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种菜 >

第459章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459章

小说: 回到三国去种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看着一一离去的众人,转身和蔼的对孙策夫人跟长子安慰道:“夫人,伯符安心养些日子就会好的,夫人不必多心,万事有我,我会派人保护夫人,夫人只要保护好长公子就好了。”

    孙策夫人只是一味哭啼,周瑜好一番安慰,孙策夫人才停止啼哭,道:“妾不明事理,一切都听将军安排。”

    周瑜处理好这边,孙坚的未亡人小吴夫人,即孙尚香的母亲,未来的吴国太,派人来请周瑜。

    周瑜能用强压手段威逼孙氏族人,对老夫人却不能如此,孙策曾经让周瑜升堂拜母,按汉时规矩,吴夫人也是周瑜的母亲。

    周瑜只能去见小吴夫人。

    小吴夫人泪痕未干,周瑜还没行完礼,小吴夫人就开口道:“公瑾,你自幼与伯符交好,你给某透句实话,如果你要接手这江东,老身一定劝诸将同意,谁敢不同意,老身与他拼命。”

    周瑜听完浑身一颤,四目去望见没有刀斧手身影才放下心,几步走到小吴夫人身边,道:“夫人,何出此言,且不说某与伯符乃生死兄弟,就连夫人,某也视之为母,如何有此联想。”

    小吴夫人道:“是有人嚼舌根,既然公瑾无自立之心,可否告诉老身,伯符欲立谁为吴侯?”

    周瑜无奈,只得道:“夫人,是仲谋。”

    “老二?他不是在长安?也好。”

    小吴夫人思虑良久,道:“兄终弟及,也好,省得绍儿被外人所挟。”

    最近夜色在新浪微博创了一个话题,叫凡人槽三国,讲的是三国那点事,有兴趣的大大可以去围观一下,反正又不花钱是吧! 

   

 第十六章此间乐不思吴

    “孙郎且留步。”

    长安太学某地,一群学子高谈阔论的走过,另有一人落寞的在一旁看着,突然听到有人似在喊自己,一回头,异相顿生,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这位被唤作孙郎的年轻人四处张望,才发现一个黑脸壮汉立在不远处,他仅仅是在那一立就有无限的威势。

    孙郎微微作揖,方不紧不慢的走过去,道:“典将军,您叫我?”

    “孙郎,王上召见。”

    “喏!”

    长安就只有一位典将军,绝没有第二位,那就是刘备贴身大将典韦。

    孙权眼皮一跳,他来长安乃是为质,莫非刘备因周瑜攻徐之事,终于要降罪于他了吗?

    其实孙权早有所感,面生异相的人生在太平时则被人认为有出息,可在乱世这就是取祸之源。

    故孙权人在太学,又拜在蔡邕门下,按理说该是太学风云人物,可太学生却见其如见蛇蝎,尤其是周瑜攻徐后,欲将他下狱处死的言论越来越大。

    晋王刘备向来以仁德闻名于世,可是那个君主希望自己麾下有异相人出现,起码孙权不乐意,有周瑜攻徐之事,正可借此事杀了他。

    孙权跟着典韦走,脑中却在胡思乱想,走着走着却发现走到一处很熟悉的地方,后来才发现这不是蔡邕在太学的府邸吗?

    数个月的时间,泰山郡屡易其手,虽然蔡邕没松口让蔡珏入宫,可是把蔡珏嫁给羊衜的事却再也不提。

    泰山争夺战,出名的是于禁、吕虔,至于羊衜事实证明他只是个单纯儒生,在这个乱世,单纯的儒生实在不是择婿的第一选择。

    “仲谋来了,王上在里面,快请进吧!”

    孙权见到顾雍守在门口,还没见礼顾雍就上前一把搀扶住他,道。

    “嗯!”

    孙权纵然再少年老成,如今不过十七八岁,在后世这只是爱幻想的高中生而已,哪怕孙权饱受乱世摧残,还能治理过一县,然都抵不过他还是个未及冠的少年,再加上心里有些忐忑,难免会有失礼的地方。

    孙权进去的时候,刘备正跟蔡邕手谈。

    虽然二人因为蔡珏的事闹得有些不可开交,可那毕竟是小事,蔡邕还没顽固到那种地步,不然历史上岂会受董卓的胁迫而出仕?

