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国-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了,政府办公室听说是阳一文化想要搬迁,马上就安排了半天的见面时间,后天上午去政府那边。”孟昶见到杨一的时候,不免有长吁了一口气的轻松感。毕竟作为姜家力量体系里的中坚分子,他能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从一个边缘区副书记,华丽转身变为主要城区的副520小说记,面前这个小孩可是功不可没的。
这个功不可没指的是去年那一场举国震惊的洪水天灾,而并非某些投资方面的事宜。
后者没有阳一文化,也会有其他商人来做,二者之间的区别,无非就是阳一文化在投资过程中更有良心,而且能够配合着他造势宣传,把尽可能多的成绩归功于他身上。可这些东西再多,也顶不上一场滔天大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如果没有杨一的提醒好坚持,姜家在越州的人事,哪能像现在这样人人高升,全都有资格参与到这场分蛋糕的盛宴之中?
而正因为如此,所以当他从姜建漠口中,得知阳一文化无法得到姜家的支持时,才会有一种愧对杨一的感觉。
作为政治人物来说,这种感情无疑显得多余而幼稚,但在亲身和杨一相处了这么久之后,他又实在没办法认同家里对这件事情的安排。
所以当杨一找上门来,却并非问诘和诉说委屈,只是希望他牵线搭桥后,孟昶对于这个拜托就格外放在心上。
“真是不容易,谢谢孟哥了。要不是你帮忙跑门路,阳一文化的搬迁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杨一笑着感谢,完全没有那种,被利用完了以后,盟友转脸不认人的愤懑和不甘。而他越是诚恳有礼,孟昶就愈发感到不好意思,对于家里那位老太太的安排,也不由得生出些许抱怨来。
嘴上把孙女宝贝的什么一样,可前几年怎么就没见你有行动呢?要是早早把姜楠接到京城,不也就没了这档子事了么?现在以不能早恋为借口嫌弃人家小门小户出身,实在是……
摇摇头,放下对长辈的置喙后,孟昶拍拍杨一的肩膀:“后天是政府办公室的秦秘书长接待,这个人虽然不是笔杆子出身,但风评一向还是很不错的,是个干实事的政府大管家。到时候拿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我看好你。”
……
“罗哥,这边的事情大致上都有眉目了,老朱获得了贝塔斯曼的资金注入,估计能拿出2000多万收购我们手上的股份……好了好了,不要这么气愤嘛,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他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多长时间的。”杨一一边安慰罗戈,一边为这个时间做了一个限定,五年时间,传统文学将会遭遇到互联网的风暴洗礼,然后在迷茫中苦寻出路。
“至于云中那边,你就多操心一下,书城没了就没了,不影响大局的。但是资金方面不能松口,他们要地标要政绩,行,拿钱来换!还有建行,以后也给我记到黑名单上面!嗯,你这个办法可行,那就这样吧,你看在偿还了银行方面的债务以后,还能有多少账面上的流动资金,除了搬迁过程中的跑马圈地以外,我还需要大概两百来万开展一个新业务……什么业务?不可说不可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在电话里互相通报了现下的情况后,杨一满足地挂上了电话。
这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但与此同时,他也收获了不少往常的人生得意状态下,无法感受到的宝贵经验。
比如说抛开人情,不要寄希望于别人对你的感情回报;比如说自己的管理经验实在过于匮乏,除了大方向大战略,在领导一个公司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手段手腕的不足……
这些都需要尽快改进。
而前者,杨一自问自己其实不是经商的材料,所以除了尽可能的充实自身以外,还得把重生者的先知先觉优势发挥到极点,现在就尽可能去招揽一些商界英才。而后只要自身的实力足够强硬,那么哪怕在人情世故上有所缺乏,别人也只会认为是天才应该有的情商问题,而不会过于轻视,进而起了什么龌龊心思。
至于后者,虽然引发问题的原因不同,但解决的办法殊途同归。
除此以外,自己的眼界还是过于狭隘了,所谓文化,即是有容乃大兼蓄并收,传统学问是文化,新兴互联网娱乐是文化,旅游是文化,饮食是文化,可还有千千万万的方面呢,比如说教育?
这可是多么传统的文化领域啊,可自己打一开始居然没想到?
