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飞音剑 >

第33章

飞音剑-第33章

小说: 飞音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飞雄和丁国玉知道,这是苗人战前的示威行为,下一个步骤就是杀人了。

青衫老人回过身来哈哈一笑道:“于飞雄,丁国玉,你们还不赶快把酋长信符送过来吗?啊?”

于飞雄尚未开口,丁国玉已怒斥道:“呸,你不要在那里做梦,我们就是把它摔碎了,也不会交给你这老狗!”

青衫老人听得一楞,神色立时一变。

于飞雄却急忙道:“不,只要你准许我二师弟回去,我马上把信符给你!”

厂 青衫老人一听,立即哂然一笑道:“如果放你们中的一人回去,那我李悟德还敢不敢回故乡,今后还要不要做人?”

丁国玉不由怒斥道:“你如果还想到做人,你就不会做这种寡廉鲜耻,卑鄙龌龊的事了!”

青衫老人一听,顿时大怒,不由厉声道:“姓丁的小狗,稍时这些苗人将你们两人捉住了,我要一刀一刀的活剥了你的皮!”

丁国玉却恨恨的“呸”了一声,怒声道:“无耻老狗,告诉你,老酋长的信符在我怀里,到时候我会把它咬得粉碎,吃进肚里……”

话未说完,青衫老人已仰面轻蔑的哈哈笑了,接着笑声道:“沈老头说你年轻浮燥,办事不牢,他怎会把那么重要的东西交给你?”

说罢,冗自哈哈的再度笑了。

于飞雄却趁机低声道:“这老狗专事挑拨离间,现在你该知道师父对你的器重了!”

话声甫落,倏敛大笑的青衫老人又突然怒喝道:“于飞雄,你两人少打逃跑的主意,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两人早已被红巾老大缠斗的筋疲力竭了,那也是我事先故意把消息透给他们的一招妙棋,目的就是要先耗尽你们的体力,然后我们再渔翁得利……”

于飞雄早已恨透了青衫老人,但他依然镇定的沉声道:“我们当然知道我们已耗尽了体力,但为了让我二师弟能够回去,我愿意和你比武决斗,如果你能胜了我手中的剑,我不但愿意把信符乖乖的双手捧给你,我们两人也甘愿任由你处置!”

话声甫落,青衫老人白恃武功,当然不会把于飞雄放在眼里,是以,立即欣然朗笑道:“好,谅你们两个也跑不过这些苗疆战土的飞毛腿和百发百中的长矛!”

说罢,立即回身望着那个苗人领袖,一面挥动着手势,一面说着苗语。

于飞雄一看,立即以严厉的目光望着丁国玉,压低声音,冗声道:“听见我厉声喝走,马上转身就跑,直奔正西……”

丁国玉却倔强的低声道:“不,要走我们两人一块儿走!”

于飞雄瞪目低斥道:“有你在我反而无法脱身,而且我有把握杀了李悟德!”

话末说完,丁国玉也颇有自信的说:“小弟也有把握杀了李悟德!”

于飞雄不禁焦急的悄声道:“可是信符在你身上,你有这个责任将信符带回去交给师父……”

丁国玉立即道:“我可以把信符交给你,由你带回去……”

于飞雄—听,顿时大怒,不由瞪目悄声道:“胡说,你现在敢公然把信符交给我吗?”

说罢,急忙又严肃的悄声道:“记住,这不单单有关师妹的一生幸福,更关系着师父一世的英名和清誉,这个人师父可丢不起!”

于飞雄见丁国玉蹙眉沉吟,赶紧加重语气,继续说:“想想,师父把信符交给你,就知道你办事机警,择善固执,一定不负他老人家的期望,一定能达成他老人家交付给你的任务……”

丁国玉深觉有理,但却迟疑的说:“可是,大师哥您……”

于飞雄却正色断然道:“你不要管我,我一定能活着赶回‘天兴堡’去……”

话未说完,对面的数百苗人,不知何时已停止了蹦跳和嚎叫,而青衫老人李悟德,也亲自走进苗人队伍中,选了一柄长把苗斧,傲然神气的走了过来。

吼叫声一停,所有苗人的闪亮大眼睛,都静静的向着这边望来。

于飞雄一见青衫老人走过来,再度严厉的望着丁国玉,悄声道:“记住,一听见我厉声喝‘走’,马上转身就跑!”

