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13章

定居唐朝-第13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也是她的心腹。

  马三宝……马三宝……应该就是追随平阳公主于长安起事的那位家仆,这位倒是个人才,口才了得,平阳公主起事之初,这位只靠一张嘴就说服了好几路英豪,让这些英豪领着拉起来的队伍,投到平阳公主麾下。

  马三宝有才的地方不止于此,除了口才了得,他还十分会打战,在平阳公主麾下,于平定长安立下大功。后来,跟随柴绍左征右讨,立下不少战功,最后因公累升至国公位,去世后还被太宗李二凤陛下赠谥号曰忠。

  谥号相当于后人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评价,在古代这是非常郑重的事情,可以说,这个人一生的功过荣辱,后人对他的评价,就看这最后的谥号。如果是皇帝的谥号,那代表的就是这位皇帝的历史评价。

  马三宝作为家仆出身的臣子,最后能得到二凤陛下的一个忠字,可见其品行、才能是受到李唐王族肯定的。

  不过,这马三宝不是应该跟在柴绍身边吗?难道这会儿还在苇泽关?或是只有儿子在这里?

  薛朗想不明白,马三宝在历史中留下的浪花太小,史官们写书都不肯多费笔墨,详细的履历没有记载,也许马三宝要在平阳公主去世后才跟随柴绍呢?如果是这样,也不奇怪。

  再不过,这位马三宝显然很得平阳公主信任,不止用马三宝,连马三宝的儿子,有事的时候也会想起安排、起用他的儿子。可见,这一家是在平阳公主心里挂了号的人,是非常受平阳公主信任和重用的。

  薛朗在心里想明白,便安心等着马元良来。等了没一会儿,也就是闲聊几句的工夫,侍女就来报马元良来了。

  平阳公主传他进来。人进来薛朗就抬头打量……

  来人长着一张国字脸,相貌普通,粗手粗脚,并不像公主殿下身边的人那样的高颜值,眉宇间的忠厚之气,倒是让人对他有种“这人应该很靠谱”的感觉。不过,这位被公主殿下说年少的家伙,岁数会不会大了些?看他相貌,薛朗觉得他俩应该岁数相当才是。

  马元良走路脚步稳稳,面带恭敬的向平阳公主行礼:“下仆元良见过娘子,请娘子安。”

  “免礼,早就说过,如今你家已脱奴籍,不要再对我行奴仆之礼。”

  平阳公主摆手免了他的礼,马元良却坚持行完整套礼仪,才恭敬的道:“娘子仁慈恩义,是娘子对下仆的恩典,但家父曾教导下仆,为人不可忘恩负义,没有娘子,如何有下仆家的今日!娘子于下仆家有大恩,能以下仆的身份在娘子面前请安,已是天大的福分,万万不敢以旁的身份自居。”

  明明挺肉麻的话,在忠厚脸的加持下,居然给人感觉挺诚恳、真心的。薛朗觉得这位马元良的技能树肯定点的十分之好。

  “你家是好的,我心中是有数的。”

  平阳公主颔首,给马元良做介绍:“这是我府中新任的主薄薛朗薛幼阳,他手中有一桩极重要的事务,我要你带着你队中的人马去协助他,保他安危,助他成事,我派你去,你当事事以薛主薄为先,切不可擅作主张,汝可明白?”

  “喏!请娘子放心,下仆晓得。”

  马元良郑重领命。平阳公主道:“我知汝虽然年少,却是老成持重之辈,万望用心,切莫辜负本宫与汝父的期望。”

  “喏!”

  马元良恭敬的应是,然后转向薛朗:“见过薛主薄,有何事务尽可吩咐某,某定当尽心尽力。”

  薛朗拱手还礼:“马兄客气……”

  话还没说完,就见马元良满面尴尬,柳女官一脸捉狭,所以,这是又说错话了?

