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农家幺妹 >

第79章

重生农家幺妹-第79章

小说: 重生农家幺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当初她是那么急着嫁出去,因为不愿意一辈子都在三家村这么个偏僻穷困的地方,她要赶紧嫁出去,嫁到马驿镇刘家,在那里开始更好的生活。但是谁能想得到,也不过一年时光,她又回到了三家村,回到了娘家,却是因为娘家的日子已经比刘家要好得多。

但是她却回不到没成亲的少女时光了。想到在刘家这一年的时光,自己用尽了心思与婆婆、妯娌相斗,为的就是多多攒下私房钱,在分家时占些便宜,虽然都做到了,可是回头再看,她所得到的还是比宁婉少多了。宁清便悲从中来,“我的命好苦啊!”

宁婉看着莫名其妙叹命苦的宁清,完全不明白她的思路,就从妆台上拿起一个小银币,“分你一个,你的命就不苦了。”

“你不懂,”宁清抽咽着接过了小银币,“我不是因为它。”可是她还是把银币收到了怀里,心情也因此好多了。

于氏见宁清哭了,又是疼又是气,“你怎么命苦了?难道比我的命还苦?我是卖到你们家的,除了一身补了又补的破衣裳什么也没有。你出嫁时我们家可没亏待你,又是压箱钱又是四季衣裳的,银镯子银耳环哪样也没少,命有什么苦的!”

“在你娘面前,谁也不许再说命苦的话!”宁梁听着西屋里娘三个从早上起来闹到现在还没完,瞧着嫁出门大肚子的女儿很是不满,便走过来难得地显示了一回一家之主的威风,大喝了一声,“赶紧做饭吧,时候不早了!”

宁清知道爹是在说自己,垂了头到了灶间,将火烧上做饭。于氏哪里能让她一个人忙,便也过来做菜。待吃过饭,诸人还没来上工时,宁梁就问二女婿:“你觉得在我们家里住着还有什么不如意的?”

刘五郎明白岳父没出口的话,如果自己有什么不如意的,那就不必再留在宁家了。因此他便后悔不应该默许媳妇和小姨子闹,万一岳父生了气,不许他在宁家做事,可就亏大了。因此他便陪着笑说:“我在岳父这里样样都好,哪里有不如意的?我们小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岳父只管教导,我们改就是。”

二姐夫就是嘴好,他如此一说,再配上笑哈哈软绵绵的神态,爹立即就不生气了,好言劝道:“现在我们家也是村里人都看着的人家了,因此整日吵吵闹闹的让人笑话。”

刘家平时居家过日子便每天都要吵上几回的,刘五郎早习惯了,就是宁清,原来也不过要强些,到了刘家更学了撒泼闹事的本事,眼下在宁家其实还没有使出来呢。只是这话刘五郎怎么也不会说,只笑道:“正是,正是,岳父教训得是。”

宁梁便又向宁清说:“你是姐姐,比婉儿大好几岁,想想当年贤儿是怎样处处让着你的,你也应该让着婉儿些。更何况我看婉儿是个懂事的孩子,倒是你更不讲理些。你也马上就要做孩子娘了,再不能这样混吵混闹的了。”

宁清不想父亲能说出这一番话来,心中就是再不服,也只得应了。

宁婉同样吃惊,爹做了这一年生意,说话办事越发强了,再不是过去半晌憋不出一句话的样子,这其实才是一家之主应该的呢!便悄悄向爹伸出了大拇指,然后吐舌一笑。

宁梁一眼瞥到,正要笑,却想着自己正绷着一张脸,又赶紧将笑意收了回去,起身道:“我们也都应该干活了!”

