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种菜 >

第211章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211章

小说: 回到三国去种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匈奴南北分家,北匈奴北遁,南匈奴内附后,晋阳的战略位置逐渐下降,然一直是北方重镇。

    历经黄巾之乱后,几任太守将晋阳城再次修缮一番,使得晋阳重新成为并州士族聚集地。

    刘备大军开到,无数乡绅自发的前来迎接,太原太守阴斐亦亲自来迎。

    阴斐,河内世家大族之人,其侄阴夔曾任袁尚的豫州刺史至曹操营中乞降,其孙阴化乃蜀汉大臣,与庞延(庞德胞兄)、廖化齐名。

    并州刺史治所原属太原郡廨府,只因丁原强势,硬生生把刺史府与郡廨府调换,丁原一走,阴斐一直未搬进去而是多方打听新任刺史的人选,听到是刘备后亦不敢再搬回郡廨府。

    东汉末,刺史权重,然仅有部分兵权,大多还是相当于一州的监察御史,直到刘焉提出重制州牧一职,刺史的权利才开始慢慢变大。

    州牧与州刺史,看似差不多,其实权利天差地别,州牧可调动一州之军力、物力,而刺史只相当于中央派往地方的监军。

    按理说,阴斐不惧刘备,因为没他的印信,刘备大军的补给都成问题,然而适逢乱世,有兵就是草头王,太守手里兵少不得不向握有雄兵的刺史低头。

    汉末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孙坚起兵讨董,至南阳,南阳太守张咨拒不接纳,孙坚一怒打破城池杀了张咨,袁术随即趁虚而入。

    刘备来并州,威已立,接下来要做的就不是霸道能行的事,次日他便提出让阴斐回郡廨府,自己去刺史府。

    阴斐自然拒绝之,不拒绝,万一刘备手下大军发疯,他阴斐岂能全身而退乎?

    阴斐在家里犯愁,急得根本吃不下去饭。

    侄子阴夔走来,阴斐道:“怎么?那刘备的使者又来了?”

    阴夔点头,阴斐怒道:“刘玄德这是作何?一让不成还要二让,三让吗?”

    阴夔道:“上古时期,尧禅让帝位于舜,舜三辞方及。”

    阴斐不屑道:“你的意思是刘备想要学舜帝?呵?他也配?”

    阴夔道:“那叔父的意思是不愿意跟他做戏?”

    “呃?”

    阴斐看着阴夔,无奈道:“不愿意?不愿意行吗?太原郡兵都被丁建阳抽走,如不是张稚叔,太原就要被白波贼攻破,张稚叔尚不是刘玄德的对手,何况是太原新兵?”

    “叔父既无选择,就不能让刘备挑出礼来,不然卖力不讨好,反而成就他刘备仁义大名。”

    阴夔劝道,阴斐点头:“如今只得如此。”

    阴斐亲自带太原属官拒绝之,继而刘备亲自带人。

    阴斐遍请并州士族来劝,好半天刘备才不得不委屈的住进原郡廨府。

    刘备礼贤下士的名声由此传遍并州,并州士族纷纷来投,刘备刺史府几乎一夜之间完善运转起来。

    刘备将在晋阳开办林宗书院,这是介休郭氏帮助刘备在并州站稳脚跟的条件,刘备三让郡廨府就是郭林宗弟子左原的手笔。

    剿匪、办书院、大兴工木、以工代赈,这就是刘备在未来半年内的主要事务。

    修一条自陆城至中山、过常山,经井陉最后到太原的直道,并在井陉道上最险要的地方修筑井陉关。

    还要重新修缮城墙,修建晋阳同样并州各郡的直道,这都需要大量劳力。

    而并州苦寒之地,人烟稀少,要想解决人力的问题只能去找黑山军,黑山百万众衣食住行都成问题,正好充作劳力,而且还可以充实并州户口,把三晋大地彻底开发出来。

    不管修井陉关还是修直道,甚至剿匪都需要黑山军的支持,因此刘备准备亲自上一趟黑山,把黑山众给请下来。

    刘备至并州已有两月,各将分别奔赴太原、上党各县,以剿匪之名募兵,如今太原大地上剿匪工作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每天都有剿匪战报奏来,也有无数悍匪俘虏被押解至太原郡,然后被太原诸士族瓜分一空。

    秋种开始了,各地都需要劳力。刘备差点就让各军入田帮忙,暂时只能让降匪去田里干活。

    刘备骑马走在新修的直道上,看着田里忙碌的农民点头,转身对身侧的戏志才道:“这帮降匪还算老实吧!”

