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水浒之我叫宋清 >

第14章

水浒之我叫宋清-第14章

小说: 水浒之我叫宋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进点头道:“正是武二郎,二郎在此间已经半年了。”
  
        宋清急忙拉住武松的手道:“早就听闻清河武松的大名,却是不想今日得见。”
  
        武松朝柴进问道:“不知这位兄弟是……”
  
        柴进笑道:“这位就是郓城宋押司的兄弟宋清,因为奸人诬陷,却是在梁山落了草。”
  
        武松急忙行礼道:“早就听闻令兄弟的大名,却不曾想今日得见。”
  
        众人坐定,宋清问武松道:“二郎为何在柴大官人庄上啊?”
  
        武松答道:“小人在清河县,因喝醉了酒,和本处机密相争,小人一拳头过去将人打死了。”
  
        原著中却是武松后来得知机密只是被打昏过去,并没有死,武松回家的路上,才引出来武松打虎的事情。
  
        宋清心道:武松竟然打死了人,不如就此引他上梁山。
  
        宋清便道:“我看二郎这般武艺,这般气魄,不如和我一起上梁山把?”
  
        那武松在柴大官人府上过得也不如意,俗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柴大官人和武松又无亲无故的。加上武松爱饮酒,多次酒后伤人,因此多惹得门客私下告状。
  
        武松点点头道:“那梁山寨主不是王伦么?”
  
        林冲哈哈一笑,将火并王伦之事说了出来。
  
        武松一听,急忙答道:“承蒙宋头领不弃,小人愿往。”
  
        柴进是个惯会在酒桌上喝酒的人,这番又遇到宋江的嫡系传人宋清,两人心情大好,直喝到了日落时分。
  
        宋清心情好是因为收的一员虎将,又和柴进说了个清楚。
  
        柴进心情好却是因为这武松时常醉酒,也算是送走了半个瘟神,再加上宋清的频频举杯。
  
        喝完了酒,几人就去休息,自有下人领着诸人去房中。
  
        一夜无话,第二日宋清带上武松林冲高宠等人却是要辞行。
  
        柴进道:“四郎刚来了沧州,怎么如此的就要走?”
  
        宋清笑呵呵的道:“前番我在高宠庄上杀了人,我和林教头无事,只是高宠母子二人定会被通缉。只怕不过数日就会有行文下来,到时候我们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柴进点点头对管家道:“去取一些金银,拿给四郎做盘缠。”
  
        柴进接着说道:“我与令兄相交久已,我写封书信,麻烦四郎带给宋押司。”
  
        宋清点点头,柴进拿过来纸笔,写了一封书信,信中多是问候以及邀请宋江来沧州玩耍居多,并没有其他的内容。
  
        柴进写罢,那边管家却取出来了两盘金子,两盘银子。
  
        宋清谦让再三,终究拗不过柴大官人,等到书信墨迹干了,便带上书信和金银就此告辞。
  
        回去的时候虽然人多了,但是心情也是舒畅了许多,大概有四五日光阴就到了郓城。
  
        宋清没有回宋家庄,毕竟身份不方便。
  
        林教头驻马看着前面一个人对着宋清道:“前面莫不是东京的杨统制?”
  
        宋清点点头道:“走,过去看看。”
  
        众人走了过去,只见一个人带着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挎着一口腰刀,脸上诺大个青色胎记,不是杨志又是何人?
  
        宋清没有看到那生辰纲,心中直道:莫不是已经被那晁盖劫了去?
  
        林冲看着稍显紧张的杨志道:“杨制使,可还认得林冲。”
  
        杨志当然认识林冲,今年年初王伦要林冲拿投名状,林冲正巧遇到了丢了花石纲的杨志。两人斗了一场,后来王伦将两人劝开,两人因此相识。
  
        杨志点点头道:“自然认得林教头。”
  
        宋清等人下马,宋清道:“杨制使因何到此?”
  
        杨志看了一眼林冲,林冲急忙道:“这位兄弟是郓城宋押司的兄弟宋清,如今在梁山上做第一把交椅。”
  
        杨志问道:“梁山不是那王伦做寨主么?这位可是小神仙宋清?”
  
        林冲哈哈一笑道:“那王伦妒贤嫉能,前几日被俺一刀砍了。只是不知道这小神仙宋清从何而来?”
  
        杨志点点头道:“俺也不甚明白,只是路上听人传小神仙宋清能生死人肉白骨,把死去多时的林家娘子救了回来。”
  
        宋清摇摇头道:“哪里什么生死人肉白骨,小人又不是神仙,只是那林家娘子还没死绝罢了。不知杨制使因何到此,不如随我去山上喝几杯水酒?“
  
        杨志道:“宋头领是济州地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可否帮小人查几个濠州的贩枣的客商?”
  
        看着宋清疑惑的眼神,杨志道:“俺自从辞别了林教头便来到了大名府,那梁中书待我甚厚,提拔我为提辖,派我往东京运送生辰纲,不曾想昨日在黄泥岗上被几个贩枣的客商使了蒙汗药,生辰纲被那些人劫了去。”
  
        宋清点点头道:“此事易而,不知杨制使准备去哪里?”
  
