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汉嫣华 三零五:日食 >

第110章

大汉嫣华 三零五:日食-第110章

小说: 大汉嫣华 三零五:日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张嫣淡淡苦笑,这些在我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理念,在任何一个大汉人想来,都是一种惊世骇俗的疯狂吧?

    在这个尘世中,只要是有些本事能耐地男子,都会乐此不疲的寻找红粉知己,而不顾家中的发妻。三妻四妾是权贵人家遍见的现实,何况是天下之主一国之君?

    搞不好,在他们看来,拥有这样一种想法的自己,十足十的是个不自量力的疯子。

    “才不会。”

    呃,张嫣愕然抬头,看见菡萏弯唇微笑,殷殷道,“没有谁比谁高贵。想要得到什么,便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来交换。娘娘聪明善良,心肠玲珑,菡萏相信,总有一天陛下会看到娘娘地好的。若他依旧不能回报娘娘一片真情,那么菡萏相信,他便不是值得娘娘如此深爱的人。”

    张嫣微微怔忡,跪坐在榻上,挺直了腰。16K

    “想不到。”她奇异的笑笑,“竟是你是我的知音,菡萏。”

    茅草香混着椒泥的味道,在椒房殿中馥郁。张嫣逡巡殿中布置,漆案,箱奁,屏风摆设风格俱大气庄重,很适合殿堂主人母仪天下地身份,却失了一份玲珑纤秀。黄梨木屏风置于正中,折叠成六扇,下有足跗支撑。屏面绘山鬼少女,秦风蒹葭。山色清冷,泉波寒冽。一笔一画,惟妙惟肖。却是关内侯张偕远在雁门郡,听说帝后大婚,进献地贺礼。

    “今个儿事情忙,我都忘记了。”张嫣指着那扇六合屏风道。“菡萏,你明日与詹事大人说一声,让他在这座屏风外头,再设一座床榻。”

    “娘娘。晚膳上来了。”荼蘼远远的入殿来,见张嫣坐在榻上,笑地灿烂明媚,吁了口气,安下心来。“你可算是想通了?”

    “是啊。”张嫣偏首,调皮笑道,“我想通了。”

    她是世人眼中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唯独在他眼中还是那个商山之上唤他舅舅的小女孩。没关系,我的年纪还太小,不能做你真正的解语花。可是刘盈,你要等我长大。我知道,在我长大地漫长岁月里,你是不可能没有别的宫人妃嫔傍身的。如果一个个,一天天的吃醋。我会在醋海里淹死的。

    那么,我会调整心态,在椒房之中等你归来。

    因为我还不是你真正的妻子,所以我没有资格跟你吃醋。我会劝告自己。不去看,不去想你偶尔来往于别的女子身边的样子,只记住你与我在一起地样子。

    但是,若有朝一日,你终于能承认你爱我。我永不会答应将你分给任何一个别的女子。

    爱情,本就是这么自私的东西。

    三月光阴倏忽而过。

    春二月,张嫣庙见高帝。行成妇之礼。

    玄衣裳,踏出高庙之后。她对着天空吁了一口气。

    至此,她才算是真正成为刘氏之妇,纵然他年身亡,刘氏宗祠陵寝之中,亦有她的一个位置。

    惠帝体恤张嫣,免去了她五日上食往宣室的劳累。改为自己五日往一次椒房。两三次又总有一次会留宿。与张嫣异榻而眠。

    这一日正是上食之日,张嫣命岑娘精心准备膳食。到了申时三刻的时候。刘盈便停了宣室殿的政事,回到了椒房殿。

    “慢点儿。”他笑着抱住扑出来的张嫣,喟道,“你好歹也是咱们大汉的皇后了,若总是这么孩子气飞扬,可是不太好。”

    张嫣从他怀里抬起头来,嫣然道,“可是陛下,人家一个人待在椒房殿里,闷的慌么。所以才会盼望陛下多来椒房陪陪阿嫣。”

    刘盈倏然生疚,伸手抚了抚她地青丝,柔声道,“觉得闷就自己找些消遣吧,你不是爱看书么?天禄阁里有很多孤本,可以常去那里看看。”

