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318章

定居唐朝-第318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你放心,我心中有数。”

  夫妻俩儿说了一阵,二郎心中的怒气也消散干净,不过,神情还有些落寞,道:“我这便下手令,责罚诬告阿姐之人,以儆效尤!”

  长孙氏笑道:“善,此令一下,或者安定人心。”

  二郎点点头,静默片刻,神情有些怔忪,突然幽幽的问道:“观音婢,你说,若阿姐知道我下了这个手令,可会重新亲近于我?”

  长孙氏心中幽幽一叹,面上却柔声道:“二郎,我也不知,不过,我们做到应该做的,表明我们的心意,所谓日久见人心,若阿姐能谅解自然好,若不能……我们也问心无愧,对否?”

  二郎叹了一声,点点头,把长孙氏揽入怀中,低声道:“观音婢你说得对,无论如何,我当对阿姐做到问心无愧才是,若以此要挟阿姐……我还有何颜面在再见她。”

  长孙氏见他不再郁结,心里终于松了口气,趁机道:“再过几日便是圣人万寿之日,届时,阿姐定然会为圣人庆贺,二郎莫不如趁此机会,与阿姐一叙,剖白心迹,若能取得阿姐谅解,与阿姐修好,岂不是极妙?”

  二郎大喜:“对对,这主意好!父亲万寿,阿姐想来不会扫父亲之兴,正是好时机!观音婢,你真是我的贤内助!”

  长孙氏嫣然一笑不语。  

第七卷_第550章 触动

  

  “郑氏拜见长公主殿下!”

  “阿嫂快请起,你我之间无需如此多礼。”

  平阳公主伸手去扶郑氏,郑氏道:“谢殿下。”

  两人相携入屋,平阳公主举目四顾,打量着屋内的环境,比之东宫自然是只能用简陋来形容,但是,居家常需之物却十分齐全。

  与郑氏相对而坐,细细打量她神情,却无有任何凄苦抑郁之态,眉宇间竟透着一股安详。平阳公主心下奇怪,就听郑氏问道:“殿下是何时回来的?”

  “昨日方回京。”

  郑氏闻言,先是一怔,旋即面露感动之色,感激道:“昨日方回,殿下今日便来看我……心意我领了,但是,殿下勿要怪我不识好歹,值此风头上,何必来呢?若殿下有心,暗中照看一二便是,殿下这般亲自前来,让二郎如何想?恶了兄妹之情不说,若让那起子小人看了,在二郎面前恶意中伤殿下,殿下岂不是得不偿失?”

  平阳公主淡淡一笑,道:“多谢阿嫂为我打算,不过,若不来看一看阿嫂,平阳心中难安。”

  郑氏讶然看平阳公主一眼,道:“殿下与过去不同矣。”

  “与过去不同?在阿嫂眼中,我过去如何?”

  平阳公主顿了顿。郑氏轻轻一笑,道:“此话殿下若是在过去问我,我定不会答,然今时今日,不同往昔,风浪过后,我倒愿意坦诚待人,以谢殿下。”

  说着,还朝平阳公主一笑,笑容带着释然,平阳公主心中一动,郑氏已然道:“大郎乃是嫡长,身负宗庙社稷之望,我身为长媳,是为宗妇,过去的时日,虽不是步步小心,却也谨言慎行,勤修己身,力求持身端正,如今大郎不在了,无有那许多要求,倒落得自在。”

  平阳公主看她一眼,不予置评,想来郑氏这般说,也不是要人评论的,就听她继续道:“过去的殿下勤于克己修身,无论做任何事皆全力以赴,似乎无有任何喜恶。无论待人待己,皆理性以对。以今日为例,若是过去的殿下,只会暗中派人关照,绝不会亲自上门,绝不给小人以挑拨之机,或会陷二郎于被动之局。”

  平阳公主自嘲的一笑,道:“阿嫂慧眼如炬,过去我实是不敢求,如今……却想珍惜光阴,惜取眼前人。”

