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54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54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北虏兴兵入寇来,弘光偷生弃江南。平庸天子亡国君,悔不当初夜离京。祖宗基业多不易,一朝功业顿成灰。败国亡家方知错,泪满衣襟徒奈何。”

    弘光被押入南京,自然少不了被多铎一番羞辱,不久后便又解押到北京,会同在京的十七位大明藩王,一道被清庭凌迟处死。

    弘光帝才能平庸,又无大志,只能算蜀后主刘禅,能掀起什么风浪?却被清庭杀害,在京藩王亦被清庭杀绝,足见满清所鼓吹的为思宗皇帝报仇,是多么的无耻,心胸多么的狭隘。

    历朝历代,可有凌迟天子之举!

    满清的残暴可想而知,其以蛮夷统华夏的不自信,其心虚,害怕明宗室活着,会为汉族反抗起到精神作用,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在南京易手,弘光被俘之际,长江口崇明岛上残存的一万多明军,却一片茫然。

    在松江家中的夏完淳,知其父以同其师陈子龙等人,败退到长江口,随连忙组织一批粮草物资前往接济。

    镇江一战,数十万明军鸟作兽散,江南之地虽还有些零散兵马,却也不是二十多万清兵的敌手。

    援扬之战,让许多不知兵事的文人明白了,军队和普通青壮的区别,就算他们再拉起几十万人马,在多铎眼中,依然只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崇明岛,明军的临时营地里,左懋第、陈子龙、王威等人齐集营帐之内,商议着对策,刚刚赶来的夏完淳也站在其父之后。

    “刚听探子来报,南京已陷于北虏之手,黄靖南兵败自杀,陛下已被掳至清兵营中,吾等这点败兵,既不能光复南京,又不能保全自身,,今后该如何行事,诸位议一议吧!”坐在首位的左懋第开口说道。

    众人闻言,脸色不禁一阵沉重,默不言语。

    大明败得太快了,快得让众人都无法接受,清兵四月底南下,至今不过两月有余,便天子被俘,紫禁失陷,帐中诸人统统成了亡国之臣,让人如何能轻易接受。

    “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吴易见诸人不言,随开口道:“如今天子陷于敌手,吾闻马辅护太后入浙,吾等败兵留于此处,也是无用,不如乘船赴余杭,会同马辅择主而拥,以图复兴。”

    “日生之言在理!”左懋第闻言点头道:“诸位以为如何?”

    镇江之败,可谓严重打击了左懋第等人的信心,且他们不足万人,实在无法西进对抗清兵。

    一众人闻言,也觉得有理,如今唯有无奈退到余杭,再做打算,于是纷纷应许。

    “左大人,晚生有一言,想问在座诸位大人!”夏完淳立于其父之后,见众人皆意退兵,不由得皱眉出列,行礼说道。

    夏允彝见儿子冒然出列,不禁想要训斥,但左懋第却挥挥手,制止了夏允彝,而后对夏完淳道:“小隐大可直言。”

    一旁的陈子龙,知自己的这个徒儿才华横溢,思维敏捷,不禁向他看来,也想听听他的说法。

    “诸位大人。”夏完淳环视诸人,再行一礼后道:“晚生想问的是,浙省可有兵马,阻挡北虏的二十万精兵?”

    众人闻言,不由的一愣,俱陷入沉思之中。

    “据晚生所知,浙省如今最强的一只兵马,只是从镇江败逃的池州总兵方国安将军的一万多官军,其他零散兵马分守浙省各府,根本没有多少大军。”夏完淳接着道:“既然浙省无大兵,诸位大人就算至浙,又有何用?南直隶于浙省相临,多铎二十万人马顿于南京,旦夕之间可杀入浙省,诸位大人准备用什么抵挡。”

    江北兵马和左梦庚投清,使得大明几乎失去全部的精锐之军,致使局面无比被动。

    “入浙不行,那该如何?难道困守于此吗?”吴易无奈的道。

    听闻夏完淳之言,帐中诸人纷纷丧气,不知该如何是好。

    “自然不能顿兵于此,而毫无作为!”夏完淳答道。

    “如此说来,完淳可是以有对策!”陈子龙不禁开口道:“可速速说来,让为师同众大人商议一番。”

    “是,恩师!”夏完淳向陈子龙鞠躬行礼后道:“其实晚生认为,欲抗北虏,先须有兵!如今江南哪里有能同北虏争雄的精锐?”

