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193章

定居唐朝-第193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侍郎喝了一杯,抽了一根筹片,望着薛朗笑,薛朗被笑得一脸莫名。席纠接过王侍郎抽出的筹片,念道:“择其善者而从之,大器四十分!”

  众人齐刷刷的望着薛朗。辛都知笑道:“在座酒量最佳者,请饮四杯!”

  薛朗看看左右,默默地端起酒杯,连干四杯。众人毫不犹豫的竖起大拇指:“好酒量!”

  薛朗笑眯眯的拱手:“过奖,过奖!”

  “请薛郡公抽筹!”

  薛朗笑着抽了一片,辛都知一看,乐了:“学而不及,犹恐失也,自饮七分。薛郡公,请再饮!”

  众人哄堂大笑!

  卧槽!

  薛朗刚拿起筷子欲吃口菜垫垫的手只得又放回去,端起刚添满的酒,喝了一半多。裴矩调侃道:“幼阳啊,你莫不是舍不得美酒乎?”

  薛朗无辜的眨眨眼:“裴公,我冤枉啊!手气霉起来,那也无法可解啊!”

  众人再次大笑。待仆人把筹片端来的时候,薛朗立即叫道:“等等,给我上个手巾擦擦手再抽!”

  不拘男女,席上众人都是笑声连连,薛朗居然还真的擦擦手,擦完了才就着仆人端上来的酒筹,满脸郑重与严肃的抽出一片,递给席纠辛都知。

  辛都知一看,笑得眼睛都弯了:“出门如今大宾,主人自饮五分!”

  众人看看齐齐望向薛朗。薛朗满脸不敢置信的指着自己:“又是我?”

  裴矩笑着裁定:“然也!看来薛府的酒,今日我等是喝不上矣!”

  薛朗都无语了,默默端起酒杯喝了半杯,完了满脸严肃的道:“裴公,来,我们握个手,裴公一次都没抽中,请把你的好运气传我一点!”

  裴矩哈哈大笑,还真伸手与薛朗握了一下。握完手,薛朗才重新抽筹片,眼巴巴的递给辛都知,辛都知看他的样子,不禁抿唇一笑,接过看了一眼,大声念道:“君子不重则不威,高官处十分!”

  这句薛朗听懂了,直接望向裴矩,在座官位最高便是他。裴矩爽快的端起酒杯,道:“早知如此,不该与幼阳握手才对!”

  薛朗笑道:“我这不是怕裴公你说我小气,不让您喝够么?”

  裴矩仰头大笑:“此话有理!”

  爽快的喝了一杯,抽了一根筹片,递给辛都知。辛都知接过:“后生可畏也,年少者饮七分!大家快报年龄,谁最年少?”

  报了一通年龄,却是陪坐在章安之身旁的都知,娇笑一声,端起酒杯喝了大半杯。

  薛朗笑眯眯的看着,也没心思去追究他连中三次究竟是辛都知搞的鬼还是他手气真那么臭,刚跟裴矩握了手结果裴矩就抽中这么巧的事情是真是假,只觉得赵郡王推荐的没错,这位辛都知果然不是浪得虚名,请对了!

  唐人饮宴通常可以通宵达旦,不过,明天要上班,自然不可能到那个时候,连天都没黑,在座的除了薛朗以及刻意控制了饮酒量的都知,都醉了!

  命人把人扶去客房,都知们跟着去伺候侍奉,薛府是坚决不提供家妓的。不过,薛朗看大家烂醉如泥的样子,应该也没那个能力了。

  命厨房把剩下的包子温上,熬了一锅小米粥,告知陪着侍奉的都知们,如果晚上这些宾客酒醒,可使人叫吃食。

  完了,对等候在一旁的辛都知道:“今日多谢辛都知,天还未黑,我让人送你回去可好?”

  辛都知恭顺的道:“有劳郡公,奴家多谢郡公。”

  薛朗让人在说好的酬劳上多送了她一匹绢,使人把她送回去。

第四卷_第341章 基础建设

  所有人都喝醉的后果就是,第二天一早起来上班的时候,都有些萎靡不振,但顽强的生物钟还是把大家叫醒了!

