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史上第一"圆满将军"-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郭子仪已经能够以一种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从705年中宗继位,到713年诛杀太平公主,这8年的时间里,朝堂之上一直血雨腥风,“城头变幻大王旗”。郭敬之身为官员,肯定也会受到上层权力变动的波及,郭子仪从父亲那里也知道一些争斗的内幕。他从朝廷的变动中,看到了阴谋、血腥、睚眦必报、你死我活;有些人为了权力可以不顾道义、不顾亲情,在他们眼中,只有利益;小小的猜疑,可以引起巨大的杀戮;些须的利益,可以造成朋友、亲人的背叛。多少正直的大臣,因为仗义执言而身首异处;多少的奸佞小人,因为溜须拍马而身处高位。
可以说,日后郭子仪处在朝堂之上,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谁也不得罪性格的养成,和这一段的观察和思索不无关系。,
郭子仪默默地感受着时刻张开血盆大口无情吞噬生命的朝廷,静静地观察着下一步的变化。
第十章 妇人干政之祸
唐朝是个“妇寺干政”比较严重的朝代,“妇”是指女人,“寺”不是指和尚,而是宦官。“妇寺干政”的分界线,就是唐玄宗。在玄宗之后,是“寺”干政,在玄宗之前,主要是“妇”来干政,这股潮流,则是武则天引起来的。
武则天在位期间,虽然把政事也搞的不错,但更多的是依靠“贞观之治”的老底子,她本人算不上励精图治、英明神武,并且还不时有些看起来莫名其妙的行为。
比如非得把一年从十一月开始,把十一月称为正月,然后才是腊月,第三个月才叫一月。
再比如乱改年号,从高宗生病,武则天开始把持朝政起(显庆二年),到中宗二次登基,除去李显、李旦第一次当皇帝在位的时间,共37年,年号用了27个,有时一年就两年号。弄得我一看见武后期间的年号就头大。
(多少年后,两老汉相逢,甲问:“老哥,看您高寿,哪年生人啊?” 乙捋着胡子道:“我是神功元年的,兄弟你是哪年生人啊?”甲笑了:“我是万岁通天二年的。”乙高兴地说:“咱俩差不多啊,那是你大还是我大呢?”………“这个?”甲挠起了头皮:“这个我也记不清神功在前还是万岁通天在前了,我是丁酉年的。”………“咳,原来咱俩一般大啊,都和当朝汾阳王郭子仪令公同一年的,都怪这则天皇后这老女人,起这么多年号,都让人记不住年纪了。”)
当然,最令人不解的就是传位之事了,摇摆来摇摆去,一会儿想传“武”,一会儿想传“李”。
武则天带给大唐最大的坏处就是让一部分人的心态失衡,仅以李家人来看,就有:
李显,让他母亲给吓怕了,变得有些心智不足,最后被妻女毒死。
李旦,面对亲人(武则天曾杀死数十位有可能对她地位有影响的李姓王爷),患得患失,面对妹妹和儿子的争权夺利,没有能力进行约束。
太平公主,总是想当一位女皇帝,能手握大权,干涉朝政仍嫌不足,最后身败名裂,在家中自杀。
韦氏,以武后为偶像,也曾学习到武后辅佐高宗的地位,但在朝中无原则的排除异已、扰乱朝纲,被李隆基所杀。
安乐公主,想当一回女皇帝,实则愚钝,最后被李隆基所杀。
另外,中宗太子李重俊、少帝李重茂都是妇人干政的受害者。
站在男女平等的角度,女人当政也没有什么,武则天当政时期就比大多数男皇帝干得出色。但由于当时的观念与现在不同(就算是现在,你看看中央有几位女士?),以男为尊的思想比较严重。妇人干政就存在着很多弊端。
1、造成道德理念的混乱
在唐朝还处于农耕经济,农民养家糊口以男人为主,所以男人当家,这可不是因为前人不咸不淡的说几句类似“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句子的教育,而是当时的家庭形态使然。
朝堂之上女人主政,势必改变以男为尊的理念。家中的婆娘可有理了,连一众国家大臣都向女人叩头高呼万岁,你一个小农民还神气什么?
