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种菜 >

第291章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291章

小说: 回到三国去种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刘备发下的钱财又回到刘备手中,而钱财经过这一流通,并州境内的道路、桥梁、城池、沟渠都被重新修缮一遍,还有无数关东青壮参军,靠争夺军功来换田。

    “主公,午膳时间到了,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吧!”

    刘备不说走,诸将皆不敢离去,又不能干的比刘备少,因此闹出不少笑话。

    比如庞德根本没割过,刚一下地用力过猛,差点没割住自己,后因割得过快累的直不起腰来。

    “好吧!”

    刘备闻言挑眼看了看火辣的日头,擦了擦脸上的汗,取下头上的笠帽扇扇风,腰猛然一直就听到一阵炒豆子声出现,刘备不仅捶捶腰部,转头对荀彧道:“好久没这么劳作过,猛一干这还真不适应。”

    荀彧恭维道:“主公如此亲民,颇有光武之风啊!”

    刘备笑笑,接过荀彧身边属吏递来的水喝了几口,看了眼一干眼巴巴瞟着自己,又不敢直起腰喝水的部将,道:“都歇歇,吃饭吧!

    “喏!”

    诸将顿时齐刷的放下手中的镰,争相奔向旁边的兵士,兵士送上水跟食物,典韦顾不上洗手,拿起一张粟米饼便大啃特啃。诸将看到典韦吃相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可说真的这一帮人,也只有典韦干的最多最像模样,庞德就是为了追赶典韦的脚步才累的直不起腰来,他明显把这也当做较量了。

    刘备看着诸将的行动,突然道:“光武祖说的好啊!民为国家之根基,如果农民不耕种了,我们该去哪筹集粮草,怎么补充兵员?孔孟说的好,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一个国家社稷不为百姓着想,那他的国君岂能长久?百姓为水,社稷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主公说的真好。”

    荀彧被刘备这番理论彻底折服,看来刘备的亲民是发自肺腑的,不然怎能说出这种极贴形象的话语来。

    荀彧自然不知这是千古明君唐太宗的名言,正是他的名言让刘备不得不看重民生,乱世你可以没有精良的甲械,没有精锐的部队,只要你有民心,天下迟早为你所有。

    冷兵器时代,战争说实话打得就是人口、民心。

    刘备看着停下狼吞虎咽的诸将,告诫道:“吾曾闻汉武祖时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年纪轻轻并功成名就,而其却自恃贵族,兵士吃不饱穿不暖,他却养着一支蹴鞠队供其游乐,且不论他的用意是何,吾军中若出现这种情况,不论何因吾定严惩不怠。”

    “喏!”

    诸将纷纷称喏。

    刘备挥手:“都去用膳吧!用膳后继续劳作。”

    “主公,把校尉们困在这田地里不妥吧!”

    荀彧进谏道。

    刘备摇头:“不劳作并不知百姓之苦,不知百姓之苦他们并不会体恤百姓,塞外之战军纪有些过于松散且杀戮成性,如今草原之战平息,并州三五年内不必担心来自草原的袭击,正是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原的时候了,一旦在中原作战,任何一种滥杀、屠杀都是对大汉民族的犯罪且罪不容赦。”

    日后五胡乱华,胡人之所以如此嚣张不就是大汉民族经过上百年的征战乱杀,人员十不存一,大量肥沃土地被胡人占据吗?

    如果没有这上百年的三国混战,中原人口至少保存在两千万以上,仅凭数十万匈奴人怎敢对抗大汉民族?没有刘渊撕破大汉民族强盛的外衣,鲜卑、羌、羯等杂胡又岂有胆子入侵中原?

    “主公英明。”

    刘备想到五胡乱华时期,汉人十不存一,仅剩一两百万人在江东苟延残喘就恨不得杀尽胡人。

    荀彧以为刘备愤恨表情是对将领屠杀的厌恶,想起刘备曾劝朱儁不要杀黄巾降俘及皇甫嵩驱黄巾数万青壮入黄河而死,荀彧劝慰道:“经此一丰收,并州便可熬过这个冬天,主公根基已稳,接下来不论有多少难民,咬咬牙总能挺过去,想必以主公爱民之心,任何难关都会一一化解。”

    刘备知道荀彧误会了,笑问道:“先生来这不是只为了恭维我吧!”

