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乱入 >

第175章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175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乱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先生大才,朕岂能不知?你虽行为骄纵,但举手投足间的自信却是无法掩盖的,一看就知道不是那种下九流的目中无人之徒,而是身怀大学却不得施展的孤傲,方才在宫外,朕只是为了试探你一番,现在既然进宫,也自当有所任命,朕便封你为御书郎,留在朕的左右出谋划策!”

  “遵命!”初次见面,自己没有施展任何才能,徐珪便表现出对自己足够的信任,在惊讶徐珪处事狂放的同时,王猛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但心里却是满满的感动。

  ……

  说起王猛,那可真的是一个大贤,众所周知,王猛与苻坚,就好比诸葛亮与刘备,他们一见面便如平生知交,谈及兴废大事,句句投机,于是,王猛留在苻坚身边,为他出谋画策,而苻坚,则对王猛百分百的信任,丝毫不怀疑。

  史书记载,氐族豪帅出身的姑臧侯樊世,依仗自己帮助苻健打天下的汗马功劳,最先跳了出来,当众侮辱王猛说:“我们曾与先帝共兴大业,却不得参与机密,你无汗马之劳,凭什么专管大事?这不是我们种庄稼而你白拣粮食吗!”

  王猛冷笑:“不光是你种我收,还要时你做好饭端给我吃呢!”

  樊世肺都气炸了,跺着脚咆哮:“姓王的,迟早必叫你头悬长安城门,否则我不活在人世!”

  苻坚得知此事,果断地说:“必须杀此老氐,然后群臣方能整肃。”

  后来樊世进宫言事,当场与王猛发生争论,他撒起野来,竟挥动老拳击向王猛,被左右拉住,无奈,他又破口大骂,秽言不堪入耳。苻坚大怒,立命将其斩首。

  打天下的元老都被斩首了,看来正面硬刚不行,反对派对王猛便由公开攻击转为暗中谗害,朝官仇腾、席宝两人利用职务之便,屡屡毁谤王猛,苻坚知道后,立即将二人赶出朝堂,对飞长流短的氐族大小官员,苻坚甚至当堂鞭打脚踢,于是,那班人害怕,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苻坚对王猛的信任,可见一斑。

  期间王猛多次献策,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都有着莫大的功劳,可惜天不假年,王猛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

  苻坚亲为王猛祈祷,并派侍臣遍祷于名山大川,碰巧王猛病情好转,便欣喜异常,下令特赦死罪以下,王猛上疏说:“想不到陛下因贱臣微命而亏损天地之德,自开天辟地以来绝无此事,这真使臣既感激又不安!臣听说报答恩德最好的办法是尽言尽忠,慑八方荒远之地,声望德化光照六合之内;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平燕定蜀,如拾草芥。然而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终。所以,古来明君圣王深知创业守成之不易,无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恳望陛下以他们为榜样,则天下幸甚!”

  最终,王猛终于病逝,苻坚三次临棺祭奠恸哭,对太子苻宏说:“老天爷是不想让我统一天下呀,怎么这样快就夺去亍我的景略啊!”

  不过人死不能复生,苻坚只能失魂落魄地按照汉朝安葬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那样的最高规格,隆重地安葬了王猛,并追谥王猛为“武侯”——如同蜀汉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一样,王猛死后,秦国上下哭声震野,三日不绝。

  苻坚恪遵王猛遗教,迅速灭掉前凉和代国,完全实现了北方的统一,东夷、西域六十二国和西南夷都遣使前来朝贡;原属东晋的南乡、襄阳等郡也被攻夺下来。至此,前秦臻于极盛。

  ……

  “哎!这样一个堪比诸葛亮的大贤,得了他,朕还怕不能一统江山吗?”回忆了这么多,徐珪叹了口气,看着面前毕恭毕敬的王猛,一股雄心猛然升起。


第二百三十七章   欧冶子的秘术


  “佳勤、欧业、奉孝,你们先出去吧,朕有事先和王爱卿商量一番。”

