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劲雨煦风 >

第21章

劲雨煦风-第21章

小说: 劲雨煦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河内,参观文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文庙,顾名思义,是纪念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地方。文庙是河内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建筑群,占地40亩。文庙的建筑物上有许多中文楹联。进入文庙,这些楹联立刻跳入我的眼帘,顷刻间,我感到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文庙正殿里供奉着孔子的雕像,正中挂着一块“万世师表”的匾额,上有“康熙御书”字样。此外,大殿两侧还供奉着孔子七十二弟子的雕像和牌位。
  这次参观使我深刻感觉到,中越友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两国人民在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很相近。毛泽东、周恩来和胡志明等中越老一辈革命家精心培育的中越友谊,已经深深地根植在两国人民心里。这些都是发展中越关系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使之发扬光大。
  根据中越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和双方签署的《基本原则协议》,中越两国正式举行边界谈判,并且在谈判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三个层次的谈判机制:
  第一层次是政府级谈判机制,通过两国各自组成的政府代表团进行谈判,谈判轮流在两国举行,双方团长轮流主持谈判。
  政府级谈判机制主要职责是,就涉及边界领土的主要和重大问题进行正式谈判,指导联合工作组和专家小组的工作,审查并确认双方联合工作组和专家小组的会谈成果。

中越陆地边界和北部湾海洋划界谈判(7)
在中越两国先后于1999年12月30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陆地边界条约》和2000年12月25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后,这一机制一直延续下来。
  第二层次是在政府级谈判机制下分别设立的陆地边界联合工作组、划分北部湾联合工作组和海上问题专家小组的会谈机制。两个工作组和一个专家小组均隶属于两国政府代表团。
  第三层次是在陆地边界联合工作组和划分北部湾联合工作组之下设立的专家小组,包括陆地边界走向专家小组、陆地边界航摄测图技术专家小组、北部湾联合专家小组、北部湾测绘专家小组等。
  陆地谈判?终获成果
  1994年2月22日至25日和3月22日至25日,中越陆地边界联合工作组和划分北部湾联合工作组先后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了第一轮谈判。
  自此,中越陆地边界谈判进入了解决具体问题的阶段。
  中越陆地边界,说简单,也简单。作为已定界,有旧的条约作为依据。但是,说复杂,也复杂。条约的约文和附图均存在缺陷,加上经过近一百年来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作用,造成两国对边界线走向的认识存在一些差异,由此产生争议。
  这些争议,在现实中就体现为双方的利益冲突,既有国家利益,也涉及边民生产、生活的切身利益。边境上一小片不起眼的插荒地,往往就是一村一户的口粮和生活来源。
  在中越陆地边界联合工作组第二轮会谈中,双方通过交换陆地边界主张线地图,确认两国边界主张线的不一致地区共289处,涉及面积约233平方公里,其中因技术原因造成的画法不一致的地区共125处,涉及面积很小,仅约6平方公里;而双方争议地区达164处。涉及总面积227平方公里。这些争议地区大多涉及边民的实际利益,谈判解决的难度很大。
  在核对边界线走向过程中,我们向越方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以中法界约及其所确认或根据其规定制定的各项划界和立碑文件、附图以及按规定所立的界碑为依据,核定中越两国边界线的全部走向。
  第二,对经过反复核对后仍然不能就边界线走向和界碑位置认识取得一致的地段,双方将共同进行实地勘察,考虑该地区存在的各种情况,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友好协商,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办法。
  第三,经核定边界线后,一方超过边界管辖的地区,原则上应无条件归还另一方,其中个别地区,从便于边界管理出发,可由双方通过友好协商,本着互谅互让、公平合理的精神予以适当调整。
  此后,陆地边界联合工作组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核对164处争议地区的边界线走向。
  1997年7月,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访华,*总书记同他达成重要共识,要求双方谈判人员积极努力,争取2000年前签署两国陆地边界条约。
  1999年2月,越共中央新任总书记黎可漂访华。*总书记同他会谈。两国领导人确定了发展两国关系的16字方针,即“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确立了进入21世纪两国关系的发展框架。
  双方一致认为,早日解决两国边界领土问题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双方决心加快谈判进程,提高工作效率,在1999年内签署陆地边界条约,共同把两国边界建设成为和平、友好、稳定的边界。

