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季羡林自选集: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

第47章

季羡林自选集:我的心是一面镜子-第47章

小说: 季羡林自选集: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最初,并不是所有组织上和同志们提出的意见自己都完完全全心悦诚服地接受。其中难免跟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有些抵触。因此就产生了思想斗争。在斗争中自己能不能胜利,能不能比较迅速地胜利,其中有一个根本的关键,这就是:自己是否时时刻刻都想到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
  拿文人相轻来做个例子吧。文人相轻,自古已然。过去很多文人都有这个毛病,而且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小毛病。历史上许多患自大狂的文人轻蔑别人的故事还传为文坛佳话。到了今天,中国知识分子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这方面却仍然是流风虽息,余音犹存。从个人的关系来看,这也许是一个小毛病。但是如果从党的事业这个角度上来看,这就决不是什么小毛病,而是能影响党的事业的大毛病。想通了这一点,改正这个缺点也就有了真正的动力,真正的把握。
  再拿组织性和纪律性来做例子。据我的了解,年纪比较大的知识分子之所以不肯申请入党,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二十年来一向靠拢党,但是他不肯入党,原因就是害怕党的纪律。年纪比较大的知识分子入党后,最初也容易在这方面感到不习惯。这里也就产生了思想斗争。怎样在这个斗争中胜利呢?关键也就是:要时时刻刻想到党的事业。党是一个战斗的组织,必须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否则战斗就无法进行,胜利就无从获得。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党也并不是孤立地强调组织和纪律。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与高度的*相结合的,党内生活是极严肃的,同时又是极活泼的。体会到这些,就能够把组织性和纪律性放在自觉的基础上。能够把组织性和纪律性同自觉的精神结合起来,那么组织性和纪律性就不但没有什么可怕,而且会觉得非这样不可了。
  我上面说到内因与外因结合得恰如其分是不容易的。怎样叫做恰如其分?据我的了解,那就是实事求是。拿批评和自我批评来说,抗拒批评,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当然是不对的;异常容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把别人的意见一股脑儿全接受下来,这里面也就有问题。难道别人提出的大大小小的意见都完全正确吗?能作自我批评,这当然是很好的。如果一个人总是自我批评,一做就非常过火,把自己说得一文不值,这里面同样也有问题。难道他就真的一点优点都没有吗?
  这样做,就不是实事求是,就是违反*列宁主义。如果再往思想深处挖一步,就会发现,这是个人主义在作祟。别人提的意见,自己不见得完全同意;但是为了息事宁人,干脆全盘接受下来,免得麻烦。自己也不见得就认为自己真有那一些缺点;但是为了“过关”,免得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先下手为强,干脆给自己戴上一大堆帽子。这还不是考虑个人吗?
  上面说到的那些顾虑、想法和缺点,我自己都有过。在过去一年内,通过外因和内因,终于有了上面这些认识。
  古代的贤人子路据说是“闻过则喜”。我以前认为世界上不会有这样的人,这只是古人的幻想。在我受了一年的党的直接教育之后,我觉得,这个境界是可以达到的。毛主席曾说过,天下没有不犯错误的人。但是,党对同志们缺点的态度,却是“与人为善”的。在组织上和同志们指出我的缺点的时候,我能够感到这一点。当然,我也并不否认,受批评总不如受表扬舒服。这是人之常情,谁也否认不掉的。我觉得,听同志们给自己提意见,好比吃橄榄,最初的确有点苦,但是余味却是甜的。即使改正缺点还要有一个过程,发现了缺点就能对症下药,改正它也就有望了。所谓“喜”也者,恐怕就是这个意思吧!
  根据上面的一些感受,即使我目前还有许多缺点,将来也还可能有新的缺点产生,但是我却坚决相信,我能够改正任何的缺点。给了我这样的信心的就是我们的党。
  1957年4月
  