  “诺!”三人拱手,转身而出。

  “王爱卿呐。”徐珪看着王猛,“想必你听说了朕与袁绍破曹军于寿春的事吧。”

  “嗯。”王猛应了一声。

  “那对于此事,你可有什么想说呀?所想之事,尽说即可,不必拘束。”徐珪担心王猛碍于自己的面子不把话说全,便特地关照。

  “陛下,微臣以为当初既然破了曹操,就该趁其乏困,直捣黄龙。”王猛不假思索道。

  “哦?为何?”徐珪故作不知,开口反问。

  其实徐珪的想法很简单,只是单纯的不想让三巨头之一的曹操消失,那样的话他会觉得三国没了意思,但是这想法并不幼稚,徐珪并不担心曹操能强过自己,因为自己有金手指,而曹操现在这么惨,又能对自己有多大威胁?

  “陛下,曹操此人绝不简单。”

  “何以见得?”

  “陛下,前些年你号召群雄讨董,转眼间已过了3年,你觉得那些诸侯现在和当时相比,实力扩张最快的是谁?”王猛不答反问。

  “你是说曹操?”徐珪想都不想,便立马开口,其实他并不知道是谁,而是直觉告诉他,使他脱口而出。

  “正是,曹操作为一个无地之主,却坐拥兖州许昌等地,且手握重兵,虽然放眼天下他现在所拥有的资产并不算什么,但要知道,曹操几乎是白手起家。”王猛分析道。

  “!”徐珪听了王猛所言,当即一愣,颇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意味。

  的确,曹操确实是白手起家,不像其他诸侯,什么袁术、袁绍、公孙瓒、马腾等人,他们都是自带封地的,在董卓乱权后便开始扩张,自然势力庞大,而曹操,从哪招兵呢?

  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假如自己没有穿越,那么号召讨董的将是曹操,而先后经过刺董、讨董、招募青州兵,他的实力几乎跃居前三;然而因为自己,曹操好像并没有刺董,而且号召讨董也被自己干了,只剩下青州兵了。

  “嗯……先生言之有理。”徐珪点点头,看着王猛的目光更加敬佩了,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席话,却足够表明他是一个眼观天下,洞若观火的人,而这点,是一个卓越的军事战略家不可或缺的素质。

  而徐珪也不是凡夫俗子,话说到这种程度,就已经够了,王猛的言外之意就是,曹操之所以这些年发展最快,是因为他有能力,最好早点除掉,不要给他任何机会,以免后患。

  “主公,眼下曹操应该已经回到许昌,如果微臣没有猜错的话,曹操应该会四处征兵,且久闻兖州程昱计谋百出,是个能人,现在他们面前有一大块肥肉,即便曹操看不到,程昱又怎会闻不到?”说到这边,王猛静静地看着徐珪,显然是在评估徐珪的能力。

  “呵呵,莫非先生说的肥肉,是指那些活跃在青州地带的黄巾乱军?”徐珪微微一笑,看他的表情并不像因为听了王猛的话才思考而出的,而像早就知道一般。

  “!”王猛明显的震惊了一下,同时眼神中还有不解,“正是,可是陛下……”

  “朕知道爱卿想说什么,既然朕知道青州黄巾,却为何放任不管?”徐珪看着王猛,缓缓说道。

  “微臣不知,请陛下明示。”

  见自己的问题难住了智者,但徐珪并不觉得骄傲,因为这是他作为一个穿越者的优势,并不值得吹捧,但是假如说出实话,自己仅仅是因为不想消灭曹操而前去插手,会不会太过雷人了?

  “咳咳……”徐珪轻咳一声,随后霸气一笑,“就这么简单地灭了曹操,会不会太无趣了?朕喜欢挑战!用实力征服世界!”

