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找到好工作-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如愿以偿进了华为。跟招聘主管聊天的时候,我问他,应该有很多人比我优秀,我太普通了,为什么会选我呢?他说,因为看重我积极主动的态度,华为就是喜欢用积极主动的人。事实上,我后来意识到,积极主动的人不止我一个,但我是第一个入他法眼的人。因为早到了一小时,我把所有竞争者都抛在了后面。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在零售业,有一个著名的“12秒原则”:销售人员只有12秒时间,利用产品的商标、包装和排名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这个原则对求职者同样适用:你只有12秒左右的时间给面试官留下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对后面的考察起到一种导向作用。
第一印象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气质、着装、礼仪等。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接下来的沟通和交流,增加面试官对你的关注度。虽然第一印象并非录用与否的决定因素,但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有的。
要想给人留下好印象,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衣着打扮是否得体,判断的标准很简单,就是是否“职业”,是否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再具体一点儿,公司里正式的员工怎么穿戴,你就怎么穿戴。
男性的衣着打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头发要干净、整齐,一定不要留长发,不要理新奇的发型,也不要留胡子。鼻毛要剪掉。穿西服时,两个扣、三个扣的都可以,尽量不要穿一个扣的。颜色最好是藏蓝色,或者其他深色系,不可以是白色、红色,这样的色系显得太招摇。衣料说得过去就行,但一定要干净,熨烫平整。款式可以是正装,也可以是商务休闲的,都可以不打领带。夏天穿半袖衬衫,里边最好穿上棉质的圆领白色短袖汗衫。外衣的色泽不要太鲜艳,要给人稳重、成熟的感觉。不能穿休闲T恤。皮鞋要保持干净,最好穿黑色或深棕色皮鞋,不能穿白袜子。可以带公文包,电脑包也可以,但小手包或者双肩背的大书包就不要带了。不要戴扎眼的首饰,如果你脖子上戴一条粗粗的金项链,企业肯定不会喜欢你。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面试前的准备(5)
求职时,衣着打扮的重点,并不是要如何华贵,关键是要整洁。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面试成功的几率就会打折扣。
我找工作时,曾与某公司约好第二天上午十点钟面试。我忘了听天气预报,结果第二天下雨了,雨很大,很突然,把半路的我淋了个全身透。
我九点四十赶到了公司。可我的形象实在太狼狈了:身上没有一处是干的,裤腿上全是泥巴,皮鞋里灌水了,走起路来咯吱咯吱响,走到哪都会留下一个大脚印。
如此亮相,肯定是有碍观瞻的。我只得给公司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非常抱歉,能不能改个时间,换到下午?”在得到对方允许后,我立即赶回去,重新梳洗打扮了一番。下午,我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重新投入到战斗中去。
试想,如果当时我浑身湿漉漉地参加面试,不但会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对人家也是一种不尊重。
女性的衣着打扮,需要注意的地方更多。首先是发型。根据我的经验,一个女性,如果她的头发遮住半边脸,那么她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会习惯性地保留三分,比如她想说十句话,可能只说出来七句。这不是迷信,是我面试上千人总结出来的心得。面对这样的女性,你要不断地开导她,才能把她最后三句话挤出来,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职场上,凡是做事比较干净利索的女性,发型往往比较简约,面部全都展示出来。这种女性一般都很自信,从她的目光就可以看出来。她的目光比较自信,淡定,这种情况在刚毕业的大学生里很少见。这需要经过社会的历练,她一定是经常地自我提醒、自我约束、自我锻炼,才形成了这种成熟淡定、谨严矜贵的感觉。
在职场上,女性的衣着打扮好不好,不是以漂亮不漂亮为标准。因为此刻的你不是一个“花瓶”,而是一个讲究实用的水杯。你可以尽量职业化、中性化一点。如果面试的是文秘、客服、销售这类职位,一定要穿职业装。不能穿过于紧身的衣裤,夏天不能穿无袖的上衣或过于暴露的款式。不可以穿特别短的裙子,如果穿职业套裙,一定要穿*,*颜色最好是肉色,不能穿黑色*或是网状袜。无论穿裙子,还是穿裤子,都要注意自己的坐姿。两腿并拢或者两腿交叉,是美观的坐姿,既显现出女性的美,又避免了不必要的尴尬。女大学生们可以观察一下央视的女主持人是怎么坐的,她们是怎么搭配职业装的。
当你走进公司大门的时候,公司已经不再把你当成学生了,你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有的女大学生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小女孩的样子,求职时一定得改。切忌浓妆艳抹,不要留过长的指甲,不要涂颜色鲜艳的指甲油。首饰可以戴,但不能过多,叮当作响会分散谈话的注意力。可以喷点香水,但是味道不能过浓。可以带包,但不要带那种娃娃包,那种像个大口袋似的包也不合适。有的女生喜欢把手机挂在脖子上,这是一种幼稚的表现。另外,面试的时候要把手机调成震动状态或关机。
职场中的衣着打扮,不要强调你的“变”:第一次是深色西服套装,下次是白色西服套装,或者第一次是披肩发,第二次来个短发,反差太大会给人以不稳定、不可捉摸感。
面试中的形象,不仅仅局限于衣着打扮,还包括言行举止。好的言行举止,应该是言谈清晰,举止从容,神态淡定,彬彬有礼。稳重,但不呆板;自信,但不轻狂。 。。
面试前的准备(6)
一次,我与北京某大学的几个大四学生约好,请他们到我公司办公室座谈。约好的时间快要到了,我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往楼下瞄了一眼,路上,有四个小伙子说说笑笑地向这个方向走来。我回头,对工作人员说:“可以准备茶水了,四个人,他们快上来了。”果不其然,就是这四个人。
或许是累了,他们一个个歪歪扭扭地靠在椅背上,解释说塞车且路不熟,在国贸周边逛了大半天才摸到这里。声音都很嘹亮,像小号一样。
我笑了,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过去。当初读书时,和室友在公交车上争论,兴致高得不得了,唾沫乱飞旁若无人。结果,让售票员给“劝”下了车。本来想去郊游野餐,现在下了车只得步行赶往目的地,边走路边争论,一直都没有停。烂漫的春景、争辩的内容都随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了,但我还记得说话时的感觉:放肆。
我之所以能猜准是他们四个,是因为他们那种无拘无束、散漫自适的走路姿势,还有旁若无人的神采。在国贸地区众多的年轻白领中间,这几个年轻人显得很“火热”,手舞足蹈的,有些“飘”,显然还没有经历过职场的洗礼。
紧张怎么办
如果你是面试官,看到一个应聘者过来了,他特别紧张,一会儿不停地抖腿,一会儿双手搓来搓去,一会儿挠挠头;你说话的时候,他不敢看你,回答问题张口结舌、前言不搭后语。面对这样的求职者,你做何感想?这样的人你会用吗?
