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征伐四海 >

第403章

征伐四海-第403章

小说: 征伐四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作为一个特务机构,血滴子的成员向来是行走于黑暗之中,行事诡秘,查探与抓不起来,更加简单。

    听着的同时,杨麟也在思考,大脑飞速运转,深深地知道,如果单靠聋哑堂之力,不能完全解决血滴子的威胁。

    突然之间,杨麟的眼前一亮,朗声说道:“嗯。。。如果只让聋哑堂揪出血滴子的潜伏人员,肯定定不行,只有这样办。。。”

    话语停滞了一下,环视左右,眸子中隐隐露出兴奋之色,众人也一下子被杨麟的话语吸引住了,只听到杨麟的声音再次响起。

    “既然血滴子伪装的足够彻底,潜伏的很深,那么,咱们不妨发动一次人民的战争,让所有的民众都行动起来,一起揪出这些血滴子成员,使得他们无所遁形。”

    一语点醒梦中人,诸葛谋最先反应过来,神情有些激动,出口说道:“元帅,我明白了,你是想通过明暗两方面,同时对付血滴子!”

    “少爷,你们说的什么意思啊?打得什么哑谜,我怎么听不明白啊?”负责杨家在金华府生意的杨遥突然开口,不解的问道。

    杨麟笑了笑,看出了杨遥确实是不明白,同时也说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同样的疑惑,并未答话,而是看向诸葛谋,扬了扬下巴,微微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讲下去。

    “呵呵,各位,是这样的,元帅的意思是,咱们在各地成立的衙门,让当地的官员张贴告示,缉捕可疑人员,鼓励居民百姓进行举报,一旦发现手持利器者,形迹可疑人员,禀报人员。”

    “经过查证之后,如果确定那些人确实是清廷的奸细,或者是血滴子的成员,就对举报人员进行奖励。只要占领地的所有百姓都行动起来,即便血滴子人员潜伏的有多深,伪装的有多像,即便是发现不了他们,也使得他们的刺杀行动无法实施。”

    众人频频点头,渐渐明白了,这时,阿胜也完全明白了,接过话茬,朗声说道:“不仅如此,明面上官府进行通缉和悬赏,暗地里,我们聋哑堂的人也行动起来,监视地下世界的各个黑色势力,一旦发现可疑人员携带武器潜入城里,或是躲入那些帮派之中,只要活得他们的潜伏隐藏之所,就能秘密的解决他们,防患于未然。”

    一明一暗,一对一答之间,就将血滴子的威胁消弭于无形。

    然而,就在这时,很是满意的杨麟又说道:“而且,在各地城里还要划出一片地方来,将所有官员和将领的家属统一安置,派兵保护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完全让占领地的官员和前方的将领安心,毫无顾忌地治理当地之事和在前线行军打仗,再无后顾之忧。”

    气氛变得越来越轻松,没有了刚刚的那种紧张之感,众人的神情也变得放松起来。

    不等众人轻松片刻,杨麟喝了一口面前的茶水,紧接着说道:“既然血滴子的威胁已经解决了差不多,只剩下接下来的付诸实施,那咱们该说说具体的行动,该如何应对清廷西面和北方的抽调之兵,这个可能的潜在危险。”

 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力打力

    此言一出,顿时提醒了众人,刚刚恢复的轻松氛围为之一凝,再次变得郑重其事起来,看到众人的反应,都是正襟危坐,杨麟很是满意,暗暗点头,声音再次响起。

    “正如晁晟和诸葛谋所说,目前为止,咱们面临最大的威胁就是北方和西面的清军,如果咱们的行动计划提前,尽早攻打山西和直隶,兵锋直指京师的清廷王朝,北方的清军即便是回援,也已经来不及了。”

    “然而,一旦计划提前,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兵力集结在黄河以北,就会使得占领地区的西面暴露给甘肃和青海的清廷驻军,直接威胁着攻占不久的陕西、安徽、湖北、河南以及江苏和山东的安全。”

    听到这些浅显易懂的分析,即便是瞿坤、阿胜和杨遥这样的不懂军事之人,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更何况是诸葛谋、赵虎、晁晟这样的深谙行军打仗者?

    即便是不看一旁的地图,整个华夏的全国地图也映射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结合着脑海里的那个清晰图案,暗暗思度,众人知道,元帅的这般分析是在未雨绸缪,分析一切可能出现的威胁。

    短暂的平静之后,晁晟紧接着说道:“嗯。。。一旦渡过黄河的战斗处于正酣之时,甘肃和青海的清军若是突然袭击,犹如袭击在人的腰椎之处,将咱们的兵力截成两段,造成首尾不能呼应,陆路的后勤补给线就会彻底被中断。”

    “不错,即便是有着水路的运输,雷霆而已通过东部海域进行运输补给,但是,咱们的计划提前,就会是在初春之时,或者大年三十之际,那个时候还是天寒地冷,临海海域会有上冻的情况,这样的话,雷霆的战船就会无法靠近陆地沿岸。”诸葛谋一脸的凝重之色,补充的说道。

    这一刻,瞿坤隐隐有些紧张起来,脱口而出道:“那~堂主,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啊?”

