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青莲剑说 >

第137章

青莲剑说-第137章

小说: 青莲剑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需要熔解化出的是模具内的蜡模,经过炉火加热了一会儿,硬质石蜡迅速变软,化成液体,随后被倒出回收,只留下一个内部空空的模具。
    为保证良品率,像这样的耐火泥范模具还有数个。
    初步制成的模具依然置入火炉内,只不过是移到了积蓄热量的蓄热室,李小白设计出来的火炉远比甘记剑器铺与其他铁匠铺所使用的火炉更加先进,能够使青炭释放的热量尽可能被利用。
    火炉上方横架着两根平行的百炼钢梁,光是这两根如成年人大腿粗细的全金属粗梁就耗去了李小白上万贯的银钱。
    铁砧巷的四个铺子联手接下这个活儿,超过二十个熟练铁匠带着徒弟乒乒乓乓锻打了一天一夜,才将这两根钢梁给敲了出来,左右两端用坚硬的石墙为基,并开槽固定,足以承受起数万斤的重量。
    随着锁链摩擦声响起,李小白拖动压在梁上的四轮全钢滑车,底下吊着一只巨大的坩埚,这两根粗梁根本就是两根钢轨。
    借助于百炼钢梁轨道的便利,坩埚缓缓移动到了火光升腾的火炉口,再将内充沙子的双层钢板左右围拢,整座近一人高的坩埚完全陷入平空增高的火炉口内部,使底部的炉火热量完全包裹住这口巨大的坩埚。
    寻遍整个帝都天京,都找不到比眼前更大的坩埚和更先进的熔炉,用来铸鼎更是轻而易举。
    李小白用来炼制药鼎的材料并非其他,而是清瑶从松山小林寺偷来的法器大钟,这玩意儿重达近一万斤,表面刻满法阵符文,重重敲击爆发出的钟声,能够震慑邪魔歪道。
    这口大钟摆在李府没什么意义,除非想跟皇家的景阳钟对着干,否则它就只能是一个不能敲响摆设,现如今唯一的用途就是成为炼制药鼎的主材料。
    在战斗中锋刃受到损伤的飞剑被李小白重新修复,锋利再次恢复如初,就像切豆腐一样,从小林寺弄来的这口法器大钟上割下一大块钟体,切成几块丢进了坩埚内,以便于更快的熔化。
    虎力全力转动风箱涡轮桨叶,以一人之力足以抵过四五人,持续不断的空气灌入炉底,橙红色炉火迅速变成青蓝,经过持续加热,坩埚内的大钟碎片渐渐开始出现熔化的征兆。
    足足耗费了一个多时辰,坩埚内的法器大钟碎片终于熔成一埚暗红色的汤液。
    再次耐心等了约半个时辰,使得熔化的汤液彻底变成耀眼的金色,李小白这才打开炉口,一一夹出那些在蓄热室内变成暗红色的模具,然后拉动有些烫手的铁链,使坩埚的导流角对准模具灌注孔,一线“金汤”准确落了进去,片刻功夫便彻底灌满。
    四轮全钢滑车继续移动,悬吊的坩埚将彻底熔化的法器大钟碎片注入那些模具内,随着温度缓缓降低,只要敲开泥范,就能够得到药鼎的粗胚。
    为了节约时间,同时也是因为不擅长过于复杂的造型设计,这些自制的模具与“草庐”丹师被毁的药鼎有很大不同,看上去根本毫无美感可言,根本就是纯功能化的鼎锅,个头还更小一些。
    …(未完待续。)
    