  薛朗一脸懵逼的望向他的上司,公主殿下好心的为他解释:“四郎如今刚过二八之年,且他的父亲马三宝在我麾下任职,元良对幼阳你该执子侄礼。”

  卧槽!这么一张成熟的脸,你跟我说二八之年……说他三十岁都大把人相信好吗?

  薛朗嘴角抽了抽,殿下,属下读书少,你别骗属下!

  马元良歉然的笑着道:“薛叔,小侄生来老成,倒叫您误会了。”

  这就开始叫上叔了,显然这小子肚里不像他表面那么忠厚老实。不过,让一个顶着一张三十岁脸孔的人叫叔叔,心情真是复杂。虽然这人才十六岁,但长得也忒着急了点儿,被这么远一张成熟脸叫叔,薛朗差点心虚的不敢答应了。

  感觉心口有些疼,镇定心神,尽力做出一个长辈应该有的样子:“贤侄免礼,希望今后我们通力合作,圆满完成将军交予的重任,不辜负将军的期望。”

  “这是自然。望薛叔多多指教,小侄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薛叔尽可开口说,不用担心小侄,万事当以差事为上。”

  忽视他过分着急的长相,这位马伪叔叔真少年,元良看来是个肚里有货的人,跟这样的人一块儿处事,不是特别难受的事情。


第一卷_第21章 贫穷的觉悟

  公主殿下大致跟马元良说了一下要做的是什么,马元良一听是高产农作物的试种,诚实忠厚脸立即严肃了几分,眼睛亮得都快赶上探照灯了,对平阳公主越发的恭敬,频频应喏,郑重表示一定会好好配合薛朗。

  大致商议好流程,平阳公主划拨了一个空闲的园子给薛朗做育种用。

  那是个带着花园的院子,空间挺宽敞的,但是屋舍少,以前是用来给园丁育苗和住宿的,条件并不好。平阳公主来苇泽关后,把这些空置的屋子征用过来,改建成公主府。

  园子距离薛朗住的听风院并不远,他又是个手头有事就想尽快完成的人。当下便带着马元良直接过去园子,刚出拱门,等着的长俭立即跟上来——

  “薛叔!”

  马元良这小子意有所指的看长俭一眼。

  也对,事情没出结果之前,还需要保密。薛朗点点头,让长俭先回去。长俭目光有些黯淡,想来是明白他还没得到薛朗的信任。

  薛朗才不管他怎么想,一开始就对人推心置腹,他做不到。育种试种的事情,事关紧要,让长俭贸然加入进来,显然是不合适的。

  跟马元良一起到闲置荒芜的园子,这个园子已经许久没人打理,园里的草木自己长得杂乱、茂盛,相应的,杂草也不少,不过,这也可以看出,这里的土质不错。

  “马队正,你手下的军士可是府兵出身?”

  薛朗问道。马元良谦恭的道:“薛叔喊我元良或四郎即可。小侄手下的兵,皆是府兵出身,行军打仗,种田耕地都是好手。”

  被一个长着大叔脸的少年喊叔叔,薛朗感觉略复杂,只能安慰自己,习惯了就好了。扫了一眼园子里生长茂盛的苗木野草,问道:“你手下有多少人?”

  “正好50人,薛叔,这些人手还可还够使?如若不够,小侄可去向娘子申请,多指派一些人手过来。”

  马元良看来也是想要这份功绩的,态度很认真积极。薛朗笑着拍他肩膀:“不用了,50人都用不完。既然你手下人手足够,那一事不烦二主,今天下午你就带着人过来,把这些苗木弄走,土要挖得深一些,趁着日头好,暴晒几日,还有,弄点儿石灰过来,翻好土就撒上石灰,暴晒几天。”

  “喏!小侄这就去办。”

  之后,马元良去叫人。薛朗不认路,只能等他带人过来,还好,马元良做事非常利落,不一会儿就带着一队人马过来,指着薛朗:“这是薛主薄,将军派来主事之人,今后,包括我在内,一切都听薛主簿的指挥。”

  “喏!”