面试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稀奇,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就更为常见。虽然不是致命的缺陷,但肯定会扣除一部分印象分。
怎么消除这种紧张情绪呢?首先是提前到这家公司去,熟悉一下环境。面试之前,适当喝一点儿白开水,但是不建议喝太甜的东西。在等待面试的时间里,你可以看看公司的宣传资料。不要频繁看时间,这会直接造成你心理紧张。你越看时间,就越紧张。如果这个时候,招聘经理迟到了,你也会习惯性地替他紧张。
等待面试期间,大脑里不要刻意去想现在是面试,不要总告诉自己“不要紧张”,那样你会更紧张。尽量把大脑“清空”,什么都不要想。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你可以做个深呼吸,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闭目养神。一般的洽谈室都靠近窗户,如果你还是紧张,可以向外看看,望望远方的高楼,心胸会随之开阔;看看楼下的芸芸众生,感受一下自己的渺小。你也许会发现,没有什么值得你如此紧张。这次面试,只是你漫长人生中的短短一瞬,这一瞬不可能决定一生;即使你出了丑,又有谁会记得?
产生紧张情绪,一定是思想包袱太重,害怕面试不成功。应该甩开包袱,轻装上阵。不成功又能怎样?世界这么大,机会有的是,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你可以将这次面试当成一次练兵,不抱必胜的信心,越抱有必胜信心,压力就越大,越容易紧张,越容易发挥失常。
紧张时,换一种心态,别把面试官看成公司的代表,而是把他看成一个人,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也有过你的这种经历,也是从新手一点一点磨练出来的,经过各种沟沟坎坎走到今天。当初他求职的时候,也可能紧张过,甚至还不如你呢。面对一个也曾经紧张过,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仍然会紧张的人,你有何必要怕他呢?
面试前的准备(7)
克服紧张的各种方法里面,最容易操作的,是模拟面试。可以在网上抄几道面试题,让你的同学或者老师来做面试官,你自己扮演求职者。模拟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有哪些不足。如果再有人指导一下,进步会更快。几次模拟面试后,你会更容易适应真正的面试。曾经有一个大学生跟我说,他为了克服恐惧心理,特地找了几个“不抱多大希望”的单位去应聘,中标固然不错,即使被涮下来,也可以积累面试经验。练好之后,再去自己中意的企业面试,这样会更加淡定。
多参加面试,对克服紧张心理确有奇效。面试第一家的时候,你可能很紧张,腿抖、搓手、挠头皮、语无伦次;到了第二家,可能腿就不抖了;第三家,不搓手了;第四家,不挠头皮了……面试几家之后,你已经气定神闲,游刃有余了。
曾经有一个大学生给我讲过他的面试经验:
在找到满意的工作之前,我参加了四五十家企业的面试,但没有一个修成正果。虽然那些面试没有成功,但是锻炼了我的面试心理和技巧,为后面的成功铺平了道路。刚开始面试时,我总是忍不住紧张,后来发现,某些面试官的思维似乎还不如我,对行业的理解也并不高明。我的实力不弱嘛,为什么要紧张?
我终于学会了面试。不但不紧张,而且能腾出精力察言观色。我不再是被动地任人挑选,而是能够主动地挑选东家。其实,面试是双向的,他要面试我,我也要面试他。我现在可以比较准确地摸清面试官的脾气,大致判断他想要招什么样的人,他是喜欢张扬的还是喜欢很听话的。在我看来,投其所好就是最核心的面试技巧。你能力再强,如果他认为你跟他的管理风格、企业文化相悖,他也不可能录用你。他说话的语气就是给你的信息,你可以据此判断他会不会接受你。投合,并不是作秀,而是把自己最擅长的一面表现给他看,他最需要哪一面,你就展现哪一面,需要表现性格就表现性格,需要表现技术就表现技术。
以上经验谈,虽有偏颇之处,但对应届毕业生很有参考价值。他在求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