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策没太在意,很淡定的押着俘虏返回大本营。然后,他重新演绎了一个甩手大帅的派头,交代众将众参赞和参谋各自书写一份歼灭上阳军的军事策划书。
王策要求麾下每一个从三品将领,不论文职武将都必须在限定的时日内,上交一份作战计划。
据说王策下了这个命令后,隔了没两天,上阳军忽然加强戒备,严令在数千里外横扫千军的五十万大军立刻回防,紧张的重新修筑了防线。
……
王策悠哉地躺在绿茵下,惬意的喝一口凉茶,再浏览上交的大批作战计划。看到其中一份,顿时恼火的直起身:“什么东西!”
恼火的把一份作战计划书,砸在地板上:“谁写的,简直乱来,不知所谓,是谁把这家伙提拔上三品的!有眼无珠!”
“海棠,记下这人的名字,标注,此人缺乏战略目光,不懂战术,不适合作为高级军官!”
海棠姑娘看看名字,再对照一下名册,笑得前仰后合,对王策做了一个鬼脸:“这人,这人……哈哈,这人是兵部派来的秘书郎。”
王策面无表情:“女人,你在嘲笑我吗!”海棠姑娘吐舌头嬉笑,王策无奈,也忍不住笑了:“我说,难怪会那么离谱呢。”
兵部派来的秘书郎,并不参与作战,主要是充当后勤联络官,就是一个跑腿的受气包,不懂军事也是正常。
嬉笑一会,王策重新浏览下一份,看了一个开头就忍不住皱眉:“这是谁写的?身为高级军官,咱不要求他有多好的远见,可也不能这么缺乏战略眼光吧?”
“我看看。”海棠姑娘接过来看了一会,觉得不错,拍了王策一下:“我觉得写得蛮对啊。”
王策抓抓头皮:“我没说他写错了,可那些全是战术层面的。”见媳妇儿眨眨眼,可爱的茫然模样,王策眨眨眼:“就是说,这人就写了怎么执行战术,没写到要怎么打,为什么打!”
海棠姑娘还是不懂,难怪王策嘲笑她一辈子就是一个肌肉姑娘,虽然挂职副都督,基本就不懂军务。
王策的要求是很有道理的。
歼灭,并迫降大世军之后。彻底打开东路局势,短期内,大世在东路将陷入被动的防御,无力反击,缺乏高端武力,也让大世无力兴风作浪。
“密阳之战”很重要,甚至是一锤定音的,影响了南方战场,也直接影响了大世。
五十万主力的覆灭,代表大世丧失最后一支战略机动力量,基本失去战略反击的力量,陷入全面被动的处境中。剩下的近二百万野战军,必须要看住,并弹压一百多万蠢蠢欲动的地方军,根本难以抽调对外作战。
“密阳之战”,是南方战场最为重要的转折。解除东路和中路来自大世的威胁,把东临府三十万大军解套。
东路西路中路,总兵力高达一百一十万。此外,还有二十万地方军负责占领区的地方守备。
上阳军五十万在西边横扫千军,“密阳之战”后,已经严令那五十万回军,将形成一百五十万大军正面囤积在长达八百里的战线上。
北唐和上阳在上千里的一带,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军事对峙。
很显然,唐帝指定王策南下,就是来打开南方危局的。
王策抵达一个月以来,在最短的时间里,策划了“密阳之战”。至此,通过大决战来解决上阳军的战略思想,已经一览无遗。
身为高级军官,具备一定的战略目光,是必须的。可王策在很多份作战计划上,都没有看见太让他眼前一亮的内容。
甚至有一些作战计划书当中,还兀自抱着一点一点吞下上阳军的打算。
王策只能哭笑不得。
当王策看见其中一份的时候,眼前一亮,赞许点头:“此人不错,相当出色,有相当出色的战略眼光呢。”
“是谁?”
海棠姑娘好奇,王策反过来看了一下名字,表情古怪的反问一句:“我好像没让袁川写这个吧?”
第618章 君非君臣非臣,父非父子非子
王策咂咂嘴,感慨不已。
清凉的凉茶入口,清澈了五脏六腑。王策大呼一口气:“真好笑,居然是一个降将反而比较具备战略眼光。”
“才不是呢。你肯定是胡说。”海棠姑娘激发了爱国情操,愤怒的指责未婚夫。
王策扯扯嘴皮子,他不是说北唐军官不行,而是在战略上不太靠谱。
从上交的作战计划书,也能多少看出,除了宫泰平等少数人,大多数高级军官并不具备统御大军团的能力。
莫说其他人,就是颜鼎这个新晋没几年的江淮府大都督,也明显不太善于统御大军团。
有思路天马行空者。主要是不熟悉不了解战灵军,而产生的。
有异想天开者。主要还是不熟悉不了解战灵军,过分高估,过于乐观。
有彻底歪楼者。这就主要是不太具备战略判断,而被迫在战术上做文章。
也有老成持重者。这大约是本身性格使然。
也有胡言乱语者。这样的缘故,那就不少了。
总之,所有作战策划中,能让王策感到满意的,不多。不过,有亮点有出彩的,也不少。
其中在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恰恰是宫泰平上交的。较为具备战略远见,作战策划也较为成熟完善。
解世铣同为副帅,他的作战策划就有所不如,最大的优势是大气豪爽,有相当出色的战略远见。
难怪唐帝想要弄掉这个宫泰平,却偏偏不好动,非要我来动。王策搓搓脸,若有所思。宫泰平大约就是北唐当前最出色的高级将领之一了。
此时的北唐军方,老将老的老,退的退,入军机院的也基本没回头路走了。
