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贤王 >

第57章

贤王-第57章

小说: 贤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汤看起来似乎一夜没睡好,眼睛里有几道血丝,见到苟参就躬身请安,然后等苟参进到屋里,才禀报说:“县尊,陈汤昨夜带人查抄了涉及给祭遵饭食中下毒的狱卒家,结果从狱卒毛永明家里搜出了许多的财物。”

    “毛永明说不清这些财物到底从何而来,问及他和和祭遵之间有什么仇恨,他只说没有,问他是什么人指示他要毒害祭遵,他只说冤枉。”

    “下官已经查明,另外几个狱卒应该和这件事无关,他们也都作证,当初祭遵被押到县衙大狱的时候,是能开口说话的,这一点在前任县令的判词中能够证实。”

    “卑职已经令人将毛永明几个严加看管,并且请了疾医为祭遵治疗,其他事项,下官正在追查之中。”

    听陈汤说完,苟参关切的说:“县尉太过于辛苦了,可要当心身体。”

    陈汤点头,苟参说:“这件事不用本官多说,陈兄一定要仔细了,这个祭遵入狱即被人下了哑药,如今又要被人毒死,背后涉及,绝不简单。”

    苟参忽然的感叹说:“想苟某人小小年纪,偶然蒙的圣上眷顾,被征为颖水县令,到任以来,所辖地区算不上安乐,好歹平安。”

    “当初在朱鸟殿,苟参信誓旦旦的对皇帝陛下陈词,说治安乃是颖水县重中之重,如今这陈年旧案积弊不除,苟参的心里,惴惴不安。”

    苟参看着陈汤说:“幸好有陈兄操劳,为苟参排忧解难,参,非常感谢子公兄。”

    陈汤就说:“查处案件去处弊端是下官分内之事,县令这样说,陈汤惭愧。”

    “哎,同样是一个县的僚属,人和人可是不一样的,”苟参笑笑的说:“同样的事情,不同人干了就有不同的效果,苟参一直觉得子公兄如今不过是游龙搁浅滩,飞鸟困牢笼,迟早有一天,会飞翔云端,展翅翱翔,快意人生的。”

    一个人总是被别人整天在嘴上夸奖如何重要,如何能干,将来能够如何,心里难免对赞颂你的人有所好感,就算明知道他可能在利用你,但是你也愿意让他利用,何况对于陈汤,做好颖水县牢狱治安本来就是他的职责所在,苟参又是他的上级。

    此时陈汤被苟参说像是欲言又止,苟参装作没看到:“这一段接触下来,其实苟参觉得依照陈兄的学识能力,在颖水不过大材小用,牛刀小试而已,在子公兄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对于苟参而言,却是难于上青天了。”

    苟参轻轻笑了几声,陈汤抬头看着他说:“县令,汤,不才,蒙大人解救脱困与囚牢之中,县令曾几次垂询下官,如何处理好颖水县事物,陈汤这几日一直在苦思冥想,今日,就邯郸学步,斗胆为县令分析一下。”

    “说的不好,请县令勿怪。”

    苟参一听,站起来说:“子公兄请坐,苟参洗耳恭听兄台高见,请!”

    陈汤跪坐好,想了一下说:“在回答县令问话之前,先想请示县尊,不知县尊在颖水,是想升官发财,还是一心为天子分忧,或者是彻底的治理好颖水事物呢?”

    苟参一听,心里暗说,这个陈汤果然见识和别人不同,要不是这几天咱费心笼络他,他至今还沉默是金。

    如今开口说话,嘴上果然一套一套的。

    苟参心里想着,嘴上却问:“哦,陈兄为何这样问话?升官发财和为天子分忧,不就是一回事?将颖水事物治理好了,得到陛下嘉奖,自然就会升官,也会发财了,这并不矛盾啊?”

    陈汤摇头说:“汤,自幼抱负极高,但是气运多舛,虽然自负学识,到底也没有一展心中所学,和县尊相识在牢中,也是命运使然。”

    “所谓的贫贱之交,也不过如此了。”

    苟参一听陈汤说贫贱之交,就想起了“生死之交”的朱博,心里就好笑,但是表面上还是一副洗耳恭听。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陈汤行事荒诞,不为大家所喜,甚至被众人鄙视,其实也是咎由自取。”

    “为官之道,无非就是刚才所说的那三样,看似一脉相承,其实仔细一想,并不是那么回事。”

    苟参就说:“愿闻高见。”

    “为官者,只为升官发财,那就是纯粹的只为自己着想,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不管事情缘由,不理是非曲直,杀伐果断,当机立断,有钱就要,上面有了空缺就想法子去升迁、投机钻营,行事不问手段,只追求结果,此乃是其一。”

    “这种人,在官场中占了一大部分。”

    苟参一想,陈汤说的有理,好像自古亦然,就问:“那么其二呢?”

    见到苟参询问,陈汤接着说:“只为了替天子分忧的人当官,就会事事以揣摩皇帝的喜怒爱好为转移,这种人升迁估计是很快的,但是一般的,官誉都不好,很容易被人视作是阿谀奉承的小人之流。”

    “这种人在短时间里看着很是风光,但都走得不长远。”

    “哦,这是为何?”

    陈汤低头说:“因为皇帝的心思其实也很难猜透,有些事情你得到了皇帝的嘉奖,而有些事情可能就会猜错了意思,恰恰这种人因为眼中只有皇帝,往往总是忽视了和身边人交往,所以总是单打独斗,被宠幸的时候孤军前进,风光的只能凸显出他,一旦要是失意不被皇帝记起,就像是天上的流星一样,转瞬就消失在夜空……”

    “所谓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平时不注意搞好和同僚的关系,到了需要的时候,就没人会伸出援助之手。”

    “皇帝身边又是最不缺人的,优秀的人才比比皆是,谁能保证自己永远是最好的?”

