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种菜 >

第400章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400章

小说: 回到三国去种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绪道。

    “喏!”

    天微明才发动夜袭,雷绪当然不知道这个点是人最困的时刻才发动夜袭,而是他听说晋军以前常如此做而已。

    当夜,卫开率军出袭。

    李严在穰县设了三座大营,分别有孟达、申眈兄弟坐镇,离黄忠离自己越近他心里越心慌,便令三人严守营寨,以防万一。

    申眈兄弟表面遵从,心里却不以为意。黄忠大军将到,就算雷绪牛,击破自己三人,必然也损失惨重,如何守城?

    其实他二人还不明白,有时候屁股决定脑袋的道理。

    雷薄为了争南阳太守一职,强令雷绪出战,至于之后穰县的得失,呵!换了一任太守,还能再换一任吗?

    不仅申眈兄弟,连孟达亦是如此,当夜自己在营中偷偷小酌几杯便睡下。

    军中禁酒,可益州疫病横行,湿气极重,军中将领都会喝烈酒驱湿,孟达也不例外。

    卫开当夜率先偷袭申眈兄弟大营,毫无意外,这支郡兵被轻易的突破。

    申眈兄弟醒来便率军逃向孟达大营,这样溃兵又冲击孟达的兵营。

    孟达惊醒后,接着酒劲整军杀出,与卫开交战,黑夜中谁也看不清谁,结果成了一场大混战。

    “都不许出营,有靠近大营者皆杀。”

    李严被喊杀声惊醒后,令军士打起火把,收拢溃兵于营寨外,有冲营的皆被射杀。

    雷绪在城墙上看着乱成一片的晋军大营大喜,看了看破晓的天空,当下率大军杀出,直奔晋军大营,妄图一战灭掉李严。

    李严不过五千人,他有近万人,又夜袭李严在先,怎么算都不会输?

    李严亦在天明后,以收拢的溃兵为先锋朝战场杀去,自己本营精锐随后掩杀。

    有此主力军杀入,卫开部连连败退,留在卫开被围拢后,雷绪率部杀入,穰县外又是一场大混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吃过饭的袁军依靠人数众多渐渐掌握战场的主动,尤其是雷绪斩杀申眈后,房陵军溃散的厉害。

    一点点优势随着时间转换就变成一场胜利,当然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雷绪得意没太久,远处荡起一股烟尘,接着似乎有万马奔腾的声音传来。

    北边,骑兵?

    不用想都知道这是晋军。

    雷绪脸色大变:“撤,快撤入城。”

 第三十九章牛金与魏延

    谢谢liyhghjkk……大大的打赏,快一百五十万了,今天一定要突破。

    “援军来了,给某杀!”

    李严亦听到马蹄声,当下大喜。

    晋军士气大增,杀得袁军几乎无招架之力,再加上雷绪弃军而逃,袁军的战场优势瞬间被丢光。

    烟尘渐近,一员小将出现在众人眼中,尤其是他们身上那耀眼的光束,照的人几乎睁不开眼。

    然,孟达与李严都知道,这是晋军精锐。

    随着这支数百骑兵加入战场,袁军便如山崩一般溃败,蜂蛹朝雷绪的大纛方向奔去。

    雷绪脱身后进入穰县,随后败军便堵住城门。

    雷绪恐晋军随后掩杀入城,遂命弓手将城下溃兵射杀,便关闭城门。

    袁军在城下进退不得,最后只能向晋军投降。

    李严、孟达这才看清来援的将领乃文聘。

    文聘乃南阳人,再加上斥候干的就是先锋中先锋,此番先锋自然是他的。

    李严二人收拾战场,才发现麾下五千人,死五百余,包括大将申眈,伤两千余人,包括孟达与申仪,失踪两千余,可以说在场的都受伤了。

    俘虏袁军三千余人,袁军副将卫开被俘,斩首两千级,被乱军践踏而死,赶入河中而死者不计其数。

    也就说雷绪带进穰县的不足千人。

    晋军大营,唯有李严营没毁。

    傍晚黄忠大军陆续而至,率先是陈到、黄叙率军到,最后黄忠督中军而至,随军带着大批量的军械。

    雷绪看着城外大量的晋军心有戚戚,数百骑晋军就让他的万余大军崩溃,这前来怕不下万人,这可如何是好?