丁国玉见手提长柄苗斧的青衫老人,神色自若,嘴晒诡笑,不由忧急的说:“大师哥,看他步履稳健……”

于飞雄立即道:“苗斧不是他惯用的兵器,在兵器上他己先吃了亏……”

话未说完,已走至七八丈外的青衫老人李悟德,哂然一笑道:“怎么?你两人还有什么诀别的话要谈吗?”

于飞雄根本没有战胜青衫老人的把握,何况还有那么多的苗人在那里虎视耽耽?他之所以要丁国玉逃走,也只是希望丁国玉碰碰运气,不要两个人都在这儿困战而死,Qī。shū。ωǎng。坐以待毙。

是以,这时一听青衫老人讥讽他们两人,立即冷冷一笑道:“不过你自己对后事也该有个交代,须知,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把握,也许你从片刻之后起,永远埋骨此地,再也回不去中原故土了……”

青衫老人一听,顿时大怒,是以,未待于飞雄说完,大喝一声“找死”。一抡手中长柄苗斧,照准于飞雄的当头呼的一声劈下。

于飞雄已抱必死决心,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以,一见青衫老人的苗斧劈下,冷哼一声,闪身跨步,重剑呼的一声,迳向青衫老人的腰部斩去,去势又狠又疾。

青衫老人一看,大吃一惊,魂飞天外,这哪里是交手,简直是同归于尽,是以,一声惊嚎,旋身斜走,为了保命,根本无暇再伤于飞雄。

于飞雄一招得手,步步进逼,连声暴喝,剑剑猛劈,绝不让青衫老人有还手的机会。

所谓“横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于飞雄既然抱定必死的决心,自然就招招杀手,奋不顾身,一味的猛拼。

丁国玉见于飞雄猛不可当,而青衫老人却节节败退,险象环生,顿时忘了方才的决定,依然站在原地未动。

于飞雄趁转过身来攻击的机会一看,又急又怒,不由趁一剑砍下的同时,厉喝道:“还不快走,站着等死吗?”

丁国玉心中一惊,断定于飞雄绝对能够战胜青衫老人,想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师父的声誉,只得一声不吭,转身向西狂奔!

青衫老人一听于飞雄的大喝,顿时惊觉上当。

这时一见丁国玉转身逃去,同时也恍然大悟,‘大河族’老酋长的信符,果真在丁国玉的身上。

由于内心的急切,忘了正在交手中的于飞雄,急忙转身望着数百苗人,张口大声呼叫。

但是,就在他转身张口,苗语尚未出口的同时,寒光一闪,冷焰袭面,于飞雄的重剑已劈到了他的面门前。

青衫老人这一惊非同小可,厉嚎一声,疾演‘鲤鱼倒窜波’。

但是,他应变的再快也快不过于飞雄下劈的重剑,只见寒光一暗,血光崩现,青衫老人的厉嚎顿时变成了刺耳惨叫!

刚刚奔出数丈的丁国玉,闻声一惊,急忙回头,发现于飞雄的重剑已将青衫老人的腹部划开,心肝肠肺随着血光涌了出来。

也就在他回头察看的一刹那,苗人大队中,突然有人吆喝一声,接着掀起一片惊天呐喊,所有持矛苗人,势如潮水般向他们扑来。

丁国玉大吃一惊,加速向西如飞奔去。

飞驰中回头再看,发现大师哥于飞雄已飞步奔向了东南。

数百苗人一看,一声呐喊,立时分成两队,一队追向了于飞雄,一队则各举长矛向他追来。

丁国玉见大师哥奔向了东南,知道他有意分减一部份苗人的实力,内心十分感动和感激。

但是,他已经和红巾包头恶汉等人缠斗了一段时间,当时为了甩脱那些歹徒,也曾飞驰了七八里地,如今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了。