不说宁清从此后果然消停了不少,宁婉直接将自己的屋门上锁了。她白天一出门就用一把黄铜大锁将屋门锁上,晚上睡觉时就从里面闩上。宁清就是想进她屋子也不能了。

在三家村,这绝对算是特立独行的事了,但是宁梁和于氏谁也没反对一句,就是有外人问也只说:“婉儿屋子里放着帐呢,怕不懂事的小孩子进去弄乱了。”胡乱应付了过去。宁清也只好撇了撇嘴,再没有反对。

宁婉锁了屋门,出门就更放心了。宁清怎么也不至于偷东西,只是她好奇心太重,攀比心更重,看了自己的东西好只会生气,还不如让她眼不见不烦呢。

宁清来家之后惹出无数鸡毛蒜皮的事,可是不能否认的是,自二姐夫每日牵着毛驴到附近的村子里收山货,家里的生意又扩大了一倍,宁婉觉得自己也算雇了个能干的伙计吧。

第98章 水塘

    猫瓜儿菜下去了,宁家方歇了几天,宁婉便想起她的水塘了。

当初宁婉用大水坑养鱼时,三家村的人都当笑话传,而宁梁从外面回来带来莲藕时,他们更是笑得不成,三家村这里就从没有养鱼的,更没有种莲花的,但是谁也没想到那个水坑现在已经真成了一方小水塘。

宁婉与宁清、春玲嫂子、罗双儿几个闲时过来,穿过宁家的高粱地就见水面上开出了两三朵粉色的荷花,便一起惊叫了起来,“呀!什么时候长出来的花呢!”

“有一个多月没过来看,这水坑竟变成了这样!”

“也不知鱼长没长大?”

几年青年女子站在水边盯住水里看,突然,一片荷叶动了,接着水下冒出一个泡泡,宁婉就见一个暗影自荷叶下面游过,“我的鱼,我的鱼长大了!”

“我也看见了!”

“怕有半尺长了吧!”

“那还有一条!”

宁婉就笑,“我们捞鱼吃吧!”

鱼虽然比肉便宜,但是在三家村里吃鱼却要比吃肉的时候还少,大家都兴奋起来,“怎么能把鱼捞出来呢?”

春玲嫂子就说:“我让你大江哥下水里捉鱼。”

宁婉赶紧摆手,“不行,这水坑原本最高的地方就有一人深,后来扩大时又挖深了些,不会水的人可不能随便下去。”

“那怎么办?不想法子抓了吃多可惜,岂不是白将这鱼养大了!”

春玲嫂子她们从来没听过见过富贵人家养的锦鲤之类的,那样的鱼果真不是吃的。宁婉虽然知道,可是她如今却与大家一样,养鱼为的就是吃,而不是看的,因此思忖了一下,“我们回去拿晾菜时用的冷布缝个网兜,再绑一根长竿,就可以把鱼捞出来了。”

几个人说了便做,兴冲冲地回去缝了一个网兜,然后扛着网兜回到水塘边捞鱼。

鱼并不好捞,明明看到它们就在荷叶下游着,还将那荷叶碰得动了起来,可是网兜捞过去那鱼便向前一窜游走了。宁清见宁婉拿着网兜却一无所获,急得抢过网兜,“来,看我的!”

可是鱼还是一样跑掉了。

又试了几回还是不成,宁婉看着鱼儿飞快地游走了想出来一个办法,“不如这样,一个人用长竿将水搅混,另一个人拿着网兜对准一条鱼迎头一兜,应该就容易兜到了。”

果然如此,水一混鱼就不看不大清了,正想钻出去却被网兜一下子兜到了,如此只一会就兜了好几条鱼。不过这些鱼有大有小,她们就留下大的,将小的重新放回了水塘,“过几天再来,让它们再长大些再吃!”

中午时就做了清炖杂瓣鱼,也就是不管鲤鱼、鲫鱼、草鱼什么的都放在一起炖着,这样的味道更好。而且如此新鲜的鱼只放少许的调料,略一煮味道就鲜得不得了,宁梁和于氏吃着也不停地赞叹,“谁想到那个大水坑竟被婉儿弄成一个养鱼池呢!”又都道:“这可好了,以后家里不必到马驿镇上去买鱼了!”

宁婉也说,“当时我买了好几百尾的鱼苗,也不知道能养出多少条呢?”

从这日起,宁家便三天两头地去水塘里捞鱼吃,今儿个蒸鱼,明儿个炖鱼汤,倒将三家村人都羡慕的不成,“哪想一个破水坑竟能养出鱼来!”

“不如我也在我们家靠近山溪的地方修一个水塘,里面也养上鱼,恐怕比种粮食还要划算呢!”

