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1998 >

第71章

重生1998-第71章

小说: 重生199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隍庙隔壁的豫园,据说是永乐年间一个在四川任布政使发了迹的上海人潘允瑞为愉悦老亲修造的一个花园。乾隆年间,豫园卖给了城隍庙,改为它的“西园”,园中重建的湖心亭和九曲桥都很有雅趣。这个熙熙攘攘了几百年的花园,如今的热闹喧嚣还是没有一丝减弱。

在豫园对面,一排餐饮店延伸了数十米,都是各式的美食店。老字号“南翔馒头店”卖的小笼包远近闻名,等着吃小笼包的人经常在门口排起长队。再向左拐是一条特色街,平排的两层木制红楼,店门上沿是一色的曲直镂雕连檐,再上面是镂雕的窗棂,顶上是翘角的飞檐。街心还有个连廊,就像架起的第二道门。街道很窄,3米多宽,两旁挂着悬空的“光明居饰”、“景龙轩”、“木梳大王”、“扇”、“茶”等招牌,一路望去,非常醒目。这城隍庙老街虽然不似现代店铺空调宜人、玻璃映照,但其涂满红漆的木雕门面、种类俱全的小巧制作和青石板砖的粗纹路面,却很有一些《清明上河图》里那特有的乡土气息,让人感到亲切。

虽然已经是晚上10来点钟了,可对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会来说,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特别是这种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和民俗一条街,是前来旅游的人必逛的好去处。

几个人在街口下了车,还没走进这条街,一股诱人的香味便扑面而来。

“哇,好香啊。”,陆维夸张地咽了一大口口水,大声叫道。

“呵呵,馋了吧,走,姐带你们吃个痛快。”,董青看着陆维那夸张的表情,笑道。

其实,并不是每个做专访的都会得到节目主持人这样热心的招待,虽然董青以前的专访也做过不少知名艺人的节目,但接待上也一般都是台里安排,自己只不过是在制作节目前同他们交流一下。但不知怎么的,自己对这个仅有一面之缘的陆维却一直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帅气的男生她见过不少,但陆维身上却仿佛有一股难明的气质在吸引着她,使她不自觉地开始关注起了这个大男孩,当她看到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陆维就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对陆维的兴趣更加浓厚起来,便产生了给陆维作一期节目的想法,希望可以对他的事业有一些帮助。

“来,到了上海啊,如果你不吃生煎,那可算是白来一趟了,这生煎可是我们上海地方名吃的一大特色。”,董青边说着边来到一家生意火爆的生煎店面前说道:“这家店里的味道是最好的,我平时经常来这儿吃。”,说着对店里的师傅说道:“师傅,还是老规矩,给我做三份。”

“好嘞,小董你可有段时间没来啦。”

“呵呵,这段时间台里比较忙。”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三份热腾腾的生煎馒头放在了三个人的桌子上。

金灿灿的,皮薄如纸,却薄而不破,互不粘连,肉馅是用剁碎的猪肉,加上酱油、葱姜末、花椒面、香油调制成的。用半发酵面包馅,排放平底锅内,用油煎,熟后再撒上芝麻,出锅后底部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汁,咬嚼时更有芝麻及葱的香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小吃。

陆维看得食指大动,忙拿起筷子挟起一块,美美地咬了一口,边大嚼边道:“好吃,太好吃啦。”

看着陆维那副吃相,两女都忍俊不禁,同时,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对着自己面前的食物一脸享受地吃了起来。

“包脚布“、油墩子、臭豆腐干、酒酿圆子……一条街走下来,陆维吃得不亦乐乎,晓凌和董青胃口小,每样只吃一点就饱了,陆维却足足吃了五六样,吃得他大呼痛快。

“怎么样,吃得过瘾吧。”,董青笑道。

“恩,真太好吃了。”,陆维赞道。

“那当然,我们这儿的小吃可是在全国都有名的,绝对正宗。好啦,吃也吃饱啦,我们去那边的豫园商场转转吧。”

“好啊”,两个人答应着,跟随董青来到了***通明的豫园商场。

第一百零一章 题字

豫园商场即过去的“老城隍庙”,内有鸟市、书场、茶楼、餐馆以及百货商店等,经营各种日用百货和上海风味小吃:酒酿圆子、小笼馒头、五香豆、八珍汤等。这里景物优雅、市场繁华、是上海人民和外地的游客最喜爱的游览胜地之一。

三个人在市场里悠然地逛着,陆维尽管已经吃得很饱了,闻到这里的小店传出的香味,仍禁不住叹道:“哎,真香啊,可惜我已经吃不下了。”,搞怪的语气逗得二女一阵大笑,董青边笑边说道:“那还不简单,录完了节目多住两天,我带你们两人一家一家的吃。”

“呵呵,那怎么好意思呢。”,陆维虽然嘴上说着不好意思,眼里却一副向往的样子。

“得啦,馋猫,别在董姐面前丢人啦。”,康晓凌笑了说了陆维一句。

虽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豫园商场里仍然是人流如织,各种类型的地方特色手工艺品吸引了大量的游人伫足。

几个人信步逛到了一家卖扇子的店里,随意看了一番后,康晓凌拿起了一把檀香扇把玩了起来。

“师傅,喜欢吗?”,陆维看到康晓凌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笑道。

“恩,挺别致的。”

“这位小姑娘真是好眼光,这把扇子是本店最好的檀香扇,是用上好的檀香木制成的,淡淡的檀香味不不仅好闻,还有提神醒脑的功效,怎么样?来一把吧。”,古朴的柜台后面,一位穿着古代服饰、头发花白的店主说道,如果不是看到店里点的是日光灯,陆维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到了古代,处处透着一股古香古韵。

