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品牌战 >

第17章

品牌战-第17章

小说: 品牌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剃须刀第一品牌吉列的背后站着的母公司是谁?宝洁。     
  冷饮第一品牌和路雪的身后坐着的又是谁?联合利华。     
  知道这个秘密的消费者一定大吃一惊:我怎么不知道。其实之所以不知道,不是其不够细心,而是两位“巨人”有意相瞒,他们刻意采取了多品牌延伸的 策略。     
  众所周知,宝洁和联合利华是世界两大日化用品品牌,如果宝洁像经营日用品牌那样大声宣扬吉列是其名下的,相信吉列不仅不会“沾到宝洁的光”,甚至连一般的市场都难保;如果联合利华高调宣布和路雪与自己关系密切,消费者在吃雪糕时难免会吃出洗衣粉的味道,它们品牌的延伸就会功亏一篑。所以,宝洁和联合利华不约而同选择了另立一个品牌来规避风险。     
  要破除品牌延伸的障碍,最绝妙的办法就是多生几个“孩子”,程序上也只不过是多起几个名字而已;名字不同消费者自然不会产生误解,品牌形象塑造更容易,何乐而不为呢?     
  多品牌延伸,宝洁给人们做了表率:宝洁在确定自己日化用品的品牌定位后,其旗下所有日化用品在营销上是多品牌运作,海飞丝、飘柔、激爽、沙宣、力士、舒肤佳、碧浪、汰渍……类别不同、品牌不同,但它们之间都建立了强烈的品牌关联,不断增加其企业品牌的内涵,强化企业品牌形象,共同塑造宝洁“美化生活”的品牌形象,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宝洁的品牌,而且还为宝洁品牌增值不少。     
  在非日化用品领域,宝洁完完全全走了多品牌的道路,不论从命名、营销还是品牌运作,吉列没有和宝洁联系在一起,而以一个独立的形象宣称自己的专家品牌形象,在剃须刀领域建起自己的王国。宝洁清楚地知道吉列是占不到自己什么光芒的,不如任其施展自己的魅力!     
  品牌延伸不定势,因地制宜是根本!     
  企业品牌延伸不像产品品牌可以当一样产品那样运作,但却可以通过旗下不同的产品品牌为自己做加法。……品牌延伸必须是符合企业本身的定位,是被消费者认可的,是能提升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的,是能帮助企业丰富品牌内涵的……     
  有策略的延伸,品牌自会加速成长。     
※虹※桥※书※吧※。  
第43节:案例解析之一 (1)           
  案例解析之一 五粮液VS茅台:品牌背后的玄机     
  中国白酒行业名酒辈出,但最知名的莫过于茅台和五粮液,而茅台“国酒”的地位在众多国人的心中一直无法撼动。但近年来,五粮液的风头大大盖过了茅台。五粮液凭借混合品牌战略快速崛起,经营业绩把茅台远远甩在了后面。五粮液是如何撼动茅台的江湖地位的?      
  品牌战略造就市场格局     
  2004年五粮液主营收入达62亿元,茅台主营业务收入为30亿元,仅为五粮液的一半;2004年五粮液品牌资产实现从31。56亿元到306。82亿元的飞跃,而同年国酒茅台的品牌资产为200亿元。     
  茅台的品牌战略缺失     
  继五粮液之后白酒业掀起了“买断经营”、“品牌OEM模式”的经营热潮。“国酒”茅台也不甘寂寞,也走上了混合品牌战略,形成了貌似五粮液品牌延伸的策略。     
  第一集团军直接冠以茅台品牌的产品,如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茅台醇、茅台液;第二集团军冠以茅台集团品牌的产品——贵州王、红河酒、小豹子、九月九的酒(其中一些是买断品牌);第三集团军则是冠于茅台品牌的“远征军”,如茅台啤酒、茅台葡萄酒,“远征”啤酒业的老大青岛啤酒和红酒老大张裕。     
  茅台是什么品牌?是国酒,是中国白酒的第一品牌。所以,所有的营销动作都应该具有这样的高度,与之相称,否则就会使品牌贬损。为什么现在又提出“茅台要走平民化的道路”这个理念,要让茅台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走下来。茅台品牌拥有“国酒”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那么大的消费群,不就是因为她高高在上、充满神秘的、令人向往的品牌形象吗?平民化在市场定位上是个什么概念?是指哪部份、哪一类收入层面的消费群呢?从社会学角度看,平民一般是指低收入阶层。茅台打出平民化的旗子,这看似在尽可能迎合更多的消费群,其实是在自抑身价。     
  品牌簇群战略成就五粮液     
  “酒王”五粮液凭什么挑战“国酒”茅台?     
  也许有人会说五粮液的成功是品牌运作的成功。买断经营催生了“五粮醇”和“五粮春”;“品牌OEM”造就了强势子品牌“金六福”和“浏阳河”。五粮液首开白酒行业混合品牌管理模式,凭借着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品牌快速崛起。     
  就在茅台进行品牌延伸时,五粮液在做什么?成功的经验已经为强大对手茅台所“吸收”、“改造”,五粮液又凭借什么确保“酒王”的地位?     
  这时品牌簇群策略浮出水面。     
  五粮液利用品牌簇群进行市场细分,精心为竞争对手设置壁垒,借助网络优势,强力渗透终端,增加竞争对手进入的难度和风险。如在礼品酒市场上一口气推出了五大礼酒系列:明窖1368打“历史文化牌”;五粮醇打“商务礼宾酒”;金叶神打“中国人的礼酒”;五龙宾打“贵宾用酒”。中高端“礼”酒相继问世,一路“高开高走”,越来越走向成功人士。不论是主打历史文化牌的明窖1368,还是主打商务礼宾的金叶神,以及主打贵宾概念的五龙宾等的价格空间都是在单瓶180元以上,主价位空间则在200~300元之间,而这一价位则是国内主流的商务/公务酒的核心价位。     
