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江山国色 >

第309章

江山国色-第309章

小说: 江山国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而各幽州的酒楼,供应飧食的店家也是越来越多。在幽州士人一般是食三餐,而平头百姓才食两餐,时人称晚食之为飧。眼下幽州正太平年景,秋收后粮价下降,加上许可酿酒私营后,酒价比之官营时要降了不少,士人们们也是乐意走出门来吃饭喝酒,应酬朋友。
  位于郡学附近的招贤楼,生意仍是不错,店内店小二一手托着好几道菜,快如穿花的在楼梯上走上走下,香喷四逸的菜品一道一道奉上客人的餐桌。楼内还有踏摇娘还唱着曲儿,柔柔的歌声传入众人耳中,令奔走了一日的人们,皆是精神一松,沉浸在歌声之中。
  时值乱世,即便数年未遇战火的幽州,百姓日子过得也是不轻松。虽说出入招贤楼内都是幽州上流人物,但桌面上也只是三四碟小菜,一壶浊酒,绝没有奢侈之景。
  在招贤楼二楼一处雅间。
  姬川,刘易,周旭三人共坐一张桌子,这是从怀荒镇传来,塞外日益兴盛的合食,一改过去的汉人宴席的分餐制,众人坐在胡床上围在一桌吃饭。
  厨娘端上温好的酒后,姬川让之退下,席面上一盘沾满大蒜的猪下水,半只酿鹅,一盘凉菜,加上一小盆炊饼,就是三人的饭食。
  姬川今日在议事堂上,说了一日口干舌燥,不待酒凉。边自顾端来痛饮了数杯。一旁刘易夹了一筷子鹅脖,笑道:“姬兄,今日议事大放异彩,莫非是要以酒相贺否?”
  姬川没好气看了刘易一眼,言道:“什么以酒相贺,借酒消愁还差不多。”
  周旭,刘易二人对视一眼。不由一笑,今日议事堂上,众官吏为立国之事,争执的是天昏地暗,最后李重九宣布休会,这才平息了众人的议论。
  姬川举杯言道:“眼下还未立国。众官员就各自争执,一旦真的开国,那朝堂之上,该是如何的天翻地覆。”
  周旭言道:“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赵王能虚心纳谏,广开言路。实是难得,平素君主如魏郡守,姬兄这般的谏臣,哪里容的下,当年薛道衡诗才名满天下,却一不小心惹了杨修之祸,被天子杀了,诸位还记得么?”
  “故而有时候我也劝姬兄你说话谨慎一些。”
  姬川不以为意。继续喝酒言道:“这又如何,魏征可得,吾不可得。”
  周旭言道:“魏征乃是秉公处事,见不平而鸣,而姬兄你却是意气之争,哪里是一样?”
  刘易打趣言道:“姬兄,我们三人皆是怀荒镇出来的。而今你却青云直上,将我和周兄都远远甩在身上,今日来之不易,可要珍惜啊。”
  姬川眉头一竖。言道:“今日莫非我在政事堂上说干了嘴,定和你再说道说道。”
  见二人要争吵,周旭举杯言道:“二位眼下都是一方官吏了,大有身份,不比在怀荒镇时候了,若是在酒楼之内争执,这成何体统。”
  “罢了,给周兄一个面子。”
  周旭见姬川难得肯让一步,当下松了口气言道:“想当初突厥洗劫雁门,我们一家遭了难,往怀荒镇戍边时,心道能吃饱一口饭即可,此生别无他求,没想到焉有今日,来我们同饮此杯。”
  刘易举杯言道:“我又何尝不是,当初我一介商贾之徒,今日能为一郡之尊,位居庙堂之上,想来如黄粱一梦,实是令人感慨。”
  姬川听二人感伤,眼前不由浮现出当年在怀荒镇于二人公事一幕,举杯言道:“此时此刻岂能无诗下酒,听我道来,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刘易听了不快言道:“姬兄,今日是我们高兴之日,说这些干嘛。”
  姬川笑了笑,言道:“人情岂有长久,我们三人出身境遇皆是不同,今日犹能在饮酒,实乃庆幸,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来。”
  说罢三人一并碰杯,吃菜,话题转向官场升迁,以及立国之事,说着说着,酒楼下面人声喧闹。
  一群郡学士子,正谈笑风生的大步上楼,楼梯踏得是噔噔之响,长笑之声远远传来,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周旭看向一旁屏风外的青衿士子,不由想起了自己年少之时,不敢感慨了一番光阴易逝。
