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史上第一"圆满将军"-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选举舞弊案,李林甫作为吏部尚书,也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当时安禄山刚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还不知道李林甫的厉害,所以才坚决进行揭发。李林甫认为自己并没有受到任何处份,还为自己排除了两名不忠心的手下,所以并没有再找安禄山的麻烦。不过他还是寻找机会敲打敲打了安禄山几次,安禄山发觉自己所擅长的那些招数,人家李林甫全会并且比他都精通。后来安禄山对李林甫可谓敬畏有加,每次见李林甫,都紧张得浑身冒汗。
安禄山一定后悔曾跟李林甫作对过,不过他的这一次揭发,倒是迎合了玄宗的心思。
至于安禄山和杨国忠的关系,那可是死对头。
在安禄山眼中,李林甫做宰相我服,可你杨国忠比李相差远了,你不过是借着妹妹的裙带关系死皮赖脸爬上来的,俺安禄山打心眼里看不起你。
杨国忠本身就是睚眦必报的小人,现在身为宰相,总是被下属看不起,也是十分恼怒,就总在玄宗面前打安禄山的小报告。安禄山知道后,对玄宗说:“杨国忠嫉妒,欲谋害臣,臣死无日矣。”
除了两相外,安禄山还和大将军哥舒翰之间积怨甚深。本来两人不对眼也就是了,但还不到结怨的地步。可是一场宴会,让两人差点当众打起来。
安禄山对哥舒翰说:“我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你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我们都差不多,为什么不相亲近呢?”
哥舒翰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也读过几本书,就想在安禄山面前显摆显摆,掉了句书文道:“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敢不尽心焉?”意思是说,我不敢忘本,一定与你尽心相交。
不过一来这句“古人云”引用的不是特别恰当,二来安禄山是个十足的文盲,这句古人云也就产生了天下的误会。
安禄山认为哥舒翰说的“野狐”是讥讽他是“野胡”,勃然大怒,对哥舒翰破口大骂。由此两人原本不咋地的关系变成彻底决裂。
第十九章 为什么重用安禄山(2)
其五,安禄山是长养在东北的混血胡人,精通六种民族语言(虽然是文盲,但很有言语天赋),曾当过专业的交易中间介绍人(互市郎)。便于在东北复杂的民族聚居地区发挥作用。他的这一特殊条件,在玄宗考虑人选时具有优势。
其六,安禄山的战绩
根据史书记载,安禄山和奚、契丹打过两次大仗,但都失败了。第一次是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奚、契丹初叛,他奉命讨叛,恃勇轻进,损失惨重。差点被张守珪杀了头,最后玄宗认为他也有勇斗诛杀之功,而寇戎未灭,欲收其后效,所以只是暂时罢了他的官。第二次是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他发兵六万讨契丹,被杀伤略尽,自己也差点丧命。次年再发兵20万打契丹,因内部矛盾,不进而班师。
从他这两次打仗中,可见他的军事才能并不卓越。
不过根据史书的规律,坏人对外作战都是比较笨蛋的,只有在内乱时也比较厉害。安禄山也如此,想安史之乱时,面对大唐军,其势如破竹,怎么也不像军事笨蛋。
我们来抠抠史书的犄角旮旯,可以发现安禄山并非总是战而无功。
张九龄《贺奚、契丹并自离贰廓清有期状》中曾说“安禄山复有杀获”。张九龄平时就看安禄山不顺眼,还因为安禄山一次败仗执意要杀他。从张九龄口中说的安禄山的战功,肯定不会假,甚至是被缩小过的。
再从安禄山的部将经历推一下。如:李忠臣“事幽州节度……安禄山”,“频委征讨,积劳至折冲郎将、将军同正、平卢军先锋使”(《旧唐书 李忠臣传》);田承嗣任“安禄山前锋兵马使,累俘斩奚、契丹功,补左清道府率,迁武卫将军”。(《旧唐书 田承嗣传》)
安禄山还善于执行怀柔政策,唐人姚汝能所著的《安禄山事迹》中指出:安禄山对诸蕃“潜行恩惠”,“蕃人归降者以恩煦之,不伏者以劲兵讨之,生得者皆释而待,锡以衣资,赏之妻妾。”这说明他作为节度使,代表唐朝廷在东北成功安辑、抚慰异族人民,也保证了边境的安全。
安禄山还有一种被后人垢病的作战方法:诱杀。
《安禄山事迹》中说他常引诱吐蕃、奚、契丹等族人参加宴会,暗中在酒里下药,动辄数十人,然后向朝廷发捷报。《旧唐书 安禄山传》说安禄山前后十次欺诱契丹赴宴,预先掘一坑,待其昏醉,斩首埋之,每度数十人。《新唐书 安禄山传》则说用他用这种办法“先后杀数千人”。《资治通鉴》更是说成“ 动数千人”。
反正成书越晚的书,记载的安禄山诱杀敌人的人数越多。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种对敌的方式。只是老鱼不太明白,这异族人怎么就这么笨,一直发生战争的两方,怎么这么轻易就云赴宴了,就算没听过鸿门宴,也该知道防备着点啊。尤其是还一而再,再而三,甚至一连十余次的中计?
玄宗曾下诏表扬安禄山为“万里长城,镇清边裔,中权决胜,暗合孙吴”。把安禄山比作孙武、吴起。(玄宗老儿太过分了,安胖子距离孙武、吴起差得没边了。)
诏中还说:“一心之节逾亮,七擒之策益章。内实军资,丰财以润国,外威戎落,稽颡以输诚。”(这更没谱了,安胖子大字不识几个,怎么还能超过了诸葛亮?)