    戏志才点头:“这是自然,主公许诺他们,干完后没人可分十亩良田,谁还敢闹事?”

    “说到底,他们还是农民,他们去做山匪都是被逼无奈,如果能有活路,谁愿意去做山匪呢?说到底还是朝廷灰暗,官吏腐败,逼得百姓们不得不去落草?”

    刘备越说越愤恨,其实他的理想真的就是做一盛世之农夫,可老天把他弄到乱世,又一步步逼迫到今天这个地步?

    说起来,他可一直都是逆来顺受啊!

    如今坐拥数万大军,麾下有两郡之地,再逆来顺受,恐怕要有无数人跟自己掉脑袋啊!

    “主公慎言。”

    戏志才道,刘备毫不在意的道:“先帝已薨,董卓擅自废帝,大汉朝廷已轰然倒塌,慎言,某还需要慎言吗?这三晋大地谁还能阻某?”

    刘备第一次在部下面前露出自己的野心,不过戏志才心里缺一阵欢喜,人要有野心,心存大志才能驰骋天下。

    至于是不是志大才疏,这个无关紧要,只要会用人就是了,刘备还不会用人?

    麾下大将如云,智谋之士亦不缺,治政之才纷纷而至,这不就是霸业可期的场景吗?

 第十三章黑山

    黑山,黑山军总部,黑山军渠帅张燕部屯住地,亦是黄巾余孽老巢,黑山精华之所在。

    黑山军出没,河北诸郡无人可挡,初河北诸郡皆实行坚壁清野之策,然而黑山军每每打破城池,诸郡县皆不堪其扰。

    及张燕受招安,河北匪患才稍减。

    后刘氏商铺大举跟进,黑山张燕就很少下山,反而是于毒、白绕、杨凤等人连连下山,每次下山都俱破县围郡,铁甲与攻城器械皆出现。

    河北诸郡都知道这是刘氏商铺贩卖的,曾有郡守想要查封刘氏商铺,然而刘氏商铺每进驻一地都与当地豪强合股而成。

    郡守想查封一家易,想要查封全郡内的刘氏商铺,无疑要得罪全郡的大豪强,郡守想要出兵剿匪又离不开豪强们的私兵。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反而相当反动的豪强,则被黑山军与当地大豪强绞杀。整个河北之地,再也无黑山军之对手。

    然而一旦黑山戒严,或黑山军有所动作,黑山下的细作们都会报向自己的主公,各地城池、坞堡就会收拢兵力。

    这不,黑山刚有举动,魏郡、中山各郡县纷纷许出不许进,各地险要处都加强防守与盘查。

    黑山军之精锐骑兵下山,连夜直奔赵国、常山一代,路上碰上一队精甲骑兵,大大的刘字飘扬。

    打着黑山旗帜的一员骁将拍马而出:“对面不知是陆城军哪部?”

    “此乃吾家主公当面,来将何人?”

    那将闻言滚鞍下马,拜倒道:“某乃孙轻见过使君,某奉渠帅之令前来迎接使君。”

    “原来是孙渠帅。”

    刘备拍马而出:“有劳孙渠帅下山来迎,前面带路。”

    “诺!”

    两军合二为一直奔黑山。

    黑山乃太行山脉一处十里大峡谷,山中有险要的黑山关,亦有百川交汇的峡谷平原,黑山百万大军就驻扎在此。

    张燕的军寨,或者说张宁的居所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山上的山寨上。

    顺着蜿蜒小路而上,路小且险,张燕就算失了峡谷大寨,如有足够的粮草,也足以拖的山下大军粮尽而退。

    刘备一边感叹山路险峻,一边观察山上落下的瀑布川:“此真隐居良地也!”

