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往后,要是看见接吻的镜头,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大惊小怪……
5?想象是人生命的迹象
一幅作品,在每个人心中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人,每一次欣赏,结果都不一样。这样才算正常。
谁来评说
我们的课程总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导入,第二个阶段是表现,第三个阶段是评价。其实,在导入阶段,也有一部分是在评画,评大师的画。谁来评说?孩子自己。老师只起组织作用。欣赏能力的培养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评大师的画,一是评孩子的画。前面讲的只是第一部分,评大师的画,第二部分还没有讲。对于欣赏能力的培养来说,评自己的画才是重头戏。
将当天的作品贴到墙上,选择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这个问题作为参照,将画的好的与画的不好的贴到一起进行对比。
老师有没有眼光、有没有水平全在贴画。有眼光就能贴好,没有眼光就会贴得乱七八糟。
如果画贴得很恰当,孩子的情绪就会立刻调动起来。如果这节课是纯视觉的,就专门针对视觉,把视觉表现好的与视觉表现不好的贴在一起;如果这节课是表现思维的,我们就把思维表达完整的与不完整的贴在一起;如果这节课许多孩子把人画得太小、空白的地方太大,我们就将那些大气的、充满画面的画与那些小里小气的画贴在一起……贴好了,让孩子上来评说。
←虹←桥←书←吧←。
第61节:二、怎样提升孩子审美(9)
孩子眼里的大雪
评说的办法有很多,比如用点击的方式,人人上来打分,就是将自己认为的好画用教鞭指一下,谁的画被指的次数多谁就赢了,否则,便是输了。
这有点像观雪景,下雪了,孩子非常兴奋,这种兴奋的心情有点像我们评画。雪花满天飞扬,洒得到处都是。孩子的眼睛,有的盯着天空,有的盯着地上,有的看的是满山遍野的景象,有的集中在洋洋洒洒的雪花,甚至只盯着某一朵小小的雪花……你看,虽然〃大雪〃只有一个,但在孩子的眼睛里,却有〃无数〃。每个孩子眼中的〃大雪〃都不一样。
这就涉及现代艺术理论,一幅作品,在每个人心中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人,每一次欣赏,结果都不一样。这样才算正常。不像以前,要求必须一致。但这样也会带来一个负面结果,孩子的品味往往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有时候,一幅画本来很好,但是认识不到……
比如马容画的那幅《被火山冲起的驴粪蛋》,是很大气很高级的一幅画,但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认为他的画最不行了。万一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就要用大师的画来说服他们。
野兽不是野兽
比如我拿出蒙克的画,我说:大家看,马容画得很像蒙克。为什么蒙克被称作大师?他的画大家都很欣赏?而马容,画得与蒙克非常接近,你们反倒不喜欢了。这是为什么?原因是你们还不会欣赏,认识不到马容画里的美。这幅画美在哪里?美在大胆、大气、不顾一切的劲儿,美在它想象的不一般,美在它所有的颜色都是那样奇特而又那样的和谐……就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才会一步步地走进画面、走进艺术、走进心灵直到提高欣赏水准。
你看,我们欣赏了大师的画,每天又在欣赏孩子自己的画。两相对照,大师的画也就变成了孩子的画,孩子的画反过来成了大师的画。大师与同学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验证,通过这样的、长时间的熏陶,大师就会走进他们心灵,与他们融为一体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起来的欣赏的能力是具有灵魂性的,而不是浮在表面,知识与心灵不致油水分离。这样获得的能力是从孩子心里生长出来的,具有生命力的,活泼的,而不是那种只能夸夸其谈,但没有一句能够说到点子上的知识书柜。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上爬是个聪明的办法。不要忌讳〃模仿〃这个词,模仿就是学习。无论任何学科,一开始都是从模仿、从学习起步的。但是现在很奇怪,许多的美术教师不愿从这里入手。
课堂上讲了〃野兽派〃的故事,放了〃野兽派〃的VCD片子,讨论了〃野兽派〃的内容,然后模仿〃野兽派〃。孩子们最终明白了:野兽不是野兽,而是激情。
虹←桥←书←吧←。←
第62节:三、将感受提升到心灵的高度(1)
三、将感受提升到心灵的高度
1?从个体到整体
观察能力是人本来就具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周围的一切都使人感觉到特别的新奇,婴儿的眼睛就像雷达一样不断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将看到的东西与自己的经验相结合,形成个人内在的知识。但是很多人在长大之后为什么失去了观察能力,这是因为长期不用观察能力的原因。而观察并不只是看,还有怎样看,看了以后又怎样想。这个水平越高,观察能力就越强。作为教育者,有责任为孩子所有的能力提供成长的平台,而且培养从个体观察到整体归纳的能力。否则,人所具有的某一项能力由于长久不用就会被人自己删除。
白云吸住了眼睛
观察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孩子学会观察这件事。
