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82章

定居唐朝-第82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朝会召开时辰,李渊带着萧瑀、裴寂直接过去,一番君臣见礼后,李渊在王座上跪坐下来,道:“今日临时召开大朝会,乃是有一桩喜事要与众卿共享!萧卿!”

  “喏!”

  萧瑀出列,从袖笼里掏出疏奏,当庭就开始宣读——

  “嘶”

  倒吸一口气的声音真是又整齐又响亮,待萧瑀整本疏奏念完,群臣对望一眼,齐齐跪下:“恭喜圣人,贺喜圣人,此乃大大之祥瑞也,乃是我大唐圣人受命于天,国祚绵延之兆也!”

  大朝会上,上至圣人,下至群臣,人人皆是一副振奋之态,这不是那些装神弄鬼的祥瑞,而是实实在在的祥瑞,产量二十石以上的新作物,古往今来,还有比这更实在的祥瑞吗?刘黑闼复起作乱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朝会上的热闹,薛朗自然是不知道的,他这时正与公主殿下相对而坐,讨论关于红薯粉条制作方法推广的问题。

  平阳公主道:“红薯产量巨大,事关重大,圣人定会派使下来查看,来者或是李纲这等耿直之臣,或是李氏族中人。”

  薛朗道:“不管来者是谁,反正我们又没造假,产量也是实打实的,自是不怕的,耿直之臣来更好。”

  平阳公主一笑,点点头。薛朗道:“关于推广红薯粉条的制作方法,我有两个方案,请殿下参详一二。”

  平阳公主道:“可!幼阳尽可道来。”

  薛朗于是把自己的方法说出来。要推广一样新的东西,最便利的方式莫过于两种。一种是国家出面,以官方推广的形式来推广,因为国家的权威性,这种推广最易,只是要花费的资金颇巨。

  还有另外一种推广就是商业模式,利用商人的趋利性来推广。在这个粮食产量普遍不高,大部分人都吃不饱肚子的时代,能有一种产量高,种植简单,能饱腹的作物出来,自然是受欢迎的。只是,我朝的农民普遍小农意识浓厚,胆小、安分,不太敢尝试新作物,怕颗粒无收饿肚子。

  薛朗总结道:“两种推广方法,各有优缺,我其实倾向于请朝廷推广,红薯的出现是祥瑞,不妨就把祥瑞进行彻底,大力投入推广,如此也是一项德政,后世评价起来,想必会好些。”

  平阳公主没说话,只似笑非笑的看着薛朗,看得薛朗莫名其妙:“殿下为何如此看我?”

  平阳公主道:“听幼阳言论,似是对名垂青史并不看重,也不尊重,如不是深知幼阳为人,还以为幼阳乃是利益至上,无论道德之人。”

  薛朗蛋疼,道:“现在不是在分析吗?分析自然是要理性些、客观些,好坏全都考虑到。”

  这是现代人的习惯,考虑事情,下决定的时候,方方面面的利益都要考虑到,自然是获取的利益越大越好。

  平阳公主道:“在我面前,幼阳尽可畅所欲言,不过,以后如若幼阳入京为官,可得慎言。此等言论如若在朝堂说出,只怕后世史书对幼阳的评价会低。”

  薛朗诚恳的道谢:“薛朗受教,多谢殿下指点。”

  这倒是为了他好才如此劝诫他。想后世,各种为历史人物翻案的事情比比皆是,莫说古代的历史人物,就是近代的历史人物,也有的是别有用心之人在兴风作浪,谓之历史虚无主义。薛朗赞同理性的、有理有据的学术研究,却不赞同往往只根据寥寥数语就妄下判断。

  不过,有个问题却是要说的,薛朗道:“入京为官什么的,为时尚早,属下目前在公主府里做的好好的,还不想换地方。”

  平阳公主道:“多谢幼阳有心,只是,如若圣人下诏……”

  薛朗直接道:“难道还有强迫人做官不成?殿下乃是我的救命恩人,如今恰是殿下需要我之时,难道薛朗是那等忘恩负义,只顾自己的人?或是,在殿下眼里,我是那样的人?”

