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百家讲坛:道光皇帝 >

第5章

百家讲坛:道光皇帝-第5章

小说: 百家讲坛:道光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这句话,就找来爷爷的《实录》来对着看,才知道爷爷生于雍和宫,再看爷爷的诗集,其中说降生于雍和宫的地方共有三处。《遗诏》却说降生于避暑山庄,传旨给军机大臣,让他们给我说明白。
  此时的军机大臣肯定懊悔到了极点,早知如此,当初何必画蛇添足,说什么乾隆皇帝生于避暑山庄。但皇帝已经指着鼻子要他们“明白回奏”,只好硬着头皮解释。军机大臣的回奏很快呈上了道光皇帝的案头,他们为自己辩护说:嘉庆皇帝的《诗集》第六卷、第十四卷两次提到乾隆皇帝生于避暑山庄。至于《乾隆实录》,藏于内廷,我们看不到,也不让我们看,所以不了解。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二、遗诏风波(5)
应该说军机大臣的回奏十分强硬,辩驳得也很有力,因为乾隆皇帝的《实录》固然是神圣的文献,但嘉庆皇帝的《诗集》也同样神圣。你爷爷自己说生于雍和宫,你父亲又说你爷爷生于避暑山庄,你父亲和你爷爷的分歧,让我们这些手下何所依从啊?更何况《乾隆实录》藏在内府,我们无权翻阅,古人不是说不知者不为罪么。
  于是事情就僵在这儿了。
  事情既已捅开,那就要给众人个交待。
  不然,朝野中会有两个关于乾隆皇帝出生地的说法,这有损皇家脸面,而且事关社稷,也大不严肃。然而,如果不强词夺理,这个事情就没法解决了。于是,道光皇帝蛮横地认定军机大臣“误会诗意”,“实属巧辩”,不给军机大臣再次分辩的机会,立即做出决定:将托津、戴均元两名领班军机大臣予以降四级处分,撤出军机处。
  道光皇帝是在借题发挥,从处理的过程来看,其中无理之处不少:
  1、关于乾隆皇帝的出生地问题,乾隆和嘉庆说法不一,这是意见分歧的根源,不能怪军机大臣,最多只能责备他们知识面不宽,没多找几本参考书读读;
  2、道光皇帝自身有失察的责任,《遗诏》毕竟已经审阅认可,他没有把好关,将责任全部推给军机大臣是过分之举;
  3、从常理可知,这道包含有“错误”遗诏的拟定者肯定不是当头儿托津、戴均元,应该是他们的属下、在军机处班次靠后的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两位领班没看出问题,固然有责任,但你道光帝不是也没看出来吗?结果那些起草《遗诏》的人未被深究责任,托津和戴均元却被撵出了军机处,确实难以服众。
  或许是出于以上歉疚的考虑,道光皇帝到此为止,再也没有纠缠这个问题。托津死于道光十五年,终年81岁。戴均元死于道光二十年,终年95岁。而乾隆皇帝出生地的分歧经道光皇帝这番折腾,搞得天下皆知,以致成了清宫疑案,至今无人能解。
  此次“遗诏风波”表面看没有掀起大的波澜即宣告结束。所以,读清史的人往往对此有所忽略。但其实,这绝不仅是君臣之间个人恩怨的反映,更重要的是道光皇帝对政府实行了一次有目的的改组,道光皇帝在令托津、戴均元退出军机处之时,命曹振镛在军机处行走。