德国学习生活回忆(1)
我于1934年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到母校济南省立高中去教了一年国文。1935年秋天,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到德国著名的大学城哥廷根去继续学习。
  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科目。我曾经想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但是当时德国中学生要学习八年拉丁文、六年希腊文。我补习这两种古代语言至少也要费上几年的时间,那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为这个问题,我着实烦恼了一阵。有一天,我走到大学的教务处去看教授开课的布告。偶然看到Waldschmidt教授要开梵文课。这一下子就勾引起我旧有的兴趣:学习梵文和巴利文。从此以后,我在这个只有十万人口的小城住了整整十年,绝大部分精力就用在学习梵文和巴利文上。
  我到哥廷根时,法西斯头子才上台两年。又过了两年,1937年,日本法西斯就发动了侵华战争。再过两年,1939年,德国法西斯就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漫长的十年当中,我没有过上几天平静舒适的日子。到了德国不久,就赶上黄油和肉定量供应,而且是越来越少。二次大战一爆发,面包立即定量,也是同样的规律: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坏。到了后来,黄油基本上不见,做菜用的油是什么化学合成的。每月分配到的量很少,倒入锅中,转瞬一阵烟,便一切俱逝。做面包的面粉大部分都不是面粉。德国人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的说是海鱼粉做成,有的又说是木头炮制的。刚拿到手,还可以入口;放上一夜,就腥臭难闻。过了几年这样的日子,天天挨饿,做梦也梦到祖国吃的东西。要说真正挨饿的话,那才算是挨饿。有一次我同一位德国小姐骑自行车下乡去帮助农民摘苹果,因为成丁的男子几乎都被征从军,劳动力异常缺少。劳动了一天,农民送给我一些苹果和五磅土豆。我回家以后,把五磅土豆一煮,一顿饭吃个精光,但仍毫无饱意。挨饿的程度,可以想见。我当时正读俄国作家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其中有一个人没有东西吃,脱口说了一句:“我饿得简直想把地球一口气吞下去。”我读了,大为高兴,因为这位俄国作家在多少年以前就说出了我心里的话。
  然而,我的学习并没有放松。我仍然是争分夺秒,把全部的时间都用于学习。我那几位德国老师使我毕生难忘。西克教授(ProfEmil Sieg)当时已到耄耋高龄,早已退休,但由于Waldschmidt被征从军,他又出来代理。这位和蔼可亲诲人不倦的老人治学谨严,以读通吐火罗语,名扬国际学术界。他教我读波颠阇利的《大疏》,教我读《梨俱吠陀》,教我读《十王子传》,这都是他的拿手好戏。此外,他还殷切地劝我学习吐火罗语。我原来并没有这个打算,因为,从我的能力来说,我学习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但是他的盛意难却,我就跟他念起吐火罗语来。同我同时学习的还有一个比利时的学者WCouvreur,Waldschmidt教授每次回家休假,还关心指导我的论文。就这样,在战火纷飞下,饥肠辘辘中,我完成了我的学习,Wsldschmidt教授和其他两个系——斯拉夫语言系和英国语言系——的有关教授对我进行了口试。学习算是告一段落。有一些人常说:学术无国界。我以前对于这句话曾有过怀疑:学术怎么能无国界呢?一直到今天,就某些学科来说,仍然是有国界的。但是,也许因为我学的是社会科学,从我的那些德国老师身上,确实可以看出,学术是没有国界的。他们对我从来没有想保留一手,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连想法和资料,对我都是公开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难道他们不是想使他们从事的那种学科能够传入迢迢万里的中国来生根发芽结果吗?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德国学习生活回忆(2)
此时战争已经形势大变。德国法西斯由胜转败,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最初英美的飞机来德国轰炸时,炸弹威力不大,七八层的高楼仅仅只能炸坏最上面的几层。法西斯头子尾巴大翘,狂妄地加以嘲讽。但是过了不久,炸弹威力猛增,往往是把高楼一炸到底,有时甚至在穿透之后从地下往上爆炸。这时轰炸的规模也日益扩大,英国白天来炸,美国晚上来炸,都用的是“铺地毯”的方式,意思就是炸弹像铺地毯一样,一点空隙也不留。有时候,我到郊外林中去躲避空袭,躺在草地上仰望英美飞机编队飞过,机声震地,黑影蔽天,一躺就是个把小时。
  我就是在这样饥寒交迫、机声隆隆中学习的。我当然会想到祖国,此时祖国在我心头的分量比什么时候都大。然而它却在千山万水之外,云天渺茫之中。我有时候简直失掉希望,觉得今生再也不会见到最亲爱的祖国了。同家庭也失掉联系。我想改杜甫的诗:“烽火连三岁,家书抵亿金。”我曾在当时写成的一篇短文里写道:“乡思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也许现在的人们无法理解这样一句平凡简单然而又包含着许多深意的话。我当时是了解的,现在当然更能了解了。
  在这里,我想着重提一下德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大家都知道,在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中国,除了解放区以外,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外交无能,内政*,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被人家瞧不起的国家,何况德国法西斯更是瞧不起所谓“有色人种”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时有所表露,而他的话又是被某一些德国人奉为金科玉律的。然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情况却完全两样。我在德国住了那样长的时间,从来没有碰到种族歧视的粗野对待。我的女房东待我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离别时她痛哭失声。我的老师,我上面已经讲到过,对我在学术上要求极严,但始终亲切和蔼,令我如在春风化雨中。对一个远离祖国有时又有些多愁善感的年轻人来说,这是极大的安慰,它使我有勇气在饥寒交迫、精神极度愁苦中坚持下去,一直看到法西斯的垮台。
  法西斯垮台以后,德国已经是一片废墟。我曾到哈诺弗去过一趟。这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城里面光留下一个空架子。几乎没有什么居民。大街两旁全是被轰炸过的高楼大厦,只剩下几堵墙。沿墙的地下室窗口旁,摆满上坟用的花圈。据说被埋在地下室里的人成千上万。当时轰炸后,还能听到里面的求救声,但没法挖开地下室救他们。声音日渐微弱,终于无声地死在里边。现在停战了,还是无法挖开地下室,抬出尸体。家人上坟就只好把花圈摆在窗外。这种景象实在让人毛骨悚然。
  这时已是1945年深秋,我到德国已经整整十年了。我同几个中国同乡,乘美军的汽车,到了瑞士,在那里住了将近半年。1946年夏天回国,从此结束了我那漫长的流浪生活。
  1981年5月11日
   。 想看书来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1)
按我出生的环境,我本应该终生成为一个贫农。但是造化小儿却偏偏要播弄我,把我播弄成了一个知识分子。从小知识分子把我播弄成一个中年知识分子;又从中年知识分子把我播弄成一个老知识分子。现在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耳虽不太聪,目虽不太明,但毕竟还是“难得糊涂”,仍然能写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