    说完这些,心中还是没底,杨麟还没来得及说话,瞿坤试探性的又说道:“堂主,要不大军暂时先不要渡过黄河,转移战略侧重点,先消灭西面的清军,回过头来,再渡过黄河,攻打山西和直隶。”

    这一建议,还是获得不少人的认同。然而,杨麟却是轻轻摇头,否定了瞿坤的提议:“不可,如果大军转移进攻的方向,收拾完西面的清军之后,再调头渡过黄河,到时候,再进行抢滩登陆,攻打山西和直隶,清廷早就布置好了,即便是拿下这两个地方,也是损失惨重。”

    “可是,堂主,就像老堂主所说的,事急则缓,突然冒进的话,只会带来无尽的隐忧,不利于。。。。。。”瞿坤有些着急,再次说道,还未讲完,却被杨麟打断了。

    “瞿坤,我明白你的意思,一切都以稳妥为重,不要贪多求快。”说到这里,杨麟的语气一变,话锋一转:“可是,如果尽快渡过黄河,攻打山西和直隶两地,行动犹如闪电一般,将会势如破竹,打得清廷一个措手不及。”

    这时,瞿坤还想插话,说些什么,杨麟紧接着说道:“而且,解决西面的隐忧,不一定是消灭甘肃和青海的清军,只要筹谋仔细,运作得当,完全可以借力打力,让别人对付西面的敌人。只要拖住西面的清军,咱们这边一渡过黄河,拿下山西和直隶,西面的清军就不足为虑。”

    说话之间,杨麟的眸子中闪过一丝阴谋的神色,其他人却是听得狐疑,心中暗道,其他人?还有谁能够抵挡住清廷在甘肃和青海的精锐?

    虽然看出了众人的疑惑,但杨麟并未解释什么,而是神色一敛,变得兴趣盎然,满含深意,直直的看向诸葛谋,朗声说道:“诸葛参谋,关于王聪儿购买军火的事情答应她。”

    一语惊奇四座,内心里都很震撼,又有些摸不着头脑,关于王聪儿购买军火的事情不是早就商议好了吗?为了避免日后麻烦,对于白莲教那群起义教军,坚决不卖给他们武器,特别是那些火器,元帅怎么现在有改变主意了呢?

    这一刻,众人都是很不解之时,诸葛谋心里却是有一丝豁然开朗,东溪些什么,大概猜到了杨麟的用意,但还是不无担心的说道:“元帅,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增强白莲教的实力,以此牵制住西面的清军。可是,元帅,这也是养虎为患啊。。。。。。”

    诸葛谋还要说之时,却被杨麟挥手制止了。

    “诸葛参谋,我知道,你的这一担忧不仅是你自己,想必其他的人也是这样想的。”

    杨麟话语一顿,环视左右,看到众人都是一脸的担忧之色,随着自己的话语响起,众手下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杨麟笑了,笑的很是自信,又有些诡异,让众人捉摸不透,不等众人多想,来不及说什么,杨麟的声音再次响起:“养虎为患的道理,我怎么会不懂呢?”

    略微一沉吟,似乎是在组织语言,声音再次响起,蕴含无限的自信:“各位,我所说的答应,并不是将咱们最先进的火器卖给王聪儿,而是将咱们缴获的那些火铳和大炮卖给他们。”

    刹那之间,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忧色全无,晁晟更是出口说道:“嘿嘿,元帅英明,咱们缴获的那些鸟铳和火炮太差了,根本就没有用,多数都被用于原材料,进行回炉,造成新式武器。”

    “如果卖给白莲教那一伙人,这样一来,不仅省了很多事情,不用再回炉那批鸟铳和火炮,还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银子,又能让白莲教替咱们将西面的清军抵挡些时日,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所有人都笑了,一直以来,那些缴获的鸟铳和火炮都是一个难题,处理起来非常麻烦,不仅是它们的制作粗糙,回炉麻烦,士兵更是不怎么喜欢,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射程小,威力弱。

    然而,这些老式火器装备给白莲教就不一样了,只要有了这些鸟铳和火炮,实力立即就能大涨,可以直面与清军对抗,到最后,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杨麟没有再说话,而是眸光幽幽,下巴微扬,看向西南方向,双唇蠕动,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第四百九十章 突然而至的喜讯

    几天之后,四川忠州,靠近湖北、湖南和贵州三省,处在四川东南之地,自古就是忠勇之地,人才辈出,涌现一个又一个忠臣名将,“刎首留城”的战国巴蔓子将军,“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的三国蜀将严颜,“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白居易,关心民间疾苦的陆贽,更有巾帼不然须眉的秦良玉,等等,不胜枚举。

    无论是蒙古时的元朝,还是如今女真后裔的满人清朝,攻占四川之时,都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四川反抗的最为激烈,因此,满人坐拥天下之后,对四川采取了铁血手段,将川人屠戮了十之七八,也就有了后来的两湖入川一说。

    所以,后来的四川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着其他省份的血统。

    嘉庆三年,农历十二月十五,距离大年三十还有半个月的时间,然而,此时的忠州有些萧条,民生凋敝,几经易手之后,最终还是落到白莲教王聪儿的手中。

    忠州城的某个深宅大院之中,书房里,火盆里的木炭烧的通红,发出“滋滋”的脆响声,此时,王聪儿静静地坐在那里,虽然身披着铠甲,但手中拿着的却不是各种军事信息,而是女红,正在绣着两只鸳鸯,活灵活现。

    穿梭之间,王聪儿的右手上下翻飞,一看就知道,她的针线活极为熟稔。

    渐渐地,王聪儿的动作有所放缓,失神的看着锦绣的图案,那对鸳鸯,喃喃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首苏轼的江城子吟完过后,王聪儿的双眼之中泪花闪闪,一串串泪珠缓缓流下,这一刻,这个巾帼英雄是那么的孤独,满怀思念之意,仿若数不尽的衷肠。

    忽然之间,心生一种异样的感觉,立即察觉到有人来到书房里,随即,有些慌张的将女工放在一旁,用东西遮住,赶紧擦拭了一下眼角,抹除泪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