  姬川看着一眼楼下士子,言道:“开国之后,赵王有意设国子监,周兄有望任祭酒。”
  周旭听了一愣,言道:“国子监祭酒?”
  刘易笑道:“若消息属实,那么将来太学生,都乃是你的高徒了。我在这里先道贺了。”
  周旭听了久久说不出话来,刘易,姬川知他是一时反应不过来,犯了痴,当初在怀荒镇时,周旭就有口吃的习惯,现在为人师表,倒是不口吃,但这遇大事犯呆的习惯,还是改不了。
  见周旭不语,刘易看向姬川问道:“姬兄在刺史府消息灵通,不知小弟今年可有望升迁?”
  姬川听了按捺不言,刘易佯怒言道:“姬兄,凭你我交情,透个一丝半点的风声,又如何了。你也知道,安乐郡那穷乡僻壤,我就算没有右迁,入中枢任一介小官,也是好的。”
  姬川笑着言道:“好吧,恐怕要令你失望了,这次你连安平郡都没得待了,要去更远的地方?”
  刘易听了手中筷子一停,当下停箸不食。
  周旭不忍言道:“姬兄,你何必吊人胃口呢?”
  刘易怒道:“不说也罢。”
  姬川终于一出方才刘易言语冲撞自己之气,当下言道:“赵王有意辖怀荒,御夷二镇,在塞北设弱水州都护府,刘兄你因当初在怀荒镇,与番人多打交道,故而这一次赵王亲点你的将,是要委以重用的。”
  刘易听了大惑不解地言道:“赵王,设五统军节制草原番军,早有体制,这都护府又是何意?”
  周旭言道:“刘兄,这你就不懂了,当初大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节制西域五十五国,班定远之事,你知道吧。”
  刘易点点头,言道:“班定远之事,谁能不知,一介书生,投笔从戎,万里封侯。”
  姬川言道:“不过这西域都护府,又不一样,除了节制乌侯秦水左右的草原各部,还有契丹,高句丽的屯兵,以及怀荒镇,御夷二镇的汉军。”
  “你要知道,眼下仅怀荒,御夷二镇,户数就已是达到两万户,而弱水州中的汉人,更接近三万户,这相当于一个中郡的户数。而不用说数万高句丽,契丹屯兵,以及十几万帐草原番部,故而现在弱水州不可视作番外之地,已是番汉杂居局面。”
  刘易拍股言道:“我知道了,这弱水州都护府,不仅要节制番人,还要管辖汉军,让番汉之间和睦相处。”
  姬川点点头,言道:“正是,这等用意。赵王真是高瞻远瞩,若是不能协调番汉之间,一旦汉人越来越多进入弱水州,番汉之间必生冲突,到时就难以治理了。”
  周旭按桌,正色言道:“真不敢相信,赵王胸中的雄图伟略,我等能在其麾下驱策,开创一代盛世,真是此生之幸事。真是令旭期待,不知将来会是如何一个王朝,屹定于幽州之上。”
  姬川点点头,言道:“说的是,故而这几日我们虽是操劳,但所议的一切都是为了新朝能媲美三代之制,让子孙后代一劳永逸。”
  “三代之制!”周旭听了不由犹然神往。
  三代乃是每个儒生的梦想,众所周知孔子尚周,一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而之后的儒生,更是认为,三代之后,连汉晋等朝,也是有乱而无治,而南北二朝,大隋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故而儒生更是言必称三代,一切以三代之制与今相较,周旭听姬川这么说,心底便是燃起了熊熊之火,无限憧憬。
  姬川则是清醒一些,他认为三代之中有些,已是不能古为今用了,但无论如何三代,还是最理想。作为商贾出身的刘易当然不能理解二位为何作如此之想。
  周旭突然言道:“孔子尚周,墨子尚夏,老子尚三代,赵王若是立万世之制,当以三代何者为准呢?”
  姬川闻言,凝眉言道:“此非我所能知呢?现在赵王正与温长史,魏郡守等商议此事呢?”
  “现在?”周旭讶然。
  姬川则是点了点头。
  此刻幽州刺史府内,温彦博,陈孝意,魏征,王珪,卢承庆等人正一并站在李重九案前。
  温彦博言道:“启禀赵王,闻之立国在即,这是幽州十几名乡老,联名奉上的万言书,其中言复三代之治,建万世之基石……”
  说了一半,李重九将手头的书札一合,言道:“三代之治,我看不必了。”
  
