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周易大师 >

第1章

周易大师-第1章

小说: 周易大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易大师》经典语录
*有时候大人想不明白的事,小孩子往往一想就通,这大概是大人喜欢把简单的事想复杂,小孩子喜欢把复杂的事想简单了的原故吧。

  *骗人是最没道义的事,但我连饱腹的食物都没有,要道义干什么?

  *有些东西当一个人把它视若生命时,是可以与之共存亡的。

  *当你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会被别人当一盘菜看待,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就是一菜盘子。

  *人活在世上,最大的快乐就是能让自己爱的人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你能满足她的不时之需。

  *自己喜欢的东西偏用别人不喜欢的手段去获取,以己之恶取人之善就这么快乐吗!

  *世人都去找乐趣了,你偏偏来自找没趣。

  *女人如同一味使人上瘾的药,服过一次就离不开了。

  *男人教会女人享受生活,然后女人在享受里慢慢堕落。

  *有些女人沉思的时候是圣女,微笑的时候是天使,一说话就是狗屎,再多说两句话便是狗屎不如。

  *男人如果总是让深爱自己的女人着急,那是非常不道德的。

  *求人等于求神,求神就得下跪,男儿跪天地父母是孝,跪他人是痛,跪小人是耻。

  *君若负当初执手之爱,又何颜今生托付之人。

  *鸟儿,不穿林越谷,不披风沥雨,就不懂爱惜羽毛。

  *你越是下了功夫追求的越到达不了,帮你实现愿望的往往是那些和你擦肩而过的人。

  *喜欢一个人可以去放弃,爱一个人就要忠贞。

  *女人是男人前进的动力,单身索居的男人很少有奋斗的欲望。

  *女人的心有时像纸一样薄,一滴泪水就可以洇透,感动可以变成感激,感激产生感情,感情是可以让人不顾一切的。

  *不义之人必求不义之财,不义之财难养不义之人。

  *所谓爱和喜欢,只是自身的一种需要,或者一种寄托。

  *人这一生纵有千万人对不起,都不必耿耿于怀,惟有未报父母养育之恩,是最大的罪孽,人这一生最大的幸福不是人前风光,功成名就,而是活着可使父母宽心,死应在父母百年之后。

  *祸事临头俯下身子便会看到福在脚下。

  *宦海沉浮是非多,市井来往有真我。

  *一个人做到举重知重易,要想做到举重若轻,没有很好的修为真的很难。

  *一生干净清白,没有任何秘密的人,可以坦荡见天日,心有恶业,藏污纳垢的人,闻风怕草动,天黑盼天明,却又最怕见阳光。

  *人不求名夕阳远,求得虚名近夕阳,这是名,稻粱本为养生物,休为粒米动刀戈,这是利,想明白了这些,名利这东西也不过是口袋中的空气,你自以为袋中满满,伸手一摸却是空空如也,人生什么都重要,又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做一个自由自在佛。

  *爱情是一个迷魂阵,进去了就出不来,哪怕把性命搭进去呢。

  *钱财不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东西,手伸到口袋里就能抓出一把钱来,是何等的快乐,但抓出的钱若沾腥带血那就要做噩梦了。

前世*神话
不是写学术报告,只是谈谈个人对易经的理解。

  我们先从易经的源头说起。

  易经被公认是中国诸经之首。这个首领当然不是枉得虚名,是有来历的。

  我先讲一讲中国的神和鬼。

  我们常说神话和鬼魅。而且都以为这两者是虚构的,是假的,是骗人的。真是如此吗?鬼才信呢!

  我说一句惊世骇俗的话,神和鬼都是存在的,不是假的。只是我的理解和千古流传的是两个概念。

  神即是圣人、智者,在远古即是头领、皇帝,那时候没有这一说。万人景仰即是神,那时候一个部落恐怕还没有一万人。

  我们先从燧人氏说起,再远就是《广雅&;#8226;汉历志》所载的:“皆以元命苞,谓自开辟至春秋获麟二百二十六万七千馀年,分为十纪。”也就是说中国的历史是从二百六十万前开始的。因为世界的历史是以文字记载为准的,世界人民一般不承认没文字的历史,这个无所谓,但我们炎黄子孙若不承认就有些忘本了。

  不扯那么远,燧人氏就是一个智者,他会钻木取火,那他在那个时代就是圣人,就是智者,有反对的吗?你也想个取火的办法出来!所以那时候就天下归一了,史书上称为“燧明国”,当然那时候燧明国的天下很小,也就是一片森林。于是燧人氏在“万人景仰”之下,就成了科学家,他不能辜负众望,肯定要专心钻研,不得不接过先人的枪,把先人传下来的天时变化的知识发扬广大,通过观察,他掌握了地球运转的规律,并且掌握了地球转一圈每个时段刮风、下雨、冰冻、万木复苏的规律,然后进一步扩展到了历法、农耕等领域。经过一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践,整个部落的人都发现很是科学可行,于是把他的研究成果流传下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真理,他的后代慢慢把他美化成了上天派来的使者,也就是今天我们称作的神。

  以此类推,所有的神都是这么来的。所以神这个字是真正存的,不是虚构的。

  燧人氏钻木取火之前,文字还没有出现,当然没法记录,靠什么传授这个好不容易总结出来的生存经验?靠的是口传心授。《易&;#8226;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燧人氏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因为那时有了结绳记事。《说文解字&;#8226;序》载:“神农氏结绳为治, 而统其事。 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这个记载不准确,结绳记事在燧人氏时就有了,这个毋庸赘言,燧人氏离现在三万年了。