    她扑哧一笑,“天禄阁的书吏大约看见我就怕了,我几乎将半个天禄阁给搬到椒房殿来了。”

    “那倒是。”他走进椒房,哑然失笑。

    殿中满满的放着各种书籍,不同于后宫其他宫人处的脂粉弥漫,椒房殿永远扬着一种清淡地书卷香,令他身心惬意。

    宫人摆上膳食,分案而置。刘盈忙了一整天,此时倒也真是腹中饥乏,跪坐在案前举箸夹菜,尝了一口,忽得笑道,“椒房殿的食官果然好手艺。如今朕身边的随侍但凡说起幸椒房殿,竟比朕还要热切。实是阿嫣你殿中的食膳令人牢记向往。”

    长骝伺候在皇帝身后,不由尴尬一笑,道,“陛下看您说的。不过,”他微微咽了口口水,道,“上次岑食官做的卤肉可实在是味道不错,明明是白切牛肉,也不知是如何烹调,一口咬下去多汁而味鲜美,令人口齿生津。不知今次可还有?”

    张嫣微微一笑,眼瞧解忧。解忧便笑揖道,“椒房殿中少做重复食膳,岑食官不知韩公公喜爱卤肉,便没有特意准备。不过,”她望了一眼面有失望之色的长骝,笑道,“岑食官擅长的可不是只有卤肉一种地。”

    膳食虽味极鲜美,但刘盈其实用的是有些心神不定。张嫣敏锐察觉,张口问道,“陛下有什么为难之事么?”

    四月的最后一天,首先感谢大家四月以来的支持。再拜之。

    关于刘盈,虽然已经与阿嫣大婚。但是在目前还没有爱,至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爱的时候,理智地说,作为一个皇帝,他是不可能没有其他地妃嫔的。

    嗯,如果以极度小言地笔法,当然也可以写他一直没有别的女人,直到咱们阿嫣长大。但是那样子,我会觉得自己很白痴。

    所以,为了免予我陷于白痴危机,大家就暂且接受这个现实吧。

    不是虐,真的不是虐。

    诚如阿嫣所言,她现在还不是刘盈真正的妻子(JJWW),在这种情况下,还犯不上要死要活的逼着刘盈守身。

    再度保证遍,本文非悲假快乐。

    另,预求五月粉红票。从明天中午12点开始投。

网友上传章节 第二卷:山有木兮木有枝 一一九:论证

    刘盈笑睇她道,“那些事朝堂上的事情,说了阿嫣你也不会懂的。”

    她不服气道,“陛下这话可不够公允,你不说,怎么知道我不会懂?”

    他被她逗笑,“哦?那么朕便请教请教阿嫣,清净无为而治国,是否是对如今的大汉最好的方式?”

    这一年,刘盈将满二十周岁。二十岁是一个男子的成年礼,加冠过后,他便不再是任何人眼中的孩子,应当独立的承担起一切家国赋予他的责任。

    为储君的时候,他对治理国家也有过很多理想。但只有待到自己真正成为皇帝后,才知道,现实与理想之间有太多的不同。开国功臣之间互友联姻盘根错节宛如藤蔓,纵然他身为嗣帝,也颇有为之掣肘施展不开的感觉。

    这其中,最让他感到无能为力的,却是相国曹参。

    萧何故去前向他荐举曹参,他便遣使到齐国请曹参回朝。然而曹参任汉相二年来,得过且过,举事无所变更,于大汉并无建树,他曾私心疑虑相国是否疑他年少,难堪大任,于是遣太中大夫曹窟归家,问父“为相国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曹参怒而笞子,斥道,“趣入侍,天下事非乃所当言也!”

    纵然是公认的慈仁之君,刘盈到底还是个年轻人,不免有些意气,于是故意在第二日朝堂上责问曹参,“前日之事与曹窟无关,乃是朕命他去劝谏相国的。”

    曹参可以笞责儿子。在皇帝面前也只好免冠谢罪,问道,“陛下认为您与高皇帝谁更圣明?”

