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予美何处-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安长公主今年开始一直缠绵病榻,所以即便是除夕宴也没有出来,北山郡主原本正在与她下希的贵族少女轻声说话,在见到萧元出现的时候,看了过来。
她论容貌,不及长公主艳丽无双,但是气韵优雅,眉目间又有着西凉女子的英气,顾盼之间眉彩生光,气质平和干净,很是让人舒服。
柳拂蝉暗自感叹,幸好不是北山郡主当太子妃,不,或者说幸好长公主与太子殿下并未有男女之情。
许多的人都觉得,如果长公主愿意下嫁于太子,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既有了皇族的血脉的保证,又有了一个正统的继承人。
柳拂蝉看着北山郡主的笑颜,舒了一口气,无论是长公主还是北山郡主,都不是她可以抗衡的强敌。
第四十七章
柳拂蝉坐定之后,抬头向太子的方向看了一下,却有些失望,毫无疑问的,太子温和如玉的目光爱宠的落在长公主的身上。
他正在看这边,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因为长公主,这样的答案让柳拂蝉很是难受。虽然明知道,那是他自小就至亲至爱,呵护备至的妹妹,可是不舒服的感觉依旧没有消减。谁也不能改变,南国之内,四境之中,与太子殿下最般配的人,是尊贵无双的孟光长公主。
今日的姜永夜穿着隆重的远游冠服,冬皂颜色,衬得他清肃不凡,而长公主身上的织金云凤纹深衣则与之极为相匹配,好似两人是一对璧人。
姜永夜起身,唇上挂着雍容的笑意,亲自将长公主引到座位上,举止优雅而温柔,让人无不感叹太子与长公主的感情深厚,即使在太子殿下纳妃以后,也不曾改变。
萧元坐下之后,姜永夜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原本在与下席闲聊的北山郡主回了身,笑道:“元儿,来得这般晚了,皇帝舅舅不罚你,我可要罚你。”
她招手,拿过身后宫女端着的酒壶,给萧元倒了整整满满的一杯酒,眼中的笑意闪过。
萧元对于北山郡主的举动,没有什么不快的,反而爽直的笑了,看着底下的歌舞升平,端起北山郡主倒满酒的酒杯,从座位上站了起身。
底下人都是一边闲聊,一边观察着上面的动作,所以在萧元一起身之后,就立即停下了话题,纷纷等待着长公主说话。
“北山郡主为本宫斟了一杯酒,本宫却想着如此良辰美景怎好独酌,便以此酒敬在座的诸位大人,感谢你们为我南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长公主举行酒杯,然后微仰着头就酒樽中的美酒一饮而尽,言罢,将空了的酒杯一一示意,复又笑道:“第二杯酒,敬我南国的陛下,我的父皇。”
长公主站在玉阶之下,接过宫女奉上的酒壶,上前亲自为光武帝斟了一杯酒。
光武帝双手端着酒杯,满眼慈爱与叹息的注视着萧元,在酒斟满之后,他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握住萧元的手,起身笑道:“朕已将不惑之年,已将老矣。然苍天不弃,太子身肖躬慧,公主温隽端德,朕心甚慰。我南国开国两百余年已,至吾辈国富民众,四方来贺,朕今日以此酒,敬南国的列祖列宗,佑我南国长安千秋。”
“天佑南国,长安千秋。”
底下是一片复合声,萧元挂着散淡的笑容,不甚在意,反而侧过眼,看着姜永夜,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手依旧被光武帝握在手中。
萧元自己走不了,便悄悄的给姜永夜使眼色,姜永夜端着酒杯的手做了个微妙的手势,两人之间心领神会,萧元脸上的笑意更浓,收回了神,专心的听光武帝讲话。
“元儿,你说可好?”