    “扬州王士衡也!”左懋第等人不禁出声道。

    “左大人之言正是!”夏完淳点头道:“王将军以孤城独抗数十万精锐清军,两月之围攻,足见麾下兵马极为能战。晚生以为,如今唯有救出扬州之兵,才能抗衡多铎大军。”

    “之前吾等数十万兵马援扬,却惨遭失败,今兵不满万,如何能解扬州之围?”陈子龙疑惑道。

    “恩师,诸位大人!”夏完淳解释道:“之前不能解围,盖因多铎重兵在扬,而吾军以新募之兵,同北虏精锐老卒正面相抗,所以失败。但今多铎主力在南京,围扬兵力锐减,且清兵屡次大胜,已然轻慢,必然想不到,还有兵马援扬。吾等出其不意,清军却怠慢懈怠,必然可以大胜。”

    众人听了,不由得觉得有几分道理。

    这时王威出列支持道:“救吾家指挥使,末将愿为前驱!”

    “在下愿,潜入城中,同王将军联络里应外合之计,大破清军!”胡为宗附和道。

    (感谢起点书友梦想离我越来越远,虚空元月的打赏!)
………………………………

第77章潜入城,为宗谏言

扬州城外,清庭固山额真准塔,领三千真满洲正白旗人马,会同梅勒额真李率泰两千汉军正蓝旗,共同督促着汉军李本深,柏永馥等共计八万人马,继续围困扬州。

    自多铎引二十余万人马渡江夺取江南后,围困扬州的清军便未曾攻城,而是筑硬寨,挖沟壕,准备困死王彦。

    这时扬州城内的物资,已然匮乏,特别是粮草,已经只够一月之食,王彦见清兵于城外挖宽壕,筑土墙,便知清将之意,随带兵出城,几番冲杀,却终因兵力悬殊,被逼回城来。

    七月十二日,王彦见清兵于城下挖掘的沟渠、土墙已经慢慢行成交错网织之态,若容清军再挖掘几日,扬州兵马想要出城,将会难于登天。

    王彦和诸将同观,城外刨土掘沟的大批清兵,面色不禁一阵沉重,心中无比忧郁扬州的前途。

    而正在扬州诸人,心情沉重之时,城下刨土的清军,却忽然停下了动作,纷纷返回清营。

    清军的反常,让王彦一阵疑惑,正当他不得其解之时,清营中却隐约间,却有丝竹之声传来。

    王彦闻之,顿时脸色大变。

    “清营似在大肆庆功欢宴,莫不是南京已失矣?””一旁的何刚亦是脸色惨白,惊恐的道。

    一时间,扬州之人,纷纷人心惶惶。

    是夜,王彦因为白天之事而无法入眠,他担心的一切还是发生了,江南之地或许已经落入虏手,那扬州孤城内,剩余的五十余万军民,又该何去何从呢?

    社稷倾覆,国破家不存,王彦为朝廷迅速败亡,而扼腕叹息,更为扬州军民的出路,而无比忧心。

    月光下,王彦只穿一件长衫,在院中来回走动,苦思冥想,却未得一计,不禁万分懊恼。

    时至寅时一刻,王彦却依然没有睡意,巨大的危机和责任,使得年仅二十余岁的他,头上居然出现了几丝白发。

    这时王彦抬头看着夜空中挂着的月亮,迎着它的亮光,不禁长长一叹。

    “将军可曾歇息?吾有要事禀报,汝速去通传!”一个声音在院外响起,正是负责巡夜的曲从直。

    王彦已经听到声音,心中疑惑这么晚了,还有何要事,便直接开口道:“可是曲大人,直接进来便是,本将尚未歇息。”

