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 >

第53章

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第53章

小说: 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饭才是硬道理
2008年大选中,主流媒体一致预测奥巴马胜,这一次他们没有失误。奥巴马赢得了53%的选票,在选举人票上以365比173获胜,赢得毫无疑问。其领先的选票是1964年以来*党候选人领先幅度最大的。
  这次选举,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两位参议员之间对决,也是自1952年以来第一次没有现任总统或副总统参选,也是1928年以来第一次没有现任总统或副总统寻求政党提名。麦凯恩和奥巴马年龄相差25岁,也是历史上两党候选人年龄相差最悬殊的一次。
  奥巴马的肤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的优势,他的年纪和形象也成为他的优势,更关键的是,这次竞选,*党在技术上战胜了共和党。
  在选举中,麦凯恩一直攻击奥巴马食言,他在宣布参选时承诺接受联邦选举经费,但后来反悔了。奥巴马反悔的原因很简单,他发现自己能够募捐到足够的钱,为什么还用联邦的钱而受限制?奥巴马一共募到亿,麦凯恩募到亿,因此对于每张选票来说,奥巴马花了美元,麦凯恩花了美元。到了选举的最后几天,*党竞选人员来到我家门口起码三次,动员我去投给奥巴马,而共和党的竞选人员一次也没有来。
  *党在竞选的组织上一向不如共和党,既松散又杂乱。但2008年大选,*党在组织上技高一筹,奥巴马的竞选活动虽然依旧有些效率不高,但组织得很周密,覆盖面广,这也是*党八年磨剑所着重改进的地方。
  无论是募捐还是鼓舞群众,奥巴马做得都比麦凯恩好,这并不是因为奥巴马个人魅力所致,而是因为他的竞选团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使得竞选活动发挥得很有成效。
  美国大选,从一开始,候选人不屑于到处竞选,到候选人周游全国,成为大选的必要组成部分。而技术因素对于大选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建国初期开始,报纸是最重要的选举宣传手段。1928年大选,正值收音机普及,胡佛就是借用广播而赢得了大选。20世纪50年代,电视机开始普及,1952年大选,尼克松正是借用电视,保住了自己副总统候选人的位置。而1960年他和肯尼迪进行的有史以来第一次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则是他失利的一大原因。
  布什父子的成功,原因之一是罗夫创立了行之有效的直投式宣传和捐款方式。2008年大选,奥巴马团队则充分借用网络,让竞选活动更为深入。而共和党依旧靠着直投和其他旧有的竞选联络方式,无论在捐款上,还是在发动本党选民、拉拢中间派选民上,都远远不如*党。
  大选结束之后,共和党意识到这个缺陷。2009年弗吉尼亚州长竞选伊始,共和党候选人便努力把信息技术引入竞选活动中去。
  奥巴马的胜利,被美国内外的很多人视为划世纪的事情。其实,美国大选的历史,是一部黑马倍出的历史,包括林肯在内的很多位总统,都是奥巴马这种没有什么经验的候选人。这和选民的心理有关,通常来说,总统也好国会也罢,一个党干长了,选民大多希望换另外一个党,除非经济非常好。像布什这种被口诛笔伐的,多数选民都希望他之后换成*党总统。特别是美国长期处于保守派占主流的状况,造成保守派越来越专横,引起了很多选民的反感。换马以后,他们吸取教训,会改变自己。对于自由派也是一样的,都不具备自我批评精神,一定要给他当头棒喝。
  奥巴马的胜利,最主要的意义是美国终于出现了一位非白人男性总统。选出这位黑人总统后,美国社会也坦然处之,并没有出现很多外人所预测的*。这说明美国社会和*体制已经到了很成熟的阶段,也说明美国民众的*意识经得起考验,更说明在美国人的意识中,吃饭才是硬道理。
  奥巴马之所以能够当选,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之际,美国选民用改朝换代来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这正是选民们用选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奥巴马高举改变的旗号上台,很多怀着良好愿望的人认为他上台后,美国的政坛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新总统入主白宫,通常都以改变改革为口号,但真正能成功地改变美国政治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最终屈服于美国政坛的惯性。奥巴马上任后,100天的蜜月还没有过,就已经领略到华盛顿的寒风了。
  从奥巴马上任后的举措上看,他的所谓改变很可能又会流于口号。面对顽固的各种政治势力,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他也许顺应和妥协。奥巴马的总统经历也许再一次告诉我们,无论什么人出任总统,美国不会变。
  这个国家将沿着它固有的轨道前进,无论爱它、赞美它,还是恨它、诅咒它,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今天有很多人唱衰美国,历史上唱衰美国的人更多,但美国还是美国,在很多人的有生之年,是不会看到这个国家天翻地覆的变化的。因此,每隔四年,我们还会兴致勃勃地看美国*的最高水平的表演:一头驴子和一只大象的总统之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