  第四百三十九章强大的门下省
  
  幽州刺史府内,烛火通明。
  今日政事堂议论了一日,众官吏早就十分疲倦了。
  不说温彦博,卢承庆等人,就说魏征如此一日工作八个时辰的工作狂,此刻精神都有些疲倦。唯独只有李重九反是神采奕奕。
  李重九目光扫过众人,众臣都勉强坐直,而早就精力不济的温彦博揉捏了一下双眼,强打起精神,众人都知开国立朝,最重就是定下一国之制,有了制度,之后典章法度才有了行驶的可能。
  故而温彦博等人都是一刻不敢怠慢。
  温彦博先是问道:“为何王上言,三代之治,不可持呢?”
  先秦诸子,除了法家之外,无人无不推崇三代,所以而今读书人,都认为三代乃是最为典范朝代,否则也不会有王莽当初托古改制之事。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诸位都累了,反正今日肯定是要谈到入夜,也不急于一时,就在刺史府下榻休息。”
  众官吏一并道是。
  李重九向外问道:“厨房都准备什么点心呢?”
  外人禀报言道:“启禀王上,夫人担心您议事太迟,故而早令厨房备下了银耳瘦肉粥。”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能盛几碗,够我与几位爱卿共食?”
  “那是当然了,夫人命人给您熬了一大锅了,小灶的火也没有熄,王上有什么想吃的,尽管吩咐下人去做。”
  李重九不由深赞杨娥皇的体贴,言道:“那好,你们看有什么做的,随意送上几样来,不过银耳瘦肉粥必须先端上来。”
  不久冒着热气的银耳瘦肉粥,一碗一碗的端上来,虽分量不多,但十分精致。
  “多谢。王上赐宴!”
  魏征等人早已是饥肠辘辘,一并称谢之后,就拿起勺子喝粥进食。
  李重九亦朵颐大嚼,不久厨房又奉上一篮子羊肉葱饼,还有一锅鲫鱼熬得鱼汤。
  天寒地冻中,众人喝着热气腾腾的鱼汤,就着羊肉葱饼。不多时各个吃得十分惬意,疲倦之情一扫而空。
  王珪更是长舒了一口气,笑道:“多久没吃过如此饭食了。”
  众人皆是放下碗筷,伸了个懒腰,重新回到正题。
  李重九言道:“三代之时,一方所治。口不过数万,故而君主处理政务,下能通上,有过即改,故而政治清明。”
  “而隋室丧乱之因,乃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天子万乘之重。又自专政务,日断十事而五条不中,中者也就罢了,其如不中者如何,下意不能通上,改过时,悔之已晚?一日万机,己多亏失。积年累月,这才积重难返。”
  李重九的话,简而言之,三代之时,君王治下人口较,地方不广,所以言路便达。下不能瞒上,这点放在现在就很容易解释,现在但凡人口众多的大国,政治就很难清明。但弹丸小国,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