第190节…应力
    观摩原品药鼎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知其本质,李小白并不拘泥守旧,他更看重的是法阵,法器之所以被称为法器,关键就在于拥有能够导引灵气的法阵。
    若是没有法阵,法器就只能被称为一堆破铜烂铁的死物,哪怕再结实也没什么用处。
    药鼎的法阵与炼制飞剑的石炉及取暖用的瓷炉又有很大不同,它可以主动吸引火源,使其转化为文火或者武火,如果有现成的文武火源,那么对火源控制将会变得更加精确。
    在法阵的控制下,火源进入药鼎后的作用并不止是加热,还包括了过滤、恒温和干燥等用途,配合丹师提取出异草的药性,使不同的药性互相产生复杂的变化,最终凝聚出一枚枚丹药或药液。
    高明的丹师仅凭着一尊药鼎就能够炼化世间万物,为术道修炼铺就通天大道。
    巨型坩埚内的金液很快倾倒一空,李小白得到了五套药鼎毛胚,每一尊药鼎分为鼎体和鼎盖两部分,鼎体能够引入火源与炼化异草,鼎盖可以镇压灵气与隔绝外邪侵入,甚至是阻止难得一见的通灵丹药逃逸,无论是哪一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药鼎重要组成。
    药鼎毛胚缓缓冷却,敲碎泥范模具,灌注到其内部空腔的耀眼金红色金汁变成了泛着黄澄澄金属光泽的固体,看上去就像是通体由黄金铸就的一般。
    造型外表虽然没有原品药鼎的精美浮雕与细腻云纹,但是造型线条简洁,也有一种朴素的美感。
    指尖凝聚出一根细针,轻轻刺入寻常刀剑难伤的坚硬胚体,毫不费力的留下深深的刻痕,炼器士专有的手段能够使法器胚体变得像蜡质一样柔软,纤细的灵针随着李小白的心意飞快移动起来,留下一个个法阵凹槽。
    药鼎所使用的法阵数量远远超过飞剑,组合结构更加复杂,单单将药鼎主体内外两侧镌刻完毕就足足耗费了两个多时辰,再用灵晶粉胶汁将法阵凹槽全部填满,这尊药鼎的主体光是材料成本就超过了十枚灵晶。
    又花了一个多时辰,将鼎盖上的法阵镌刻并填充完毕。
    用另一辆四轮全钢滑车和精铁链将这尊初具雏形的药鼎吊起,缓缓放到火炉上。
    李小白引聚了一些灵气,轻轻一拍药鼎,刚刚完成镌刻的法阵立刻被激活。
    灵气使法阵纹路自行散发出淡淡的乳白色光芒。
    既然是鼎,自然有足,鼎下有三支两尺多高的鼎足,支撑起重达数百斤的鼎体。
    三足之间的鼎体下开着三十六个暗合地煞之数的孔洞,每一个孔洞都有鹌鹑蛋般大小,在法阵的催动下,青蓝色的炉火仿佛受到了吸引,变成细长火蛇蜿蜒向上,钻进了这些孔洞。
    就在这一刻,这座能够熔金化铁的炉火散发出来的全部热量几乎尽数被这尊药鼎吸引走,鼎腔内的温度立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提升。
    吸引火源正常,温度控制正常,启动其他功能,一一正常。
    李小白不是丹师,自然不知道炼丹的流程和手法,不过想要激活药鼎的那些功能,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嘭!”
    鼎内突然爆发出一声闷响,甚至连带着鼎盖都被震得狠狠跳了一下。
    守在炉边的虎力险些将烤串失手丢进炉里。
    失败了!
    源源不断没入鼎底小孔的三十六条火蛇当即散乱开来。
    李小白摇了摇头,琉璃心察觉到药鼎内壁突然出现一条约七寸长,比头发丝还细的裂缝,至少有十一枚法阵受到了波及,鼎盖无恙,鼎体算是彻底报废,一条微不足道的细缝让他将近四个时辰的工作全数做了无用功。
    疑惑的绕着药鼎不断在各处轻轻敲击,他好一会儿才发现了些许异样。
    自己还是太急于求成了些,这尊刚刚炼制出来的药鼎多半还残留着些许金属内应力,光从表面上,即使是琉璃心也难以察觉,当鼎体内部温度急剧变化时,便完全爆发了出来。
    裂缝处只是应力积聚的部分所在,整尊药鼎表面上看完好无损,不少地方仍然存在隐患,只不过还没有到达爆发的临界点而已。
    虽然首次炼制失败,却给李小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另外几尊毛胚的成功概率将会大大提升。
    “喔喔喔……”
    前院传来公鸡打鸣的声音,李小白抬起头看向火炉上方层叠敞开的天窗,发现原本深沉的夜幕开始微微发亮,此时已经是清晨时分。
    他打了个呵欠,又伸了个懒腰,对火炉旁的虎力说道:“那几个模具先放在那里,再添点儿青炭,别让火熄了,我去休息一会儿。”
    灌注完的模具继续摆在炉火边保持温度,能够缓慢的释放内部应力,只不过需要一些时间,一时半会儿没那么快。
    “好的!公子!”
    借着炉火烤肉,吃得满嘴流油的虎力虽然有时候是笨了点儿,他却是最好的执行者,总是能够不折不扣的完成公子的交待。
    当李小白沉入梦乡时,风玄国国使与荒胥国国使联袂来到太极殿,拜见了当今大武朝皇帝陛下。
    刚刚议论完国事的太极殿内一片肃然。
    尽管两国使节团同时打着化干戈为玉帛的幌子,对此心知肚明的大武朝百官们同样虚以委蛇,朝堂上一片祥和友好的气氛。
    仿佛以前相互之间的任何不愉快和摩擦根本不曾发生过,三国睦邻和谐,友谊渊源流长。
    在正式觐见前,三方私底下就经过了一番正非式的沟通,因此在朝堂上并没有太多的漫天要价和落地还钱,很快将和平协议签定下来。
    无论是风玄国的戎人,荒胥国的狄人,还是大武朝的汉人,都没有真正将这份协议放在心上,事实上三国之间的下一次开战反而随着这份协议正式开始了倒计时,他们需要表面上的和平假像来积蓄各自的实力。
    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协议原本就是用来撕毁的,历史总是在以惊人的相似度重演。
    也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在完成缔结和平协议后,风玄国与荒胥国的两位国使竟知道了冬猎,齐齐要求一同参加。
    坐在九龙宝座上的治世天子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要求,微微眯起了眼睛。
    …(未完待续。)
    

