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32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32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9章庆功宴,貌合神离

从池州往西三十里,遍地都是左军散落的旗帜和兵器,王彦带着骑兵一路追杀,踏破左军大营,黄得功大军随后掩杀而至,左军无力在南岸支撑,左梦庚只得放弃南岸的败军,渡江返回安庆。

    经此一败,左梦庚精锐损失近半,南岸物资尽弃,再也无力东犯,只能坐困安庆与明军隔江相对。

    王彦杀至江边,看着江上来往穿梭的左军兵舰,也只能望江兴叹。他对于没能斩杀左梦庚,一举解决大明西线的威胁,而感到无比遗憾。

    这时王彦在江边,草草的包扎了脸上恐怖的伤口,便引着骑兵与王威的步军汇合。

    古语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左军大败,但忠义营两千二百四人,也损失了一百多人,其中步军损失十人,骑兵却在小山上战死一百多人。

    王彦得知那么多兄弟战死,且多是他从山东带出的老兄弟,心里不禁一阵黯然神伤。

    他让王威处理后事,将死去的兄弟登记在册,然后再上报兵部,等将来他收复河山,再寻兄弟们的家人抚恤。

    李泰祯则带着弟兄们清理战场,记录战功,清点物资。

    小山一战,左军一千骑兵几乎全部折在忠义营之手,所以除了被打死或者跑掉的战马,他们又得到了五百多匹战马。

    这时天已经将黑,王彦便让大军就以死马为食,先在小山上安顿下来。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

    一堆堆篝火,点缀着夜的黑暗,忠义营的士卒们靠在一起,围着油滋滋的烤肉,谈论着今日的大战。

    老卒暂时忘却了死去的兄弟,吹嘘的他的勇猛,步营中的步卒,也因为今日出色的战绩,而显得异常激动。

    这一战忠义营一个斩杀左军两千多人,还砍断左军帅旗,扭转战局,可谓立下了大功,自然少不了一场封赏。

    王彦正考虑着该如何奖励手下人马时,去城内索要军帐等扎营物资的李泰祯正好回来,还带来的城中使者。

    王彦见之,原来是一场大胜后,黄得功与刘良佐在城中大摆宴席,邀他前去赴会。

    当下王彦便将扎营之事交与王威,然后跟随军使,匆匆赶往城中。

    宴会设在池州总兵方国安府中,王彦赶到时,诸人已经酒过三巡,气氛融洽。

    堂内摆下三桌,坐满了人,王彦却一人都不认识,便只有先站在一旁。

    “可是斩断左贼帅旗的王将军到呢?”黄得功今日取胜,心中甚是高兴,便喝得多了些,以到微醺之态,他见卫士领着一年轻将领进来,放下酒杯问道。

    “末将泗州守备王彦,拜见侯爷。”王彦闻之,连忙行礼,而后又对着众多上官道:“拜见众位大人。”

    这时黄得功已经离席走到王彦身前,见他一表人才,脸上涔着血迹的绷带又平添几分英气,心里不禁欢喜:“真良将也!”

    说完黄得功便亲持王彦之手,将他拉到身边坐下,而后又为其介绍堂内诸人,王彦则一一见礼,才知广昌伯刘良佐,池州总兵方国安皆在堂内。

    黄得功的对王彦的态度,明显带有提携招揽之一,堂内一众诸将见此,不禁脸色一变。

    今日一战,池州险些陷落,若不是王彦突然杀出,黄得功说不定已经一死以谢陛下,所以王彦不仅是今日首功之人,亦是他黄得功的恩人。

    黄得功今日目睹城外之战,对于王彦把握时机的能力十分赞赏,而其手下忠义营的战力也让他十分满意。

    “王将军之才,做一守备着实可惜,不如来本候军中,本候定然向朝廷,为汝请封总兵之职。”黄得功带着醉意,微笑着看着王彦道:“王将军可愿意啊?”

