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征伐四海 >

第497章

征伐四海-第497章

小说: 征伐四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冶肝掖髲V朝。”

    “不过,皇上,根据咱们的探子打听的最新情报,安南国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显,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阮福映就会打败阮光缵,取得安南国的控制权。如果阮福映知道了清廷已灭,凭着他的野心,难保不会做出什么军事动作。”

    杨麟沉默以对,并未说什么,诸葛谋却是适时插口道:“皇上,我觉得,即便阮福映不会进犯广西等地,他也会加大对海盗的支持力度,或者成立新的海盗势力,袭扰朝廷东南沿海一带,尤其是过往的商船。”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蔡牵突然出口了:“皇上,末将觉得,朝廷的注意力不应该只集中在东南,还有东北沿海一带,一直以来,出现朝代更替之时,日本就会出兵伪装成海盗,一路南下,登陆福建沿海,进行烧杀抢掠。虽然这些年以来,日本老实了不少,也难免他们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此言一出,诸葛谋连连点头,赞同地说道:“蔡师长说的不错,倭寇的野心一直非常的大,觊觎福建沿海一带的财富。从明朝开始,福建一直都是倭寇的重灾区,当地百姓经常遭到倭寇的屠杀,灭村屠寨的事情时常发生,仅此一点,就不得不防。”

    杨麟的心情很沉重,长长的叹息一声,语重心长地说道:“总而一句话,朝廷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海上,不仅是北面的倭寇,南面安南国支持的海盗,还有洋人的野心家,都想染指东南等地。”

    停顿了一下,杨麟想了想,组织好语言,这才继续说道:“无论是海军力量,还是陆军战力,我相信,咱们大廣朝都可以征服周边任何一个国家。但是,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天下被清廷弄得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以目前的国民经济,根本无法再继续支持,咱们发动一场大的战争。即便是国库里的银钱充盈,堆积如山,但也买不来足够的粮食以及战争所需的物资。”

    “所以,面临这么多的隐忧,朝廷只能采取守势,以守带攻,应对诸方之敌。只有国民经济复苏,老百姓吃饱穿暖,人口数量恢复,咱们才可以连续发动几**的战争,彻底解决所有的隐忧,一战定天下,震慑诸多宵小。”

    尽管众将领嗜血好战,喜欢捭阖征伐的感觉,但他们不得不考虑实际,不得不认同杨麟的说法。

    是啊,如果没有人种地,即便是有再多的银两,也买不到米粮。男人都拿枪打仗,即便是死伤数量非常少,但总人口也增长的非常缓慢。

    这些念头在诸葛谋的脑海里一闪即逝,杨麟的话语刚一结束,就接口说道:“皇上所言甚是,最起码十年之内,朝廷不能发动大的战争,即便是不得不发动,也要尽可能的避开春播秋种之时,在最短的时间里结束战斗!”

    诸葛谋思索了一下,组织好语言,这才继续说道:“至于来自于海上的威胁,朝廷可以重点布防,在一些岛屿上设置瞭望塔,观察相应的海面,有着望远镜这个观察工具,可保东南沿海的安全,一旦有海盗或者倭寇出现,立即就能发现。”

    这时,蔡牵再次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不仅如此,还要将雷霆进行分割,形成若干个中等规模的舰队,将军事基地遍及东南沿海。如此一来,就形成了网格型的海防,连城一大片。如果一个中型的舰队无法清除海盗或者海盗,可以立即求援附近的军事基地也能快速做出反应,进行驰援。”

    听到这些建议,杨麟的神色才有所放松,紧跟着,补充道:“还有,在东南沿海一带,增加沿岸的炮台数量,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码头。同时,每天还要派出士兵进行巡逻,巡逻海岸线。对于海岸附近的村镇,成立民兵部队,定期组织军事训练,分发枪支。”

    “战时可当兵,农时可为民,进行务农。如此一来,即便是海盗与倭寇突然来袭,这些民兵也能阻挡一阵子,为军队的集结和快速反应,赢得一定的时间。”

    一时之间,一个成熟的海防图出现在众人的脑海里,点面结合,网格般的军事基地部署。以众多的中等军事地形成结点,瞭望塔的观察范围为网格线,这样就在海上撒了一张海防网,充当第一线防卫。

    其次,沿岸线遍及大量的炮台,又有士兵沿着海滩巡逻,民兵弥补军队的防卫空白。可以说,东南沿海一带的海防非常严密,安全之极,创历史之最。

    此刻,还有一道防线众人都没有说,不是没有想起来,而是都知道,是海军防卫必不可少的一环。那就是在海滩上埋设雷区,任凭那些海盗与倭寇如何狡猾,就算逃脱了海上与沿岸的侦查,那也防不了埋入地下的地雷!

    只要雷声一响,无论是海盗,还是倭寇,亦或是那些洋人的海军舰队,保准是有来无回,埋尸于沙滩之上,沉于海底喂鱼。

 第六百零六章 军人家属

    当杨麟与众海军将领商议事情之时,关内之地沸腾了,而沸腾的原因就来源于朝廷颁发的一条条政令,以告示的形式张贴在各处,无论是城镇之内,亦或是偏远的村落,都被贴遍了。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这个告示。

    这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城镇,张贴告示的地方挤满了人,尤其是告示牌前,议论之声甚为喧嚣。

    “不知道朝廷说的是不是真的?你们看,除了良田上缴四成的收成,开荒的土地,不管有多少亩,第一年都不征收税赋,第二年只征收一成,第三年征收两成,以此类推,四成为上限,如果是真的,那些农民可就发了!”