    当下曲从直便领着一人,走进院来,他匆匆行了一礼,便立于一旁,而领进来的一人,则见了王彦,就一头拜倒,泣声说道:“将军,末将幸不辱命,以搬来救兵,就在扬州城东五十里。”

    来人正是胡为宗,他奉命潜回扬州,同王彦联络,商议破围之事。

    “快快起来!”王彦见胡为宗,听他之言,不禁连忙走过去将他扶起,而后激动的道:“当初本将令汝等百人出城求援,却见江上清军兵船,四下捕杀,兄弟们死伤无数,本将十分担心,今汝能平安回来,还搬来救兵,本将甚慰。”

    “将军,末将是奉左大人之命,前来与将军联络,约定里应外合之计,共破清兵东营,接应将军突围。”胡为宗被扶起,对王彦道。

    左懋第听从夏完淳之言,放弃退往浙省的计划,留千人带着战船,于长江口虚张声势,他则带着近九千兵马,于长江北岸登岸,走陆路奔往扬州。

    沿途大军隐蔽而行,直到离扬州五十里,依然没有发现清军哨骑,左懋第等人不禁暗赞夏完淳的才能,清军果然懈怠,顿时大大坚定了此行的信心。

    王彦听胡为宗之言,心中却有一丝犹豫,如今清兵正庆祝多铎于江南大胜,认为大局已定,心生懈怠,他有近万人马接应,率军从一门突围是大有可能,但他若率兵突围,那扬州百姓该怎么办呢?

    扬州城死守两月,杀伤清兵无数,若扬州百姓落入清兵之手,清兵必然屠城泄愤。

    “突围之事,还须商议。”王彦皱眉道:“扬州之民,本将不忍弃之,待本将思之,可有它策,再做答复。”

    “将军之心,末将知晓,扬州之民亦知。”胡为宗听王彦之言,甚为感动,但却不想王彦做无谓之牺牲,随劝道:“然将军座困城中,却于大局无易。如今南京已陷,陛下被掳,正需将军匡扶社稷,岂可困死城中。”

    “将军!”一旁的曲从直,沿路已经从胡为宗口中了解了情况,知道随着朝廷倾覆,扬州的希望已经彻底断绝,眼下突围,是扬州守军的最后机会,随悲切的道:“下官认为胡为宗说的在理,还请将军为扬州保存些火种,领兵突围。下官愿意带领百姓守城,为将军留守扬州。”

    “汝二人之意,本将知也!”王彦闻言,却初心不改道:“但本将却绝不会放弃扬州百姓!”

    二人见王彦坚决,不禁一叹,却也不再出言相劝。

    这时,王彦便让二人先行退下,等他再思考一番,可有两全之法,再做商议,而然两人还未告辞离开,却又有一名巡城小校,领着两人前来求见。

    这两人同样来自扬州城外,其中一人,正是当初出城求援的百名勇士之一,武生出身的独目勇士戴之藩。

    他同胡为宗一样,身受重伤后,被人救起,只是胡为宗被江水冲到对岸镇江,而他则被冲到下游,被一商人所救。

    戴之藩昏迷不醒,那商人从松江贩卖货物前往安徽,等他伤好些时,已经到了徽州地界,于是连忙告别商人,前往当地官府,呈上王彦求援书信,请求帮助。

    时有崇祯朝进士,归隐御史金声正在徽州,被知府请进衙中,共商对策,得知扬州之危情,加之朝廷已传檄南直隶、浙省起兵勤王,安徽亦收到了诏书。

    金声深感家国之危,随决定出山,会同门生江天一,起兵援扬,但他们这一路人马少,且物资极缺,所以行动迟缓,等到镇江明军大败之后,才来到离扬州百里外的征仪县。

    这时,多铎已经过长江,江北清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