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状态上了。行为疗法包括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模仿疗法;放松疗法;思维阻断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其特点是:治疗只能针对当前来说有关的问题而进行。治疗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这种行为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治疗的技术通常都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对于每个患者;心理医生要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具体的情况;采用适和他本人的适当的行为技术来进行治疗。
满灌疗法______满灌疗法;又称为";冲击疗法";和";快速系统脱敏疗法";。是鼓励患者直接去接触那些能引起他恐慌和焦虑的人和事物;直到他坚持到紧张消失为止的一种快速行为脱敏的方法。也就是越害怕什么;
越让他去接触什么;直到恐惧和焦虑消失为止。对患者的冲击越突然;时间持续得越长;患者的情绪波动起伏和反应也就越强烈;这样才能称之为满灌。迅速向患者呈现让他害怕的刺激;并坚持到他对此刺激习以为
常而止;这是不同形式的满灌疗法的特征。满灌疗法;一开始就应让患者进入最使他恐惧的情境中;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励病人想象最使他恐惧和害怕的事情场面;或者心理医生在旁边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向他描述最使他恐惧的人和事情;或者使用具体的形象光盘来放映;以加深患者痛苦的程度;同时不允许他哭喊和嚎叫;即使患者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等症状;仍不间断;持续地去刺激他;直到患者发现;最使他担心和害怕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样其焦虑恐惧的心理就会自然的消失;将患者带入一种虚拟的境界中;经过体验;什么也没发生;使其认为那种恐惧和焦虑是一种假象;大可不必这样。慢慢地也就适应了。其具体的步骤是确立主要的治疗目标;找出引起患者恐惧和焦虑的原因;人;事物或场景;以便安排系统的治疗方法。向患者讲明治疗的意义;目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要求。要求患者要有坚强的自制力。治疗期间应不断训练;巩固其治疗效果。心理医生可以身作则;现身说法;大胆治疗。患者要学会心理放松和肌肉放松;在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的前提下;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注意;体质虚弱;有心脏病;高血压;承受力较差的患者;不能应用此法;以免发生意外。
厌恶疗法_____又称对抗性反射疗法。是用惩罚的厌恶性刺激;即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想象;以消除或减少某种不良的思维方法。特点是治疗周期短;效果好;期望值即收敛又有效。其原理是:利用回避学习的原理;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语言责备;想象等;与患者的不良行为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新的对抗性的条件反射;来对付原有的不良的思维和行为;而进行的消除这种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1>;电击厌恶法:就是将患者习惯性的不良思维或行为反应与电击连在一起;一旦这些反应出现;就予以电击。电击一次后应休息几分钟;然后再反复的电击。每次治疗的时间为20…30分钟;反复多次;治疗的次数可逐渐的递减。选择的强度要合适;最好征得患者的同意。<;2>;药物厌恶疗法:就是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给其服用催吐药;产生呕吐反应;以加深印象;告诫其以后不要这样想或作了。从而使其行为逐渐消失。<;3>;想象厌恶疗法:是在想像中主动呈现厌恶景像;并让这一景像与某种适应的不良冲动相结合;以达到消除不良反应的效果。
逆转意图疗法…又称矛盾意向疗法;是心理医生让患者故意从事其感到害怕的活动;进而使患者对该行为不感到陌生反到觉得无所谓;从而达到使害怕不再发生为目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逆转意图的疗法可以由患者自己执行;这样同样能帮助患者迅速克服由那些具体的生活事件所引起的害怕情绪。
模仿学习疗法…又称示范性疗法;是利用人们能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新的行为反应的倾向;来帮助那些具有不良行为的患者;以适当的反应去取代其不适当的反应;或帮助那些缺乏某种正确行为的患者去学习恰当的行为。模仿学习疗法的心理学原理认为;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模型的行为反应而学得。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而学会的。而且;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没有浆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人们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包括人的不良行为也常常是通过这种途径而形成的。如儿童看到成年人或电视中的攻击行为;自己就会变得富有攻击性。模仿学习疗法特别适应于集体治疗;是行为疗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运用模仿学习疗法通常采用三种形式:看电影或电视录相;听录音;由心理医生做示范等。在进行心理治疗时;心理医生常常运用模仿学习疗法去治疗恐惧症;及与焦虑情绪有关的行为问题;以及其他类型的行为障碍。
强化疗法…强化疗法又称作条件疗法;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某些适应性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强化是指通过施加或呈现一定的刺激来加强对某种行为的刺激。强化疗法是以操作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即个体活动的结果直接影响其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如果行为的结果是积极的;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这种行为在以后还会发生;如果行为的结果是消极的就只会产生消退作用;个人在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行为了。心理医生可通过";操作";这种关系;去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
强化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比如奖励。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
<;2>;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是为引发好的行为的出现而设立。当坏行为一出现就受到指责;但一旦患者改变;就应立即停止对他的指责。
<;3>;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往往是给对方一种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在实行这种惩罚时必须注意;意义要明确;时间要适当。
<;4>;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使用强化疗法;可起到三个作用:增加适应性行为;提高期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过剩行为。
强化疗法具体分为以下治疗技术:
<;1>;行为塑造技术。行为塑造是通过强化手段;矫正人的行为;使之逐步接近某种适应性行为的模式的强化治疗技术。在行为塑造过程中;采用正强化的手段;即一旦所需的行为出现;就立即给予强化。这是行为疗法中常用的技术之一。行为塑造技术可用于许多的行为领域;尤其在用于单一行为方式的建立时;则更为有效