总之,安禄山虽然远远比不上孙、吴、诸葛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边境上是有功劳的,尤其他的军事行动很对玄宗的心思。再加上安禄山利用各种方式向玄宗表忠心、讨玄宗喜欢,唐玄宗一时兴奋,视安禄山为大唐肱骨之臣,终于酿成大祸。
(特别注明:本节参考了郭绍林先生的《安禄山与唐玄宗时期的政治》一文)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章 造反的理由(1)
至于安禄山为何要造反,普遍的观点是安禄山素有反心,等手中有了足够的兵力,“计天下可取。”于是举兵造反。
老鱼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安禄山真的早有反心吗?我看未必。
像张九龄见安禄山第一面,就如同相士一般指着他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这简单就是扯淡。当时安禄山只是快一个被杀头的罪犯,张九龄如果能仅从面相上就能看出安禄山的将来,有这看面识人的神奇本领,那他只会被玄宗当神仙一样供起来,也不会后来被贬了。
安禄山只是个普通的胡人,平民出身,能混个王爷,已经是老天开眼了。在他真正造反之前,没有任何预谋的征兆。
以皇帝对他的恩宠,和个土皇帝也差不多了,如果他真的还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话,也应该挑选好造反的时机。历来造反成功的,都是乱世,而安禄山没在南诏反叛的时候反,也没有在高仙芝兵败怛逻斯时反,本身也没有在朝廷中造谣生非导致朝廷混乱,而是在太平时间造反,这本身就不正常。
再说造反只是因为手握重兵,那更是于理不通。王忠嗣曾手握重兵近二十八万,也不曾作乱。
手握天下近四分之一的兵马,如果生逢乱世,当然是强横一时。但在太平时刻,恐怕造反成功率不高(事实也证明,如果不是唐军指挥失误,安禄山的造反难成气候)。
那么安禄山究竟为何造反呢?让老鱼来分析一下:
安禄山的造反,当然手中有兵权是重要条件,没有兵就造反那是疯子,但更重要是环境原因。
在玄宗眼中,安禄山充当的是“孤臣”的角色,不结党、不顾同僚的看法,一心忠于君主。对这一类臣子,皇帝可放心大胆的使用。
实际上,安禄山为赢得玄宗信任,也是走的“孤臣”路线。他于朝中众文武官员,甚至包括自己的堂兄安思顺也是关系紧张。在向玄宗打小报告诋毁安禄山的人中,只有个别人是真的认为安禄山有反心,更多的人只是为排除异已、报私仇。
正因为说安禄山有反志的人太多,玄宗很容易识别出有许多是明显的谎言,反而令玄宗下定重要安禄山的决心。
只是玄宗用的太冒险,思路也略微有点偏差。“孤臣”是一把双刃剑,他最合适的位置是吏部,当检察院长最合适,但是用在军部就太危险了。
安禄山虽然大权在握、皇恩盛隆,但未必不战战兢兢。自己得罪的人太多,都纷纷在玄宗面前告黑状,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拿下。所以当一旦听说权臣李林甫对自己稍微不满意,安禄山就紧张地反手紧握着床说:“噫嘻,我死矣!”
李林甫死后,安禄山知道杨国忠虽然因妹得贵,但他玩弄权术,以及在皇帝面前的话语权都远不及李林甫,所以对他十分轻视,杨国忠因此对安禄山产生敌对情绪。
安禄山这孤臣当得并不轻松,尤其是杨国忠发动官员有机会就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要造反,还时不时出主意试探他一番。
正所谓“三人成虎”,玄宗耳朵边总是听到安禄山必反的言论,时间一长,难免有时也有些犹豫。安禄山察觉到了不妙,在天宝十三载的一次试探性的召回后,安禄山离开时京城时,快马出潼关,然后乘船沿黄河而下,命令船夫手执挽船用的绳板立在岸边,十五里一换,昼夜兼程,经过郡县都不敢下船。
第二十章 造反的理由(2)
终于在天宝十五载,玄宗再次要召安禄山回京时,安禄山没有再回去,而是起兵造反。
《资治通鉴》上说,安禄山因为玄宗待他很好,原本想等到玄宗死后再反叛,实际上这更不可能。
玄宗临死肯定会向太子朝廷权力交结,他会想办法给下一任皇帝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子。而安禄山这种和谁关系都不好、还手握重兵的将领,对继任者来说是个不安定的因素,肯定是被清洗的对象。也这是说,无论玄宗现在对安禄山多好,但在他离去前,肯定会把安禄山拿下。
安禄山也一定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凭自己得罪的人,一旦丢掉权力、丢掉皇帝的信任,那么下场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不想丢掉现在的荣华富贵,那么只能在玄宗生前就起事。不过他或许没想这么早造反倒可能是真的,只是杨国忠等人数次想办法激怒安禄山,促使他反叛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安禄山被迫提前叛乱。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进行军事行动都得有一个大义名份。就像美国想攻打伊拉克,就得先说他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理不正,则言不顺,安禄山又该以什么名义呢?
“清君侧”,这是历来造反最好找也是最佳的借口。
只是由于汉朝时第一个打出这个口号的军队,事实证明不是以“清君侧”为目的,而是不折不扣的叛乱。安禄山为了表示自己和吴王刘濞的区别,没有直接套用“清君侧”这一口号,而是直接以诛杨国忠为名反叛。
安禄山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曰造反。第二天,太原、东受降城都上奏说安禄山反叛,玄宗听了很生气:安禄山是我大唐的忠臣,你们总是捏造事实诬陷他,当个忠臣就这么不容易吗?
(你丫用人不疑真是到了极致了)
汇报安禄山造反的加急奏表一封接一封,直到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