南方战区的前任统帅,是老将们中最后一个实职。王策横空出世之后,就决定老将们的彻底老去,也彻底完成新老交替。
如熊式武和皮小心这些年轻将领,如颜鼎等新晋高级将领,彻底取代了以前的老将。对比这些人,宫泰平有一个极大的优势。
宫泰平和解世铣,是当前北唐军官中,唯二具备统御大军团经验的人。
五十年来,北唐在此之前,只有一次双方兵力接近百万的大决战。那就是平定西梁的最重要一战。
平定西梁,北唐是靠国力强悍,慢慢的一点一点推平的。进攻大世,北唐首先靠闪电战,然后再一点一点的推过来。
王策一来,就把宫泰平吊起来虐打,不是他计较过去,而是唐帝的意思。清扫宫泰平等老将,为唐帝控制南方军团,是他和唐帝心照不宣的。
唐帝想动,却没敢动宫泰平。很显然,宫泰平作为北唐仅有两个能打大决战的军官,是最出色的将领之一,是不敢随便动的。
统御大军团,不是一般军官玩得转的。大军团决战,比任何一个人的想象都还要复杂,还要艰难。哪怕是军事天才,哪怕是名将,也不敢轻言大军团决战。
大律军官军事素养最高,实战经验最高,大军团决战经验最丰富。饶是如此,能玩得转上百万规模大决战的,大律也绝对不会超过五个人。
也不怪南方战区的高级军官,普遍不具备太强的战略眼光,连大军团决战都没怎么经历过呢。
……
宫泰平的作战策划,综合来说是最好最成熟的。
此外,也有一些作战策划,都有一定出彩的内容。在大决战大战略上有一定缺失,也掩盖不了他们的光彩。
王策让海棠姑娘这个副都督暂时充当秘书,把这些将领的策划书表现,都陆续分类记下来。
好的,不好的,中庸的。
皮小心和熊式武一个是从三品,一个是正三品,都提交了作战策划。皮小心凡善可陈,就是一个词“只管猛冲猛打”。如果日后没有提高,估计最高只适合成为统领。
熊式武的表现,让人惊喜,恰是这一次表现最好的几个年轻将领之一。
王策眯眼,惬意的把海棠姑娘归类的名单取来,悠然的边喝凉茶,边对照职务和名字。
前年增设“路”级作战单位,引发北唐品级大变动,雄心勃勃的军方也顺应需求,对剩余六府更替了更加大气的名字。
熊式武所在的陵南府,更名为东临府。解世铣所在的大江府,更名为西海府。宫大都督所在的平原府,更名为中原府。
随着西策府南下参战,有五府参战,此时南方野战军兵力高达一百一十万。
地方军有一定的调动,目前南方战区还有七大指挥使,统辖大约二十万地方军。很少参与野战,主要负责扫荡占领区的小股渗透部队或少得可怜的反抗军。
地方守备军和两衙一样,暂时还没有改制,指挥使暂时还是正三品。地方军系统和野战军系统,职务名称从总领以上就不同了。
五府,分别是解世铣的西海府。宫泰平的中原府。此二人资历最深厚,各自都有十多年大都督的资历了,也各自都有从一品荣衔,不输王策,作为王策的左右副帅。
秦广武的东临府。秦广武,就是秦铁的老爹,西北府裁撤后,转入东临府,也是积功升迁起来的。
颜鼎的江淮府,是裁撤北疆府后,设立在占领区的,为的是保障文官行政系统消化掉这片庞大的领土。
最后,就是王策的西策府。新升格,没能填满编制,虽然暂时只有十万人马,是八府精锐之最。除了诸海棠担任一个等于挂职的副都督以外,正儿八经的两个副都督位置都被唐帝有意暂时空置。
空置的两个副都督位置,是吊在燕自愁等三名统领面前的胡萝卜。
“是时候做人事调动了!”王策没说是培养嫡系,可海棠姑娘哪怕一根筋,也是懂得这道理的。
如果说,一个月前初来乍到,不熟悉,也不便立刻做人事调动。
这会儿,“密阳之战”作为南方军团在战场上的最大规模决战,最大规模战役,已经奠定他的威信了。
很多人已经明白王策当初的话了,有如斯强悍的战灵军,王策真的不是那么在乎他们这些下边的将官肯不肯配合。
王策吩咐下边上交作战计划,也不是玩儿,他不想自己提拔上来的军官是无能之辈。想了想,他说出大约十来个名字:“这些人太平庸,先调入大帅府转做文职。”
“提拔谁?”海棠姑娘把名字记下来。
王策抓了抓头皮,皮小心和大熊不久前才升迁呢。他摇头,重新从表现好的将领中选了一些出来:“暂时就这样!”
“新的任命,一边上奏朝廷,一边即刻生效。通告全军。”
海棠姑娘试探:“宫泰平?”
“暂时不必理会。”王策嘿然:“这人挺识时务,等大战结束,他会乖乖的自动请退。”
暂时还是不太熟悉,王策也不急于做太大的人事调动。
如果对上阳军之战成功,这将会成为北唐建国四百年来最大规模的大会战,也是最大规模的战役。那时,他的威望将会一步登顶,就是唐帝也不敢轻言撼动。
是啊,一旦树立最大功勋,就连唐帝也未必敢于直面撼动。
王策眯眼,看着刺眼的太阳,忽然扯动嘴角吭哧地笑了。
……
“为什么是王大人?”
王寿垂老了,不复十年前的活力,却仍然健康。这位老爷子,是当年唐帝派来辅助王策的,很少吱声,但每一次发话,都一定有其道理。
没人会否认王寿的才干,他在北唐担任辅政和首辅的二十年,为兵变后的北唐恢复元气,积攒财富与国力,大力整顿吏治并发展民生。
他担任辅政和首辅的二十年,是北唐国力增加最快的二十年,奠定了战争的底气。然后,全身而退。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