    “你看,你看,还不仅如此,以两个孩子为基础,家里每多出一个孩子,就可以少交半成的粮食收入,最多可以少交两成。而且,开荒的土地延迟一年上缴税粮。”

    “看看,还有还有,除了服军役以外,凡是家里有三个及三个以上孩子的家庭,都可以免征各种徭役一年,随后的五年里,只需要服半年的徭役,而且,服徭役的地点不能离家超过三十里。也就是说,六年之内,一家人可以安安稳稳的带孩子,有大把的时间开荒种田。”

    。。。。。。

    像这样的人群,每个城市都有,直到十天之后,这种热闹的场面才渐渐变淡。然而,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开始活跃起来,在居住地的附近开始开荒种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播种季节。

    不仅如此,上到四十岁的夫妻,下到十六七的新婚夫妇,都开始忙碌起来,夜里不停地“耕耘”,只希望早点结出果实。因为,每生出一个孩子,那都是一笔财富啊!

    某个村落里,村长将全村的老少都聚集在一起,村长站在一个土丘之上,面对着众人,高声喊道:“乡亲们,根据朝廷里的最新规定,每年农闲之时,春夏两季,各家所应该服的徭役,就是将附近的道路修葺一新,填平整,修路搭桥。等到收割小麦和玉米之时,所有的徭役就会暂停,直至春播秋种完成之后,才会继续修路搭桥。”

    一语落罢,下面顿时响起一个声音,喊道:“村长,让我们服徭役,免费出劳力,都行,毕竟,修的也是我们自己的路,方便的我们自己。可是,修路搭桥所需要的石料可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不会也让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出吧~?”

    然而,村长并未被问住,而是胸有成竹的笑着说道:“二牛,你着急个啥?既然服徭役,肯定不止修路搭桥那么简单,还有修河道。秋冬之时,河水退了,正是挖河渠的时候,而挖河渠,就会产生不少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就是作为铺路的材料。至于搭桥用的石墩,大的石料,由朝廷出钱!”

    瞬间,下方乱成了一锅粥,说什么的都有,总之,大多数人不是很相信。

    “怎么可能?自古以来,我只听过朝廷从农民手里拿银子,还没有见过掏出银子的,这不会是骗人的吧?”

    “说的对哦,自老一辈人开始,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不过,要是朝廷骗人的,他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不管了,朝廷已经下了这样的律例,咱们不遵守也不行。干就干吧~再说,到底是真是假,等到来年将小路铺到那个小坑前,不就知道了?”

    。。。。。。

    村长看着下面讨论的热火朝天,任凭自己如何嘶吼,依旧不能安静下来,只能暗暗捉急,急的脑门儿直冒汗。等到局面稍微缓和一点,这才继续吼道:“乡亲们,朝廷不会骗大家的!”

    似乎是被清廷祸害的不清,多数村民持着怀疑的态度,很不以为然,但并未再闹下去,而是等待着,看看朝廷委派的这个村长还要说些什么?

    “大家不妨想想,从朝廷治理这片地方开始,朝廷有没有做过又背诺言的事情?那些横行乡里的恶霸,朝廷给除了;那些吞并大伙田地的地主,朝廷也给消灭了,并且将田地也返回给了乡亲们。”

    这时,村民们才想起来,自己现在种的土地不就是朝廷给的吗?还有当初之时,一些贫困户揭不开锅,没有种子种地,这些都是朝廷给派发的。虽说那些粮食有一多半都是从地主家没收的,但朝廷也没有给自己的义务啊?何况,当初自己又没有给大廣朝纳过一次税?

    想到了纳税,众人突然醒悟过来,去年的秋收以及今年即将到来的小麦,朝廷也只是要三成的粮食收成。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占便宜的一方,有什么资格怀疑朝廷的用心呢?

    渐渐地,村民们开始冷静下来,想到了这些种种,不禁有些惭愧,不敢直视村长的灼灼目光,羞愧的抬不起头来,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村民,表现的更加明显。

    村长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并未再多说什么,话题一转,突然高声说道:“对了,乡亲们,还有一件事情要通知大家,凡是家里又在大廣军里面当兵的,都到县城里报备一下,对你们有好处,有特殊的照顾!”

    忽的一下子,所有人炸了,情绪都被调了起来,尤其是“特殊的照顾”五个字,立马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不管家里有没有当兵的,都很好奇。

    这时,一个农村妇女站了出来,喉咙一嗓子:“哎,我说村长,家里有在朝廷里当兵的,有什么好处啊?究竟是什么特殊的照顾?你和大家说说呗,如果真的不错,我就让我们家那口子当兵去!”

    村长咧开嘴巴嘿嘿一笑,没有任何的迟疑,张口就大声答道:“说说就说说,反正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忙~!”

    “对对,村长,你快说~!”有几人顿时打断了村长的话语,好奇地催促道。

    “是这样的,家里有当兵的,又叫做军人家属,包括老婆孩子和父母,其他的都不算。凡是军人家属,只要受到了欺负,欺负军人家属的那个人都要处以两倍的重刑。如果使得军人家属受到伤害,产生的医疗费都由那个人付。而且,其中还包括耽误农活的费用。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军人家属不是过错方。否则,军人家属也不用干活了,只需要找别人的茬,就啥都有了!”

    “呵呵~”听到最后一句话,村民们笑了,而村长的讲话依旧在继续。

    “不仅如此,凡是军人家属受到不公的待遇,可以直接上访,只要情况属实,要求合理,衙门就必须在第一时间给予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