  五粮液正是通过这种品牌簇群策略,全方位市场渗透,将品类精耕细作,最终独占中高端礼品酒市场。而此时的茅台却在品牌延伸战略上遭遇了寒流,“平民路线”受挫,品牌形象受损;品牌战略未充分整合产地资源,导致茅台镇群雄并起,同城竞争弱化“国酒”最稀缺的产地资源;品牌的盲目延伸,背离消费者的心智资源,进而模糊了茅台“国酒”的品牌价值;五粮液的品类细分,使茅台在终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虹桥书吧。  
第44节:案例解析之一 (2)       
  五粮液品牌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什么?品牌簇群,全力出击,精耕市场。     
  五粮液通过建立品牌簇群,形成市场的张力;通过“母品牌”坚持打高走高,“子品牌”则进行市场全程渗透。品类细分使五粮液“没有坏孩子”,没有不良的品牌负资产,品类细分使五粮液的品牌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优化,品类细分为五粮液的混合品牌战略保驾护航。在某种意义上说,品牌簇群策略使成熟期的五粮液品牌的影响力得到了维续和提升。     
  价格策略成就五粮液     
  五粮液:高举高打,大小通吃     
  五粮液是如何从大众品牌形象过渡到“中高端白酒”的品牌形象的?     
  成功的提价策略是五粮液品牌影响力的分水岭。20年前,汾酒的价格比茅台低1元多,比五粮液低2角。现在呢? 汾酒和五粮液平均差价为200元左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何在?在早期白酒市场上,众多名酒价位接近,相互间几乎没有档次差别。除茅台外,其他名酒在消费者眼中,并无太多差别。在1993年以前,名酒更多在销量上较劲儿,而不是在品牌形象、品牌价值上对比。为了保持较高的销量,众多厂家不愿意贸然提价,以免降低眼前的销量。     
  在不少名酒追逐销量、忽视价格差本身表现出的品牌差别时,五粮液却抓住一切机会适时提价,到1993年,众多名酒仍在10多元、20多元徘徊时,此时的五粮液已经涨到了100多元。于是,不知不觉中,白酒分化成了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而五粮液凭借高价格,品牌实现高端化,与其他名酒拉开了 档次。      
  成功的提价策略使五粮液挖到了品牌价值的“第一桶金”,为日后的混合品牌营运模式埋下了伏笔。     
  成功提价后的五粮液进行了品牌资源整合,用精准的价格策略,对高端消费群体进行高高、高中、中高的三档次市场细分,不给竞争对手留下任何市场缝隙,凭借强大的终端网络,建立起高端品牌形象的区隔。针对顶尖的社会名流、政要的消费群体,以五粮神为主打,终端价位在1980元,主攻超级终端,走高层礼品渠道,品牌形象定位为“超越权贵”;针对政府高官、军队要员、企业家和其他非富即贵人群,以五粮神218为主打,终端价位在990元,主攻酒店旗舰店、商超A类店、团购中高层,走高端终端渠道,品牌形象定位为“超越神韵”;针对私营业主、白领、企业中高层主管、其他高消费人群以及追求成功人士,以五粮神216为主打,终端价位在380元,主攻终端酒店A类、B类店及商超批发、零售店,走中高端终端渠道,与“水井坊”、“国窖1573”、“金剑南”抢市场。     
  在确保高端市场的同时,五粮液并不忽视中低端市场。此时,混合品牌运作的优势突显出来了。在五粮液的产品阵容里,低端有不超过10元的尖庄,中端有100元左右的五粮醇和五粮春,高端有300元以上的五粮神,加上如金六福、浏阳河中高端定位的子品牌补缺,这使得五粮液在市场上纵横驰骋。     
  茅台的绥靖政策:平民路线     
  在竞争对手快速成长的时候,茅台没有借助“国酒”的优势资源进行有力阻击,反而给五粮液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会。五粮液在高端上一路高歌猛进时,茅台却打出平民化的旗子,这看似在尽可能迎合更多的消费群,其实是在自抑身价,结果模糊了茅台“国酒”的品牌形象。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白酒的高端品牌已不再是“国酒”茅台一支独秀了。     
  而走平民路线的“国酒”茅台,此时却在产品渗透战中更显得“高成,低不就”。既是“国酒”,就应该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既是“国酒”,就应该是高高在上,霸气十足的。近年来茅台在品牌拓展中,先后开发出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等中低档品牌酒,将品牌从高端市场拉到中低端市场;然后,又将品牌转嫁到啤酒、葡萄酒等毫无价值匹配度的产品上,舍弃其高盈利区不要,非要往价格战里“扎堆”。     
  试想一下,茅台能拥有那么高的荣誉,吸引那么大的消费群,不就是因为其高档神秘的形象吗。如今打出平民化的旗帜,其实是自贬身价,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会挫伤茅台原有消费者的忠诚度。“总统用的笔”派克也曾走“平民化道路”——推出几元钱的低档货,其代价是低端市场不见起色,而高端市场却失去了大批忠诚顾客。这样的教训难道不值得茅台深思吗?         
§虹§桥§书§吧§BOOK。  
第45节:案例解析之一 (3)       
  不难看出五粮液正是利用对手的错误,通过成功的价格策略,扩张中高端的地盘,提升品牌形象,五粮液的崛起最终使“国酒”茅台有其名,而无其实。     
  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传播力,就没有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