  平阳公主摆摆手:“我自是知幼阳,只是,世事变化,总不如人意就是。”

  这话说的有些沧桑。薛朗坚定的道:“我心中有数,殿下莫要介怀才是。”

  平阳公主劝道:“无论如何,幼阳当先做好准备才是。”

  薛朗果断道:“此事殿下莫管,交予属下自己应付就是。对了,朝廷派来的使者大概什么时间到?”

  平阳公主道:“祥瑞确认朝廷有一套详细的规则,按照规矩,再加上路途上花费的时间,或许半月余。”

  薛朗默默估算一下,道:“那届时土豆应该可以挖了,要不要顺势也把土豆报上去?”

第二卷_第139章 江临娶亲之内情

  平阳公主没急着回答,而是询问道:“幼阳的意思呢?”

  薛朗想了想,答道:“自是应该报上去!土豆比红薯产量高,也可以做成粉条、粉皮等,可做粮饱腹。今年收获的,虽然只能做种子,但报上去也是应该的,至多明年在推广就是。”

  平阳公主满意的点头:“孺子可教也。”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道:“其实还是想习惯性的分析利弊来着,不过谨记殿下教诲,及时忍住了。”

  照薛朗的说话方式,他脑海里其实有下意识的去分析利弊,只是想起平阳公主的指点,及时忍住,把话换了个方式说出来。虽然情商不足让他察觉不到自己的不对,不过有人指点后,他还是能努力改正的。

  其实,现实点儿来说,土豆这时候拿出来其实获取的利益配不上它的产量,因为前有红薯在前,已被朝廷当做祥瑞采纳,再出来一个存量稀少的土豆,即使产量比红薯高,也没有红薯的惊艳程度。

  不过,隐瞒不报显然不是好选择。别的且不说,谁都不是傻瓜,今年不拿出来,明年才拿出来,不管是谁一想就知道肯定是隐瞒不报。即使这东西再好,对献出土豆的薛朗和平阳公主,观感却差了。

  即使表面不好做什么,但保不齐心里记你一笔,秋后算账这种事情是时有发生的。即使因为有功赏赐,这个赏赐也像是逼来的似的,让赏赐的人心里梗着刺,说不定心里想法觉得比吃了苍蝇还恶心呢。最有利的选择自然是今年就上报,示之以诚,之后要怎么处理,就是朝廷的事情了。

  平阳公主道:“人之习惯总在不知不觉间,如今在我面前还好,如若将来到了圣人面前,幼阳还像先前那般,岂不是败坏自己的官声?莫若在我面前时就学会掩饰一二,有些话,幼阳心中明了就好,无须说出来。”

  薛朗诚心诚意的向公主殿下行礼:“多谢殿下指教。”

  平阳公主淡然笑笑,不以为意。

  说完事,薛朗告辞出来,回听风院,苏寒已去医寮上班去了,江临一人独自在家,坐在薛朗给他单独辟出来的书房中,面前放了一本书,不过,薛朗在门口站了一个会儿,也没见他翻动一页。干脆的开口道:“既然静不下心读书,就不要勉强自己,或许出去练一趟拳会好些呢。”

  江临连忙站起身:“大哥回来了?红薯宴还顺利否?”

  薛朗抬步走进他的书房,边走边道:“自然是顺利完成任务,所以,现在有空听你给我讲讲连夜赶回苇泽关,以及在长安究竟发生何事,让你如此心神不宁?”

  江临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一副纠结样儿。薛朗径直进屋,自己拉了把椅子坐下,淡然道:“你我兄弟,有什么话不能说的?说吧!”

  江临叹了口气,脸孔通红:“大哥,小弟大概又闯祸了!”