  过去她有死劫悬于头顶,唯恐行差踏错,无论待谁皆冷静以对,唯恐投入太多,伤人伤己。如今,她不止度过了死劫,还有了情投意合的夫婿,又有了可爱的女儿,果是与过去不同了。

  郑氏伸手拍拍平阳公主的手背,道:“我心亦然,大郎在时,我时时劝谏,大郎听不进,我也莫可奈何。如今大郎不在了,我与孩子们居于此地,虽比不上东宫豪奢宽敞,却有难得之清静与自在。何况,情势也不曾给我沉湎于悲伤、抑郁之机会。”

  说着,?手情不自禁地滑到腹部,面上现出慈爱的神采来。平阳公主一惊,失声问道:“阿嫂这是……”

  郑氏微笑着点头:“正是。我腹中怀有孩儿,乃是我与大郎之遗腹子。我先前并不知道,初入此地时,浑浑噩噩度日,只觉余生了无生趣,自从知道怀有孩儿,突然之间便释怀了,只望与孩儿们平平安安度日,哪怕清苦些,哪怕无有尊贵荣华,只望平安便好。”

  平阳公主也是做了母亲的人,瞬间便懂了郑氏的想法,望着郑氏看不出任何怀相的腹部,一时间竟有些百感交集:“只不知怀的是小郎或是小娘?”

  郑氏温柔慈爱的一笑,道:“不管是什么,我只愿能平安健康便好。”

  平阳公主神情复杂的看着郑氏,张了张嘴,最后唯有一声叹息,道:“阿嫂且安心度日,二弟妹为人行事,睿智阔达,非是拘泥于小节、心胸狭窄之辈,后宫之中有她当家,阿嫂与侄女儿们的日子,想来不会太难。我在京中也会时时看顾。”

  郑氏含笑点头,道:“我虽出自荥阳郑氏,然此生至此,方得自在。只是,婉顺几个却还年幼,未曾识得人生风华,殿下在外走动,劳烦殿下留意,若有那合适的儿郎,烦请为婉顺几个觅位良婿,不求门庭显耀,只求能家风清正,能诚心待婉顺她们。”平阳公主压下心中波动,肃然答应道:“此事我自会留意,待婉顺她们到了年纪,也会禀明二弟妹与二郎,为她们寻觅佳婿。”

  “多谢殿下。婉顺,还不过来多谢你姑母。”

  婉顺红着小脸儿过来,正欲行礼,被平阳公主阻拦,平阳公主看着婉顺犹带着稚气的面庞,心中叹息,道:“此事姑母自会留意,你与你阿娘在此,好好孝顺于她,懂吗?”

  “谨遵姑母吩咐。”

  坐着与郑氏说了一阵话,平阳公主从长乐门出来,初雪请示接下来的行止,平阳公主心绪波动之下,再无看人的兴致,摆手道:“罢了,不去了,且回去吧!我现在只想见驸马与水奴。”

  “喏!”

  马车调转车头,打道回府。

  府里,薛朗躺在摇椅上,水奴趴在他肚皮上,父女俩儿一起摇摇晃晃,薛朗一手拍着水奴的背,一手摇着蒲扇,哄水奴睡觉。水奴睡着了,他自己也昏昏欲睡。似醒非醒的时候,听到下人回报:“禀驸马,公主回府!”

  “唔?”

  薛朗正迷瞪,一时没反应过来,迷迷糊糊中,只觉得一阵香风扑面而来,身旁似乎站了一个人,吓了一跳,蒲扇掉地上,也把他吓醒了!

  揉揉眼睛,睁开眼,正要喊奶娘过来把水奴抱走,却发现平阳公主正坐在他一旁的坐榻上,奋笔疾书:“醒了?”

  “嗯!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到。莫氏呢?让她来把小娘子抱下去。”

  “喏。”

  不一会儿,奶娘便进来,把水奴抱走。薛朗捡起蒲扇,呼呼给自己扇风,小孩子体温高,抱着闺女睡个觉,抱得他一身的汗。

  “在写什么?”

  “请罪表!”