    这一世虽然没有,可是文人的脊梁从来都没有真正挺直过,加上蔡珏每日茶饭不思,眼看着自己的女儿消瘦下去,蔡邕已有动摇。

    拿下他,让蔡珏入宫只是时间问题。

    刘备跟蔡邕下棋只是无聊,远不如蔡邕用心,看到孙权进来才正儿八经下,每一步都要经过许久的时间,看得蔡邕都替刘备焦急。

    刘备一直下到自己败势难掩,才弃子认输。

    刘备转头,似刚发现孙权一般,道:“仲谋来了,快坐,元叹怎么不提醒孤一声。”

    孙权忙作揖道:“王上,这是某的意思,某观大王与老师棋逢对手不愿打扰。”

    “哼!”

    蔡邕听完孙权的恭维极不买账,当下冷哼一声,起身:“你们年轻人聊吧!老朽看书去了,元叹,你替某做东吧!”

    “喏!”

    顾雍忙道。

    蔡邕离去,刘备跟孙权都起身恭送。

    蔡邕走后,刘备才一指棋盘道:“仲谋啊!伯喈公经常说你棋艺高超,你我手谈一局。”

    “喏!”

    顾雍替二人整理好棋盘,刘备跟孙权各坐一侧,刘备下棋向来是大开大阖,一味进攻,结果却落入精心布局的孙权毂中。

    刘备爽快的弃子,道:“仲谋棋艺果然非凡啊!”

    “臣惶恐。”

    孙权亦是满头大汗,不是刘备棋艺太高,而是他在犹豫该不该赢刘备,最终还是决定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棋艺。

    刘备曾封孙权为虎贲中郎将,然虎贲军早已不存在,这注定是个虚职。

    孙权一面在棋艺赢刘备,说明自己乃真诚之辈,一面自称臣,其实在告诉刘备,我并没有异心,愿一辈子在王上治下做一个虚职臣僚。

    孙权少年老成不假,可是权谋痕迹太重,不过这也难为他这个未及冠的少年了。

    “哈哈!下棋吗?没有王上、臣属,仲谋快起来。”

    刘备虚手一抬,顾雍便把孙权扶起来,刘备看着抽空擦汗的孙权道:“仲谋想家了没?想不想回江东?”

    孙权一懵,不过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到了,心里一沉,道:“回王上,权尚幼,德才浅薄,如今长安博儒深多,正是权学习的好地方。”

    刘备见孙权差点说出此间乐不思吴的话,忙挑开正题,道:“前方传来军情战报,吴侯于龙舒打猎时被刺客刺杀,如今病重,汝兄特派使来请你回转东吴,不知汝意何?”

    “啊?”

    孙权一惊,他不是没想过要孙策死,只不过那是愁闷时的发泄而已,毕竟周瑜攻徐没有提前提醒他,几乎致使他死在长安,他怎会没有怨言。

    孙权不知,周瑜跟孙策都派过使者秘密召孙权回,可是晋军细作厉害,他二人派的使者都死在晋军细作手中。

    可乍一听到孙策身死的消息,孙权真的懵圈,本以为刘备在试探自己,可是看刘备神色不想,再说刘备将是统一天下的人,没必要骗自己。

    孙权很快恢复过来,跪下表忠心道:“王上曾与某父有袍泽之情,于吾孙氏亦有援手之恩,前番周公瑾攻徐,王上明明可以选择杀某却没有杀,于某有活命之恩,某这条命不论是为孙家,为某自己,都是王上的,王上让某回江东,某就回江东,他日王上南下,某定举江东而降。”

    “好,希望仲谋记得今天说过的话。”

    刘备当即抚掌而笑,又安抚几句才能孙权离去。

    孙权走后,刘备笑容凝固,其实孙权表现的太好,几乎没有一丝破绽除了尚稚嫩,可越是如此他越不愿放孙权离去。

    “主公,这虽是一条真龙,但却是一条幼龙,只要主公数年来平定中原、淮汝、荆州,江东又有何为?”