    很快,他便计上心头。

    当夜,雷绪趁晋军立足未稳,便率军出城。

    不料,陈到率军在外,趁机击之,袁军大败,陈到亲斩雷绪之首,溃兵逃进河中。

    陈到将其首送到黄忠处,陈震却道:“此不是雷绪。”

    陈到这才明白自己被雷绪给耍了。

    一夜无事,天明后,晋军未攻城,城内士族便举城而降。

    黄忠令大军驻扎城外,让原南阳郡属吏陈震安民,穰县民心一稳。

    却说雷绪用金蝉脱壳之计离开穰县,游过濡水,只带几个心腹奔向安众。

    安众,最有名的当属三国时期的安众之战,曹操先败后胜再败再胜的事迹。

    此时的安众却还只是濡水东的一座小城,雷绪逃到安众还不放心,继而朝涅阳逃去。

    之后过涅阳,入杜衍时碰到族兄雷薄。

    穰县一失,就有败兵逃亡宛城,张勋知道这是雷薄争功所致,可大战前将帅不合乃大忌,再加上袁术屡次催军出战,雷薄见状请军前往收复穰县。

    张勋本想在宛城打一场攻防战,雷薄的请战,他当然知道这是雷薄逃避罪责的手段,当下亦不点破,便令雷薄前往救援新野。

    相比穰县,晋军勇猛,新野的刘表军似乎就差劲的多。

    雷薄当然也想将功折罪,当下交出权利后,率本部三千精锐,这可是真的精锐,雷薄立身的根本,全员扎甲、缳首刀,又几经厮杀,可谓强军,比李严的汉中军还要强几分。

    雷薄看到几乎是只身而来的雷绪勃然大怒,当下就要推雷绪出去斩首,麾下诸军侯纷纷为其求情才作罢。

    雷绪当下把责任都推给卫开,雷薄随即上报给张勋,卫开已不知生死,张勋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得知晋军欲渡河来取安众之地,雷薄不愿与之硬拼,当下率军渡淯水,自南就聚前往新野。