  “陛下威武,日后必定可以一统天下,名扬千古,微臣……没有看走眼呐!”王猛叹了口气,面露找到归宿般的微笑。

  “呵呵,爱卿之才,朕已知晓一二,日后你便留在朕的身边,随时出谋划策。”

  “遵命!”王猛拱手,满脸拜服。

  “欧业先生!进来吧!”徐珪看了眼王猛,朗声喝令。

  不一会儿,欧业进入,徐珪起身,朝着欧业招招手,便往角落那边走去,欧业紧跟,来到御书房角落,这才发现一把弯了九十度的武器,奇形怪状,但却杀气森然,正是李存孝的毕燕挝。

  “嗯!”欧业摸了摸,大吃一惊,“想不到陨铁所制武器竟被损成这样!这是何等的怪力啊!”

  “先生,可有方法修复?”徐珪道。

  “嗯……颇为棘手,不过倒也不是没法。”欧业皱眉,陷入沉思。

  “哦?何法?只要先生能够修复,朕必有重赏!”徐珪满口豪言,当即允诺。

  “哎,既然陛下相问,在下便不再隐瞒,只好直言相告了!”欧业叹了口气,缓缓道,“陛下,其实在下祖上乃铸剑大师欧冶子,一直以来没有直说,陛下恕罪!”

  “原来是欧冶子大师的后人,失敬!”徐珪故作惊讶状,“爱卿无罪,只是朕对这技术颇感好奇,宫中有一名匠唤作‘汤隆’,极善打造‘钩镰枪’,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然而却对此物毫无办法,因为他所造兵器只使用的寻常生铁,陨铁从未使用过。”

  “陛下,祖上造了不少名剑,一是家传技法,二是靠独特的工艺。”欧业道。

  “什么工艺?”徐珪瞪大了眼,到想看看欧业到底会些什么技巧。

  “陨铁质地极其坚硬,熔点极高,几乎是寻常生铁的两倍,用寻常火种不能相融,必须靠鼓风方可,陛下应当知晓。”

  “嗯。”徐珪点点头,融化陨铁并不是主要难题,当初给李逵的五百重斧死士造的武器就是用的陨铁,那么现在的难题应该就是如何在不改变原有武器的基础上进行修复了。

  “在下祖传一法,尤适陨铁,名为‘覆铁法’。”

  “哦?何为覆铁法?”不只是徐珪,就连王猛也同样凝神起来,因为现在说出这句话的是欧冶子的“后人”,那么他即将说出的应该就是秘技。

  “陨铁难熔,可选其薄片,先行熔融,其后覆于待修复的武器上,用熔铁的温度进行融化,软化损伤部位,进行塑形,这便是覆铁法的精髓。”欧业说的轻描淡写,但这难度却都心知肚明。

  “听起来倒像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灌钢法’,不过却又有不同。”徐珪心中默念了一声,分析道。

  “那么就有劳先生了,朕知道修复毕燕挝必定艰辛,所以事成之后,必有重赏!”徐珪再次说出这句话。

  “遵命!”欧业拱手,随后说道,“那套工具都在家中,在下即刻回家,修复此物!”

  话音刚落,便弯腰。准备抓起毕燕挝,结果一抓,当即闷哼一声,叹了句:“不想此物如此沉重,使用此物者必定力大!”话刚说完,当下用力,这才堪堪将毕燕挝抓离了地,再次用力,将毕燕挝压在肩膀上,才气喘吁吁。

  “呵呵,先生同样神力,朕是见识到了,这样吧,朕令两名禁军帮你将此物送入家中,就不劳先生费这种力了!”徐珪关切的笑道。

  “多谢陛下了!”欧业立马放下毕燕挝,长呼一口气,涨红的脸逐渐恢复本色,才拱手。

  “先生,修复这大概需要多久呀?”徐珪询问。

  “不出意外的话,两天即可,毕竟只需要修复,而不是重制。”欧业道。

  “嗯,那朕便等着你的好消息,先生啊,进宫之时,记得要把你那兄弟欧鹏一同带来啊!”徐珪嘱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