  三万年前的东西传到今天,又没有文字留存,如果还不能成为“神话”那可真就是神话了。

  易经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后来伏羲氏画出八卦,把口传心授的东西落实到了固定的符号,后人又把伏羲氏称作神,说他是人面蛇身。为了把一个人捧为神,总要在这个人身上找一些与众不同之处来,我们的老祖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

  所以“神话”也是人话,神是人造的,为了让天下归心,为了让信仰流传,必须得有人牺牲成神。这就是中国的神的来历。

  至于鬼的来历,下回慢慢说吧。
  作者题外话:因为要写《周易大师》,不能不关注到易经的知识,也明白很多读者对易经还是怀着敬畏的心理,所以根据自己的见解,整理了《周易的前世今生》这篇文字,只为了供读者了解一些易经知识,另外,也是因为这本小说写得比较慢,读者每天等更新等得不耐烦了,所以算是加点餐吧,希望亲们能喜欢。

易经念的是什么经
易经是世界公认难懂的书,其实如果抛开预测占卜来学习易经,就会发现,易经很简单,易就是简易,易经讲的就是很平易的知识,我记得农村每逢有人娶嫁,新人的门前总会写这样四个字:“乾坤定矣。”什么意思?难道说是天下安定吗?男娶女嫁和天下安定有关系吗?这四个字来自易经的一句话:“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意思即天高地下,阴阳合德,世界秩序井然,万物和谐发展,可以安心的开始新生活了。

  易经精髓就是讲阴阳平衡,也即现在我们说的和谐。为什么古人要造出个五行生克呢?就是为了平衡,我们生存的空间是五行相生相克,我们人体本身也是,我们做事工作交友也是这样,有一生必有一克,生克相依,《黄帝内经》讲的就是阴阳调和,人为什么要生病?就是因为体内阴阳失调,阴气重伤肾,阳气重伤肝,只有和谐才健康。如果我们能平衡得了生克关系,那就是真懂了易经。

  易经是很平民的知识,易经采自我们的日常生活,因为什么呢?易经的道理就是象、理、数,最简捷的一句话就是,像什么不像什么,什么道理和数字,仅此而已(我对易经的理解,如果学术探讨,咱慢慢来)。

  说到象,万事皆象,现象嘛,风云雷电,喜怒哀乐,皆是象;理更好理解,为什么会有风?为什么会有雨?你弄懂了这些就得到了理,数就更简单了,风有几级,雨有多大,这便是数。

  世界这两个字没什么神秘的,也没什么复杂的,自然和人事,一概包括,都在里面了,而自然和人事,都离不开象、理、数。

  古人也这么简单么?是不是现代人生搬硬套的呢?你看看八卦就明白了。八卦的始卦是乾卦,终卦还是乾卦(这个可能有争议,咱慢慢来),循环复始从一开始,到一结束,正所谓九九归一。谁要说由天始至地终,那我也无话,天和地是和谐统一的,不是对立的,天上下雨水,地纳之,地水升成气,天受之,不是统一的吗?就像我们人类,你来我往,贫富互换,不是统一的吗?盘古开天的同时也辟地了,鱼水关系,不用细说了。万事没有始终,天地也没有始终,现在科学这么发达都研究不出来宇宙是怎么来的,也研究不出地球到底会不会灭亡。灭亡这个词是人类自造的,作为宇宙来说,是不存在灭亡,所谓灭亡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就像易经讲的循环往复一样,走到终点,换种方式又变成了起点。

  现在回到八卦上,我很反感现在的媒体,动不动就是八卦新闻,形容新闻无聊也不用扯上八卦两个字,简直是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侮辱。八卦不是形容词,是名词,拜托,别给祖先丢人好不好!八卦的每一卦都有讲,每一卦的每一爻都有讲,每一卦变出来的卦又都有讲,为什么这样说呢,都在我们的日常用语里,我们常讲“错综复杂”,谁知道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其实这就是八卦变出来的,内行的不用看了,说给外行的看,阳变阴或阴变阳就是相对的卦,便是综卦,阴阳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成错卦,而复卦和杂卦即错卦和综卦揉和在一起,就象风云际会,雷电交加。卦即是宇宙,包含了天地万物。阴为什么会变成阳?易经里讲阴极生阳,拿季节来说,冬天最寒冷的那一天就是阴极,但过了这一天,天气就开始返暧了,阳气上升,同样的道理,乐极生悲,一件事好到极点,好到完美无缺也往往是向坏事转化的开始,易经提醒人们,凡事不要做过头,不要让“极”产生——当然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人的意志左右不了的,但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就会事事小心,可以早做准备。所以八卦蕴含了很丰富的信息在里面,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八卦是信息记录器,不是无中生有的代名词。

  八卦是无字的天书,易经是有字的天书,周易变化无穷,智慧无穷,往来反复,解不胜解,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得清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引子
我是从何时迷上周易的呢?

  那一年我十二岁,母亲带我去算命,一个老人家,须发花白,端详我良久,目光里藏着莫名的诡异说:“他的命我不能算。”

  母亲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能算?”

  老人讳莫如深地说:“易经有三不占,大异之人不占,大恶之人不占,大善之人不占,他是大异之人,身上有一种仙狐气,我算不得。”

  母亲叹了口气说:“难不成这孩子是个怪物。”

  老人神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