    新野,蔡瑁得到刘表的消息便加紧攻城,以期在晋军之前拿下新野,然后与晋军以淯水为界平分南阳。

    黄忠自然也知道蔡瑁的想法,因此也不急于渡过濡水,取安众、涅阳,战宛城,反而令先锋文聘率军取湖阳,沿淯水上下扫荡袁军。

    新野,由袁军大将梅乾、牛金坐镇。

    梅乾自知事危便闭城不出,每日死守城池,而后就是向宛城求援。

    蔡瑁连攻十数日不成,雷薄率军至,初雷薄虚张声势,号称五万大军。

    蔡瑁见雷薄势大,黄忠又作壁上观,恐被黄忠取渔人之利,遂撤军。

    蔡瑁一撤军,雷薄随即掩杀,梅乾、牛金已出城来战,蔡瑁大败一阵,随即又向刘表求取援军,自己于新野三十里外扎营,准备坐看黄忠与雷薄相争。

    黄忠只留文聘在湖阳,当下率大军强渡濡水,安众、涅阳传檄即定,而后大军度淯水,取育阳、棘阳。

    雷薄、梅乾两人大惊,一边向张勋求援,一边由雷薄兄弟朝育阳进发。

    雷薄知道雷绪已被晋军杀破胆,当下求牛金为前锋去取育阳,留雷绪助梅乾守城。

    牛金轻军直进,凭借武勇打败申仪,继而又率军击破孟达,后面雷薄急令牛金停下脚步。

    牛金不解,不过还是依令在育阳城下停住脚步,等候雷薄大军。

    就在大军在育阳围困孟达时,李严已督军顺比水取比阳、舞阴、博望等大批南阳土地,没错,雷薄没想到的是黄忠就是在跑马圈地。

    有袁术这一个盟友反目也就罢了,刘备暂时还不想跟刘表也反目。

    待雷薄得到消息后,黄忠已经将宛城周围县城攻取在手,同时还得了魏延这个大将。

    数万大军随后围困宛城,雷薄才知道守在育阳的是偏军,不是晋军的诱敌之计。

    雷薄挥军攻城,孟达守城三日弃守,随即申仪守在棘阳,孟达却退往小长安聚。

    雷薄正要一口气攻过去,背后的蔡瑁率军复围新野城,而且在湖阳一代的邓济亦率军来,雷绪初战不利,二人只能退回新野城内。

    雷薄不得已只能弃棘阳退往新野,孟达随即再围育阳县。

    雷薄恐晋军与刘表军合流,已命牛金守育阳。

    牛金乃本地人,又素有勇略,因此孟达围而不下。

    雷薄率主力杀来,邓济与之交战,雷薄阵斩邓济,杀散邓济军,随即冲蔡瑁本阵。

    蔡瑁弃营,以败兵诱之,大将苏飞趁机率本部突袭,而后剻良督军将雷薄围困在阵中,使得雷薄左右冲突不出,眼见雷薄命丧阵中。

    其弟雷绪率军自城内杀出,救出雷薄,兄弟二人退往新野城,三人自此死守不出,等待寿春援军。

 第四十章魏延擒牛金

    南阳简称“宛”,别称南都,宛都,位于中国最东端的大型盆地南阳盆地之中,头枕伏牛,足蹬江汉,东依桐柏,西扼秦岭,自古为战略要地。

    自刘秀起兵后,宛城更是繁华,乃南都,是仅次于京都雒阳的大城市,黄巾屡次攻占宛城,又都放弃。

    袁术自任南阳太守后,着重加强宛城防御,又调集许多粮草,在此设将作司。

    南阳这里可谓有粮有兵有铁,因此袁术才得以称霸淮南。

    袁术迁南帝于寿春,留张勋守南阳,足以证明张勋的忠心和本事。

    张勋乃张衡后人,大名鼎鼎的隐士张伯祖之子。

    张伯祖乃张机的授业恩师,与南阳邓氏的邓子龙同为隐士。

    张机投靠刘备,一部分张氏族人随着张机崛起而离去,大部分族人都在张勋麾下任职,牢牢掌握着南阳的控制权。

    张勋被放回后,宛城就有一种声音:张勋已暗投刘备,此番回来就是献宛城给刘备。

    尤其是南阳邓氏,只差说张勋是叛将。

    南阳邓氏乃东汉大将军邓晨后人,邓晨为刘秀的姐夫,随不入云台二十八将,但却是皇亲国戚,历来也邓氏家主便好弄权。

    此任家主邓子龙虽然不出仕,却一手将何进推上大将军之位,不料何进愚蠢弄得天下大乱。

    邓子龙一气之下弃世,其后辈没有大才,只能靠地头蛇来维护邓氏权威。

    张勋不顾流言,只是一心想要守城,连续征发粮草、兵员,使得宛城士族苦不堪言,再加上宛城周围博望、稚县、西鄂皆为晋军所有,人心更是离乱。

    黄忠只是围而不攻,已有不少士族暗暗通信,愿献城,其中以南阳邓氏最为积极。

    刘备大势已成,袁术妄自称帝,不过是昨日黄花,失败是迟早的事,张勋愿意为袁术陪葬,他可不愿意。

    寿春,袁术得到张勋的急报,脸色铁青,这才多长时间,不过半月。

    张辽刚刚整军出长城,刘备大军已不过刚至河东,张飞刚出朝歌、臧洪还没出东郡,整个南阳就没了。

    “废物!都是废物!”

    袁术气的想砍人,他的调兵令刚刚到汝南,张勋就把南阳给丢了,还有桥蕤只会一个劲死守,难道他不知久守必失的道理吗?

    “陛下息怒,当务之急是要怎么解决?援兵还要不要派?是否要再接触晋军?”

    阎象见袁术发怒劝谏道。

    袁术何尝不知,这是自己惹得祸,不然大家各守各郡,还是盟友?

    想到此,袁术更恨张勋,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