尤其,身后追来的苗疆野人,虽然赤足草鞋,但个个健步如飞,距离愈追愈近。

更令他心惊的是“隆隆”的奔步声和尖锐慑人的吼叫声,高举着长矛,随时作着掷出之势。

距离愈来愈近了,有的苗人的距离已不足七八丈了,但他们高举着长矛,仍无掷出的意思。

丁国玉知道,这些苗人必是已经授意,要将他捉活的,所以矛没掷出,箭没上弦。

就在这千钧一发,不出半里就要被迫及之际,前面突然传来了,“隆隆”的水流声。

奔驰中的丁国玉悚然一惊,举目前看,发现前面十数丈外即是河岸的崖边,由于崖边由高草遮住,尚看不见河面,但是,再想改变方向已不可能,因为左右两翼的苗人已向他弧形围来。

心念电转,业已到了崖边,下面七八丈下,就是一道激流滚滚的山溪大河。

到了这时候,丁国玉已别无选择,停下来被捉住必死无疑,而因此将信符落人其他苗人之手,不但毁了恩师的名节信誉,也害了那位救助恩师脱险的老酋长。

跃进七八丈下的大河中,生还的希望固然渺小,但总比害人害己而又损及恩师的清誉来得好。

丁国玉的心念未完,身形早巳腾起跃出了崖边,就在一两百名苗人的惊呼呐喊声中,他本能的挺身立变头下足上,直向如飞迎来的河面冲去。

“哗”的一声水响,水花高溅近丈,丁国玉浑身一凉,立即随着翻翻滚滚的水流向下游流去。

丁国玉浑身疼痛,似乎曾经有过刹那问的昏迷,他的水功虽然不俗,但在这么激流的山溪中,加之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要想横游对岸,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但是,他根据这么湍急的水流,下游的山势必然极陡,前面很可能有瀑布。

一想到瀑布,心中格外焦急,一种求生的本能,迫使他奋力向对岸游去。

就在这时,他灌满了水的耳中,突然听到一个女子的惊呼尖叫声!

丁国玉心中一惊,急忙翘首向对岸望去,他恍惚看到一个身上斜披着一块薄皮的女子,正沿着河边,跟着他急追。

同时,他看到那个身披薄皮的女子,不但沿着河边急追,还一面招手一面娇呼,显然是为了他的落水而焦急。

丁国玉一见岸上有人,精神顿时一振,也不由兴奋的举起快手来向那女子挥了挥。

他一挥手才发觉,他原来提在手中的宝剑,不知何时已落进了河水里。

这时他距离岸边已不足十丈了,但岩上的女子依然一面追着他跑一面不停的娇声呼叫。

丁国玉这时已看清了那女子的面目和发型。

她的皮肤红中透着一些黑,梳着两条小辫子,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挺鼻红嘴,娇呼时露出了两排洁白整齐的贝齿。

她的胸部高耸,身材十分健美,她遮蔽娇躯的两片薄皮,仅用几个皮条系在一起,两腿两臂和双乳以上,全部裸露。

丁国玉只顾打量岸上的苗女,虽然也一面急急向岸前斜游,但等他距离岸边尚余三四丈时,才发觉岸边地势已突然凸.起。

苗女一见,神情格外焦急,突见她在岸上捡了一根七八尺长的枯竹,立即将竹尖头递下来。

丁国玉这时已游到了凸起的岸边,但因岸石上生满了青苔和淤泥,其滑如油,两手根本抓不住任何东西。

就在他万分焦急,顺流而下之际,岸上的苗女已将枯竹递了下来。

丁国玉哪敢怠慢,奋力伸臂。急忙将枯竹握住,趁势贴依在岸边的一处凸石上。

他这奋力一拉,加之激流的水力,立即把岸上的苗女扯倒,只见苗女一声娇呼,咚的一声仆跌在地上,所幸丁国玉急忙倚住凸石,而苗女也本能的迅即一手抱住了一棵小树。

丁国玉尽量减轻自己的挣扎力量,顺着苗女向上拉的拉力,逆流上游。

由于丁国玉已没有力量再爬上凸崖河岸,只得由苗女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