        杨志看着宋清行了一礼道:“俺那盘缠都被贼人劫走了,还望头领收留小人。”
  
        宋清急忙扶起来杨志道:“杨制使却是见外了,只管来梁山喝上几杯水酒,等到抓到了贼人再送制使回大名府。”
  
        杨志感激的看了宋清一眼,他其实从内心来说也十分不愿意落草,如此这番言语却是很对杨志的口味。
  
        杨志道:“多谢宋头领了。”
  
        宋清等人来到李家道口的时候天色已晚,早早就有小喽啰将朱贵唤了出来。
  
        “大头领回来了,俺这就让人开船过来。”朱贵拱手道。
  
        宋清点点头,将身后的高宠母子,武松,杨志等人介绍了下。
  
        诸人见过了礼,那边船已经出来了。
  
        宋清等人上了船回到聚义厅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宋清也不便叫醒诸位头领,命小头目去将诸位安排住下,另外准备些晚饭送到各人房间里,自是不提。
  
        宋清寻了些凉水洗了洗身上的灰尘,就要回自己的房间。
  
        本来王伦的房间最大,也最气派,但是宋清嫌弃住过死人,便在王伦房间旁边寻了间房屋。
  
        宋清身子极其疲惫,也懒得点灯,便摸着黑往床上摸索去。只感觉自己摸到一团柔软,出于本能,宋清还捏了一下,心道:好大,好软。
  
    
  
    
  
    
第二十二章:议事

  
        接着便听得耳边一声尖叫,把宋清吓了一哆嗦。
  
        宋清急忙道:“巧儿莫喊,是我。”原来宋清听出了声音正是花巧。
  
        “宋郎”
  
        花巧一把抱住宋清,宋清心中只道:这丫头平日里不显山不漏水的谁想到竟然这般有料。
  
        “宋郎为何也不告诉奴家一声就自己走了”花巧嘟着嘴道。
  
        宋清其实当时也是领回来雷梅儿,不知道对花巧。于是当日从郓城回来后,第二日就凌晨出发,并没有直接告诉花巧。
  
        宋清急中生智道:“你怎么在这里,我还以为是有贼人来暗杀我呢。”
  
        说着宋清反手将花巧抱在了怀里,转移话题,反客为主有时候出奇意料的好用。
  
        花巧脸色通红道:“我——我在等你啊”
  
        宋清把花巧抱得更紧了。
  
        盛夏天气,两人这么一抱,都出了一身汗。
  
        花巧急忙挣脱了出来道:“宋郎说好的回来便找人提亲娶我,怎么丢下了奴家就跑了?”
  
        宋清急忙道:“我让秦明替我提亲,他没提亲么?”
  
        气的牙痒痒的花巧用葱白似的手指狠狠的戳了宋清脑袋一下道:“你怎么让秦明做媒人啊,你这人也太坏了。况且你什么都没给他,怎么提亲啊!”
  
        宋清想了想这才想起来,自己甚至就连生辰八字都没给秦明。
  
        急忙道:“我忘了。”
  
        “明日别忘了啊!”花巧说完这句话就走了出去。
  
        花巧脸上还是通红,这般言语和表白无二,对于古人来说却是孟浪了许多。幸亏的是屋里太黑,没人看得到。
  
        宋清摇摇头,着小娘子脸皮也太薄了吧?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宋清就命小头目将诸位头领叫到议事厅。
  
        山上原本的头领在左,新上山的头领在右,左边依次排开是林冲,花荣,秦明,黄信,燕顺,吕方,杜迁,宋万,朱贵。
  
        因为这是寨主回来后第一次议事,所以连朱贵都回来了。
  
        右边依次排开是张教头,武松,高宠,杨志。因为杨志并无心上山,所以便排在了后面。
  
        宋清将两边头领介绍完毕,诸位头领也都见过礼。
  
        宋清道:“杨制使因为别的原因,只是上山暂住些日子,所以这番加入我梁山的只有张教头,武二郎和高宠兄弟。”
  
        张教头道:“老汉年迈,使不动刀枪,因此当不得头领。只能帮寨主训练训练士卒。”
  
        宋清点点头,这张教头甚难安排,安排在林冲上面诸位兄弟不服,安排在林冲下面也是不合适。老头如此识趣倒也少了功夫。
  
        宋清又道:“清河武松一对步战功夫不在林教头之下,便暂排在秦总管之下吧,高宠兄弟武艺超群,暂时不安排座次,日后立了功劳在安排。”
  
        众人自然没有异议。
  
        宋清又道:“花知寨,你说一说罢。”
  
        这是早就安排好的,宋清为了对山寨进行调整早就让花荣对山寨上上下下做了个调查。
  
        花荣从座位上站起来道:“如今我梁山人强马壮,包括诸位头领在内,共有三千二百一十四人,其中五百二十一人是老弱妇幼,再除去山下李家道口朱贵兄弟手下的六人,以及山寨的厨子,铁匠等人外,共有两千四百人都是战卒。刀八百四十把,枪五百把,马六百二十匹。另外目前山寨上粮食仅有五百余石,金三千余两,银两千两,钱四万贯。”
  
        宋清点点头,对着花荣摆摆手道:“花知寨先坐下吧。”
  
        宋清又道:“以前山寨的钱粮都是怎么发放的?”
  
        杜迁见状急忙站起来道:“以前都是按照人头发放,在编的汉子每月都有粮食衣物。”
  
        宋清看着杜迁道:“那不在编的老幼衣食从何而来?”
  
        杜迁憋红了脸。
  
        以前王伦在的时候不在编的是没有衣食发放的,那些老幼的食物从何而来?一是自己打渔,或者种点粮食蔬菜,二是自家汉子嘴里省出一些粮食。
  
        这样一来单身汉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只是那些拖家带口上山的就难过狠了。
  
        宋万和杜迁平日里最好,因此站起来解围道:“山下的旅客本来不少,后来咱们上了梁山人就越来越少了,进项少了,人又多了起来,自然管不那么全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