萧元茫然的嗯了一声,却不知光武帝方才说了什么,好在身边的北山郡主及时的在案下她的手心快速的写道:“驸马。”
萧元笑了,啼笑皆非的直接回答道:“不好。”
这般的理所当然,有恃无恐的回答陛下的问题,普天下也就只有长公主一人。
在短暂的寂静之后,光武帝的脸色转黑,皱起了眉头,看着唯一的女儿,沉默着。
陛下没有说话,底下的歌舞虽然没有停,但是众人都提高了精神,眼观鼻鼻观心,高度的保持着警惕,只怕由长公主点起的火最后烧到自己的身上。谁都知道,自从萧皇后薨逝之后,长公主无论做了什么事,陛下都会毫无原则的妥协,只是下面的人却要跟着受罪了。
光武帝的不悦很快就缓和了,勉为其难的笑道:“你也该早为自己选一个合适心意的驸马,父皇也好过过含饴弄孙的日子。”
萧元轻笑出声,慢条斯理的说道:“父皇要想含饴弄孙何苦要为难我,宫中御膳房难道做不出一盘合适的糖点?天下万民都是父皇的子民,父皇何愁没有孙子?”
身边似乎连歌舞声都听不见了,长公主的一番言辞让光武帝原本就不快的神色愈发的凝结,光武帝的手握着酒杯,长久没有动作。
孟光长公主却是温柔似水的倒了酒,自斟自酌。
“元儿,舅舅真的生气了。”
北山郡主放低声音,在萧元耳边轻语,然而萧元却是不理,喝完一杯酒吩咐身后的轻盈。
“乐坊不是新排了舞吗?让她们起舞。”
那是孟光长公主亲自选出的一批舞姬,每一个都百里挑一的大美人,日夜苦练歌舞,在长安城中无数人想要一饱眼福,却因为深居皇宫,从不得见。
“诺。”
“元儿···”
北山郡主又叫了一声,萧元转眼看着她,冷声道:“他要寻我的麻烦,我便让他快活不起来。”这一句话,索性只有北山郡主听见,否则即使她是长公主,也会有言官参她一本以下犯上。
底下的扇舞又起,孟光长公主脸上笑容愈发的明艳动人,而中间的光武帝目光沉暗,似是蛰伏不动的猛虎。
“我看了,今年的翩喃献上的美人,没有一个像母后。”歌声靡艳,曲高和寡,“我这几年愈发的不愿意入宫了,整个后宫里全是与母后形似的女人,我看着她们日渐萎顿的容颜,就会无数次的想起母后离开前的时光。”
光武帝原本幽深无波的眼瞳在听到身侧爱女平淡的声音之后,一瞬间竟然似乎老了十余岁,方才还是壮志满怀的帝王,此刻却只是一个满心疲倦的老人。
“不必···”萧元轻笑,“不必解释,父皇,你没有愧对我。比起史册有载的帝王公主,你对我偏爱多矣。因为这个原因,我得到了许多本不该属于我的东西。”
下面的看着孟光长公主,她那寻常时候冷漠高傲的面孔在柔婉的歌声中显得成熟而美丽,愈发的艳致愈加的柔情,而谁也不知,她究竟在和陛下说什么,让素来铁血的皇帝眼中居然有水光闪动。
不过,也许是和萧皇后有关吧?光武萧皇后做皇后的时间只有五年,却成为南国后妃寝食难安的噩梦。
建武五年,萧皇后薨逝突然,陵寝未建造完工,陛下为此大怒。又听宫人口称先皇后,以为不敬亡妻,而命礼部擢选谥号,则光武二字。
原本在皇帝死后才应该出现的谥号,在建武五年就定了下来,下面的人也需将萧皇后尊称为光武萧皇后。
光武,这两个字,前一个取自孟光长公主的封号,后一个字取自陛下的年号,陛下偏爱长公主多矣。
“可是即便这样,也不能改变你害死了母后的事实。你是我的父亲,生为人子,我不能苛责你和母后之间的事,我的沉默不提,并不代表我忘记了当年。你要子嗣,后宫美人三千,大有人在。我不管你,你也不该来为难我。哥哥在,我就在。哥哥不能安稳坐上帝位,我这个公主的位置也就到头了。”“我累了,父皇,我回去了。”
扇舞未到尽头,长公主突然起身离去,一时间众人都以为在这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公主与陛下又一次不欢而散。
光武帝叹了口气,也起身离去。
原本就稀少的主位一下子就空了两张桌案,反观两侧的太子和北山郡主脸上波澜不惊,依旧是笑容可掬。“皇兄。”北山郡主端起酒杯,盈盈秋水般的笑道:“惠安还不曾见过四位皇嫂,皇兄不为我引见一番吗?”