    刘盈自然虚心承认道,“不敢安望先帝。”

    “那么陛下觉得参与萧何谁更贤明呢?”

    “君似亦不及也。//。16k

    //。16k”

    “陛下说的是。”曹参拱手笑道,“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明具法令,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是很好么?”

    他为之愕然,总觉得心中有些郁郁,然而一时找不出什么话来辩驳,只得道。“善。君休矣!”

    “胡说八道,”张嫣地下颔扬出一个美好的弧度,“站在巨人的肩上,是为了看的更高更远。可不是为了让自己原地踏步畏缩不前的。”

    “哦?”刘盈扬眉笑道,“阿嫣这种说法倒新奇。朕竟从未听过。”

    她侧视嫣然道,“天下这么大,陛下没听说过地事情多着呢。况且,”她的右手把玩着左手衣袖,一下一下缠绕在指上,忽得轻声道。“我也从不觉得,陛下及不上先帝。”垂首脸颊微红,颇为羞赧动人。

    刘盈哑然失笑,“你倒是护短。和母后一样。”最后一句,音近喟叹。

    殿上宫人安静的将食案端下去,刘盈握着她的手走进内殿,又絮絮问,“阿嫣是觉得曹相国说的这话不对么?”

    那话语像是闲聊,又像是着意询问。张嫣的心里有莫名的开郎与柔软,仰脸望着他颔首道,“嗯。”跪坐在刘盈对面。“高皇帝打下江山,萧相国辅佐高帝治理的大汉天下井井有条。他们不是希望后来者只是墨守他们地成规。而是希望陛下你能继承他们的遗志,打造一个海清河晏的大汉天下。”

    她一笑又道,“高帝与萧相国确都是贤人,然而他们费尽心力,不过是在这座百废待兴的江山上草创出一个新的王朝。其中规章制度都有失于粗糙之处。//。16K

    。16K有赖陛下和曹相国完善,垂训后人。若因循守旧而将所有问题堆积直到临界。最后才爆发开来丢给后人难题,”她扬了扬眉,“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刘盈笑望面前侃侃而谈的少女,她眸光自信眉眼飞扬,有一种耀人的光辉,令人不舍离视。

    他从前一直喜欢阿嫣纯稚可爱,掬之可亲,今日方见得阿嫣的另一面,纵横捭阖,不免十分惊异,这样的阿嫣在他心中便更加生动厚重起来,悄悄藏在心底,候着某一日发酵,“阿嫣此语倒有男儿杀伐之气,一点也不像别地女孩。”他笑谑,眸有异彩凝视。

    “呃,”她打了个磕巴,微微赧然,“陛下不喜欢么?”转瞬却又恢复从前的小女儿情状。

    “没有的事。”他喟叹。

    又道,“只是,曹相国言如今民间力疲敝,吾等当休养生息养民,少生事端。似乎也是有道理的。”似乎浑忘了面前地只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极严肃的与她讨论起本应对女眷枯燥乏味的朝事。

    “不是说,”张嫣讶异道,“许襄的农研颇有成效,去岁关中大收,民间藏粮比往年可多支持半年么?”

    “这只是第一年,”刘盈道,“天年有丰歉,何况,恩德只被关中。”

    “那也是个希望。”张嫣笑道,“若此行推举得力,则大汉休养生息的时间,起码要减少一半。”

    “嗯。朕亦觉得如此。”刘盈颔首赞道,“此事进展之大,许襄实功不可没。”

    还有一个更功不可没的人呢,只可惜你不会知道。张嫣叹了口气,又道,“如今大汉已经比昔年先帝初得天下的时候要好地太多。1——6——K”传说,刘邦初称帝的时候,天子仪仗要找出四匹毛色想同的马都无法找齐,而萧何身为丞相,更是坐了好些天的牛车。“兴土木劳民伤财固然要不得,但是有些事情,也可以着手做了。”

    “比如说?”

    啊咧咧,她家舅舅大人也会使坏考究人了。张嫣只觉心中微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