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劲雨煦风 >

第29章

劲雨煦风-第29章

小说: 劲雨煦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与中国打交道,起了重要作用。

中美南海“撞机事件”(15)
我对鲍威尔强调说,*提出的这个方针,对于处理好目前的中美关系,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新世纪,中美开展交流与合作,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我对他说,我们了解美国国内有人在对华政策上有不同主张。我们赞赏布什总统和你本人多次表明的关于“美国愿同中国建立建设性关系”的立场。就中方而言,我们的态度始终如一:中国不是也无意成为美国的敌人;我们希望同美方共同努力,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为两国关系确立这样的目标,对中美两国都有利,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也同样有利。
  我告诉鲍威尔,中美关系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挑战。江泽*席和布什总统今年秋天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的会晤以及布什总统访华,对中美关系在新世纪的走向意义重大。希望中美双方共同努力,密切合作,使上述会晤和访问取得成功。
  鲍威尔也深有感触地说,美中关系的确时有起伏,但总的看是向前发展的。两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有充分的理由进行合作。美中关系很丰富也很复杂,不是用“竞争者”或“伙伴”这样简单的词语就能描述的。美方不以对抗的方式看待中国。
  他对我说,美国不需要一个敌人,也不寻找敌人,而希望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美中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我们两国都是伟大的国家,都对自己的历史感到自豪。我相信我们能够从共同利益出发,寻求解决双方的分歧。布什总统热切期待着10月份对中国的访问,并将抱着积极和友好的态度访华。
  我看得出,鲍威尔对这次访问感到十分兴奋。他告诉我,1973年他曾作为美国军官访问过中国。时隔近二十年,看到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他对近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祝贺。他还祝贺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鲍威尔邀请我于当年9月在纽约出席联大会议后访问华盛顿。我对此表示感谢并接受了邀请。
  鲍威尔访华期间的有关表态,使我感到美方已对中美关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不再以“战略竞争者”定位中国,这就为中美两国加强建设性合作留下了空间。
  鲍威尔访华后,中美关系基本走出“撞机事件”以来的困难局面,出现了改善和发展的积极势头。
  除上述两次会晤外,后来我又在多个场合与鲍威尔接触过。他对国际问题和美中关系认识深邃,颇具战略眼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我与鲍威尔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工作关系和个人关系。
  “9·11”后访华府
  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位于纽约市中心的世贸大厦在人们的惊叫声中轰然坍塌,数千人葬身火海。
  “9·11”事件在美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使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也由此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改变了全世界,一点都不为过。
  “9·11”事件发生后的十天左右,即2001年9月20日至21日,在出席第5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之前,我应鲍威尔邀请,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布什总统上任后,中国外长首次访美。