  薛朗不为所动,直接问道:“怎么说?闯祸不闯祸,或许咱俩的标准不一样,先说来听听。”

  江临道:“小弟先前给大哥来的书信,并没有细说,实际上,小弟进京娶亲一事,并不顺利。”

  “怎么个不顺利法儿?快点说,别磨磨蹭蹭的。”

  “嗯。”

  在薛朗的一再逼问下,江临才把事情经过说出来——

  当日,江临受薛朗鼓舞,决定进京娶亲,还请了公主殿下出面帮他替岳家说情。因此,江临信心满满的进京。谁知他第一次登门,却连岳家的人面都没见着,请人通报后,直接被家丁们打了出来。

  “这是为何?难道是你岳家嫌贫爱富?”

  薛朗好奇的追问。江临摇摇头:“小弟一开始也以为岳丈大人做了京官,再看不上我家门楣,故而不欲染染再嫁与我,不想与我结亲。心中气愤不已,本想一走了之回苇泽关来,后来实在不相信染染是这样之人,便趁着人少之时,翻墙爬了进去。”

  “噗……”

  薛朗的茶水喷了,苏寒那种逗逼翻墙就算了,为什么江临也做出这种事情来?翻墙的对象还是他的岳父大人家!

  薛朗简直无语了,直接丢给江临一双白眼:“你翻墙而入,如果没人发现倒还罢了,如果让人发现,你想过此事会对你那未婚妻的闺誉有什么影响吗?”

  江临不好意思的道:“小弟当时被愤怒蒙了心,一时冲动。可也是这一时冲动,才让我发现事情的真相!”

  “这么说,这件事内中还有曲折?”

  “正是!我那未婚妻,年已二八之年,在京中已是大龄,与她同龄的女子,多已为人母,唯有她尚待字闺中,个中凄凉,虽从未言说,但我也心中有数。”

  江临的表情颇为内疚、自责。薛朗点点头,在这个女子普遍十三四岁就嫁人的年代,十六岁真的可算是老姑娘了,想来定招了许多的闲言闲语。

  江临继续道:“幸亏我翻墙而入,我进去时,岳丈大人一家四口正在商议染染之亲事。我想看看苏家弃了我重选的女婿是何等样人,故按捺下怒气,耐着性子听了一会儿,这就是这一会儿,我才知我竟是误会岳丈一家也!”

  “什么误会?”

  江临道:“朝廷有律,女子十六者必须嫁人,不嫁者将罚没钱财不说,官媒还会出面给说亲。染染恰到十六之年,官媒上门说亲,还未开口就被岳丈大人挡了回去,说染染已经定了亲事,只待夫家上门迎亲便出阁。”

  薛朗道:“我知道这条律法,不过,应该是针对没有定亲又尚未婚配的女子吧?你那未婚妻已有你这个未婚夫,已然订有亲事,这个朝廷应该不会管才是,怎么会有官媒上门的?”

  江临恨恨的说了一句:“因为其中有人作怪!”

  “何人?”

  薛朗连忙追问。江临道:“此人名叫卢鹏,是何方人士,小弟不知,只知此人能动用官媒上门说亲,应是位士族子弟。我岳丈自然是不答应的,只是,他拒绝之后,他所上工之衙门,竟有人一再刁难不说,同僚们皆避他如蛇鼠,竟无一人再与他答话。”

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

  薛朗皱起眉头,没说话。江临冷笑道:“如此几日之后,官媒再次上门,竟开口要把染染说与那卢鹏为滕妾,真真欺人太甚!”

  薛朗道:“能动用关系打压到你那岳丈,显然有些来历。之后怎么处理?”

  江临叹气道:“岳丈大人耿直不屈,自是不从,只是,不欲连累我,见我上门便使人赶我走。我若是不知内情便罢,如今知道内情,如何能一走了之?”

  薛朗点点头,继续问道:“所以,你是怎么处理的?”

  江临道:“我准备了聘礼,请了媒婆上门议亲!”

  “好!”

  薛朗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