可是,大家说归说,可是谁也没有真去挖个鱼塘。

一则能养多少条鱼不好说,再者三家村这里果真养了许多鱼又卖给谁?不必说运到虎台县,就是马驿镇都难啊!想吃鱼拿几个钱到宁家说一声,捞两条便是了,谁家还能像宁家这样的富户天天吃不成!

这一天午饭前宁清去捞鱼,只一会儿就带着网兜跑回来了,气喘吁吁地道:“婉儿!婉儿!出事了!你赶紧跟我到水塘边!”

“怎么了?”宁婉正在拣菜,被二姐惊得放下了菜,“有什么大事?”

“可不是了不得的大事!”宁清说着拉起宁婉便走,“快跟我去看看!”

宁婉被她几下拉去了水塘,穿过半人高的高粱地远远地见轻风从水面拂过正泛起一层层的波纹,阳光撒了下来,碎金点点,周围的荷花苇叶娇柔多姿,正是一派好风光,便停住脚步道:“好端端地让我过来做什么!”

宁清一跺脚,“还好端端的!你细看看少了什么!”

宁婉定睛一看,果然发现一朵正盛开的荷花没了,还有一枝花骨朵、几片荷叶。倒不是她心细,实在是宁家的这个小塘不大,长出来的荷花荷叶数量有限,总共也没有几朵,她想采一朵摆在桌上都没舍得,如今明晃晃地少了很是显眼,而且那残茎还在水面露出一半,似乎在诉说着它悲惨的遭遇。

宁清见宁婉看懂了,便高声叫骂了起来,“真不想我们村里竟出了贼,还偷到我们家的水塘里来了,老天爷怎么不开眼,将他淹死在这里,那才是现事报!”

宁婉便拦她,“骂用什么用,眼下水塘边一个人都没有,小心把你自己气坏了!”

宁清这一气非同小可,哪里就这样息了怒火?“我这就回村里从村头到村尾骂上一遍,看是那个杀千刀的竟做了村里第一个贼!”原来她还不知道郭秋柱也曾在村里偷过东西的事呢,只当三家村第一次出了这样的事件!

在宁婉心里其实丢了荷花荷叶都不是大事儿,就算连带丢几条鱼也不要紧,这块地十年倒有九年多颗粒无收,现在做了水塘也不过顺势而为,买鱼苗也没花几个钱,但是她却有另外的担心——那便是如果有人来偷鱼失足落到水中可怎么好?

因此见宁清气哼哼地到了村头开骂却也没拦着,只是向听了声围上来的人道:“那水塘可是我们家的地,若是有人落水出事,我们家可概不负责的!”

早有人也跟着宁清骂了起来,此时敢跟着骂人的便是显示自家心里无愧,也说:“到宁家的水塘里偷东西,就是淹死也活该,宁家再不必赔的!”

大家便哄然答应,“不错!”

就连郭大娘也出来道:“老天让这个挨千刀的贼就掉水里淹死算了!我们也看看是谁这么黑心,连几条鱼都要偷。”显然这鱼并不郭家人偷的。

其实村里人都疑心郭家,毕竟他家先前出过贼的,眼下见郭大娘咬牙切齿地,便又道:“也许不是我们村的,毕竟那水塘就在山溪边上,也许胡家村人挑水时看到了,一时喜欢就折了花回去呢。”

这倒也是可能的事,宁婉本也只为了将话说明,却不是要立即揪出那个贼来,因此便拉了宁清回去,“我们赶紧捞鱼去吧,家里还等着这鱼做鱼酱呢!”

在三家村这样的小地方,有什么事是很难瞒得住众人的,第二天村里便有人悄悄拉住宁婉,“偷你家鱼塘的就是你们自己本家的,”说着伸出手指头比了个三,“昨天晚上我拉肚子,半夜出门听到后院有声音,趴在墙头上一看,他们家人正挖坑埋东西呢。”

见宁婉不解的目光,又笑道:“当时我也奇怪,难道要埋什么金银财宝不成?结果等他埋完了走了,我就过去看,还没到那坑前面,几只猫过来将扒开,叨着鱼头鱼肠跑了!眼下你过去看看,那里应该还有些鱼鳞呢。”

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