    郭嘉从后面的屏风中走出。

    郭嘉一向看人极准,而且深得刘备之心,刘备试探孙权,自然要把郭嘉带上,好给自己做判断。

 第十七章刘备称帝

    “主公既然有所忧虑,何不称帝?”

    郭嘉看到刘备因放孙权离去而忧虑,适时建议道。

    刘备眉头一皱,其实他并非不想称帝,只是心中还没做好称帝的准备,而且他总觉得时机还不到。

    郭嘉又道:“主公,如今称帝可谓最佳时机,曹操攻徐,刘表称病,孙策病危,孙权未去,主公此时称帝,天下诸侯绝无实质性的反抗。”

    郭嘉所说,刘备又岂会不知,可是称帝就像他心里的大疙瘩,总觉得一旦称帝就会成为孤家寡人。

    郭嘉看出刘备的犹豫,又道:“如主公迟疑不定,日久定会生患。”

    “哦!怎么说?”

    刘备自己也差一个劝服自己的理由,听到郭嘉如此说不仅问道。

    郭嘉见刘备上钩,嘴角一挑道:“主公,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如今汉失其鹿,天下群雄逐之,如主公不称帝,许昌小皇帝就成为汉室正统,日久必有贤士投之,主公再想平兖州,难矣!”

    刘备悚然,他确实没想到这般。

    郭嘉接着道:“光武于河北称帝,不就是为了收揽人心,如今主公坐拥天下三分有二,再不称帝,恐将失其机也!他日再称帝,必后患无穷。”

    “嗯!你说的不是没道理。汉室虽然已成往事,可这把大旗,孤的确得早些接过来。”

    刘备脱口道。

    “臣,参见吾皇。”

    郭嘉顺势跪下,大声喝道。

    刘备正想把郭嘉扶起来,只见后面的屏风中陆续走出几人来,分别是简雍、荀彧、荀攸、贾诩、王朗等一干心腹重臣,齐齐跪下:“见过吾皇。”

    “你,你们……”

    刘备有种被骗的感觉,可是突然晒然一笑,仿佛历史上刘备就是被诸葛亮这么逼着登上帝位的,如今却是被郭嘉逼着,这一世郭嘉身体还算英朗,只要不让他去辽东,定然能活到诸葛亮出仕的时候。

    到时候,鬼才、卧龙谁厉害,可一目了然也。

    “都起来。”

    “喏!”

    次日,以三公为首,百官在尚书令荀彧的带领,再次上奏请刘备登基为帝,继承汉室正统。

    刘备如前番一般拒绝。

    数日后,雍州牧王智、幽州牧郭蕴、冀州牧袁熙、益州牧王商、豫州牧郑浑、青州牧臧洪、并州牧阴斐等一干封疆大吏复上书请刘备登基为帝。

    刘备复拒绝之。

    一月后,又以三公领衔,九卿次之,百官群起,州牧及各将军、校尉一同上书请奏。

    刘备才勉强同意。

    半月后,刘备先是拜祭长安宗庙,又请高祖灵位,最后在长安宫即皇帝位,国号晋,史称晋汉,刘备被称为晋高祖皇帝。

    刘备大封天下,改司徒为太傅以陈纪任之,改司空为太师由王智任之,又拔尚书令为尚书左右仆射,二品大员,以荀彧、贾诩分别任之,又设中书令以简雍任之,再设门下省,门下侍中两人分别由顾雍、戏志才任之。

    又设六部,属尚书省。

    拔吕布为大将军,彭城王。

    关羽为镇南将军、良乡侯。

    张飞为镇北将军、祁乡侯,

    马腾为镇西将军、槐里侯。

    公孙度为镇东将军、辽东侯。

    黄忠为平南将军、张辽为平北将军,张郃为平东将军、张济为平西将军,各封关内侯。

    以纪灵、高顺、马超、张绣、韩猛、典韦、赵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