中美南海“撞机事件”(16)
当时,中美关系已取得一些改善,双方高层互访逐步恢复。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访问,与美方加强接触和互动,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特别是要为两国元首上海会晤和布什总统访华做好政治准备。
  访问期间,我与鲍威尔举行了会谈,还分别会见了布什总统、切尼副总统、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及一些国会议员。我向美方阐述了中方对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并重点就两国元首会晤和布什总统访华与美方交换看法。我表示,相信上述会晤和访问将有力地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希望双方加强磋商与合作,加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因为这次访问距离“9·11”事件的发生仅十天的时间,访问中,我还向美方阐明了中国政府在反恐问题上的立场,强调中方一贯反对和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愿与美方和国际社会加强在反恐领域的合作。美方对中方立场表示赞赏,并感谢中方就“9·11”事件对美方的同情与支持,希望与中方加强反恐磋商与合作。
  这次访问过程中,我与美国各界进行了广泛接触。我在美国友好团体组织的晚宴上发表了演讲,接受了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专访,还看望了“9·11”事件中遇难的中国公民家属和华侨华人代表。我利用这些场合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以及我国的对外政策,并阐述了对中美关系、中美反恐合作等问题的看法。
  在离开华盛顿前,我与杨大使就此交换意见,一致认为“9·11”事件促使美国大幅度调整对外政策,也为我们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带来重要契机,我们要抓住机遇,迎势而上,做好工作,促使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从后来各方反应看,这次访问是成功的,为确保两国元首会晤成功举行,营造了积极的氛围和条件。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寻求反恐合作的需要空前上升,改善对华关系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
  2001年10月,江泽*席与布什总统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会晤,双方就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2年2月,布什总统访华。此后,随着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中美关系步入改善和发展的正确轨道。
  外交解决终有益
  “撞机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美国与中国对抗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一着,而不是一项战略选择。一旦国务卿和总统从常人的同情心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处理这一问题,产生建设性结果的大门便打开了。这场“危机”最终就可能为两国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稳定、成熟的关系奠定基础。
  2004年10月,鲍威尔在接受《今日美国》报专访时也表示,(美中双方)使用明智的措辞并理解对方的需要和立场,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创造与对方会谈的基础,并知道将来如何解决类似问题。有了这个范例,美中关系就有了30年来最坚实的基础。后来,他还表示,对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撞机事件”造成的危机感到欣慰,为美中关系的稳定和改善感到骄傲。
  现在看来,两位美国前国务卿对中美关系的看法都是有远见的。
  鲍威尔于2006年7月卸任后,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来华访问,我在钓鱼台养源斋会见并宴请了他。养源斋是钓鱼台国宾馆内的一处古迹,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院内有假山和池塘,室内存有许多文物珍品。鲍威尔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一番,我们还在养源斋正厅前合了影。。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中美南海“撞机事件”(17)
那次宴请,我根据他的口味专门调整了菜单。他那年已经69岁了,但与我见面的时候,依然步履轻捷,精神矍铄。显然,这次会见比他担任国务卿时的任何一次见面,都要轻松得多。
  席间,他又谈及了“撞机事件”。他非常认真地说,布什政府执政伊始,中美之间就发生“撞机事件”,当时如果我们处理不当,就可能演变成中美之间的一场危机。不过,经过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终于化险为夷。美中对“撞机事件”的处理是积极有效的。尽管美中之间存在分歧和摩擦,但只要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妥善处理,就能推动美中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撞机事件”距今已经八年了。现在来看,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外交部和有关部门在处理“撞机事件”的问题上,坚持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的高度结合,与美方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既扞卫了中国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根本利益,又促进了中美关系的适时转圜和改善,有利于维护和延长我国的战略机遇期。
  从“撞机事件”的处理可以看出,处理中美关系这样重要的双边关系一定要着眼大局、立足长远。这是因为,中美两国在国际上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世界的和平与繁荣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中美关系。双方应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审视和处理两国关系,不为一时一事所干扰,努力争取两国关系沿着建设性合作的轨道向前发展。
  如今,中美关系已经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2009年1月12日,双方举行了两国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
  我在北京出席了中美建交30周年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会前在休息室,我又遇到了与会的普理赫大使。他外貌变化不大,身材依然挺拔。双方热情握手,互致亲切问候。
  我在致辞中深有感触地说,中美之间虽然发生过包括“撞机事件”在内的一些突发事件,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这凝聚了两国领导人的心血和两国各界人士的辛勤努力,我们应倍加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转眼八年过去了。布什总统执政的两个任期总体上可以说是中美关系发展比较稳定的时期。这八年对中国是非常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八年来,我们抓住机遇,集中精力谋发展。
  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今天的中美关系,与八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在美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性,也不可同日而语。
  今后中美之间可能还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可能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调整、变化,但只要我们在借鉴以往经验基础上,不断加强对话、交流与合作,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充分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冷静务实地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就完全有可能推动中美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印巴核试验(1)
印巴核试验
  印度核试?举世震惊
  1998年5月11日下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新德里召开记者会,宣布印度于当地时间15点45分在拉贾斯坦邦博克兰地区成功进行了三次地下核试验,分别为裂变、低当量和热核装置。这三次核爆炸与1974年5月进行的相似。宣布完这一声明后,瓦杰帕伊便径直离开会场,没有回答记者的任何提问。
  同日,印度外交部也发表声明称,核试验确认了印度有能力发展核武器,为今后设计各种类型和当量的核武器提供了宝贵数据。
  拉贾斯坦邦位于印度西北部,那里有广阔的沙漠地带,20世纪70年代印度曾在那里进行过一次核装置爆炸试验,由此那块不毛之地引起了世界关注。但对这一次核试验,印度高度保密,事前没有露出任何迹象。
  印度进行核试验,完全出乎各国预料。消息一经传出,举世震惊。因为这与冷战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趋势背道而驰,也使国际军控和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
  当时的国际形势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