  三个月后,曹振镛荣升军机处领班、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从那之后,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不折不扣。此后,曹振镛执掌军机处达15年之久,基本上确立了道光王朝的政治风格和用人标准。
  今天看来,曹振镛的知名度已经不大,知道他的人不多,因为他是一个做官不做事的人。
  但是若论有清一代,三百年间谁在位时间最长,谁的仕途最平坦,谁最会做官,可以说非他曹振镛莫属,纵览清朝一代,无出其右者。他的仕途堪称一马平川,步步高升,无灾无难,年届80岁才退休,当官长达52年。
  然而,曹振镛一生基本没有建树。民国初年纂修《清史稿》,在写《曹振镛传》时,仅用七百多字就描绘出了他的一生。虽然,他当了五十多年的官,而且位极人臣,可是一提笔才知道,除了一生履历以外,真是毫无可圈可点之处。
  【多磕头,少说话】
  很多人知道清朝官场有一句做官的诀窍——“多磕头,少说话”,这就是曹振镛为官多年的座右铭,并奉为圭皋。在这里,“多磕头”是肢体语言,表示顺从、谦恭;“少说话”是指对朝廷大政少发表意见,多听皇上的,要言听计从。这六个字真是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做官诀窍。虽然说曹振镛一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可以名垂青史,但由他总结的“做官六字诀”却可以因“恩惠”后人而“流传”百世了。 。 想看书来

二、遗诏风波(6)
曹振镛一生坦途,平步青云,肯定不会一无是处。他确实也有不少长处,比如事必躬亲,谨小慎微,尤其注重细节。无论是承书圣旨,撰写奏折,还是批阅翰林文章,无不反复阅视,一笔一画的错误,必定予以改正。
  在今天,各大企业纷纷学习的细节决定成败论,在曹振镛早已身体力行。同时,这位曹大人待人和气,亲近平易,从来不摆官架子。宫里门多,左一道右一道,每过一道门,必定是与其他人拉拉扯扯地谦让一番。话说某日,他与某位皇族在宫里相遇,在门口彼此谦让,结果谁也进不去,惹得人家不耐烦,生气地说:这是朝廷,不是你家!众人大笑。曹振镛闹了个大红脸,依然笑容可掬。此外,曹振镛操守好,不受贿,学问也不错。
  这样说来,曹振镛是个“好好先生”了。其实,他还是个大滑头,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宗旨,做官从不自作聪明,更不愿负责任。譬如,某日道光皇帝考试翰林,出一道题谁也不解。连题都看不懂怎么作答?于是,道光皇帝怒斥翰林不学无术,又问曹振镛,你懂不懂?曹振镛仔细看了几遍,表示也不懂。实际上,他是装不懂,不愿得罪众翰林。
  还有一次早朝结束后,道光皇帝偏偏把曹振镛留了下来,偷偷咨询他鸡蛋多少钱一个?皇帝怎么问起鸡蛋的价格来?曹振镛脑瓜一转,立即明白了,皇帝让御膳房给算计了,大概是算计得狠了点儿,以致他起了疑心,于是,曹振镛干脆地回答:“不知道,臣胃口不好,消化不良,从不吃鸡蛋。”他是不愿意因此与内务府的御膳房结怨,鬼知道他们把鸡蛋说成了多少钱一个!