<;2>;渐隐技术。 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个体要想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就需要迅速而准确地抓住那些在此时此刻什么是适当行为的环境线索。有些人由于不能准确抓住这些线索;产生刺激识别缺陷;最终导致行为障碍;或做出了与环境不相适应的举止;或对错误信息线索做出了反应。渐隐技术就是通过利用明显刺激<;线索>;改变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渐隐技术先利用明显线索;帮助形成正确的反应;然后逐渐消退这些线索;使他们达到与自然环境相同的水平;再让行为者利用这些自然线索;做出正确的反应。
放松疗法——又称为松驰疗法。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放松疗法认为;一个人的心情反应包含";情绪";与";躯体";两部分。假如能改变";躯体";的反应;";情绪";也会随着改变。躯体的反应;除了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内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不易随意操纵和控制外。受随意神经系统控制的";随意肌肉";反应;则可由人们的意念来操纵。也就是说;经由人的意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把";情绪";松驰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心情紧张时;不仅";情绪";上";恐惶失措";;连身体各部分的肌肉也变得紧张僵硬;而且当紧张的情绪松驰后;僵硬的肌肉还不能松驰下来;即可通过按摩;洗浴;睡眠等方式让其松驰。因此;";放松疗法";就是训练一个人;使其能随意地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的轻松愉快状态。放松疗法常和系统脱敏疗法相结合而使用;同时也单独使用。渐进性的放松训练是对抗焦虑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相结合;可治疗各种焦虑性神经症;恐惧症;且对各系统的身心的疾病都有较好疗效。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运用放松疗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次进行放松训练时;作为示范;心理医生也应同时去做。这样可减轻患者的羞涩感;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模仿的对象。事先得告诉患者;如果不明白指示用语的要求;可以先观察一下心理医生的动作;再闭上眼睛继续训练。
<;2>;会谈时进行的放松训练;最好用心理医生的口头指示;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停下来。心理医生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主动控制训练的进程;或者有意地重复某些放松的环节。
<;3>;在放松过程中;为了帮助患者体验其身体感受。心理医生可以在步与步的间隔时;指示病人;如";注意放松状态的沉重;温暖和轻松的感觉"; ;";感到你身上的肌肉在放松";;或者";注意肌肉放松时与紧张时的感觉。";
<;4>;患者在会谈室中接受了放松训练之后;需要回家去练习。心理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书面指示或录音磁带;供患者在家练习使用。对放松不了的患者;可以采用辅助措施;如生物反馈疗法等。
思维阻断疗法——又称思维停止疗法;思维控制疗法;是一种治疗强迫性思维等症状的技术;是在患者想象其强迫症状的思维过程中;通过外部控制的手段;人为地抑制中断其思维;经过多次重复促使不良症状消失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思维阻断疗法认为;如果人的外在行为能通过抑制来加以阻止;那么内隐行为也能通过抑制来阻止直至消失思维阻断疗法的治疗过程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治疗程序如下:
<;1>;指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
<;2>;让患者关注那些使自己烦恼的想法;念头或思维活动;
<;3>;告诉患者;当心理医生让他";停止";时;患者也同时大声命令自己";停止";;并努力停止去想那些东西。
<;4>;让患者在自己有清楚的想象活动时就竖起食指示意。
<;5>;在患者竖起食指时;心理医生大喝";停止";;患者也随同心理医生大声命令自己";停止";。在进行这一步时;可使用一些辅助手段;如用一块木头敲击一下桌子;发出强烈的响声等。这种意外的刺激手段能将患者从自己强迫性思维观念中拉醒回来。
<;6>;重复上述步骤。在第一阶段中;治疗的进展可根据患者进入想象潜伏期的延长来评定。所谓潜伏期;是指让患者开始想象那些东西到他竖起食指示意所经过的时间。如果治疗有效;潜伏期应该延长第一阶段的";阻断";次数;应根据这种潜伏期的变化来确定。在心理医生发现潜伏期变长了;且患者觉得想起那些东西没有困难时;即可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治疗程序与第一阶段大体相同;只是在第<;5>;步中;心理医生不再使用任何辅助手段;只是大喝一声";停止";。
如果这一阶段的治疗有了效果;治疗可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心理医生不再大喝一声";停止";;而是由患者大声命令自己";停止";。
第四阶段;心理医生让患者小声命令自己";停止";。
第五阶段;当思维意象清楚时;患者在心理对自己下命令道";停止。";在上述的每一个阶段中;最好进行20次阻断;从而保证治疗产生效果。
现在临床上使用思维阻断技术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时;效果更佳。上例结合了自我观察疗法;在每一次阻断偿试之间;让患者去想象愉快的情境;帮助病人放松;用电击代替心理医生的当头棒喝;与厌恶疗法一并使用;有更大的治疗效果。
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主要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他神经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的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系统脱敏疗法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的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例如;在全身的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体;各种生理化反应指标;如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反应指标;都会表现出同焦虑状态完全相反的变化。这就是交互抑制作用。而且;
能够与焦虑状态有交互抑制作用的反应不仅是肌肉放松;即使进食活动也能抑制焦虑反应。根据这一原理;在心理治疗时便应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反应的刺激物开始进行治疗。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患者焦虑和恐怖的反应时;心理医生便可以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患者去呈现另一个比前一个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患者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而感到焦虑或恐惧来;治疗的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1>;系统脱敏疗法的步骤
A>;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就是进行系统脱敏疗法的依据和主功方向;
B>;进行放松训练;
C>;要求患者在放松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