  五十人轰然应喏,齐齐朝薛朗施礼,薛朗连忙道:“各位军士免礼,今后大家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别的也不多说,我们一起齐心合力把事情办好,到时候,功劳大家都有,定不会让诸位白白辛苦。”

  众军士眼睛都亮了几分,每日里忙碌辛苦,为的不就是功劳么!这位薛主薄说话还真是实在,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糊弄人的人。

  “薛叔,没有趁手的工具,须得找些趁手的工具来才是。”

  “这个不用着急,将军为人周全,想必会让人送来。”

  果然,话音刚落,柳女官就带着人送来各种工具,锯子、砍刀、锄头,甚至还有一头带着犁的耕牛。不过,这犁跟薛朗见过的样式大有区别,犁辕又直又长,显得十分笨重——

  薛朗拍拍脑袋,记得历史课上学过,曲辕犁要晚唐才会在江东一代被发明出来,这会儿还是初唐,还在使用犁辕又直又长的犁。

  上过历史课,曲辕犁薛朗是会画的。临近春耕,正是农活儿忙的时候,回去就把曲辕犁画出来,让公主殿下使人去做,正好趁着春耕推广。

  马元良立即带着人热火朝天的干起来。薛朗要回去拿种子,又不认路,正好跟柳女官一块儿回去。

  柳女官见薛朗才孤身一人,立即问道:“长俭为何没有跟着?”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笑:“这不是要过来做事吗?殿下那么重视,我也不好乱带人过来。”

  柳女官委婉的道:“这是奴的不是了,忘了告知薛主簿府中规矩。殿下于规矩一道,颇为严格,府中的仆役,皆能遵守,薛主簿尽可放心。”

  薛朗秒懂:“既如此,那以后就让长俭跟着,免得我不认路,找不到回去的路。”

  柳女官笑着颔首,因为跟薛朗不是一路,派了身边一个侍女给薛朗领路。薛朗看到听风院的牌匾,便谢过侍女,自己回去了。

  “郎君!”

  长俭想来是一直侯在门口,见薛朗回来立即出来:“可是柳女官那里的姐姐送郎君回来的?”

  “是啊,待会儿我还过去,长俭你跟着吧。”

  长俭的表情立即亮了,几乎是狂喜的打了个千:“长俭定会用心做事。”

  薛朗点点头。长俭小心翼翼的提醒:“刚才送郎君回来的姐姐,郎君可给了赏钱?”

  薛朗一怔,拍拍脑袋:“我忘了,你记下刚才那位姑娘的长相了吗?”

  “小的认得她,是柳女官身边的绿茵姐姐。”

  “你帮我记着她。”

  “喏。”

  薛朗进内院去,墨竹和腊梅正守着卧室门口做针线,一见薛朗进内院,立即丢开针线,来给他掸尘的掸尘,倒水的倒水,薛朗只需要站着不动,就有人给他送上温度适宜入口的热水,把一切都给他弄顺当。

  这就是有奴婢的好处,可是,养这些奴婢是要银钱的。现在的墨竹几个是平阳公主府里的人,包括他自己,工资都是平阳公主出。

  在这府里行走,就得按照府里的规矩来,不可能还拿着现代的标准。长俭提醒的好,他一个外来的,仆役是公主府里的,除了分拨给他的人,他劳烦了别人,按照规矩就得给赏钱,赏钱总不能还让平阳公主帮忙给!

  给赏钱也不能乱给,给的时机要有分寸。像长俭几个,帮他做事做得好,就是有功,可以给赏钱,平日是不需要的。

  所谓无功不受禄,无因无由的就乱给人塞钱,只怕是人都要想想,你这是要干什么?是要收买别人家的仆役吗?这仆役背主,在古代可是大忌来着。

  这么一想,薛朗只有一个感觉——

  穷啊!

  早上还觉得衣食住行都有人给准备好了,三十贯安家费没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