    荀彧道:“主公英明。”

    刘备道:“不是我英明,是我知道文若先生心怀天下,绝不会因拍马屁而来见我。”

    刘备没事时说话变得极为轻松,随着权利越来越重,也越来越没人能撼动,刘备逐渐褪去伪善沉稳的外壳,逐渐朝一个洒脱的性格靠拢。

    “主公,深知彧也!”

    荀彧突然一改嬉闹脾性,道:“管幼安、邴根矩先生下午将到晋阳。”

    “哦!终于来了吗?”

    刘备惊喜道,几年了,终于有人认同自己了,稷下一条龙在名声上虽然在郑玄、胡昭之下,可是这毕竟代表hb士族终于愿意承认自己有争霸天下的资格了。

    虽然刘备实行的寒门庶儒政策与士族豪门政策对立,不过刘备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官职给他们施展才华,难保那些没有得到家族资源的人不来并州。

    刘备一捋袖子,道:“走,某亲自出迎十里去接二位先生。”

    荀彧亦开心,毕竟他们俩又不少学者跟随,正好可以补晋阳学子紧缺稚嫩的不足,不过刘备这幅农夫样去迎人太失礼。

    “主公,沐浴换衣总是要的吧!”

    荀彧拉住过于开心的刘备道。

    刘备看看自己一身麻衣,一身臭汗,如此去见二人的确不妥,笑道:“文若,真吾智囊也。”

 第二章管宁与邴原

    晋阳城外的十里亭,无数儒生穿着新的儒服在此汇聚,而且随着时间消逝不断有大儒出现,比如颍川荀悦、韩融、hn郑钧等一干大儒。

    看这架势似乎在等什么人的到来。

    突然一个莽撞的儒生从后面奔来,口里大声嚷着:“来了,来了,来了!”

    众儒生不由纳罕:咦!两位先生怎么从后面来?难道绕过十里亭去的龙山书院?可绕过了?干嘛又回来?

    就在众儒生纳闷不解时,荀悦、郑钧等一干大儒整了整衣服站起来,表情一改之前的嬉戏变得严肃起来。

    突然有儒生明悟,道:“莫非是刘侯来了?”

    “不错,刘侯向来爱民如子,礼贤下士,二位先生远来并州,刘侯岂会不来?”

    又一儒子道。

    刘侯果真折节下士,在这乱世真是吾等寒门士子的明主。

    刘备要来的消息让儒子们心中一暖,对晋阳的归属感更高。

    在儒子们猜测下,刘备亲率白毦兵赶来。

    荀悦等人站在亭外迎刘备入亭,刘备看着周围众多的莘莘学子殷切的目光欣慰一笑,多年来对教育的投入没投入,目光流转在看看荀悦身边的常林、温恢、司马孚、郭淮等以后有名的儒子心中更是热流涌过。

    乱世刚启就有如此人才来龙山书院,想必日后会有更多的人才涌现出来。

    刘备朝众儒子团团一礼,众儒子慌忙还礼,刘备的贤名将再次经众人之口传遍并州乃至整个大汉。

    “禀主公,二位先生的车架仅有数百步了。”

    一个身穿明光铠的白毦兵快速冲进十里亭大声道。

    “嗯!”

    刘备摆手挥退那白毦兵,起身对荀悦等一干大儒道:“诸位先生不如随某出迎一下,毕竟幼安、根矩二位先生从青州跋山涉水不惧战乱而来。”

    “应该如此。”

    荀悦抚须道。

    刘备与诸大儒一起出亭,亭外无数儒子跟上,大队缓缓的在报信白毦兵的引导下朝远方的车架行去。

    隔着老远就能看到对方近千人的队伍,为首的马车跟马匹上不是管宁跟邴原。

    你说为何如此肯定,因为上面的都是妇幼老弱,怎会是三旬左右的管宁、邴原?

