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摩登时代 >

第222章

摩登时代-第222章

小说: 摩登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事情可以就这样过去,可是一份来自歌坛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声援,却让事情再起波澜。尽管萧逸臣和迈克尔·杰克逊只有过一次匆匆的合作,但是迈克尔·杰克逊在听说了萧逸臣深陷“泄密门”感到很激愤。两人都是有色人种,而且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取得了远超白人的成绩,相似的经历都促使迈克尔·杰克逊主动站出来为萧逸臣说话。

迈克尔·杰克逊的名字是流行乐坛上光芒夺目的名字,但十多年来,他却一直被笼罩在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导中,以及淹没在世人茶余饭后恣意嘲讽的口沫中。借着这次为萧逸臣正名的机会,他首次在媒体面前说出了深藏在心中的很多想法:

“我已经厌倦了被人操纵的感觉。这种压迫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是撒谎者,历史书也是谎言满布。你必须知道,所有的流行音乐,从爵士到摇滚到hip—hop,然后到舞曲,都是黑人创造的!但这都被逼到了史书的角落里去!你从来没见过一个黑人出现在它的封面上,你只会看到猫王,看到滚石乐队,可谁才是真正的先驱呢?”

“自从我打破唱片纪录开始——我打破了猫王的纪录,我打破了披头士的纪录——然后呢?他们叫我畸形人,同性恋者,性骚扰小孩的怪胎!他们说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肤,做一切可做的来诋毁我,这些都是阴谋!当我站在镜前时看着自己,我知道,我是个黑人!”

“想想Xylon的遭遇,大家就不难发现,这一切都是丑恶的种族观念造成的结果。Xylon是好莱坞最年轻的编剧、最年轻的电影公司主席,他连续五届拿下了6座奥斯卡大奖。他打破了所有白人的记录,他达到了白人无法达到的高度,然后麻烦就总是围绕着他,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华人。”

“人们总是向我询问关于Xylon的问题,他是我有幸为之合作过的天生最令人兴奋的电影人了,在风度问题上,我从来没见过像Xylon这样风度翩翩的人。他把召集而来为他工作的每个人都像艺术家似的尊重地看待。他让人们各行其是。因为,尽管他是个职业制片人,并且对电影艺术有着深刻的了解,但是他仍然尊重人们的工作方式。”

“他和你说话的方式就像你的工作和他的同样重要一样,我从Xylon身上真的感受到了这一点。毫无架子,完全没有任何的架子。一样东西经常被当作他的架子的表现,那就是他出人意表的谦虚。有关于贿选,我认为那是对Xylon众所周知的杰出才华的赤裸裸的侮辱!”

杰克逊是在他的一个歌迷见面会上发表了这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他说这些的本意是想要号召自己的支持者声援萧逸臣,借用此事的公众关注度来宣扬种族平等,以引起政府对有色人种人权保护的重视。但是看似简单的“泄密门”事件经过别有用心的人对杰克逊这番话的曲解,被上升了到了种族冲突问题的高度。

一涉及到种族矛盾的问题,事情就变得有些复杂了,触及到敏感的话题,大多数的主流媒体都选择了沉默和回避,但是也有一些报刊在大力的渲染此事。一些危险的言论,开始在这个时候冒了出来,这立刻引起了萧逸臣的重视。

尽管整个事件的诱因是“泄密门”,但是事件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公众关注和媒体讨论的话题已经渐渐的偏离了最初主题,萧逸臣知道自己在不站出来结束这场“闹剧”,事情很可能会愈演愈烈,甚至于最后无法收场。

萧逸臣自己确实讨厌美国一直存在着的种族歧视倾向,尽管他本身的成功已经超越了这种隔阂,但是他知道想要消除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毒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像让好莱坞接受中国文化一样,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事情的发展已经快要超出他所能够控制的范围,所以他必须有所表态。

第二百八十七章 奥斯卡的前奏曲

新闻发布会当天,美国各大报刊杂志的记者都蜂拥而至,以至原本可以容纳200多人的会场依旧显得有些拥挤,还有许多小报的记者因为没有收到入场券而只能守在会场外等候消息。萧逸臣的车刚出现在会场外,就引来了无数的镜头和闪光灯的追捧,发布会现场的记者更是把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这位年轻的新锐豪门。

自从接任派拉蒙主席、成为美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高管之后,萧逸臣的名字就频繁的出现在美国各大报刊杂志之上,无论是财经版还是娱乐版,这个名字都曾占据过头版最显眼的位置。削瘦挺拔的身高、清俊而富有棱角的脸庞、清华卓然的气质,当萧逸臣正装出现在媒体面前时,几乎让所有的记者都眼前一亮。

“在开始这次新闻发布会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对如下的几个基本的事实加以阐明,这些事实是我召开这次发布会的前提。我的发言结束后,大家可以自由的提问,我也会尽量的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萧逸臣看着台下连成一片的闪光灯,语气平淡的开始了他在美国媒体面前就“泄密门”事件的第一次公开发言。

“首先,作为美国众多华人中的一员,我需要感谢迈克尔·杰克逊先生,尽管有关‘泄密门’事件或许并没有上升到种族矛盾的层面,但是我们必须直面一个现实:即便是在林肯总统签署《解放黑奴宣言》139年、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34年之后,在我们这个宣称人权、自由、平等的国家,种族隔阂与歧视依旧存在。”

“尽管我认为所谓的‘泄密门’事件,和我自己华人的身份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由此事引发的一系列有关种族问题的争论却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我感觉现在的美国正在失去作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的自信,这个国家一直秉承的包容正在逐渐的演变成一种狭隘,难道美国的自信真是如此的脆弱,以至于无法接受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多元文化存在!”