在绘画里,说到观察,人们一般都会想到比例呀、调子呀、色彩呀这些,许多美术班里,无论孩子多么小,教师大都这样来教。这是把大学那一套拿来教小孩了,等于让一个五岁的孩子来学大学数学。
绘画尽管由于受到照相技术冲击,像与不像已经显得不重要了,但画家还是应该具备起码的写实能力,不过,这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行,要到十二岁以上。否则,不但会破坏孩子的心智,还会使他们远离观察,直至痛恨观察这件事。因为这种观察与儿童的心理状况不符,孩子拒绝接受。符合儿童的观察形式是什么呢?不求绝对准确,但求事物的本质。
我们要从广义上思考〃观察〃问题,观察,难道仅仅是〃看准物像〃吗?如果只是为了看准物像,画得像,照相机就可以了,要人干什么呢?观察,是一种以心灵、情感、甚至想象、创造作为背景的由观察到思维的方法,观察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倾向于〃心照〃而不仅仅是〃眼观〃,这样形成的观察能力才是鲜活的、有生命的,而不是机械的、死板的。
观察习惯的养成,并不仅仅用来画画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生意谈判,就得观察对手;你是下属,就得观察你的上司;你是领导呢,那就得随时随地地观察你的手下。这里面〃心照〃的成分大于〃眼观〃的成分。〃察言观色〃不是一个贬义词,能做到察言观色,你就能最大可能地与周围环境和谐,出错率低,而工作成效大大提高,可现实中许多人有没有这种能力。家长呢,只有送孩子学画的时候他才会想到培养,不学画就想不到。
怎样培养,你不能带着孩子进了公园,说:这片景色多美啊,好好观察观察吧。这样只能使孩子厌恶观察。
理想的结果是,你没有告诉孩子观察这件事,甚至连观察这个词也没有提,但孩子高高兴兴地做了,观察了,有了观察能力,形成了观察习惯,而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观察。当有一天,他有了这样的能力了,你就会发现他的绘画日记上会出现这样的纪录:我今天一下汽车发现天空中有一团白云,是这个样子的,美丽极了,那团白云好像吸住了我的眼睛,拔不出来。文字下面配着一幅画。或者:我今天跟妈妈上街,发现一个仙人掌就好像一个人似的,它好像在说:看啊,我多像人呀,你们都来看我吧。
你发现什么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做到这一点的呢?一是你的设计要与孩子的心理状况相吻合,另一个是要让他们感兴趣。具体操作方面,方法很多,可以从〃对比〃进入,也可以从〃故事〃进入,等等。总之要切中要害,撞到他们的兴奋点上。
孩子最喜欢什么?一个是吃,一个是玩。尤其是教室里突然出现了一大堆吃的和玩的,这在学校里很难见到的,孩子会感到很新奇。
我准备两组食物,每组三个,第一组是土豆、橘子、苹果,另一组是三角形蛋糕、方形的以及菱形的面包。我将两组食物摆在桌子上,造成对比的效果。我会将手从左到右轻轻滑过,问他们发现了什么,而不是说孩子们,请观察。
手的这种动作能够很好地吸引孩子的眼睛。其实,你的一个眼神也会给他们许多暗示的,如果只用语言而不以动作、目光配合的话,孩子的眼睛就只会傻傻地瞪着了,不清楚该干什么。我的手在那溜食物上面从这边移向那边,一边移动一边问。我的手像是在孩子的心头滑过,我的声音融入他们的心灵。
在孩子的眼睛移动过程中,我问孩子: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大都不能一下子发现这些食物可以分成两组,他们会说:水果是有皮的,蛋糕没有皮;苹果是有水的,面包是没水的;苹果是青的,橘子是黄的,土豆是一种灰不搐搐的难看得要命的颜色。因为小孩子对于食物的概念还局限在口感、味道和颜色上面,食物只是作为〃可食的物品〃这种个体角色被认知的。我的追问就是要在他们心中建立起一个由个体到归纳的观察与思维的过程:食物不光可以吃,也可以作为形状被认知。我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他们从味觉进入视觉,然后上升到概念。
当孩子把所有能够看到的和想到的都说完了之后,老师再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如果是一个不懂得儿童心理的老师,他会说:噢,你们发现了这组是水果,这水果是什么样子的?而一个有水平的老师只问发现了什么。老师做了大量的铺垫,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形成归纳性思维,要是不这样做,就会剥夺了他们的机会。
从个体到归纳
我不停地问下去,问着问着,孩子们就被逼上绝路了,不得不调动起全部的潜能,接下来便会发生本质的突破。孩子这时会说:噢,我发现了,一组是水果,一组是面食;一组是自然生长的,另一组是人工做成的;这边全是方的,这边全是圆的!
※虹※桥※书※吧※。
第63节:三、将感受提升到心灵的高度(2)
我说哇,真棒!孩子终于把六个物体按照它们的共同属性分成了两个部分整体比较了,发现前三个物体与后三个物体之间的本质的不同。
之后,我在方形中间每一个物体,用手指头摸着它们的棱,再拿起圆的物体,用同样的动作抚摸表面,再问孩子:发现了什么?
他们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噢,我们发现了,一组是有棱的,一组是没棱的。这样,就由个体上升到归纳了。
归纳的台阶是他们自己上去的,我只不过引导了一下。我们说要让孩子有智慧,可这个智慧老师是没有办法直接传达,直接传达只能传去智慧的影子。
然后,我把有棱的那组拿掉,我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