  薛朗随口问了一句,平阳公主的答案却让他惊讶——

  身为枕边人,他自然能看出平阳公主的焦躁与抑郁,但是,搞不清楚原因,他又不知道从何劝起,时时关注着,现在看来,公主殿下是自己想通了?  

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与自省

  “莫不是连你也误会于我?”

  平阳公主见薛朗一脸怔忪,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お看書閣免費連載小説閲讀網℃Ww.La薛朗挠挠头,道:“我其实不太能摸到你的想法,孕妇嘛,想法异于往常也不奇怪。”

  平阳公主奇道:“还有这般说法?”

  “有啊!还是学者研究证明过的。”

  “学者?哪里来如此荒唐无聊之学者,竟然研究这个?”

  这个吐槽太犀利,薛朗一时间居然无法接话了,好想知道后世研究妇产科的学者听到这句话的想法!

  平阳公主搁下笔,停下书写,款步走到薛朗身边坐下,坦然道:“我先前实则有些怨怪二郎。”

  “为什么?怨他什么?”

  平阳公主幽幽一叹,道:“约莫是对大兄心有歉疚吧!”

  居然是这个原因!

  薛朗张开双臂,把她抱入怀中,想了想,问道:“你的意思是,你在迁怒二郎?”

  平阳公主点头,自嘲的道:“我李建瓴自诩非寻常女子,非寻常人,想不到也有迁怒于人的一日。”

  薛朗曾经思考过,对于一个自信的人,最痛苦的是什么?大概莫过于自省。自信是从心底涌起,形于外的气质,来源于对自身的肯定和对自己能力的信任。

  平阳公主毫无疑问是个自信的人,心志坚定,若非如此,她也不可能扛住预知生死这样的事情而不跨。

  可是这样的平阳公主,却在自省,在拷问自己的心灵。薛朗心痛不已,却又手足无措,有心无力:“建瓴……”

  薛朗话还没说完就被捂住嘴,平阳公主道:“让我说完。这世间,唯有在你面前,我才能如现在这般坦然面对自己,因为我知道唯有你是全心为我,只因我是我,而非其他。”

  她都这样说了,薛朗也不好再说,只拉握紧她的手,静静地听她诉说。其实在这个世间,能有一人听你诉说心事,诉说痛苦,是很难得的事情。

  现代的人,翻遍朋友圈,有时候连个说知心话的人也没有,可以一起欢笑,却无陪伴悲伤、痛苦的人。人们习惯于把坚硬的一面示人,把软弱的一面隐藏,怕说了,被人嘲笑软弱,被人伤害。

  薛朗懂这种孤独寂寞,感动之余,也不忍心再阻止打断她。有时候倾听者宝贵,但愿意给予你倾听的机会,对你倾诉的人,也同样宝贵,那代表着全心的信任。

  平阳公主道:“虽未曾明白说过,实则在我心里已经预料到今日之局。皇权之争,有进无退,成王败寇,十死九生。大兄与二郎有今日,时也势也命也。大兄为人宽仁,却无勇谋决断,如无良佐,难成大事。即便来日继承大统,定然也弹压不住世家士望,更遑论关外尚有突厥虎视眈眈,若他为帝,大唐定然度日艰难。”

  薛朗点头,建成不是没有才干,而是他的才干,可做守成之君,做不了创业之君。平阳公主倒是看得透彻。

  平阳公主目光灼灼的道:“与之相比,二郎有勇有谋,无论是识人、用人,或是为人行事,不拘泥于出身,唯才是举,行军打仗不拘一格,来日理政,定也能如此。突厥也好,世家士望也好,于二郎来说,只要予他时日,他定能从容应对。于国本初立的大唐来说,二郎实是继任者之不二人选。然惜乎二郎为次子,非嫡长子!”

  平阳公主顿了顿,复道:“此是为公一方,于私来说,我与二郎更为亲近。虽说大兄登基也不会薄待于我,但若是二郎登基,于我来说更为有利!我虽表面两不相帮,实则在我心里,我更偏向于二郎。”

  说到这里,平阳公主痛苦的闭上双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