第191节…考验
    大武朝的国号中带着一个“武”字,尚武精神不言而喻。
    每年冬至后的冬猎拥有特殊的意义,不仅仅是代表着大武朝上下不忘尚武的精神,同样也是门阀世族子弟展示个人才华的一次盛会。
    戎人与狄人想要插足于汉人的盛会,也不知打的是什么主意。
    当风玄国与荒胥国的两位使节同时提出参加大武朝皇帝冬猎,仰慕汉人勇武英姿时,太极殿内便陷入了一片沉默。
    方才和平友好的气氛顿时荡然无存,空气中莫名出现的压抑越来越沉重。
    作为副使的风玄国王子厄不勒花小声问道:“国师,汉人皇帝会答应吗?”
    “无需担心!汉人极要面子,一定会答应!”
    使节团正使,国师安木合胸有成竹,淡定的等待着大武朝皇帝的回应。
    荒胥国大祭司雅察克看了一眼风玄国的人,对身旁有些按捺不住的巴鲁王子说道:“沉住气!”
    “是!”
    巴鲁虽然平日里有些莽撞,却是极为尊重这位大祭司,甚至是言听计从。
    “既然两位国使都有如此兴趣,朕欢迎各位参加三日后的冬猎,不过刀剑无眼,危险时有发生,请两国的朋友听从安排,注意安全!”
    治世天子并没有沉默太久,他不想让两国使节团搅和了这一年一度的冬猎,虽然允许两国使节团参加,但是同样也在话语中提出了警告。
    如果不服从安排,死了也别怨他人。
    虽然不知道两国使节团打的是什么主意,并不代表着大武朝天子与满朝文武就是傻子,怎会不可能不防。
    “多谢陛下!”
    风玄国使节团与荒胥国使节团众人齐齐躬身行礼,心满意足的退出了太极殿。
    待两国使节团离开后,一位老臣大声道:“陛下!戎人与狄人想要参加冬猎,必定包藏祸心,一定要小心啊!”
    他的话引起了朝堂诸臣的共鸣,无端端的请求参加他国盛会,肯定有所图谋。
    反对声音虽有,但是并不多,更多的是提防之意,毕竟当今天子已经答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