    把自己该享受的待遇让给妇幼老弱,管宁跟邴原此番带着数百户前来并州的事迹必定会成为士林的佳话,故刘备一定把他俩留下。

    你想风靡士林的管宁跟邴原都千里迢迢,绕过冀州腹部前来并州,可见并州多好多安全不是。

    “备特率龙山书院师生前来迎接幼安、根矩两位先生。”

    管宁跟邴原看到大队迎接的儒子亦上前,不过邴原好歹还整了整衣容,管宁却是头发松散,衣服上有泥土还有些散漫。完全是一副不拘于计、不畏权贵的逍遥志士模样。

    管宁看着刘备雍容的衣服,周围白毦兵华丽明亮的盔甲,龙山儒子人人穿着新衣心里不仅有些厌恶。

    刚刚还在地狱世界内打转,转眼就仿佛进入一个世外桃源,这种落差在管宁心里酿成无穷的怨言,有本事为何不多救济几个难民,弄这花里胡哨的给谁看,哼!

    相比管宁满脸不满,邴原倒显得成熟的多,而且这一路走来亦发现晋阳是绝佳的落脚地,如果刘备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光武帝,如果提前投资刘备,稷下学宫说不定真能他跟管宁手里发扬光大。

    邴原扯了扯管宁的衣袍,朝刘备作揖道:“舍家毁业之人不敢当刘侯夸赞,吾等还望能给吾等一个落脚之地。”

    “二位先生能落足并州,是备之荣幸,亦是并州学子的荣幸,更是并州百姓的荣幸,龙山书院已经为二位先生及诸位学子准备好了住宿之地,诸位的家人并州长史亦有安排,诸位尽可安心待在并州。”

    刘备笑颜一展道。

    管宁轻语:“虚情假意尔。”

    邴原听完脸色一变,随即陪笑道:“多谢刘侯收留,不知这几位先生如何称呼?”

    邴原既然跟管宁是好友,心中也是对权贵不太热衷的,反而对刘备身边的几位大儒更感兴趣。

    邴原成功把管宁的目光吸引到荀悦等人身上,管宁虽然压制下心中不满,不过他的言辞向来不加修饰,日后以至于引发学术论战,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文人交给文人接待,那是再好不过了。

    刘备陪着管宁、邴原进入龙山书院后,便把二人交给刘放招呼。

    管宁沐浴出来见不见了刘备,对早已沐浴完的邴原道:“看,某就说他就是接重我们的名望而已,这才多大会就离去?”

    邴原闻言道:“玄德公身为一州刺史,自然不是你我悠闲士子可比,他的人已经说了刘备晚上会在龙山书院为你我接风洗尘。”

    管宁冷哼道:“接风洗尘说的好听,还不是要为他自己扬名,先说好某可不去哈!要去你自己去。”

    邴原一噎,良久道:“幼安,子鱼如今远在江东,你又何必迁怒于玄德公,你看这并州百姓安居、商贾不断,这一路来看到的都是百业兴盛的繁荣之举,纵然文景之治亦不过如此。”

    管宁不屑的道:“不过这一州而已,怎么不见他接济冀州、幽州难民?哼!”

    文人不讲理起来,你根本无法劝阻。

    龙山书院的一房间内,刘备正接见王门。

    刘备摸索着手里的宝珠道:“我那师兄送我如此宝贵的珠宝是所谓何事?”

    王门拍马屁道:“刘侯果然目光如炬,什么都瞒不过刘侯,某家主公派某前来,一是求刘侯多卖些甲械给某家主公,某家主公才好重整旗鼓。”

    “甲械的事好说,你们要多少有多少。”

    公孙瓒的一蹶不振绝对不是刘备想看到的,只要刘备还没平定雍凉、益州,就绝对不会允许袁绍袭自己之后,因此公孙瓒一定得保住。

    “二呢?”

    “二就是希望明公能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