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293章

定居唐朝-第293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哼……哇哇!”

  把水奴放在柔软的床铺上趴着,练习抬头,孩儿的耶耶说了,这样有助于孩子健康。不过,水奴只练了一会儿便不乐意了,开始哼哼唧唧的叫起来,若再不去抱,只怕眼泪马上就要下来了。

  平阳公主轻轻一笑,俯身把孩子抱起,看她的样子,约莫是想睡了。嘴里轻轻地哼着,手掌轻拍着,水奴果然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娘子。”

  阿蔻从外面进来,大热的天儿,居然还穿着黑衣。平阳公主举起手掌,示意她安静,把水奴放到床边的摇篮里,盖上薄薄的小被子,交代奶娘看着她,这才起身朝外间去。

  “说罢。”

  平阳公主安然就坐,淡然道。阿蔻立即道:“追查数月,终于查明情况,那俩游侠儿乃是定州人士,往日在京城浪荡,数月前,被人许与重金,奔赴越州刺杀驸马,与他们一起同前来的,还有一男子,奴使人追到扬州后,只查到男子之尸体,之后线索中断。”

  “尸体?”

  “对,奴查到男子居于扬州城内一小院,便命人监视,一直无有人进出,奴察觉不对,闯进去查看时,那男子已服毒自尽,在院中伺候他的两个仆役也一同被毒死。”

  平阳公主眼中冷光略过,面色不见如何异常,只口气冷森森地:“好大之手笔!为了刺杀我的驸马,竟然这般劳师动众,三条人命……哼!”

  冷哼一声,不再言语。阿蔻请示道:“可要继续追查?”

  “查!本宫倒要看看,何人如此大胆,如此不把本宫放在眼里!”

  “喏。”

  阿蔻领命下去,平阳公主静坐片刻,让初雪给她拿了些书来,薛朗不在,水奴也睡了,这般清闲正好阅读。

  感觉还没看够水奴软趴趴的小宝宝样子,不知不觉便过了百天,看着她长得越来越好看,看着她褪去新生儿的样子,变成白白胖胖的婴儿。

  有了水奴后,薛朗最大的爱好就是画水奴,从她刚生下来,只知道呼哧呼哧酣睡的样子,到现在已经能抬头的样子,哭的、笑的。有时候也会把平阳公主画入画中,或闲适自得地,或伏案读书的,画得最多的还是抱着水奴的样子,十分的生活化。

  有画得好的,平阳公主会挑选出来,给在长安的圣人送去,而圣人每次收到画的反应就是赐下一大堆东西,有大人用的,孩子用的,就是没给薛朗的,让人都知道,这是圣人还没原谅薛朗,心中对他仍有气,不然,说是流放,若要让薛朗回长安,于圣人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与薛朗交好的李纲,他的老上司裴矩等也曾向圣人上疏,奏请圣人准许薛朗还朝,所有的疏奏都被圣人留中不发,不说准许,也不说拒绝,一副权当不知的样子。

  倒是某次尹阿鼠喝醉酒时曾发过牢骚,说薛朗命好,有个平阳公主看顾他,不然,定让他连渣都不剩!语言间颇为可惜。

  长安城内的纷扰,薛朗无心去探知,自然影响不到他。平阳公主那里虽然保持着对长安城的联络,不想闭塞耳目,不过,这些纷扰于她来说,连小儿科都算不上,看过就算。

  “咦!宝贝!你居然会坐了?!”

  直到某天,薛朗带着水奴坐在地毯上玩耍藤球,这小球用叶藤编的,中间镂空,放着一个小铃铛,玩耍的时候有响声,是水奴最喜欢的玩具。

  薛朗本来用手扶着水奴坐在他前面,弯腰捡球的时候便放了手,等球捡回来突然发现闺女不用他扶,自己就坐稳了,立时便乐了,急急的朝旁边招手:“暮雪?暮雪?快把我的拿来!”