  坐在席上等着吃薛朗给提供的早点,看薛朗神清气爽的样子,裴矩苦笑,王侍郎有些磨牙,就是不知道心里有没有一个小人在大叫不公平!

  嘛,感觉这个想象有点儿中二!

  笑眯眯的喝粥,配上咸鸭蛋和腌好的咸菜,薛朗好胃口的喝了两碗,其他人只勉强喝了一碗。

  各家的小厮已早早的候着,等着吃好,伺候各自的主人换衣服,然后大家一起出门去上班。裴矩去上朝,薛朗他们则去民部衙门。

  到了衙门,要回各自办公室的时候,王侍郎突然停住脚步,步履有些踌躇,似乎是思之再三,转头问走在后面的薛朗:“昨日多谢薛侍郎款待,美酒佳肴,昨日王某贪杯,可有何失态之处?”

  这是……喝断片儿了?

  薛朗狐疑的望着王侍郎,心头一动,表情故作迟疑,欲言又止。王侍郎本来宿醉有点儿苍白的脸,这会儿更白了,失声问道:“可是王某言行失当?”

  “唉!”

  薛朗叹了口气,拍拍王侍郎的肩膀:“没事,王侍郎请不要多想,且安心办公便是。薛某手头还有事务,先去忙了!”

  说完,转身就走了,留下王侍郎脸色变来变去,犹疑不定——

  昨晚可是他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要不要找人问问?

  薛朗忍着笑往自己的办公室去,想不到王侍郎居然喝断片儿了,促狭心起,捉弄他一下,实际上什么都没说,最后追究起来也不怕。让他再装逼打脸,先让他慌一下再说。

  高高兴兴的办完酒宴,得到的回馈颇好。 薛朗呢也借此机会把民部叫得上号的人认全了,刚在办公室做了没一会儿,宫里来人,传他与王侍郎进宫议事。

  待进了宣政殿,六部官员都在。行礼过后,果然,还是为了吐谷浑异动的事情,着六部官员来汇报粮草筹备情况。

  “伏允此人,狼子野心,前些年,趁着天下大乱,尽复往年失地 ,今年看我朝与突厥交兵,境内又有匪患,想是怀着捡便宜的心思而来?”

  “来便来,来了就把它打痛,打一次便要让他安分数年。”

  “此战须打!”

  “然则,怎么打?派何人为将?打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须细细推敲。”

  政事堂的大臣们达成共识,逐宣召六部官员上朝,询问粮草筹集情况。薛朗上前,朗朗开口回答,大军开拔,行军每日需花费钱粮多少,开战后每日需花费钱粮多少,总数预计需要多少,全都算得一清二楚。

  需要的钱粮、盐等物资,什么从哪里调集,薛朗全都回答的一清二楚。圣人一边听一边点头,听完后道:“好!甚好!”

  在宣政殿议完事,圣人把薛朗留下,君臣一块儿往紫宸殿去。一边走,圣人一边问:“薛卿家在民部可还顺利?”

  薛朗道:“回圣人,目前来说,一切还好。”

  圣人道:“前两天,平阳进宫,献上一种名为队列训练的练兵之法,她说是出自你的手笔?”

  原来是说这个。薛朗道:“回圣人,此法确实出自臣手,但是,因臣不通兵事,只懂皮毛,真正完善此法,让队列之法变得能适用于大唐军制,还是公主功劳。”

  圣人点点头,道:“薛卿无需推让,你与平阳都是好孩子,为我分忧解劳,从不惜力。把你调去民部,此时想来,却是可惜矣。”

  薛朗反而宽慰圣人道:“臣却觉得民部也好。臣于我朝的规制、风土民情等,其实不甚了了,民部是职事部门,在民部能学到许多东西。”

  圣人突然停住脚步,回转身来,对着落后他三步远的薛朗道:“只让你掌管金部,说来是朕的意思。可知为何?”