    张宁与张燕俱在寨外相迎,张宁手里还牵着一名刚会跑的孩童,那小孩长得虎头虎脑,看到刘备胆怯的往张宁身后躲。

    “这,……”

    难道真有血脉感应?刘备看到那小孩的第一眼就感到心脏嘭嘭跳个不停,一副天然的亲近感油然而生,他难道真是自己的儿子?

    “使君,这就是旭儿。”

    张宁把那小孩拉出来,那小孩怯怯的看着刘备,眼睛睁得大大的,似有些跃跃欲试又有些恐慌感。

    莫非这就是父子天性?

    “来抱抱。”

    刘备露出和煦的笑容对张旭道。

    张旭瞪着眼看向张宁,在张宁的鼓励下才一点点的走向刘备,最后一下不知是恐慌还是站立不稳一下扑倒在刘备怀里。

    刘备激动一把把他抱起来,父子对视,小张旭并没有惊恐和害怕,反而好奇的看着刘备。

    这绝对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刘备看着张旭心中万分肯定。

    “刘使君,先入寨吧!”

    刘备跟张旭逗玩起来,张燕看的极欣慰又有些怅然若失,张旭一直喊他义父,张燕虽有子不过对他比对己子还要关心。

    刘备闻言把张旭交还给张宁,张旭眼神里还有些恋恋不舍。

    刘备随张燕入寨,张燕把刘备迎进一座小院内,典韦与白毦兵陆续进驻、收拾。

    张燕与刘备径直入了堂内。

    张燕对刘备道:“刘侯且稍事休息,傍晚某设宴为刘侯接风。”

    “也好。”

    刘备沐浴一番,便出院观看山上的风景。

    黑山大峡谷景区以峡幽、峰奇、林绿、夏凉、水清为其特色,以峡谷景观和森林生态为依托,呈现出野、幽、静、奇、险、秀的游览环境。

    如此优美的环境看的刘备如痴如醉,不仅感叹道:“若可以,某真想在此度过一生。”

    “刘侯,此来不会是想鸠占鹊巢吧?”

    张燕的声音突然从背后响起,刘备猛回头:“飞燕兄,你怎么来了?”

    张燕不看刘备,反而看着周边的环境道:“刘侯以为这是美景,某当初随张从事(张牛角初为张角的将兵从事)至此地,便道此乃活命之地也!”

    “呃?”

    刘备一阵尴尬,他把此地当做风景,张燕却把它当做立命之基,两人的确不在一频道上。

    张燕看着山下的峡谷道:“刘侯,来某黑山不会是来看风景的吧!还是说想鸠占鹊巢?”

    “飞燕兄,休要误会。”

    刘备辩解道:“某是来请飞燕兄下山的。”

    张燕嘴角一翘:“下山?某下山助刘侯夺冀州吗?”

    刘备摇头:“非也!冀州太远,某手够之不着,特来请飞燕兄遣妇孺老幼入并州。”

    “并州?”

    张燕看着刘备道:“并州乃苦寒之地,某尽遣妇孺老幼去并,岂不是让他们步入狼穴?”

    “飞燕兄且安心,飞燕兄坐镇黑山某可以提供足够的粮草,大队入并州,某更是可以提供足够的粮草,还可以让他们在并州安家。黑山虽好,不可久居。”

    刘备道。

    张燕冷笑:“你倒说说为何黑山不可久居?”

    刘备道:“飞燕兄,一旦天下乱起,某的粮草将全面供应并州,飞燕兄无粮,这百万大军如何安身?”

    “你威胁某?”

    张燕虎目圆瞪,怒道。

    “飞燕兄,某只想告诉你,靠人不如靠己,有自己的根据地,你才能不被别人掐住咽喉,你说呢?”

    刘备看着张燕笑道。

    张燕闻言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最后甩手而去。

    张燕的身影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