  “喏,驸马请稍待。”

  说到这个,暮雪便忍不住唇边绽笑。她家驸马也不知怎生想的,自从小娘子出生后,便裁纸装订,做出一本被驸马称作速写本的册子来,每日里就画小娘子,画中的小娘子,圆圆胖胖,看着一点儿都不像,但驸马说,这叫q版,只是用来做记载,不需要写实。暮雪也不懂,不过看娘子爱不释手的样子,娘子应是喜欢的。娘子喜欢便成,她们做下人的也无置喙之余地。

  薛朗接过暮雪递过来的自制速写本,飞快的在上面画着,一边画还一边望着宝贝闺女嘿嘿傻笑两声,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

  平阳公主看着父女俩儿的样子,唇角不禁弯起,她一直未向薛朗说过,与他一起的日子,简直是她这许多年来最快活的日子,即便这人对他自己的来历,多半是编造了骗她的,她也不会对他有分毫芥蒂。以薛朗之智,若是对她有防备,定然不会被她看破来历。如今这般对她不设防,实是因他已把她放入心底,予她全心的信任,绝不相信她会伤害他。

  如此这般……倒叫平阳公主不好再问什么,罢了,自此以后,只要薛朗不说,她便权当不知罢。

  心里这般决定着,面上无有半分表露,平阳公主走过去,在薛朗身旁跪坐下来,顺手抱起眼巴巴望着她的女儿,侧首看薛朗在纸上写下日期,记录水奴会坐的日子。

  “好了!记下了!”

  薛朗屈指弹了画本一下,顺口问道:“韩进找你什么事儿?”

  平阳公主淡然一笑,道:“韩进收到急报,船队已过岭南地界,不日即将回到台州!”

  薛朗先是一怔,旋即满脸的笑容:“这么快就回来了?比我预期的快,也不知道收获如何,船上的人是否悉数回来……建瓴你收到消息没?”

  “且坐下说就是,莫要吓到水奴。”

  平阳公主拉他一下,薛朗恍然:“对对,宝贝,爸爸太激动了,有没有被吓到?”

  水奴咧开无牙的小嘴,笑得天真无邪。

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

  远航的船队在出发大半年后回来了!恰在初冬,若是再不回来,便只能等明年了,好在,他们终于回来了!

  平阳公主亲赴台州迎接,并举行大宴,为归来的船队庆功——

  此行五艘大船全都安全回来,就是人手有折损,有的是途中病亡的,有的是死于与当地土著的争斗中。然收获却是巨大的,除了满满三船舱的稻谷,还有黄金、宝石、香料。不算稻谷,只黄金、宝石、香料的收获已经超过去时所投物资的许多倍,获利颇丰。

  淡定如平阳公主,在盘点了此行的收获后,也不禁眼泛异彩,道:“难怪幼阳不把数万人之花用放在眼里,有此收获,确实无需担忧。”

  薛朗也低调的来了台州,闻言道:“比之投入,利润是巨大的,但是,风险也是巨大的。这趟去的人手折损了好些,这还是去的人选都是我们精挑细选的,不然,只怕折损更大。”

  平阳公主颔首:“折损之人员,我会使人做好抚恤,定要让为我效命之人无有后顾之忧。”

  薛朗表示赞同,旋即说起此行最大的收获来:“比之那些黄金珠宝香料的收获,我倒觉得占城稻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船队赶在寒冬前回来,正好可以为明年的春耕做准备。以吴地的气候条件,种植稻谷最是恰当。待我挑选一下,准备好稻种,明年春耕就可以开始试种,以后说起天下粮仓,除了关中便是吴地!”

  这意气风发的样子,看得平阳公主眼中带笑,伸手握住他的手,道:“在此之前,我们须先把此行所获化为己用才行。”

  于是,武德八年这一年的冬天,薛朗反而忙碌起来,从带回来的稻谷中挑选最适合作为种子的留存,其余的则舂出来。让人煮了一顿——

  公主殿下吃不惯蒸熟的米饭,她就喝了点儿米汤。公主殿下从小在北地长大,吃惯了面食,这米饭的口感并不怎么喜欢。倒是水奴小宝贝十分给面子,用米给她熬制的稀粥,能吃一小碗!