    二月间高杰死后,黄得功便有吞并其手下部众之意,结果险些引发两军火拼,没想到黄得功又要将忠义营纳入麾下,王彦心里不禁一丝不快。

    坐在黄得功左边的刘良佐闻之,脸色不禁一变,显然不想让黄得功收编王彦手下的人马。

    黄得功虽然对大明忠心耿耿,遇外敌时奋勇作战,但一旦解决危机,便又想着扩充手中实力。这对于大明,却不知到底是福是祸。

    “侯爷错爱了!”总兵之位,对于王彦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他要的是朝廷的总兵,而不是哪一个藩镇的总兵,因而拒绝的道:“清豫亲王多铎已经发大兵过商丘,直逼泗州,末将有守土之责,急于北归,恐怕不能在侯爷账下效力。”

    “哦~”黄得功闻言不禁有些失望,他对王彦确实十分欣赏,当下不禁叹道:“既如此,那本候也不为难王将军。”

    闻言王彦不有得松了一口气,另一桌上,黄得功的部将田雄、马德功等人也不禁放心下来,对此王彦尽收眼底。

    “此一战,王将军功劳甚大!”黄得功接着说道:“虽然汝不愿意归于本候帐下,但该得的功劳,本候却不会少汝,朝廷奏报上,本候定然论功行赏。”

    “是该论功行赏,但吾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一旁的刘良佐听黄得功之言,不禁眉头一挑,幽幽说道。

    王彦见黄得功并不因为他的拒绝而感道恼怒,反而愿意如实记录他的军功,心里顿时一喜,但听到刘良佐之言,他心里又情不自禁的一紧。

    “广昌伯有何言,尽可直说。”黄得功小抿一口后道。

    “既然是论功行赏,那缴获的物资马屁,是不是也应该集中起来,然后几家按功分配呢?”刘良佐微微一笑,而后忽然看向王彦道。

    闻言王彦不由得一愣,随即便立马反应过来,原来刘良佐是看上了忠义营缴获的五百多匹左军战马。

    南方缺马,一匹好马能卖到一百两白银,而且还有价无市,五百匹战马,是一笔大财富,难怪刘良佐会动心。

    黄得功闻言,脸色也不禁一变,刘良佐显然不只是针对王彦手中的战马,还有黄得功手中的物资。

    池州开战时,刘良佐守北门和东门,所以当左军败退时,他手下人马根本抢不过直接从西门杀出的黄得功大军。

    左梦庚南岸大营内的物资,几乎尽落入黄得功之手,而看他脸色,显然没有分予他人的意思。

    大战刚过,左军威胁还未全部解除,北面清军又将来袭,明军中却貌合神离,各自为了各自的私心,王彦看之,心中不禁一寒。
………………………………

江北孤城


………………………………

第40章指挥使,王彦升官

左梦庚丢掉南岸大营,退回江北的安庆,南岸几十万大军的物资,几乎尽陷于黄的功之手。

    几十万败军留下兵器甲胄,更是数不胜数,还有被俘虏的四万多左军精锐,这都是财富和资源,任何一镇获得,都将实力倍增。

    现在刘良佐提出要分配这些物资,立马便让堂上气氛一变,诸将齐刷刷的向黄得功这一桌看来。

    王彦对于手中的战马,其实看的并不重。

    骑兵难养,耗费盛多,营中一千骑兵,已经让他倍感压力,而且再多五百匹战马,也不能让忠义营全营皆骑,所以王彦很愿意用战马,来换取其它的利益,但黄得功是主帅,而且掌握绝大多数的战利品,他不发话,王彦自然不可能开口表态。

    这时黄得功脸色一阵变化,他并不愿意将到手的物资分予众人,但刘良佐一镇有四万兵马在池州城中,万一生了龌龊,却又得不偿失。

    当下他心里不禁一阵权衡,最后还是决定妥协为妙。

    “广昌伯所言甚是,此战所得物资,是该安功劳分配,如此才能体现本侯大公无私,赏罚分明。”黄得功满脸豪气,而后却话音一转接着道:“即是安功分配,那何为功,又有多少功,就须有个标准,依本侯看,就按着各部斩首,俘敌之数来算,诸位以为如何?”