  薛朗想了想,道:“想来是臣今年还要管红薯、土豆、棉花的种植与推广,还有制盐术的试验,竹纸制造也应提上日程,还需兼领金部,若是再多兼领其他部门,只怕分身乏术,毕竟精力有限。”

  圣人赞许的点头:“你能想明白便好,今年,你肩上之担子很重。”

  “臣定会尽心尽力,不辜负圣人恩典。”

  说着,已然到了紫宸殿,圣人高举龙椅之上,让薛朗坐到一旁的椅子上。君臣两个各自坐定,圣人道:“我今日早晨已发敕令,敕命平阳为少府监少监,制盐术与竹纸制造,暂由少府监监管,待试验成功,再行分派。”

  “喏!”

  薛朗答得响亮,这下就有借口去公主殿下府上拜访了,也不用公主再偷偷摸摸的来他府上,自可光明正大的来。

  那乐滋滋的样子,让圣人不禁抚须轻笑,道:“制盐术我已选派人手奔赴沿海各处,挑选合适地点晒盐。你在京中与平阳一起,先把纸造出来。”

  “喏。”

  又说了一阵公事上的事情,圣人对薛朗多加勉励,之后才放薛朗出宫。薛朗出宫,都没来得及回府,直接就跑平阳公主府上去。

  侍女把他引到那个常去的偏厅,平阳公主盖着块毯子,靠着熏笼正在看书,见薛朗来了,才把书放下,抬头给他一个淡淡地笑容:“来了?”

  薛朗点点头:“我刚从宫里出来,听圣人说,诏令已下,让建瓴你去少府监?”

  平阳公主点点头,道:“圣人让我领少府少监,不过,现如今在位的少府监年老体衰,精力不济,已告病多日,实则去了便是我主事。”

  薛朗笑道:“那便好办多了!可以把制纸、活字印刷术,丝棉混纺一起进行。”

  隶属于国家的工匠,与武器、屋宇建造有关的在将作监,裁缝、绣工等等由少府监统管。如今少府监归到公主殿下手下,确实很方便两人做事。

  平阳公主颔首:“可!我明日便安排工匠,开始试制。”

  薛朗笑道:“说完公事,说点儿私事。”

  平阳公主饶有趣味的看他一眼,虽然没说话,但一双美丽的眼睛却像是再问“什么私事儿”,幸好薛朗没什么龌蹉心思,不然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下,真的会觉得羞愧。

  “咳……听说朝廷已收复岭南一带?交州呢?可在我朝控制范围之内?”

  平阳公主奇怪的看他一眼:“交州一直在我朝统管之下。你问此事作甚?”

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

  交州便是后世的广西到越南那一带,气候湿热,种植甘蔗非常适宜。薛朗想建一个制糖作坊,必须有足够的原料供给地,长安城附近显然不行。

  长安在前朝就是都城,及至唐朝,依旧是都城,附近的土地多已有主人。薛朗新来,虽然获封郡公,但在这长安城,仍嫌根基浅薄,无有在长安圈地的实力。

  交州此时地处荒芜,人烟稀少,若是去交州圈地,基本上没有什么难题。唯一的麻烦就是运输,以现在的运输水平,怎么控制运输成本是一个大大的问题。

  薛朗心中已把平阳公主视为妻子,自然不会向她隐瞒心中的打算与计划。薛朗道:“我有一个秘方,可熬出当初在苇泽关时我送你的那种霜糖,原料便是甘蔗。但是,在哪里建蔗园,却是个大问题!甘蔗喜热不喜阴,只能向南寻找,不能向北,所以才想起交州。”

  平阳公主见微知著,冰雪聪明,一听便明白,略作沉吟道:“交州太远,用你的话来说,不可控之因素太多。一开始不如先在距离长安稍远一些的州郡建上两个蔗园,且先做着,待我寻人探探海运之航线再说可好?”

  这是老成之言,薛朗自然是万分赞同,笑道:“所谓一事不烦二主。我手下没什么可用的人,这件事还是要劳烦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