“多少钱啊。”,陆维问道。

“一百八十元一把”,老人说道。

“好贵哦。”,康晓凌吐了吐小舌头,做了个夸张的表情,随即放下了手里的扇子。

看到康晓凌有点不想买的意思,老人笑道:“这个价格可一点都不贵啊,扇子绝对是用上好的东西做成的,另外扇面的题字也是要收费的,一百八很合算的。”

“题字?”,陆维拿起了扇子,这才注意到果然两面都是空空的。

“是啊,你们可以看看挂在墙壁上的样品,那上面的字都是我题的,我们这里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来题不同的扇面。”,老人解释道。

陆维转身看了看墙壁上,果然无论大小,扇面上都题着不同的字,或诗或词,笔法或行或楷或草,都各俱特色,看得出题字者书法功力不俗。

“原来是这样,老人家一手颜体功力深厚啊。”,陆维赞道。

“小同学对书法也有研究?”,老人见陆维能够看出自己的字,甚为高兴地说道。

“谈不上研究,只是很喜欢,对了,可不可以自己题啊。”,陆维笑着问道。

“当然可以,呵呵,不过价钱还是一样的。”,老人边说边拿过一个造型古朴的砚台和一只狼毫,眼里透出一股好奇的神色。

晓凌刚想劝陆维不要买了,见陆维居然要亲自题字,便不再坚持,静静地在一旁看着。

董青也一脸好奇的神色,看着拿起笔对着扇面思考的陆维。

略微深思片断,陆维将笔在砚台上探了探,沉稳地握在手里,笔走龙蛇地在扇面上写了起来: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题李商隐无题诗一首赠晓凌

运笔圆转自如,字里行间仿佛有一股跳动的旋律,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

将题好的扇面小心地放在一旁,陆维又取出一把新的展开,对一旁脸现惊讶神色的董青笑道:“董姐,我也送你一把吧。”

陆维低头写字的同时,柜台后面的老板则把目光牢牢盯在了陆维刚刚写好的扇面上。刚开始还是一脸惊讶地神情,接着,惊讶的神情慢慢地变成了激动,那双老花镜后面的眼睛越来越亮,刚想对陆维说些什么,看到陆维正在专心地在扇面上写着字,硬是忍住了。

陆维给董青题的是一首王勃的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赠姐董青,祝事业顺利。

这次陆维用的是周正的楷书,一笔不苟,字里行间却没有一丝呆板之意,透着一股轻灵的感觉。

看着这两幅风格截然不同却笔意俱佳的作品,柜台后面的老板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赞赏之色,由衷地说道:“难得,难得啊!小同学年纪轻轻,居然是一位丹青高手,老夫真是看走眼了,哈哈,好在老夫没有在小同学面前题字,不然倒成了班门弄斧,让小同学笑话啦。”

“您过奖了,不过是随便写写而已,没有您说的那么好。”,陆维说着,就要付钱。

“唉,先不用急着付钱嘛,自我介绍一下,老夫王奇,一生酷爱书画,目前是上海书法家艺术协会的会员,刚才看了小同学的字,感觉十分活,虽然功力尚浅,但字里行间却隐隐透着一股大家风范,不知道小同学的书法老师是谁啊。”

“呵呵,王老您好,我叫陆维,现在在读师范,我的字是自学的,只是在学校里面上过几节写字课,并没有什么专门的老师。”,陆维笑道。

“没经过老师?自学的?”,王老一副不敢相信的神色,随即连连叹道:“真是难得啊,陆维同学,你在书法上的悟性很高啊,虽然笔力尚浅,但筋骨、章法却透着那么一股不俗和大气,如果能再苦练些日子,必能大成啊!陆维小兄弟,老夫有个不情之请,能否请小兄弟也为老夫题一副字?”,王奇笑眯眯地看着陆维说道。

“王老您太客气啦,别说什么求不求的,只要您不嫌我的字丑,我就斗胆写上一副好了。”,陆维发现和王老在一起,自己也变得文皱皱的了。

“那太好啦,来来来,你们都进来。”,王老说着,将几个人让进店里,在里面一张宽大的书桌上铺好了一张宣纸,随即说道:“老夫一生最喜欢苏轼的词,陆维小朋友就给老夫写一副吧。”

“好啊,王老,那我就献丑啦。”,陆维说着,提起一管狼毫笔,轻吁了一口气,收敛了心神,随即提起笔在纸上挥舞起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盏茶功夫,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便跃然纸上。全篇用行草写成,笔意淋漓,一气呵成,真个是潇洒不羁,大开大阖,字里行间,透着那么一股金戈铁马、纵论古今的气概,端得一副好字。

“好,好,好!”,王奇连说了三个好字,笑道:“好一副大江东去!好一首赤壁怀古,真是字意俱佳,字意俱佳啊,哈哈哈!”,王奇像一个孩子看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爱不释手地看着书桌上的字,连连赞叹道。

“王老,陆维献丑啦。”,在上面题上落款的陆维放下笔笑道。

“哪里哪里,你这孩子太谦虚啦,你的字很有悟性,如果能勤加练习,将来必成大家,必成大家啊!”,王奇由衷地道。

“王老过奖啦,对了,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这是两把扇子的钱,您收好。”,陆维笑着将钱递了过去,不料王奇却摇摇头道:“那两把扇子老夫送你啦,别再提钱不钱的,今天老夫高兴,哈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