    “所以,第二种人在官场中也犹如惊鸿一现罢了。”

    苟参听陈汤所说,觉得很对,其实不是皇帝,只要是个官,是个领导,身边就不缺各种各样的人才,所谓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而第三种人,就是一心为民请命的那些所谓的好官了。”

    官场觉得陈汤的话虽然偏激,但是也有道理,就说:“愿闻其详。”
第 094 章 陈汤的见识(二)
    陈汤说:“其实 第 094 章 的闹市区将人犯杀死,然后将尸体扔到大街上不管不顾,暴尸街头的一种行刑方式。

    听的赵广汉最后竟然这样结局,苟参不禁有些唏嘘。

    “赵广汉一心为民,到了一个地方就施政为民,一没有为一己之私,而不是一心媚上,然而最后也落得惨死街头,结果呢?那些民众还是民众,该如何过日子还是依旧。”

    “陈汤以为,赵广汉所为民众做的,民众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当官就应该为百姓造福,但是如果赵广汉做的不好,民众可能又认为政令也许就是这样,境遇好了就好好过,境遇不好就逆来顺受,除非被逼的要活不下去,他们全部都逆来顺受,所以说,民众的心其实才是最靠不住的。”

    “可是作为官吏的这些人呢,自己落下了什么?唯有一死而已。”

    陈汤这样一说,苟参倒是愈加的觉得陈汤的话说的很透彻。

    不过,他所说的关于民众的论断,倒是真的揭示了大众所存在的劣性,很多普通人在遇到事情时候,凡是和自己无关,侵害不到自己利益的,就不管闲事,就是侵害了自己的利益,往往总是得过且过。

    “子公兄说的这三种做官的方式,本官觉得都各有所长,但是弊端子公兄刚才也说了。”

    “只是,这跟颖水治理,有何关系?”

    陈汤看着苟参,俨然的问:“县令如果只在颖水升官发财,那就什么都不要管,只和世家大族搞好关系,比如说颖水县的原家、褚家,颍川郡的韩佳、王家,那么他们发大财,大人跟着沾些光就是了。”

    “据陈汤所知,颖水县乃至于颍川郡的各种赚钱的门路,几乎全部被这几个大族给包囊了,外人,根本是插不进去手的。”

    “县令还记得那晚去的贤才楼否?”

    “哦?”苟参皱眉说:“难道是原家的产业?”

    陈汤点头:“如果县尊想一心为天子分忧的话,就学学武帝时的苍鹰郅都,只听命于皇帝,做事只忠于皇帝,谁的情面都不看,陛下要做什么,只管跟随报效就是了。”

    “只要天子喜欢,其他人,谁也拿你无法。”

    “那么最后一种,就是一心为了百姓好为目的的,可是与世家大族交恶,这样很可能成为 第 094 章 权,并实施削藩制,而各诸侯不满自己的权力削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借着“诛晁错,清君侧”为由造成了七王之乱,最后景帝迫于压力不得不杀死了晁错。

    但晁错死后,七国仍然进攻攻打长安,景帝最后派遣周亚夫率军平定了叛乱。

    “赵广汉当初在长安弃市的时候,可谓万民空巷,数不清的人将长安街挤满,甚至将未央宫包围,车马瘫痪,店铺关门,人人都喊刀下留人,求皇帝开恩,禁宫里还以为激发了民变……”

    “下官当时因为要出去办事,结果被堵在人群中整整三个时辰没走动一步。”

    陈汤闭了一下眼睛说:“都说陈汤爱财,某,不否认,这些年漂泊,官,做不成,人,没有帮衬,不如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迷醉,一而再的被查处,早就没有了声誉,几乎是破罐子破摔了。”

    陈汤说的这一点苟参倒是赞同,陈汤受贿的基本上都是很若干的“小钱”,他也像是一个标杆,到了哪里没几天就会出点与钱财有关的丑事,一般是被关了几天,训斥一顿就被放了出来。

    只是,在上一次,却因为申不同想打击自己的原因陪着上了一回法场,可能就是从那时起,陈汤颜面尽失,彻底的心灰意冷了。

    陈汤今天说的话,字字诛心,要是被别人听去,那可就是祸事,苟参听着,腰身挺直,对着陈汤抱拳,点头说:“子公兄,苟参受教了!”

    【注:西汉涿郡蠡吾,今河北保定博野县】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第 095 章 非常时刻非常事
    看来陈汤确实是被苟参勾起了倾诉**,继续说:“至于说到颍川的事情,其实可以明明白白的说,问题几乎全部来自于像原家、褚家、韩家王家这些大家族。”

    “尤其是关于治安。”

    “任何的地方都有豪强,也有安分守己的诗礼人家,颍川郡出过张良、晁错这些人,但像这样的安分守己的家族是少数,自秦末以来,颍川的绝大部分家族迫于战乱,自己组织武力保护自己,那些时候是被逼无奈,可是如今,就成了一个弊端。”

    “往些年的搬迁令将颍川一部分家产过大的家族搬到了长安,而剩下的那些,经过天长地久的繁衍,又变成了当年的豪门。”

    看陈汤侃侃而谈,苟参就让人上酒筵,和陈汤一边吃饭一边继续深谈。

    “陈汤在颍川停留了一些时日,明白颍川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