不错的人吧。

他们真心希望如此。

靖海王的到来很是突然,卢家刚刚用过了晚饭,按着这里的习俗在院子里乘凉——屋子里又闷又热,倒是外面凉爽些,再尝着白天新买来的几样果子,就见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靖海王世子。

若非有靖海王世子,大家也许认不出靖海王,他衣着十分简单,一袭布袍,穿着一双草鞋,与惠州城内寻常的百姓非常接近,但是他的外表却带了许多中原人的特点,由此可见靖海王世子还是肖父的。

卢铁石与宁婉急忙起身行礼,“拜见靖海王!”

靖海王笑着还了一礼道:“海边之人一向不知中原之事,竟才得知卢大人原来就是斩下哈尔朗人头,保住虎台安平、又夺回北地几百里的辽东英雄!怠慢了!”也是一口纯正的官话。

惠州虽属朝廷之地,但是卢家人到了这里后也发现当地对于朝中的一切事情都十分淡漠,淡漠到几乎不闻不问朝局的程度。先前虎台安平人对于京城大事也很生疏,但好在城门前的告示却从没有断过,但是在惠州城,连这些告示也没有!

靖海王话中意思就是他得知了儿子的事情后特别去打听了铁石的过往。虽然铁石的经历在京城很容易就能问到,但是在惠州,估计是不可能的。靖海王一定派人去了别处,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