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点玉米,我想不出有什么比土地更慷慨的-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才知道,悲秋不是为秋天,是为了人生的季节变迁。
窗
我问外婆:外婆,你在看什么呀?
外婆说:在看……看你……
…仅以此文献给逝去的外婆
小的时候,我在外婆家很长的一段时间。
家里父亲和母亲都要忙着,没有时间照顾我,就把我送到了外婆家。
外婆家在农村,那时是那种土墙的房子,那里是的风景是很美,外婆屋子的外面有棵很到的黄皮果树,到了季节会结很多的果,那时还小,我还不知道爬树,到了会爬树的年龄,妈妈都快接我回家了,所以现在还对那棵树有着很深的感情。
屋子外有个很宽的晒谷坪,有是晒点玉米、稻谷、辣椒等农作物,在农闲季节晒谷坪空的时候,白天,我和小伙伴们就会在 大大的晒谷坪上抛石子,追逐着,夜晚,那时没有电视,外婆就会抱着我在黄皮果树下讲故事,象“七仙女”等很多童年的故事都是从外婆那里知道的。
外婆住的村里有山,有象猴子的,象仙女的,有几次都想和小伙伴到那个猴子山上抓猴子,但外婆从不允许我到很远的地方玩。
其实,外婆住的村子是说壮话的,我不会说,有时候很寂寞,小伙伴有时候也欺负我不会说壮话,很少理我,每天我都是跟在他们的屁股屁颠屁颠的跑着,说起来是追逐,其实总是我追,连捉迷藏也是我最倒霉,小孩总是不懂事的,特别是山里的小孩,很野,所以我总是被欺负,每次被欺负的时候我总是哭着跑到屋里,关上门,搬个小板凳,对着哪个小小的窗,哭着哭着,等哭干了泪水,就看呆呆的窗外遐想。
外婆那时的背还没有驼,还能做些农活,每当傍晚外婆回来,看到我在窗口,就问:“孩子,看点什么呀?”
我想了想:“看树,看鸟,看山,还有看……外婆”
外婆笑了笑:“傻孩子,外婆要到那边山去种地,你在窗口是看不见的”
……。
后来快到了读书的年龄,母亲把我接走了。从此,我很少再到外婆家,也很少见到外婆了。
一次,那时我已经上了中专,我在街上看见外婆拿着黄皮果到集市上来卖,外婆没有认出我,我和外婆打了招呼,外婆才直起腰来看着我笑得很灿烂这么多年了,外婆的腰已经弯了。
随后和外婆坐了一下,聊了几句,外婆问我有没有钱等等的话,生怕我在学校里饿着。又往我手里塞上皱巴巴的一叠一块两块的零钱,我没有拿。要回学校上课的时候,外婆把一大袋的黄皮果递给我说:“你这孩子是最爱吃黄皮果的了。”
我看着外婆那灿烂的笑容我接下了。外婆目送着我上的车。
回到宿舍打开那袋果,竟然发现里面有刚才那叠钱!!是外婆放的。
——那可是外婆卖多少次黄皮果的前呀!
我滚烫的泪水开始滑落,想起了外婆的那个小小的窗户。
……
一年过年,我终于去外婆过了一次年,那时的小伙伴都长大了,见我回来有些已经不认识了,我进了外婆住的那间老屋子,看到外婆在窗户上呆呆的望着。
我问外婆:“外婆,你在看什么呀?”
外婆说:“在看……看你……”
我的思绪又回到了童年,以前给我感觉很大的房子现在已经那么小了,连窗户我也不用小板凳还要弯腰才能看到外面了,我搂着外婆说:外婆,以后我一定给你做大大的窗。
后来工作了,都是一路奔波,没有时间在去看外婆了,一次母亲打电话给我,哭着和我说:外婆走了,走的时候还在叫舅舅扶着她到那窗前守着我。
我泪水哗啦的下来了。
……
现在,外婆去世有3年了,我的那个诺言我永远也不能实现了,我依然记得那两段对话:
“孩子,看点什么呀?”
“看树,看鸟,看山,还有看……外婆”
“外婆,你在看什么呀?”