    今日一战,主要集中在西城,论斩杀左军首级,自然无人能比得过黄得功的大军,而且追击过程中,西城的明军也占据优势。

    如此算来,刘良佐的部众,根本没有多少战功。

    闻黄得功之言,刘良佐脸色不禁一变,正要开口再争一番,黄得功却一挥手,制止他开口,而后对着王彦说道:“王将军所部得到的战马,须得交予本侯!当然对于汝等击溃左梦庚的亲卫,砍倒帅旗之事,本侯给汝等再计一大功。”

    这一战,王彦的忠义营扭转战局,可谓大功一件,如果他不反对,其他将领自然无话可说。

    王彦知道,这是黄得功让他表态,但如此必然会得罪刘良佐,他心中不禁一阵权衡。

    王彦与刘良佐并未有什么交集,而且对方主动提出要分他手中战马,那他自然也不用考虑刘良佐的想法,而且黄得功答应为他再记一功,能用战马换取黄得功手中的物资,又何乐而不为呢。“侯爷是主帅,末将自然听从侯爷吩咐,明日便将战马赶入城中。”

    刘良佐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听闻王彦应下,顿时便怒目而视,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好再说,毕竟他还不敢于黄得功翻脸。

    他现在是能分一点是一点,万一惹恼了黄得功,最后一点也不分他,那便得不偿失了。

    “如此甚好!”王彦的表现让黄得功甚是满意,当下许诺道:“本侯会保举王将军为参将,忠义营的编制本侯给汝补全,从俘虏中挑选三千精壮,凑够一营人马,本侯再请奏朝廷,加汝忠义营指挥使之衔!”

    “末将谢过侯爷提拔!”王彦没想到他的示好,能换来如此回报,顿时离席行礼谢道。

    “王将军不必客气,这都是汝应得地。”黄得功扶起单膝跪地的王彦笑道:“明日汝可先挑选部众,顺便将今日斩首上报本侯,其它物资奖赏,待军中统计后,再发放予汝。”

    一旁的刘良佐听了,脸色不禁再次难看起来,王彦一个小小守备,得了三千俘虏和官职不算,还要安斩首来分物资,那他能得到的岂不又少上一份。

    更可气的是,他守北城和东城,交战本就不激烈,没有多少左军首级,到最后可能还没王彦分得多,刘良佐心里不禁暗生怨恨。

    堂中一众总兵参将,见王彦得到厚赏,自然也是一阵不快。

    第二日清晨,王彦留李泰祯在营中,便带着王威、刘顺,领着一百兵卒,赶着五百匹战马进了池州城。

    黄得功手下部将田雄,对马匹很是垂涎,是以听到消息,便早早赶来。王彦将战马交于他,办好交接文书,便随其去关押俘虏的大营挑选士卒。

    昨日一战,左军被俘虏四万余人,被分别关在城内几个大营内,王彦等人随着田雄,来到城南的一座大营。

    他们穿过守卫的士卒,来到俘虏的大营,王彦便见营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顿时一愣,不禁有些恼怒的看着田雄。

    “地方吾以带到,尔随便挑选!”面对王彦得愤怒,田雄反而十分自得,他极为不削的看着众人道。

    王彦见此哪里还不明白,田雄是故意为之,他身边的刘顺顿时便要发怒,却被王彦一把拉住。

    左军号称八十万,除了二十万真正的精锐之外,剩下的就是如同此时营中的情况一般,多是被裹挟的老弱妇孺。

    昨日一战,左军精锐抓了不少,但攻破南岸大营时,也俘虏了不少这样的老弱妇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