  薛朗看平阳公主吃不惯,便使人磨了米粉,给她做米糕、米线、米饼等等食物吃,公主殿下吃起来竟比米饭爽口些,对米制品也不是那般抗拒了。

  粮食还待明年试种,但运回来的东西,却可以趁着过年前开始处理了。不日就是腊八,平阳公主从运回来的香料和珠宝中,挑选了些作为节礼,准备送到京里。

  “幼阳为何不再做那香皂?”

  平阳公主偶然问起。薛朗想起他那就像落水的石头无有半点儿回响的香皂,还愣了一下,反问道:“你们不是不喜欢吗?”

  “如何得出我不喜欢之结论?”

  “送了你们,也不见你们夸一夸,给我说使用感想,我便以为你们都不喜欢!原本在苇泽关时候太穷,我是想着做香皂生意的,结果赠送给你和柳女官,你们都没什么反应,我就以为不行,便打消了念头,重新想方儿挣钱。”

  想起当时的艰难,薛朗还有些唏嘘。平阳公主白他一眼,面上表情似笑非笑,嗔道:“你一个男子赠我们女子贴身之物,如此冒昧不说,还想让我们给你所谓的使用感想……好个登徒子!无礼之徒!”

  薛朗被说得不好意思,赶紧规矩的道:“我并没有什么龌蹉心思,殿下误会了!”

  平阳公主哼了一声,道:“便是知你无有龌龊之想,否则,我与阿柳岂是好相与之人!”

  薛朗连忙做举手投降状:“我错了!殿下大人大量,别再说了吧,求放过!”

  嘴笨好可怜,连跟媳妇儿斗嘴都斗不赢,心里默默泪两行,薛朗很干脆的认输!然后问道:“如此说来,我那香皂还是有独特之处的?”

  平阳公主道:“自两汉,及至魏晋南北,香道渐在世家中流行,渐为人重视。越是名门世家,合香手法便越是秘不可宣,家家皆有独门秘法。胰子乃贴身之物,更为私密,各家皆有不同,你那制法所出之胰子,比之我以往用过之物皆好,沐浴之后,感觉更为舒适。如此上佳之方,秘不示人还来不及,怎能贩卖?实为贻笑大方之举!”

  这就是不了解国情民情的缘故啊!

  薛朗受教:“懂了!以后我就做了自己家用,或是给你送人,等将来闺女长大了,传给她?”

  平阳公主笑言:“孺子可教也!”

  薛朗无语。

  此次远航,带回来的香料极多,以平阳公主的眼光,挑选了最好的留下,次之的才使人运到长安,于名下店铺中贩售。长安城内几乎聚集了大唐所有的达官贵人,临近元正,突然有这许多的香料贩售,自然造成了轰动。

  圣人宫里,太子东宫、秦王府、齐王府以及同安大长公主处等,平阳公主皆是送得最上等的原料,越州裴云昭处以及台州当地郡望赵家,则是送的平阳公主调制好的成品。

  香料只要保存得当方,是十分耐储存的。香料市场本就是高端市场,为了不给市场造成冲击,也为了利润最大化,平阳公主听从薛朗的建议,只少量的放出一部分,其余的便储存起来,留着慢慢的放出去便是。

  贩售所得的钱财,一部分换成了粮食、物资运回台州,还有一部分资金则用作船厂的启动资金。平阳公主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力量,到处打听哪里有好的会造船的工匠师傅,只是,在船厂的选址上,还需斟酌。

  平阳公主道:“最好是在台州,我方便照看。可据我近些时日找人查勘之境况来看,台州地势并非建码头最适宜之地。”

  薛朗翻开他画的地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