虽然在前一世里,大政策上所谓的教育产业化,杨一是一百个不赞成,认为这明明是关乎一个民族脊梁和未来的东西,只能当作事业来做,而非产业问题,但他也影响不了太多。在这个定义上面,不管前世还是今生都一样。
所以在下午经过一所中学,看到门口的辅导班小广告时,他就不由自主想到了一个东西——新东方英语。
虽然在魔都,有些重点小学都开始引入外语课程,虽然英文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内还衍生出了四级六级专业八级的考试,但这终究不是国人的语言,英文辅导班这个东西,始终有其源源不绝的市场需求。
前世中的新东方,可是足有几百个亿的大产业。
传统的文化固然不能丢,要靠他的支持保留发展下去,可现在的主流文化,一样不需要视而不见甚至是排斥。
哪怕是阳一文化做大做强以后,把课外辅导这个产业,跟游戏一样当作是现金奶牛都可以。
心中有了定策后,杨一才心满意足地安睡过去。
……
魔都市政府的大楼门口,武警战士面无表情地拦下孟昶和杨一,直到前者拿出工作证明,然后规规矩矩地登记以后,才被获准进入。
“第一次看到没有大院的政府,挺新鲜的。”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人民路,杨一笑着评价道。
这样的姿态,可能也代表了这个城市的性格,开放而大气。
如此看来,也许这一趟的政府之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392章落子有序
“东西都带齐了,没什么遗漏吧?”前往政府办公室的路上,孟昶犹有担心地回头问道。
杨一笑着抬了抬夹在胁下的黑色公文包,那里面装着的,是他来魔都之前,由罗戈极其小蜜、伍石……等一众阳一文化现在能拿得出手的人,精心整理的资料,涵盖了目前阳一文化经营项目的方方面面,以及在各线文化产业上领先于国内同行的布局文件。事实上在整理这些东西的时候,杨一就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手中人才的匮乏,毕竟支撑一个集团性的公司,和抄袭撰写两部小说不可同日而语,后者单凭他的记忆和现在的文字功力,不说复制的**不离十,但好歹也能做到跟前世的前作相差不大,但是开办公司这种事情,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风风雨雨后,杨一是深切体验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文人和商人,这两重身份的跨度不可谓不大,也许有人天生就能在这两个行当里自由转换,游刃有余,可对于杨一来说,就委实有些艰难了。
想到这里,重生的少年摇头失笑,现在可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还是先拿下眼前的这场谈判,等阳一文化整个人搬迁到魔都,布局完成以后,在拼个一年时间,重新回大学里好好深造一番吧。
上楼的时候,从折光玻璃内部看出去,外面就是整个魔都的行政中心所在,人民广场,此刻能看到绿树如茵,宽广如同小操场的人民路对面,博物馆和某个购物中心毗邻矗立。是的,这里是华夏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国际都会,四大直辖市之一,国家的五个中心城市之一,是华夏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甚至因为有了魔都这个城市,连带着周围的长三角地区,也成了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里的一个……
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这个城市的不同凡响,说明了这个城市的风云际会。
但即便这里已经是这个星球上,夜晚灯火最为灿烂的人类社会奇迹,但就如同十全十美这个词,永远只是一个美好的期盼而已,魔都,也有她无法言说的小小缺憾——文化。
如果单单只是追溯历史,那么这里的历史并不缺乏悠长的时间印迹。早在商周时期,就有泰伯奔吴的记录出现,而后历经春秋,当越王无强大败于楚,后成为楚国春申君的封地。回望勾吴,吴太伯世家就是灼灼史记世家的第一篇,海上吴韵三千年,这是一个永久的文明烙印。
然而历史不等同于现在,就如同提到魔都,人们总是想到大都市、金融中心这些词汇一样,大概是经历了太久的经济繁华,从宋时的小杭州一直到明末东南名邑,有关这个渔村小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魔都赫赫有名的经济地位。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久一段时间里,哪怕是非文史专业的大学生,对于这个城市的历史根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久而久之,整个华夏的文化中心落到了京城地界,九佰六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文化中心也不乏形形色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却从没有人说过魔都也在其中。
哪怕是有着震旦大学,有着魔都交大这种不下于燕清京大的华夏顶级学府,有着各种各样第二梯次大学教育资源,有着与高等教育相匹配的一系列中小学校,出版社,教育机构……乃至于集中了东南范围里最多最优越的文化资源,但魔都,仍旧不是文化名城。这不是哪个国际机构的定性,也不是其他城市的菲薄,而是广泛植根于人们眼中,最普遍的看法——或许魔都的老市民不这么认为,但换成是任何一个魔都之外的人,下意识只会这么看。
正因为如此,杨一才有把握来面见这个城市的主政者,有把握以添加文化名片的条件,换取对方对自己的支持。
唯一有些可惜的,就是阳一文化在表面上,正处于一种“窘境”当中,而且自身并没有强大到逆天,可以给政府税收带来立竿见影改变的经历实力。如果具备这种实力的话,那么也就不是他前往魔都,而是魔都主动派出游说团队来见他了。
9月初的魔都,阳光依旧炽烈,穿过特殊处理的玻璃在走廊的地面上留下片片明亮光斑。孟昶和杨一来到一间挂着办公厅秘书二处标识的房门口,前者整理一下衣服,才从容不迫地敲响了房门。
“你好,我是越州上林区的孟昶,前天和秦秘书长约过时间的。”
这个办公厅秘书二处,基本上就是魔都市政府的第二僚幕群,一处政府大佬们的贴身秘书待的地方,而类似于接待预约引荐把关等等事务,自然就是这里的分内工作了。
见孟昶说明来意,一个带着金丝眼镜脸圆圆的年轻人站了起来,笑着对两人伸出手:“是越州上林区的孟520小说长正在办公室等着二位呢,这边来。”
在他的带领下,两人来到了更上一层的办公厅办公室里面。
杨一除了微笑,没有任何发言,虽然今生前世也在电视上看到了不少政府高官们的画面,但设身处地跟这一类人打交道,还是让他有了某种异样感。这是一个全新领域的经历,有些微微紧张,但更多的还是好奇。
在前面带路的年轻秘书,即便不是一处的那种贴身大秘,也一定地位不低,应该算是风华正茂颇有前途的那种人。可他这种久经历练的体制内人,也忍不住在楼梯拐角处,很是隐晦地迅速打量了杨一两眼,眼光说不上有多好奇或者疑惑,更多是不动声色的揣摩。
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