老百姓受不了大老爷们地位争剧下降的事实,昨天还能在家指手划脚,今天就得畏首畏尾,这样的家庭,想不乱都不行。
道德观念是多年的传承,可不是短时间能扭转的。
武则天一帝也就算了,如果持续来上几位女皇,天下非乱不可。
2、男面首乱政
男皇帝可以养许多后宫,所以武后当政时期,也有后宫男宠。不过武则天的面首可不仅是吃软饭这么简单,他们都不甘寂寞,无一例外地都走向了政治高层,成为高官。
战国时吕后的嫪毐是长信候,武则天是皇帝,面首的官品当然要高一级,薛怀义,被官封国公、辅国大将军,张昌宗为邺国公,张易之为恒国公。
(嗯,国公叫得没错,意指国家皇帝的老公。)
可以想一想,一个70岁女人的男宠,会有什么本领?这朝堂之上可不是讨论房中术的风月场所。他们只知道攀比豪华奢侈、相官员公然索贿、或买官卖官,把官场风气搞得一塌糊涂。
张昌宗的弟弟张昌仪任洛阳县令,私下送贿赂求他办事没有不答应的。有一名姓薛的候选官员,拿着五十两金子和要求任职的文书贿赂他。张昌仪收下金子,到朝廷后把文书交给天官侍郎张锡。几天后,张锡把文书遗失,便问张昌仪,张昌仪骂他,说:“我也记不得了,只知道他姓薛,只要是姓薛的你就授官。”张锡没办法,找出姓薛的候选官员六十多人全部留下注授官职(这姓薛的够多的啊,不排除史书有夸张的成分)。
这群男宠仗着武后的宠幸,飞扬跋扈,就算是宰相也不敢招惹他们。邵王李重润和永泰郡主暗地非议了几句,竟然被判处了绞刑。武后身体不行之后,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等人才被杀,但他们造成的损失已经不可挽回。
武后死后,这养面首的习惯却是留了下来,太平公主、韦氏、上官婉儿等人都深谙此道。男养女,那叫金屋藏骄,但这男面首,没有一个能安静地停在家里相妻教子,个个都要跳出来折腾一番。
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如果这男面首能稳坐后宫,足不出户、唯唯诺诺,毫无男子气概,那也不可能得到女强人的宠爱了。
所以说,想不让那些“小白脸子”转入前台,是不可能的。
3、传位混乱
这在武后执政时期表现非常明显,最后她把皇位传给李显,总感觉有些无奈(否则,自己以后入不了太庙啊!)。
依照她的本心,究竟想把皇位传给儿子还是侄子呢?我们无从知道。但根据我的感觉,她更想把皇位传给侄子多一些(是不是有些吃惊?)
她建立“武周”朝就是想和“李唐”划清界限,也就是说当她成立“周”之后,把国姓从“李”改为“武”。从这个角度上看,接替她皇位的必然要姓“武”而不是“李”。
在武则天当朝时,武承嗣、武三思等多行不法行为,以武则天的精明当然有所了解,但她从没有采取真正的处理措施。而李姓王爷,别说违法乱纪,就是私下发几句牢骚,也是被砍头的命运。看来当时武则天已经起了灭绝李唐的决心。
从武则天的性格来看,她是心狠手辣、天性凉薄之辈,根本不受亲情所羁绊。当她还是妃子时,为了诬陷太后杀人,就把自己的女儿搦死;当她当了皇帝后,为防皇位旁落,就把自己的儿子*死。传子传侄对她来说关系并不大,但如果想成为“周”朝的第一帝,就必须把位子传给能保持“周”持续下去的人。所以她才赐自己的儿子姓“武”。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武则天在临死之前,如大梦初醒,知道民意不可违,建立周朝,只是南柯一梦,无奈之下把江山重新交回李姓手中。
不仅是武后,在那个时代,无论是韦氏、安乐公主还是太平公主如果荣登大宝,都会遇到这种困难,都会造成朝廷的动荡。
即使她们不能成为皇帝,但由于参与了帝位的争夺,破坏了正常的规矩。但无数人纷纷无措的站队、押宝,造成巨大的内耗,正直的大臣难以存活,阿谀奉承之辈如鱼得水,大唐皇室的声望降到了极低点。
在这危机时刻,李隆基恰逢其时站了出来,以其精明的头脑、果断的措施制止了局面的进一步恶化。
提到李隆基的功绩,大家都会想到“开元盛世”,依我看来,他还有一份巨大的功劳,就是彻底消除了武则天带给来的不利影响,扭转了8年来的朝廷*,
无数世人睁大着眼睛,盯着李隆基,看这位睿智的皇帝能否治出一番盛世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一章 史上最强盛世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在结束了混乱的政治局面后,李隆基任用贤能、改革吏治,短短数年间,天下大治,创造了我国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朝代,史称“开元盛世”,并且持续了足有29年。
唐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为当时世界之冠,国际地位还要远超现在的超级大国美国。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的贤皇良臣,创造了许多个所谓的“盛世”。当皇帝的稍微有点成绩,老百姓们就感恩戴德,山呼万岁,或被强迫喊“盛世、和谐”之类的马屁话。
这些“盛世”、“之治”里有点真材料的有:文景之治(汉文帝、景帝),开皇之治(隋文帝)、唐朝的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仁宗之治(宋仁宗)永乐盛世(明成祖)清朝的康乾盛世(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
除以之外,还有一些名不符实的武帝盛世(汉武帝)、元和中兴(唐宪宗)、大中中兴(唐宣宗)、咸平之治(宋真宗)等,而大明朝更是有一半的皇帝和“盛世”、“之治”沾边。
就算是大家公认的“盛世”,大多只是某一方面强大,或经济发展较好(文景之治、仁宗之治),或军事强大(开皇之治),或天下方定、政治清明(贞观之治),当然也有全面发展的(开元盛世、永乐盛世)
在这些“之治”或“盛世”里面,没有任何一个都及得上“开元盛世”的成就,我们不能因为紧接而来“安史之乱”的黑暗就抹杀了曾经存在的光明。
政治上,结束了太平公主乱政,任用贤臣,改期吏治,政治稳定;
经济上,《通典》中记载:“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刀。”可见当时百姓仓粟充实,物价廉宜,交通方便。
军事上,收复陷于契丹的辽西12州,在西域设置安西国镇节度经略使,声威远达西亚,各国使者和商人往来不绝。
文化上,毫不夸张的说,玄宗期间,是我国文化高峰的理想时代,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最高峰。书法中的“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宗元)听说过吧,阎立本、吴道子(“画圣”)听说过吧,,甘肃敦煌莫高窟听说过吧。这算你是文盲,“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