姜永夜一笑,点头示意他身侧下席的四位美人上前,北山郡主也端着酒壶走上来,将四人手中的酒杯一一斟满美酒,娇声道:“惠安谨以此酒祝皇兄与皇嫂们福寿双全,子孙满堂。”
她端起酒杯,满饮杯中酒,姜永夜也十分配合的一饮而尽,长安城中的烟火已经升起。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变得迷离闪烁,柳拂蝉站在姜永夜的身侧,因为喝了酒,双颊微红,带着缠绵仰慕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夫君。
“妾借此良辰美景,敬殿下。”姜永夜低头,温柔一笑,取走柳拂蝉手中的酒杯,调笑道:“拂蝉醉矣,心意领了,酒便由为夫代喝了。”
身边另一侧的北山郡主扑哧一笑,伏了个身,对姜永夜道:“时候也不早了,惠安还要赶回去陪母亲守岁,也就不打扰皇兄与皇嫂恩爱了。”
她这一句打趣,让柳拂蝉双颊愈发的红艳,姜永夜一手将柳拂蝉揽在怀中,一手摆了摆,北山郡主便转身离开。
“第一愿、且图久远。”
北山郡主的步子顿了顿,转身,看见柳拂蝉依偎在太子的怀中,正在说着“夜行船”。
她垂下眼,目光清淡,唇角冷笑而去。
身后,已经显得空荡的还阳阁中,柔婉的声音还在娓娓诉说“二愿恰如雕梁双燕。岁岁后、长相见。
三愿薄情相顾恋。
第四愿、永不分散。
五愿奴哥收因结果,做个大宅院。”
第四十八章
“元儿”
宁辉殿在崇光殿之东,从还阳阁回去便会经过崇光殿,北山郡主特意让宫人们将轿子抬快点,还真的赶上了孟光长公主。
少女披着朱红色的大氅,漫步在雪地里,脚下的小靴子踩在雪中咯吱做响,她的身后是十数名持宫灯的宫人,灯火朦胧,她闻声回头,浅淡迷茫的神色少有的清艳寂寥。
北山郡主拍了拍轿沿,扶着宫女的手,从轿子上下来,两三步走近萧元。
萧元笑,伸出手熟稔的握住北山郡主的手说:“陪我走走吧。”
身后的宫人在轻盈的示意下,远远的坠在了身后,长巷幽深,只有墙头盏盏宫灯照影。
“你可怨恨我?”
萧元的一问,让北山郡主付之一笑,幽暗的光影中秀美非常。
“也有吧,”北山郡主挽紧萧元的手腕,缓缓道:“我若嫁给皇兄,实际上对你百利无一害,所以自小,我就以为我会嫁给皇兄。”
“你还记得西凉是什么样子吗?”
北山郡主摇头,西凉,虽是故国,却从未有过深刻的记忆,她不如萧元早慧,幼年迟钝愚笨,直到五岁才开口说话,西凉时的事情并不记得。
“可我记得。”萧元说:“建武三年,你刚来长安,那时只有四岁。姑母身体不好,母后把你接到长庆宫亲自照顾,五岁的时候,你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阿达“。那时母后便说,以后要让你去西凉看看。”
“我,从不记得。”
阿达……记忆中阿达的面容都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她自己都不知道曾有过这样的事情。
她的阿达,死在了西凉国中的叛乱,无人告诉她阿达葬在哪里,偶尔提起,也只是感叹他天妒英才。
西凉国王,李睦,乃是西陈李光第十一世孙。
少年时十分好学,性情沉静聪慧、宽厚谦和,器度优雅,通读经史,特别擅长文辞。年长后,精通武艺,研读孙吴兵书。
隆安三十八年秋,在他建立西凉国第二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