“在看……看你……”
儿时的月亮
——那年的月亮,纯洁的笑着,陪着我们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时光,最后,陨落在西山,我们向西边追啊寻啊,最后在寻找的路上,我们长大了,改变了,老了……
月下的时候,竟然莫名的凄凉起来,仿佛一个美丽悠然的梦境被人侵略了一般,那些声已不再是梦里的伴奏,激起我心中的波澜,反而,令我杂乱无章。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特喜欢赏月,无论是新月如钩还是满月当空,一个人月下独酌,抑或三五个推心置腹的好友,学学古人,花间一壶酒,畅谈古今,并非附庸风雅,而是这个时候,能把所有白日里的不快和压抑抛弃脑后,只剩下笑声以及天上的月亮,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更或许,月本身就是美的吧,无论圆缺,对我而言,总带着莫名的亲切。
小时侯我是在外婆的村里长大的,孩童时的伙伴们,只要有月光,总是喜欢在吃完晚饭到大晒谷坪上去玩耍,大晒谷坪旁有几棵大的桂花树,我们就在晒谷坪和桂花树之间捉迷藏,追逐着,闹腾着,这个时候,村里总有几个老人搬出太师椅,拿着扑扇,咿呀咿呀的在月光下摇着。玩累了,就到老人的膝下,席地坐着,托着下巴,央求着老人讲故事,例如象七仙女等这样的很多故事,现在想想,都是在月光下知晓的。
最记得的是一次外婆也讲的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大概内容就是月亮里有个月宫,月宫里有个嫦娥,本来是住在人间的,后来偷吃了仙丹,就升天了,只有一只小白兔陪着她,而月宫中也有棵桂花树,有个叫吴刚的神仙每时每刻都在砍,奶奶还说在桂花树下仔细的听,是可以听到“哆哆”的砍树声的,我试过了好几回,始终是没有听到,那个时候,但我能估计那棵树要比晒谷坪边的大上许多,要不怎么老是砍不倒?故事的最后,得到的教训是:晚上的时候,不要乱吃别人给的东西,要不很容易升到天上去,那样再也见不到爹妈了。
我常常畅想,如果真的可以得到嫦娥的仙丹可以上月宫看看,也未尝不好,于是的一段时间里,我和几个伙伴常常爬到桂花树上,期待着能有仙丹如果实一样结在上面,可是寻了很多次,都是失望而归。自然,孩子总是很容易忘记一些事情的,到了最后,仙丹这个事情也就渐渐的淡忘了。
农村里,孩子是很期待过中秋的,因为各家各户都要自己做月饼,中秋的前几天,一家人晚上围在一起,往月饼的模具里添面粉、抹鸡蛋清,各家的厨房都是烟火缭绕,都在自家临时砌的“烤灶”上烘烤着月饼。做出的月饼,有着不同的模式,更有着不同的味道,但相比城里卖的,却粗糙了许多,可是,却是令乡亲们期待的,因为这个时候,在外地的亲人们都会回家,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一些家里的孩子没有回来而没有做月饼的,每家都会送上一些自家做的月饼,甚至有些时候收到的,比上自家做的还要多。
最有意思的是到了中秋那天,村里都时兴“供”月亮,把月饼、柚子、柑子、糖果等一堆的东西放在农村晒东西的簸箕里,待到月起时,摆放到月光下的晒谷坪上,等着嫦娥带着玉兔乘风下来吃,人便可进屋子里去了。
在外婆的故事里,嫦娥是害羞的,不敢见凡人,于是我老是在中秋的时候“供”月亮的时候偷偷的躲在门背等候这奶奶的所有故事里最美的仙女,最终的结果就是我第二天躺在了床上,醒来时第一件事就是问外婆:“嫦娥下来了没有?”,奶奶总是说:“下来过了,下来过了。”我便抱怨几声,咬着月饼,期盼着下个中秋的来临。
这些都是儿时的趣事了,长大了,固然是知道没有月宫和嫦娥的,但在那时,也算是孩子的寄托吧。
现在,社会在变,人也在变,我知道自己不是个怀旧的人,一个人在异地他乡,每当夜晚的时候,总喜欢遐想些往事,老担心自己在世俗中把哪段给遗忘了。有时候感慨着生活的压力让自己不堪重负,唯独对月亮的那份独有的感情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得到一些平静,让白天的烦恼在月夜下消失,就象孩提时在门背后等嫦娥般无忧。
走笔至此,不由的为现在担心起来,每个人都在忘了昼夜的在为生活奔波,忙碌的寻找自己的目标或价值,城市的霓虹早就取代了桂花树下的月光,连孩子,也不会听到外婆的那些故事了,更不会拿着自己做的月饼“供”月亮了,相互赠送月饼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功或利在古今同一个月亮下生长着,连中秋节,也变得淡漠而冷清,大街上色彩斑斓的礼品宣传广告和包装精美的月饼,在我的眼里,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应该是缺少一种叫“情”的东西。
现在又即将中秋了,那年给我讲故事的外婆已不在了,和我听故事的孩子们都已经各奔东西,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记得儿时的那些欢乐和真挚,是不是还记得儿时的那个月亮,皎洁,纯净而美丽的挂在我们的上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农民
也许骨头里永远离开不了故乡吧,每当提笔写点什么,而脑海里总是离不开“农民”这两个字。
这座小城不算小,来来往往的几乎都是啃着面包匆忙走在街上的上班族,很少遇到真正卷起裤管穿着解放鞋的农民,偶尔遇上,也只是远远的看见一两个孤独的站在农药店门口罢了,或者天还没亮,挑着瓜果在市场上行走。每当看见他们,我就很兴奋,我所喜欢他们身上那些带着泥土的气息,甚至连农家肥的特有气味也能在我心中把‘香奈儿’给比下去,但在小城是很难遇到的,原因是很多的农民都是经过精心打扮才进城的,那些气息,只能从他们那张古黄色而粗造的脸体会了。
大约是离开乡村太久的缘故吧,见到他们总是不有自主的想起故乡的乡亲,我的乡亲也是农民,是真正卷起裤管、穿着解放鞋并戴着有些破边的草帽的农民,也许是早早的离开几家,对于他们的生活,我不能体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很勤劳,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当然,也有懒的时候,那便是瓜果熟了,也不去看守,即使看守,路人经过摘下一个,也懒得诉喝……大概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吧。
不知道在何处,曾听一位老农民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还记得:“人呀,不管是当官的,还是放牛的,死了,也就是一堆黄土。”现在想起来,那是不错的,很平常的一句话,却是很多农民的人生格言,也大概是因为这样,很多农民都很长寿,我见过一个百岁老人,每天还喂猪、种菜,她的菜地很整齐漂亮,都是一锄一锄挖的,大的土块还用手捏碎,就象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呵护着那块小小的菜地,我多嘴问她这样什么时候才能干完活呀,她直起腰,说;“人老了,不想太多,能做多少就多少,当玩儿。”当时,我看着她那被岁月画上的一道道皱纹,感叹到,这,就是农民。
去年,爷爷不在了,他也是个很地道的农民,我最后一面没有见到他,当我回到家,全村的人都在他的灵前,很多人都哭了,当时我由于悲痛,没有多想,现在想来,这就是农民的价值,人生能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