“刚刚才结束上映的影片《消失的地平线》在北美地区获得了很好的票房,这说明大家是喜欢这部电影的。但就是因为这部影片的题材涉及到了中国,一个正在高速崛起的国家。很多的美国人就把一切来自中国的东西妖魔化,缺乏事实依据的去怀疑、去否定,我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自信不足的表现!”

“其次,作为维亚康姆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派拉蒙在参加这次奥斯卡评审中并不存在任何的暗箱操作,所谓和评审委员会相互串谋的,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

“如今的派拉蒙出品的电影掌控着全球电影近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而在北美地区,这一份额还在进一步的扩大。奥斯卡是每一部好莱坞电影都渴望得到的荣誉,但是一个年产值接近80亿美元的老牌电影公司需要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去赢得奥斯卡奖项,我觉得都这怎么都更像是一个笑话!”

“遗憾的是我们的某些媒体在这次无聊的闹剧中充当了很愚蠢的角色,我认为在这期间一些报道甚至对整个事件缺乏基本的理性认识,这已经严重的偏离了新闻工作者应该恪守的客观公正的原则!”

“最后,作为维亚康姆的高层董事,我要感谢美国的各大主流媒体,感谢他们在此次不实的恶意报道发生后能够保持一个较为审慎的态度,并在派拉蒙对此事的处理上给与了充分的谅解和帮助。但在此我也要在此提醒那些别有用心的人,那些低级卑劣的手段是不可能对派拉蒙公司的发展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的。”

“至于我个人,更多的解释是没有必要的。我和甘尼斯先生之间的交往并没有违法任何的规定,而且我也充分的相信奥斯卡机制健全的评审制度和诸多公正的评委们,由此产生的评审结果应该是客观公正的。除非有谁能够提出比现行制度更好的方式,不然一切的猜疑都是没有的意义的!”

“Xylon先生既然愿意充分的相信奥斯卡的评委们,为什么在您首次获得奥斯卡大奖的时候,您要选择拒绝?”萧逸臣的发言刚刚结束,马上就有记者站起来问了一个很是犀利的问题。

“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选择,去过和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不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就如我现在坚信自己的选择一样!”萧逸臣很坦然的面对了这个问题。

“派拉蒙和梦工厂今年占据了奥斯卡三分之一的大奖提名,对于这份‘新鲜出炉’的名单,您是怎么看的?”该解释的问题萧逸臣在之前的发言中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现场的记者只好转变了提问的方向。

萧逸臣沉默了片刻,最后用一种很低调的表情说一句很张狂的话:“我只能说,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詹姆斯·卡梅隆先生的《诡刺》和斯皮尔伯格先生的《消失的地平线》两部影片这次都是这届奥斯卡获奖的大热门,您个人如何来评价这两部电影?您觉得这两部影片哪一部能够在今年的奥斯卡上有更多的斩获?”见从萧逸臣身上似乎已经“榨不出”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现场的记者又把提问引到了当前媒体正在热议的好莱坞两大导演的巅峰对决上。

一提起当今的好莱坞电影,人们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两个人,一个是传奇导演斯皮尔伯格,一位是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两人第一次在奥斯卡上的碰撞,已经是五年前的往事了。那一年红毯上站在他们两人中间的是萧逸臣,三巨头的携手亮相成为了奥斯卡最经典的记忆。即便是在时隔五年之后,那届奥斯卡依旧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遗憾的是在此之后,这两位好莱坞最杰出的导演之间似乎就形成了某种默契,每次都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这种相互的“礼让”造成的结果就是再次之后,两人在没有在奥斯卡的舞台有过正面的交锋。但是有关两人孰优孰劣的比较和争议一直都存在着,而这一次,两人在奥斯卡上的不期而遇重新又点燃了媒体的热情。

在奥斯卡评审委员会公布了本届参赛作品入围名单之后,纽约时报的评论版很快就登载出了一副很有意思的漫画,寓意直指今年奥斯卡最引人注目的一场争夺。卡通版的詹姆斯·卡梅隆骑乘着一架大型客机,凶猛的撞向拟人化了的大楼;而斯皮尔伯格则驾驶着一架老式的飞机,一头扎向两座高山之间的香格里拉峡谷。在这两幅不同的场景画面中间站立的是萧逸臣,他手里捧着一尊奥斯卡小金人,一副左右为难的模样。

这幅漫画很巧妙的表达了《诡刺》和《消失的地平线》这两部影片的一些相似之处:飞机是这两部影片很重要的工具,《诡刺》用飞机送给了人们一次震撼眼球的恐怖袭击,而在《消失的地平线》中,飞机成为了主角们进入香格里拉的关键。

而且漫画将萧逸臣放在詹姆斯·卡梅隆和斯皮尔伯格中间并非偶然,在这两位眼高于顶的大导演中间,萧逸臣确实扮演了一个很微妙的角色。作为这两位导演共同的投资人,他们屈指可数的作品几乎都是由萧逸臣亲自担任制片。五年前是如此,五年之后情况也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

这幅漫画在萧逸臣深陷“泄密门”事件之时发布,多少也有些暗示这一事件的意味,但显然好莱坞两大导演之间的争夺,更吸引公众的眼球,而作为站在漫画中间的角色,萧逸臣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现场的记者才会想到这样的提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