  曹振镛之所以被重用,能发现《遗诏》中的“错误”固然是一大功劳,更关键的原因还在于他的政治作风与道光皇帝极其合拍。一位谨小慎微的皇帝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位量身定做的搭档——战战兢兢、亦步亦趋的辅助者。
  君臣之间互相影响,曹振镛首先向道光皇帝传授工作“经验”。
  道光登上皇帝宝座几个月下来,颇感焦头烂额。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看都看不完,更不用说还要裁决了。清朝的体制是各级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事必躬亲,逐一过问,小到知县任命,死刑复核都得由皇上定夺。
  譬如官员之间闹矛盾,皇帝得协调好;刑部审定死刑案发生分歧时,请皇帝裁决,你得能裁到点子上。这不,眼前就有一个案子:哥儿俩赶集,买了一口锅回家,走到半路,发现锅没了。哥俩互相推诿指责,以至发生争吵,然后哥儿俩就打起来了。最后,弟弟打死了哥哥,被判了死刑。
  清朝死刑制度复杂,要秋后问斩,于是安徽省向刑部申请批准执行。刑部官员翻开案卷看了半小时,批了个“驳”,给扔回来了。安徽省不接受,刑部官员解释道这个案子有从轻情节:杀人犯没使用器械,是用拳头作的案,致死带有偶然###,不能执行。安徽省则强调此案有从重情节——弟弟打死哥哥——犯上,所以必须执行。双方争执不下,于是,刑部奏请道光皇帝圣裁。皇帝要是裁决执行秋后处决,刑部没意见;要是裁决不执行,安徽省也没意见,意思是,皇上您看着办。
  道光皇帝这边还没裁决,把这个事摆平呢。轰然一声,黄河决口了,随即,河道总督将堵合决口的工程预算报了上来,面对数百万工程巨款,皇上要是同意,您就掏钱;皇上要是不同意,您说我哪儿报高了,得说出个所以然。当皇帝每天处理的多是各衙门处理不了的棘手事,可是又责无旁贷,真闹心。
  【好好先生,升迁有道】
  在这种情况下,曹振镛献上一计,他说:“作臣子者愿意不断上奏折发表自己看法,以显示工作态度的积极,更何况这些折子也不用自己动笔,他们都有师爷,可苦了皇上。然而,又无法禁止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想,现在天下太平,国家本来没那么多的事,这些奏折不用全看,找几篇奏折专挑细节上的错误,然后加以处分,让天下官员感到皇上明察秋毫,这样就不敢欺骗皇上了,这样官员们也不会随随便便上奏折,奏折或许也会少一些。”
  什么是细节上的错误呢?
  譬如,语法、笔画、格式上的错误。这个好找,总比做决策要容易得多,拿着放大镜看就是了。
  此后,道光帝看奏折看得厌烦了,就挑剔奏折的细节,然后轻者“传旨申饬”,重者“交部议处”。当然,这些细节的错误毕竟不是多严重的事儿,可是,道光皇帝说你工作态度不认真,连个字都写不好,你还能承担什么重要的工作呢?这一下子后果就严重了,结果,被申饬的大臣上了好几道自我检讨的奏折,弄得天下皆知——当今道光皇帝可不是个善主,事必躬亲,明察秋毫。最后这才善罢甘休。
  这样的例子接连发生,一些官员因此被降级、罚俸。
  可这一闹剧的恶果也逐渐显现:
  1、大臣们不敢轻易上书皇帝,而是“多磕头,少说话”;
  2、文武百官逐渐养成了一种注重细节,注重形式的工作作风。官员们上折之前反复检查,地方督抚还好,毕竟有不少幕僚代劳,京官们只好自己检查推敲,很多人因此得了强迫症。
  总之,通过这次“遗诏风波”,道光皇帝成功改组军机处,选中了与自己政治风格合拍的新助手,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治政风格。
  应该承认,道光选择曹振镛作为搭档是一大败笔。虽不能说曹振镛是个奸臣,但是,在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刻,道光需要的是大智大勇、敢闯敢干的开创型人才。曹振镛却恰恰相反,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就给王朝的衰落雪上加霜。道光一朝这种因上而下的执政风格——目光短浅、谨小慎微、注重形式、挑剔细节、不负责任、报喜不报忧、多磕头、少说话、只求自保,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对道光朝以及此后的晚清政治影响深远。
  道光帝并没有就此罢手,他还想整饬吏治,为衰朽的国家机器注入活力。
  请看:吏治难清。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吏治难清(1)
大清至道光一朝,国家机器已经运转一百七十余年,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种力不从心的衰朽状态,官场因循懈怠、贪污腐化的程度达到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程度。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刚登大宝的道光皇帝踌躇满志,在初试牛刀——改组军机处、选择了最佳拍档之后,又将会如何治理朝政呢?而此时的大清王朝又是怎样的一种官场形象呢?终生勤于政务的道光皇帝,面对官场潜规则,是痛加惩处还是放任自流?
  【国家衰败,吏治懈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