中越陆地边界和北部湾海洋划界谈判(8)
双方还就解决陆地边界的居民点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即尊重两国边民长期居住、生产和生活情况,不要因划界引起两国边民的巨大震动。
  中越两国领导人所达成的上述两项共识,为中越陆地边界谈判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有力地推动了谈判的进程。
  根据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我着力推动越方下决心以务实的态度同中方谈判,解决陆地边界争议地区问题,特别是涉及边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1999年5月,我就陆地边界谈判存在的问题致函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长阮孟琴。我在信中表示,希望越方根据两国最高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从大局出发,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本着实事求是和互谅互让的精神,充分体现诚意,提出剩余争议地区的解决方案,妥善解决两国边民生产、生活问题,争取双方就全部争议地区的边界线走向达成一致,确保在两国领导人规定的期限内结束陆地边界谈判,签订中越陆地边界条约。
  我建议,双方对历史上本无争议的地区,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予以确认,不扩大分歧,不改变两国历届政府承认的边界线;对于争议地区,严格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根据中法界约及符合界约规定的界碑和附图,确定边界线走向;对于涉及居民点地区,严格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尊重两国边民长期居住、生产和生活情况,不因划界而引起大的震动。
  阮孟琴副总理兼外长很快做出了回应。他重申越方解决陆地边界问题的决心,并且表示赞同我关于大力促进陆地边界谈判的意见。他提出,双方应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在充分考虑各种要素和各方在国家主权、历史过程、地形、管辖需要、边民生活等正当利益以及今后维护边境地区稳定的基础上,尽快缩小分歧,寻求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办法。
  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我指示中方谈判人员,在谈判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说明法理依据,要寻求公正、合理的解决办法。
  在1999年7月25日出席东盟会议期间和9月11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我两次会见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长阮孟琴。在讨论地区和国际问题之余,我不失时机地做了一些推动边界谈判的工作。
  9月11日,我在奥克兰见到阮孟琴时提出,解决争议地区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建议越方积极考虑体现双方利益大体平衡的总体解决方案,双方可就此达成谅解,以指导陆地边界联合工作组的工作。我还明确表示,希望越方谈判人员能严格落实两党总书记就解决居民点问题达成的重要共识。
  阮孟琴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他1929年出生于越南义安省的荣市,50年代初曾在北京俄语学院学习俄语,先后在匈牙利、德国、苏联担任大使,是一位资深外交官,深谙谈判之道。
  听我说完这番话后,阮孟琴表示,越方理解中方观点,愿做更大的努力,寻求解决有关问题。
  经过外长级、政府代表团团长、联合工作组和专家组各个层次谈判人员反复做工作,越方终于在1999年10月20日至28日两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北京临时会晤时,明确接受了我提出的双方利益大体平衡和一揽子解决的构想。
  此后,中越双方在谈判中均打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对敏感和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就此达成初步共识,使中越陆地边界谈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双方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谈判,最后就争议地区的边界线走向全部达成一致。 。 想看书来

中越陆地边界和北部湾海洋划界谈判(9)
自此,双方同时进行联合工作组和条约起草工作组的谈判,把全部精力投入对有关谈判结果做出共同记录和起草中越陆地边界条约的工作之中。
  此后,双方谈判工作人员在20天的时间内,密切合作,夜以继日,最终就中越陆地边界全线走向和边界条约草案全部条款达成一致,并完成了条约文本和附图的制作。
  在条约正式签署之前,中越双方举行了条约草签仪式。双方团长需要在协议文本的每一页和每一张附图上都签上姓名,这一签字构成对条约文本的认证。由于条约附图数量庞大,仅签字就签了一个多小时。
  1999年12月30日,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专程飞往越南首都河内,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陆地边界条约》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于30日晚在越南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我和越南副总理兼外长阮孟琴分别代表中国和越南正式签署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
  在签约仪式上,我做了简短致辞。我说,《中越陆地边界条约》的正式签署,标志着双方把一条和平、友好、稳定的陆地边界带入21世纪,不仅将直接造福于两国边境省份的人民,而且对促进中越两党两国关系,促进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促进本地区和平与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0年4月29日,中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同年6月9日,越南第十届国会第七次会议也通过决议批准了这一条约。
  2000年7月6日,中越两国在北京举行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互换批准书仪式。至此,《中越陆地边界条约》正式生效。
  2000年11月,中越两国根据《中越陆地边界条约》的规定,在两国边界谈判政府代表团之下成立了联合勘界委员会。至2008年底,完成了全部实地勘界立碑工作。为此,双方用了八年时间。
  海洋划界?中国首例
  中越启动边界谈判以来,陆地边界谈判和北部湾划界谈判一直同时进行。此前,中国已同十个国家谈判签订了陆地边界条约或协定,在陆地边界谈判方面,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海洋划界谈判对于中国外交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因此,中越关于北部湾划界谈判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实践。
  在北部湾划界谈判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困难和曲折,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大量辛勤劳动。
  谈判初期,气氛尚好。但是,随着谈判逐步进入实质性阶段,双方之间传统立场的对立、现实利益的冲突渐渐凸显出来。
  在《基本原则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